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拓本精华·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

历代拓本精华·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宇恩 编
图书标签:
  • 拓本
  • 碑刻
  • 佛教
  • 历史
  • 文物
  • 首山
  • 栖岩道场
  • 舍利塔
  • 石碑
  • 中国古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478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28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历代拓本精华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48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此碑刻于隋仁寿四年(604),篆额题“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立于山西永济县。碑文记隋文帝先后“布舍利于八十三州”,令全国造塔之事,由会稽贺德仁撰写。楷书工稳不苟,法度森严,启唐楷之先河。碑材满布砂粒如鱼子状,俗称“鱼子碑”。本碑书风缜密高浑,用笔劲健为隋碑石刻。本书采用清拓本,僧字当见二点,拓工精好。

作者简介

  刘宇恩,书法受教于沈尹默先生,精于帖学,尤擅王字,书风清雅。从事书法教育数十年,于碑帖考据有独到见解。

前言/序言

  大业三年(公元六〇七年)立碑,今在山西永济首山栖岩寺。是碑全称《大隋河东郡首山栖严道场舍利塔之碑》,会稽贺德仁撰文,正书,卅五行,行七十字、有界格。碑身遍佈鱼子纹。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载,“仁寿元年(公元六〇一年)诏沙门卅人分道送舍利往诸州起舍利塔,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时入石函。盖当时诸州皆奉诏起塔并皆撰文刻石,其中惟首山一刻,整齐宏赡,巍然钜制。”

  此碑书法缜密高浑、用笔劲健,为隋刻名碑。考此本“名僧”之“僧”字尚见二点,为百馀年前精拓之本。有 “方文松”印。


《山海经异闻辑注》 作者: 佚名(整理:李玄明) 出版社: 翰墨轩 装帧: 精装,函套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的诸多佚失篇目与后世流传的零散记载,并由清代学者李玄明耗费数十年心血进行系统性的考证、辑录与注释。全书共分四卷,旨在还原一个更为完整、更具细节的上古地理志与神祇谱系。 第一卷:南山经辑注 本卷重点梳理了《南山经》中涉及的奇珍异兽、矿物分布及山川形胜。李玄明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对书中提及的“丹穴之山”、“开明之墟”等地理坐标进行了推测性定位,并结合博物学的知识,对诸多奇兽的习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例如,对“蠃鱼”的记载,不仅引用了郭璞的注,更引录了明代航海日志中对于形似鱼类,却能发出鸟鸣的生物的记载,提出其可能是一种未被现代科学完全认知的深海物种。本卷对上古巫术、祭祀场所的描述尤为细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沟通方式的探索。 第二卷:西山经异闻考证 《西山经》常被认为与古代采金、冶炼技术密切相关。本卷新增补录了数篇宋代道士所撰的《金石录摘录》,这些材料侧面印证了西山一带玉石、金属矿藏的丰富。其中,重点考证了“有眼之玉”的来历,李玄明认为这并非指具有眼状花纹的玉石,而是与古人通过特定矿物进行占卜或祭祀仪式有关的载体。此外,本卷还收录了大量关于“不周山”的传说异文,探讨了古代不同族群对创世神话中“支撑天地之柱”的不同理解与重塑。 第三卷:北山经与海外志余录 北方的山脉与水系,在古代被视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交界线。本卷侧重于梳理《北山经》中关于气候、风暴以及异族部落的记载。李玄明通过对比鲜卑、匈奴等部族的迁徙路线图,试图勾勒出古代北方生态环境的演变。本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收录了大量民间流传的《海外经》残片,这些残片多出自于边塞地区的说书人口中,记载了“君子之国”、“大人之野”等地的风土人情,但其真实性存疑,故李玄明采用了“存疑附注”的方式,以供后人参考辨析。对于书中提及的“食人者”的描述,作者持谨慎态度,认为可能多为对异族文明的恐惧投射,而非真实的人类行为记录。 第四卷:海经图说与方术辨析 本卷是对前三卷内容的总结与延伸,专注于《山海经》中的图谱与方术应用。李玄明详细分析了流传下来的几幅残破的《山海经》地图的绘制风格,对比了不同朝代的地图学差异,指出古人对世界边界的认知局限性。在方术部分,本书对比了《山海经》中的“不渴药”、“长生果”等记载,并与魏晋南北朝的方士笔记进行了交叉比对。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许多“神药”描述,实际上是对特定草药或矿物在特定环境或特定炮制方法下产生的生理反应的夸张记录。例如,对“不死之草”的描述,可能源于对某些具有强效麻醉或致幻作用的植物的误解。本书的附录部分,是李玄明收集到的关于上古铜器铭文中与山川神灵相关的零星文字,为理解古代信仰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装帧与版本特色: 本书采用传统线装,并以仿宋体排印,全书配有大量手绘的精细插图,力求还原古籍的韵味。函套由上等檀木制成,内衬丝绸,体现了整理者对这部“奇书”的推崇与敬意。此版本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对《山海经》进行博物学、地理学和民俗学多维度交叉研究的权威参考书。它不仅是一部文献汇编,更是一部对先秦世界观的深度探索之旅。全书学术性强,不适合仅对神怪故事感兴趣的读者,而更侧重于考据与辩证。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和注释的详尽程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以前接触过一些碑帖,虽然拓片本身精美,但如果缺乏对背景的解释和关键文字的释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过程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然而,这本《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周到。除了高清的图像,它似乎还配有相当专业和严谨的校勘和注释部分,这让我在不熟悉相关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也能顺畅地进行阅读和理解。这种“图文并茂”的深度整合,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乐趣。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这块碑刻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石刻文化的朋友,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扎实且易于上手的工具书。

评分

说实话,我对拓片艺术的接触其实并不多,多半是从博物馆的介绍或者专业学者的论文里了解到的。这次下决心购买这本《历代拓本精华》,主要还是被它“精华”二字所吸引,心想着应该汇集了相对精选和权威的版本。上手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其资料的系统性和稀有性。我注意到其中收录了一些拓片,其清晰度是令人赞叹的,即便是那些本应模糊不清的边缘和细微之处,也展现出了惊人的细节还原度。这表明在影印和制版的过程中,技术团队显然是采用了最前沿的扫描和印刷工艺,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拓片本来的面貌,这对于非一线研究人员来说,无疑降低了研究门槛。我尤其关注了不同时期对同一块碑所拓出的版本对比,那种细微的差异,很能体现出拓片制作技艺的演变,这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艺术史课题。

评分

我这次尝试接触这本关于碑刻拓本的典籍,主要是想在书法学习上寻求一些新的突破口。我平时练习颜体和柳体的楷书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总感觉在笔力的遒劲和结体的古拙感上,还欠缺火候。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去近距离感受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笔法精髓。从我粗略翻阅的几页来看,那些墨迹的晕染和线条的粗细变化,记录得非常真实,几乎能想象出雕刻者当初下刀时的力度和节奏。特别是那些细节处的残损和风化痕迹,非但没有影响美感,反而增添了一种沧桑的历史厚重感,这对于领悟“意在笔先”的境界至关重要。好的拓本,不仅仅是字迹的复制,更是对时代精神和书家心性的捕捉,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到了位,非常值得我深入挖掘和临摹体会。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地理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研究者,我一直对特定地域的文化脉络非常好奇。栖岩道场这个名字,在一些地方志的零星记载中偶有提及,但其具体的发展脉络和宗教影响一直比较模糊。这本书聚焦于此地的舍利塔碑,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通过碑刻上的文字信息,比如塔的建立时间、赞助人、以及碑文内容本身所记载的佛事活动和人物事迹,我得以勾勒出这个道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在周边地区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将文献学与地方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远比干巴巴的文字记载要生动得多。那些碑文中的官衔、地名乃至当时的用语习惯,都像是历史的活化石,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信仰风尚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希望后续能结合其他史料,将这块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完全解读出来。

评分

这本《历代拓本精华·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封面设计走的是一种古朴典雅的路线,那种深邃的墨色调配上精致的纹饰,让人感觉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我尤其欣赏的是它排版的布局,虽然是碑刻拓本的影印,但整体的疏密有致,没有那种传统拓片影印常常出现的拥挤感,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每一幅拓片都能“呼吸”,让读者在观赏时有一种心境的沉淀。这种对细节的尊重,对于研究碑刻艺术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友好的。装订也看得出是下了血本的,平整牢固,翻阅起来很顺手,即便是反复查看那些繁复的细节,也不担心书页会松散。可以说,光是作为一件收藏品摆在书架上,它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种对外在形式的重视,也反衬出对内里文本的珍视,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

选择的原本很出色,印刷也精良,赞。

评分

很不错的书,以后还会再来买,值得选购

评分

曾经年少,不知评价晒单的好处,现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每有评分之处,吾精心复制,用心粘贴,再细细斟酌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如此反复十次,确定无误,在按下提交按键,然后拿得京豆,集之,正所谓积少成多,滴水穿石,啊!

评分

拓时碑已经破损严重,凑合着看吧!

评分

很不错的书,以后还会再来买,值得选购

评分

没想到能在京东上购买到,物有所值,京东购物很方便

评分

没想到能在京东上购买到,物有所值,京东购物很方便

评分

满意

评分

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