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饮膳正要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元] 忽思慧 著,张秉伦,方晓阳 译,张秉伦,方晓阳 注
图书标签:
  • 饮膳正要
  • 食疗
  • 中医
  • 养生
  • 古代医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名著
  • 译注
  • 饮食文化
  • 全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37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989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0
字数: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具有很高的中医食疗养生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又作和斯辉)撰,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项,兼通蒙汉医学,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乃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和宫廷日常所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谷肉果菜中性味补益者,于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编成此书。
  此书卷一、卷二以食疗、饮食制作、饮食宜忌为主要内容,列养生避忌、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等15大类;卷三载食物本草约200种,并附插图,一一介绍性味、主治。全书自成体系,图文并茂,有很高的价值。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本为底本。

作者简介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回回人。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被选充饮膳太医一职,至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编撰成《饮膳正要》一书。由于有关史料缺乏,该书成为考其生平的主要依据。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前言
0-1 景泰本御制饮膳正要序
0-2 景泰本虞集奉敕序
0-3 进书表
0-4 原书引言

饮膳正要卷第一
1-1 三皇圣纪
1-1-1 太吴伏羲氏
1-1-2 炎帝神农氏
1-1-3 黄帝轩辕氏
1-2 养生避忌
1-3 妊娠食忌
1-4 乳母食忌
1-5 初生儿时
1-6 饮酒避忌
1-7 聚珍异馔
1-7-1 马思荅吉汤
1-7-2 大麦汤
1-7-3 八儿不汤系西天茶饭名
1-7-4 沙乞某儿汤
1-7-5 苦豆汤
1-7-6 木瓜汤
1-7-7 鹿头汤
1-7-8 松黄汤
1-7-9 粆汤
1-7-10 大麦筭子粉
1-7-11 大麦片粉
1-7-12 糯米粉掐粉
1-7-13 河豚羹
1-7-14 阿菜汤
1-7-15 鸡头粉雀舌馍子
1-7-16 鸡头粉血粉
1-7-17 鸡头粉撅面
1-7-18 鸡头粉掐粉
1-7-19 鸡头粉馄饨
1-7-20 杂羹
1-7-21 荤素羹
1-7-22 珍珠粉
1-7-23 黄汤
1-7-24 三下锅
1-7-25 葵菜羹
1-7-26 瓠子汤
1-7-27 团鱼汤
1-7-28 盏蒸
1-7-29 苔苗羹
1-7-30 熊汤
1-7-31 鲤鱼汤
……
饮膳正要卷第二
饮膳正要卷第三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概述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旨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精湛的译注技巧,为广大读者呈现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医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丛书并非简单罗列古籍,而是力求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详实的史料考证、清晰的语言阐释,使古老的智慧之光穿越时空,重焕生机,为现代人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滋养。 丛书的选目标准与价值 本丛书的选目坚持“古今皆宜、传世经典”的原则。所收录的作品,或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巨著,或是在特定领域影响深远的思想瑰宝,或是在文学艺术上达到巅峰的传世之作。每一部作品的入选,都经过了慎重考量,确保其在历史地位、思想深度、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丛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重新梳理和阐释,本丛书有助于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丛书中每一部著作的译注,都凝聚了相关领域专家的心血。详细的注释、疏证、背景介绍,不仅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入口,也为相关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学术的深入发展和跨文化交流。 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普通读者往往望而却步。本丛书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翻译,并配以详尽的注释,扫除了阅读障碍,让更多人能够直接接触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丰富精神世界。 提供思想启迪与人生借鉴: 古人的智慧并非陈旧的教条,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读者可以获得跨越时代的思想启迪,学习古人的智慧,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提升人生境界。 译注的特色与优势 本丛书的译注工作,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每一部作品都由该领域的资深学者或专家担纲,力求做到: 精准的原文翻译: 译文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蕴和风格,既要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又要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文学韵味。对于一些古语、典故、生僻字词,译者会进行详细的考证和注释,力求做到字字句句有据可依。 详实的考证与疏证: 译注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包含了深厚的学术功底。针对原文中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社会习俗、哲学观念等,译注者会进行细致的考证,并通过疏证的方式,阐明原文的深层含义,辨析可能存在的歧义,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理解视角。 清晰易懂的白话释义: 针对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采用流畅自然的白话文,使晦涩的古文变得生动鲜活。注释部分则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全面的背景介绍与导读: 许多著作的译注本还会附有详细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思想流派、学术影响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作品的整体认知,更好地把握其价值和意义。导读部分则会引导读者进入文本,提供阅读线索和思考方向。 严谨的排版与设计: 丛书在排版和设计上也力求精益求精,字体清晰,版式疏朗,方便阅读。高质量的印刷和装帧,不仅提升了阅读体验,也体现了丛书作为珍贵文化产品的价值。 丛书的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平衡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在坚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其普及性。编委会深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和喜爱。因此,在译注过程中,始终将“让经典走进大众”作为重要目标。 学术性体现在: 译注者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其译注成果经过了学术界的检验。考证严谨,疏证清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普及性体现在: 语言通俗易懂,注释详尽,导读清晰,为普通读者打开了阅读古籍的大门。通过购买和阅读本丛书,读者能够轻松地跨越语言和时代的鸿沟,直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丛书的未来展望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的编纂是一个持续而富有挑战性的工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史料的发现,未来的版本还会不断完善和更新,力求呈现最准确、最权威的文本。 本丛书将继续秉持初心,精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名著,以更加精良的译注,更贴合时代的解读,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源源不断地奉献给读者,让古老的智慧在当今社会继续闪耀光芒,滋养心灵,启迪人生。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本丛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关于古代文献的整理,更是对一种文化生命力的发掘和延续。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每一部被精心译注的古籍,都将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古今,沟通中外,让中华文明的智慧之火,熊熊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平时对古籍的涉猎不算特别深,但对那些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著作总是充满了好奇。这套《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的名字就足够吸引人,《饮膳正要译注》更是我一直想找机会了解的。我之前在一些古代食谱的书籍中看到过它的影子,但总觉得原著的语言太过艰深,难以完全领会其精髓。这次能有这样一本详尽的译注本,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个打开古代饮食文化宝库的钥匙。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清晰地解释那些古老的药食同源的理论,以及如何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来选择食物。我知道,在古代,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养生、一种治愈的方式。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种“食疗”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菜谱的好奇上。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对传统智慧的探寻和学习,我对它的期待值非常高。

评分

这套《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真是把我对古典文学的热情又重新点燃了!之前接触过几本,感觉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内容编排都做得相当用心。这次入手这本《饮膳正要译注》,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导读,就已经被深深吸引。古人对于饮食养生的智慧,通过文字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期待的是“译注”的部分,很多时候,古文的晦涩难懂是劝退读者的最大障碍,而一套好的译注本,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理解原文的精髓。想象一下,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能静下心来,品味古人关于食物的哲学,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更看重的是,这套丛书是否能真正还原经典的“原貌”,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我对这套《饮膳正要译注》的期待,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本的阅读,更是希望它能成为连接古今、启发生活的一种媒介。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就不能绕过那些经典的著作。《饮膳正要译注》这样的书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指南,让我能够窥见古代人们的生活细节和智慧。我一直觉得,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它更承载着文化、历史和哲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了解到,在古代,“吃”这件事情,是如何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内涵。而且,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忽略了对身体的细致关照,我们往往更依赖于外界的各种“速成”方法。我希望通过阅读《饮膳正要译注》,能够重新找回那种关注身体内在需求、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之道。我不是一个医学专业人士,所以我对“译注”的质量要求很高,希望它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深奥的理论阐释清楚,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饮膳正要译注》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分量”。不是说它有多厚重,而是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重量。我在想,在那个没有现代营养学、没有冷链配送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凭借经验和智慧,总结出如此一套系统的饮食养生理论的?这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我特别好奇那些被注释出来的食材,很多名字我可能从来没有听过,它们的口感、营养价值,以及在古代是如何被使用的,这些细节都像一个个小小的宝藏,等待我去发掘。而且,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养生,是内敛而温和的,并非一味追求激进的疗法,而是融入日常饮食,润物细无声。我希望这套译注能够帮助我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养生之道,找到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古代养生智慧。我买书,更多的时候是买一种期待,期待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一些新的视角,一些能够真正落实在生活中的知识。《饮膳正要译注》给我带来的,正是这样一种充满希望和启迪的感受。

评分

我对这套《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因为我一直相信,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它的经典著作入手。这次购入的《饮膳正要译注》,虽然还未深入,但仅从外包装和内页的排版来看,就感受到了出版方对这部经典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诚意。我尤其看重“译注”的质量,这直接决定了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能否顺利地跨越古今的文化鸿沟。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翻译,更能包含对当时社会背景、医学理念、食材产地等方面的深入解读,让那些看似晦涩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甚至能够触类旁通,引发我们对当下饮食习惯的思考。我一直觉得,很多现代人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理论基础,只是被我们遗忘了。这套《饮膳正要译注》的出现,正好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学习的机会,它不只是一本关于食物的书,更可能是一扇通往古代生活智慧的窗户。

评分

听历史节目听到宋慈 就很想看看洗冤录 这本看起来不错呀

评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囤书季。今年又收了好几套大部头。加入购物车好久。这次活动终于收入囊中。书的质量非常好。

评分

学校推行读书计划,每本书都是语文组老师认真读后精选而来。

评分

韩非子译注——译注者张觉是研究韩非子的专家。

评分

颜真卿的九世祖,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必须买啊。

评分

不可多得的版本,印刷排版,解释都很好,配合中华书局的全本全译注更好,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韩非子

评分

图书质量很好,价钱合理,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适合古文入门级读者。

评分

精装版的颜氏家训印刷非常精良,纸质光滑,印刷上乘,封面设计也很漂亮,比中华书局三全本的那一套好。

评分

纸质和印刷都还好,就是感觉里边插图少了点,不知道是不是有删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