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楹联、诗词作品集,适合已有临帖基础,尚缺创作经验的读者使用。本书尊重原帖原字,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读者创作时提供参考蓝本。
汉碑即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书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包括有《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本书通过集字成对联集中展现褚遂良楷书书法艺术,按字数多少、书写难易排列,便于临习。
初学书法者必然先从临摹古人碑帖开始,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阶段以后则开始进入创作阶段。“从临帖到创作”是学书过程中必然面临的跨越,然而这一步跨越往往困难重重,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或者没有跨好而误入歧途。使用集字字帖来作为“从临帖到创作”的过渡,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为此,我们邀请资深书法教育家编辑出版一套从历代著名碑帖集字而成的楹联与诗帖,借助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气息贯通、笔画呼应,力求以最完美的效果呈献给读者。
汉碑书体和风格倾向大体可分为方拙朴茂、峻抒凌厉;典雅凝整、法度森严;奇古浑朴,诡谲多变三类。本书所选字体系出《曹全碑》、《乙瑛碑》、《孔宙碑》、《礼器碑》诸碑。编者耗数月之功,对每副楹联中的选字反复斟酌推敲,做到既忠于原著,所有点划仍出于原帖,无一笔代写,又不生搬硬套,适当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协调,终成此帖。因字源条件所限,有些对联或在平仄协调上尚存不足,我们且以较为宽松的眼光对待,还望读者见谅。
我对市面上那些流行的新派书法字帖有些审美疲劳了,总觉得少了点“根”。当我无意中接触到这套“集字字帖系列”,特别是这本《汉碑集字对联(一)》,简直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它没有花哨的排版,没有多余的解说,就是最纯粹的碑帖呈现。这让我回想起年轻时在老家旧书摊上淘到的那些珍贵拓片。这本字帖的选材非常讲究,每一组对联的组合都体现了编辑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它不是简单地把汉碑上的单字凑在一起,而是经过精心编排,保证了对联在内容和书法风格上的和谐统一。我尝试着跟着这个字帖练习了一周,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端庄”二字的理解。以前总以为端庄就是板正,但汉碑的端庄,是建立在强大的内力基础上的,它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张力。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写一些需要气场支撑的场合用笺的人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指路明灯。唯一的小遗憾是,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这些碑刻背景的简短介绍就更好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保持字帖的纯粹性而刻意为之吧。
评分这本《集字字帖系列·汉碑集字对联(一)》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对手写中国传统书法有种莫名的向往,尤其对古朴厚重的汉碑情有独钟。市面上很多字帖要么是楷书的千篇一律,要么就是行书的潇洒有余而古韵不足。但这本书,完美地捕捉了汉碑那种沉雄、拙朴的气韵。当我翻开第一页,那些遒劲的笔画、饱满的结构,瞬间就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帖,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特别喜欢它选取的对联内容,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采。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会觉得有些吃力,因为汉碑的笔法确实更注重气势的连贯和力量的内敛,但对于有一定基础,想提升自己书写格局的书友来说,这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写”,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去感受”那种古人的笔意和心境。我准备按照书中的步骤,从基础的结构拆解开始,一点点地去临摹和体会,相信假以时日,我的书法定会有质的飞跃。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墨色印制清晰,临摹起来非常顺畅,不会有洇墨的困扰。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是冲着“对联”这个形式购买的。我的家族每年春节都有贴春联的传统,但每年用的都是印刷体或者比较俗气的印刷春联,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和文化品位。我希望能亲手写出一副真正有气势的春联。这本《汉碑集字对联(一)》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汉碑的风格,那种古拙雄浑的韵味,用在春联上,立刻就提升了档次。我仔细研究了书中的结构布局,发现它对单字的结构处理非常到位,即使是常见的字,在汉碑的风格下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比如“福”和“寿”的写法,不再是坊间常见的圆润,而是带着棱角和力量感,非常适合表达对未来坚定的期盼。我已经开始挑选最适合我家大门的对联,准备对着这个字帖,一笔一划地练习,务求在除夕夜能呈现出最完美的笔迹。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偏向实用,方便平铺书写,这点非常贴心,体现了对使用者体验的重视。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与古籍打交道的文字工作者,我对字体的美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汉碑集字对联,在我看来,是近年来书法出版物中的一股清流。它成功地将“集字”的灵活性与“碑帖”的权威性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汉碑往往是碑刻文字,很多细节在拓片上容易失真,或者难以捕捉其原貌的立体感。而这本书的制版技术显然非常高超,它尽可能地还原了那种刀刻石凿的苍劲感和斑驳感,这对于我们研究汉隶的笔法演变非常有价值。它不是那种为了迎合大众而“美化”了的字帖,它保留了汉碑的“野趣”和“拙朴”,这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我已经将它与我收藏的其他几本隶书字帖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发现它在字体的连带和气息的贯通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普通练字工具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小型的、实用的隶书碑帖精选集。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集字”这种方式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不如直接临摹某一块完整的碑帖来得纯粹。但试用了这本《汉碑集字对联(一)》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编辑者巧妙地将汉碑中散落的、极具代表性的单字,通过对联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品。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汉隶的笔法。比如,有些碑帖的某些字写得特别精彩,但你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语境去练习它。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符合传统书写习惯的框架——对联。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在“创作”中学习。我发现,通过练习这些对联,我对于隶书的“蚕头燕尾”的形态把握精确了很多,而且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好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关系。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将古朴书风融入现代书写实践的人来说,都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范本。它教会了我如何让古老的文字,重新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书法书已经收到了,很满意!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重要事说三遍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重要事说三遍
评分各种隶书字体的合集
评分不错 很好的系列
评分不错 很好的系列
评分不错 很好的系列
评分顶
评分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