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周易》的觀念形態論》是優秀的學術成果,其主要優長有如下幾個方麵:
其一,《周易》作為群經之首,有著獨具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周易》研究一直熱而不衰,但科學而紮實的學術成果不多。本書能夠綜閤古史學、考古學、民俗學、語言學、哲學等學問集中挖掘《周易》中保存的殷周之際的各種觀念,材料翔實可靠,結論穩妥允當,因具有紮實的學術性而令人信服。
其二,王國維先生運用二重證據的方法對殷周之際大變革的研究,在方法上和結論上都具有開創性和前沿意義,但其研究多著眼於製度的創新,卻沒有涉及載有周人新觀念的《周易》。本書就是在王先生和後來學界研究的基礎上,繼承使用二重證據求證、求真的方法,從周人觀念形態的角度補充瞭對殷周變革內涵的挖掘,通過製度發現其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思想觀念,並深入探析之。這樣係統、全麵的研究同樣具有開創性和前沿性。
其三,作為記錄殷周之際思想觀念的著作,《周易》是今存較早的文獻之一,其中的觀念形態是中華民族文化、觀念之源,它影響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其中具有塑造我們民族精神的閤理性精華,這在當今亟待進行的文化建設中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我們需要這種紮實而可靠的研究結論去推動當代文化建設。
內容簡介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
作者簡介
李笑野,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館長。
目錄
序 ( 蔣凡 )
緒言
一 作為長久而獨特的文化積澱的思想成果
二 作為意識形態的周人治理天下的法寶
三 《周易》觀念形態的基本內涵
第一章 《周易》的思維方式
第一節 《周易》思維方式的淵源
1、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由自身而及世界的認知方法
2、 類的集閤與推衍
3、 意與象閤一的直覺感悟
第二節 《周易》對世界觀照與把握的特點
4、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象徵符號
5、 觀卦會意,感悟哲理
6、 意象創造與意象解讀體係
第三節 觀物取象
7、 關於卦象
8、 關於爻象
第四節 陰陽辯證
一 陰陽、變易
1、 關於“陰陽”的觀念
2、 關於變易的觀念
二 時與位
1、 關於“時”的觀念
2、 關於“位”的觀念
三 中與正
關於“中”、“正”的觀念
四 乘、承、比、應
1、 關於“乘”的觀念
2、 關於“承”的觀念
3、 關於“比”的觀念
4、 關於“應”的觀念
小結 《周易》樸素而鮮明的辯證法思想
第二章 《周易》的君子政治理想
第一節 由君子治理而風範天下的思想
第二節 《乾》、《坤》兩卦所錶達的“君子”意蘊
一 君子當法天地生生之大德而成其德
二 君子務實踐履、進取不息以成德
三 君子當法天地而成就“黃中通理”之文德
四 君子“言信行謹”,“閑邪存誠”以為德
第三節 諸卦中所指明的“君子”
一 君子具有穩定、正固的人格特點
二 君子具備識幾之智,是智慧的象徵
三 君子誠實守信,謙遜謹慎
小結 “君子”政治的境界和價值
第三章 《周易》崇尚教化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 《周易》的社會圖景與教化思想
第二節 臨民保民的政治理想
第三節 “神道設教”與臨民保民
小結 觀念力量的真實與可靠
第四章 《周易》的教育思想
第一節 《周易》對教育的基本認識
第二節 價值觀念的塑造
第三節 教育原則、方法的提示
1、“匪我求童濛,童濛求我”的施教原則
2、嚴格執教的師道原則
3、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小結 教育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章 《周易》教、罰並行的刑訟觀念
第一節 殷末周初的刑、訟理念
第二節 《周易》明德慎罰的刑罰觀
第三節 《周易》止訟、息訟的獄訟觀
小結 錶現理性精神的刑、訟之道德與文明
第六章 《周易》的財富觀
第一節 關於《周易》的財富觀念
第二節 《易經》的財富觀
一 關於緻富之則
二 關於居富之道
三 關於財富之用
第三節 《易傳》的財富觀、利益觀
一 “大和”的社會境界
二 富有之謂大業
三 義、利、和的觀念
四 節以製度,不傷財不害民
小結 以財聚人 普利社會
第七章 《周易》的軍事思想
第一節 産生《周易》軍事思想的曆史基礎
第二節 軍事的人道原則
第三節 田獵習武的軍訓觀
第四節 嚴肅紀律的治軍觀
第五節 崇尚智慧的軍事鬥爭觀
小結 崇尚理性、人道的相對完整而有機的思想成果
第八章 《周易》之“貞”辯說
第一節 作為《周易》重要概念的“貞”
第二節 “貞”藉“鼎”為“正”的辨析
第三節 “貞”同源詞為“正”的辨析
小結 《周易》“貞”之義為“正”
第九章 《周易》人格結構的基本要素——貞
第一節 剛堅穩固的人格之本
第二節 剛柔相濟的人格之要
第三節 慎守貞正的人格品性
第四節 “貞”的價值與功用
小結 “貞”使人能自覺、理性地把握自己
第十章 《周易》人格結構的基本要素——孚
第一節 發信於中的“孚”的內涵
第二節 徹底的誠信——信及人、神
第三節 “孚”之現實的實用性
第四節 建樹威信,領袖群倫之本
小結 “孚”承載的是天之道
第十一章 《周易》人格結構的基本要素——謙
第一節 謙德是對天、人規律的敬畏
第二節 謙德崇尚智慧、崇尚進取
第三節 “撝謙,無不利”的謙德之用
小結 “謙”的地位——“德之柄”
第十二章 《周易》的隱逸思想
第一節 關於隱逸思想
第二節 隱逸思想的曆史成因
第三節 察吉凶於微眇的“知幾”之智
第四節 獨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第五節 豁達從容的精神境界
小結 隱逸思想是一種自覺的理性精神
第十三章 《周易》的情愛觀
第一節 在天人之思整體背景下的認識
第二節 作為自然規律的男女之情
第三節 作為社會理性的情感之止 、情感之節
小結 思想史中 在對情愛問題認識上的價值內核
第十四章 《周易》的婚姻、傢庭觀
第一節 作為曆史發展産物的婚姻、傢庭觀
第二節 《周易》産生之前的婚姻傢庭觀念
一 夏代文物製度所透露的對血緣、婚姻的認識
二 商代的傢族形態及其觀念
第三節 《周易》的婚姻傢庭觀念
一 《周易》的婚姻傢庭觀念概觀
二 娶妻、娶妾的觀念
1、 關於娶妻的觀念
(1)“貞”的觀念
(2)女子的人格之正
(3)婚姻以正
(4)周人完整的婚姻價值觀
2、關於娶妾的觀念
(1)關於“妾”的觀念
(2)商代的“婦”、“多婦”、“諸婦”現象
(3)《周易》中“妾”的觀念
(4)“跛能履”、“眇能視”的“天地之大義”
三 關於傢庭的觀念
1、對傢庭主婦的要求的觀念
2、對丈夫(傢長)的要求的觀念
小結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婚姻、傢庭的重要價值理念
第十五章《周易》崇尚素樸的審美觀
第一節 天地大美 絢爛至極
第二節 尚質的賁飾,當保永貞之吉
第三節 白賁尚質,因敦本而見齣素樸的意義
第四節 《周易》崇尚素樸之審美觀的影響
小結 《周易》崇尚素樸之審美態度的價值
結語 —— 以人道為核心的《周易》精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與笑野兄由相識而相知,積數十年,長期以來,或動問起居,問寒噓暖;或促膝談心,交流讀書心得,相互切磋學問,已經成瞭彼此的生活慣性而從未間斷。古人有雲:“平生風誼兼師友。”以此比擬吾輩師生關係,很是妥帖。
憶昔笑野遠自關外負笈遊於復旦燕園之時,衣冠樸素,並非亮色,但卻意誠誌篤,英姿勃發,其讀書學習,有勤奮刻苦之容,而無嘩眾媚俗之態,確是璞玉可琢之材。而今經曆漫長時日的霜染,忽忽鬢生二毛而年近耳順,早已成為一個滿腹詩書文章而較為成熟的學林之英,在感慨時光流駛的同時,我更為學界高興。
先秦經典,如《周易》、《左傳》、《詩經》、《楚辭》、《尚書》、《國語》、《戰國策》及先秦諸子等,無一不是垂世不朽之作,它們共同構成瞭三韆餘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輝煌開篇。因此,要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徵及其本質,就必須探本溯源於先秦學術。但就我所知,我國高校的文學院或中文係等傳統國學基地,大都深感先秦階段的師資和科研人纔的匱乏。為什麼?究其原因,當與現在的功利衝擊密切相關。首先,讀先秦文獻典籍必先過語言文字關。文學是語言藝術,不識古書語言文字而望文成義,讀來疙裏疙瘩,怎能正確理解而産生審美意趣呢?這語言文字的第一關跨不過去,又怎能入門學習研究呢?金文、甲骨暫時不提,就是《尚書》、《詩經》和《左傳》,要讀懂它也必先過語言文字關,然後纔能談其他問題。不僅如此,學習和研究先秦學術,因上古文史哲不分傢,還必須廣泛涉及考古、辨僞、禮樂製度、民族學、民俗學、神話學、曆史地理與人文地理諸學,這些學問,也成瞭攔阻人們迅速跨進學術殿堂的一道道障礙。因此,有誌於先秦文化學術者,就需要付齣更多的時間與心血,纔能取得邁過先秦門檻的通行證。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代人看來,豈不是效益不佳而得不償失嗎?以此,有誌於先秦學術者,當然就會相對成瞭“珍稀”人類瞭。
不過,這一巨大的學術功利衝擊波,卻被笑野兄以其深厚的“內功”化解於無形。對於讀書做學問,他從來隻問自己的誌嚮和興趣,而不計其功拙利害,取的是超功利的態度。笑野論著,齣手較慢,對於選題,隻要自己經過反復考慮後,認為有興趣,有意義,是富有學術含量的礦藏,值得深入挖掘,一旦認準選定之後,就義無返顧地深入進去,長期鑽研而不問時日之多寡,直到認為提齣的問題已經獲得自己較為滿意的答案,方纔會劃上最後的句號。他的《《周易》的觀念形態論》,就是十數年讀《易》清心而有所得的超功利思想之結晶,是其學術成熟的又一標誌。他從提齣一個個專題,到解決問題,必須從正、反、側多方麵來觀察思考,反復論證,不斷修改,其學術態度之誠懇,於此見其一斑。對於書中提齣的諸多問題和思考,大傢可以繼續深入探討,但其嚴肅認真的學術態度,卻不能不令人敬佩。
詳讀《《周易》的觀念形態論》後,細加迴味,感到很有學術個性,值得學習藉鑒。
首先,選題很有意義,具開拓性。從古至今,《易》學論著汗牛充棟,但專從觀念形態方麵來加以思考探索和理論總結者,則不多見。《周易》原是殷周之際古人的一部蔔筮之書。但古人為什麼問神求蔔呢?就是企望瞭解並迴答天人之際的諸多奧秘,這就實際觸及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認識和思考,這不是思想觀念又是什麼?《周易》之“象”,以直觀體悟世界的思維方式,來承載其思想認識的成果。如笑野兄指齣,在周人眼裏,《周易》“已經在神秘的原始宗教慣性下,抽繹齣瞭理性精神。……《周易》不再僅是占問鬼神之用的工具,而是一部同時載有人的認識成果,具有指導人的社會實踐作用的文化經典”。透過巫師占蔔固有的象數帷幕,還原瞭古代《易》象的原始精神,具體說明瞭周人的觀念認識,這一義理剖析,就更加閤乎古代的思想實際,而不是什麼後人附加上去的現代拔高的理念抽象。比如《周易》所強調的無所不在的君子人格精神,它比盲目的上帝崇拜、神鬼依賴更切實,更有力量,保持這種人格理想,不僅需要為政的統治者具有高度自持、自律的內在修養,而且需要在廣大民眾的瞻仰中自我警策,自我完善,這樣纔能保持社會的上下感通和高度和諧,從而收到長治久安的效果。周朝江山綿延長達八百年,是中國曆代王朝之最,原因很多,但與《周易》的君子人格之教也不無關係。這不僅在古代,而且直至現代,是否仍然具有某種藉鑒與啓迪意義呢?又如教育觀念,現在的“虎爸”、“虎媽”式的傢長,恨不得掀開子女的腦殼來個滿堂灌。但《周易》中的《濛》卦不然,它也講教育濛童,其卦辭的說法卻與今人相反,雲:“匪(非)我求童濛,童濛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要求學生的學習,必須經過自己的腦子的思考,所以後來孔子就概括為“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宋代蘇軾則更明白地發揮為“自得、自悟、自勝、自達”的自覺學習精神(見《東坡易傳》)。古今相較,周人的教育方法與思想觀念,是否有其優長之處而予後人以有益啓迪呢?迴答是肯定的。又如《周易》中的《訟》卦,強調作事謀始,從根源上加以防微杜漸來達到止訟息爭的目的。這與現代西方世界的法律訴訟觀念很不相同,顯示中華古人獨特的刑訟觀念。今日西方世界,法律苛細,難以盡讀,因而律師法官很吃香,幾乎無所不訟。錶麵公正,實際不然。法律是誰製定的?當然主要維護的是製定法律的統治階級及其利益集團。然而這與中國封建社會中“朕即法律”的專製觀念相比,不管西方是真民主也罷,假民主也罷,總比封建律法觀念有所進步。再迴頭觀察上古《周易》“止訟息爭”的觀念,在當時雖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可其前瞻性和超前意識,卻並非一無是處,而足以帶來啓發。這就錶現瞭中、西文明觀念的不同特點。又如《周易》中的《師》卦,認為應該蓄兵於民而止戈為武,反對窮兵黷武,強調仁義之師的以殺止殺,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兵傢高境。此所謂“自古兵傢非好戰”也。這也與現代西方軍事傢的理論觀念大不相同。今天美國的戰爭手段與緻命武器,已發展到能在一、二個小時之內可以打擊全球任何地方的能力,你讓它“止戈為武”,豈非囈語夢幻?但春鞦時的《孫子兵法》,所發揮的就是《周易?師卦》的軍事觀念,高度強調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重要。《孫子兵法》現在已成西方軍事的重要參考與藉鑒。於此可見,《孫子兵法》所肇源的《周易》軍事觀念,至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和思想閃光之點,國人不可在強大的西方軍事理論麵前妄自菲薄。
《周易》的有益觀念啓迪,難以盡訴,以上不過舉隅說明而已。笑野大著除瞭緒言、結語外,共分十五章論述,讀者可細加考量。在儒傢十三經中,《易》居其首,並非偶然,一來它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曆史文獻之一,二來更因其思想觀念的影響與力量。我的下半生,讀《易》數十年,受益匪淺。影響最大的是《易》中的陰陽矛盾觀及其原始而樸素的辯證思想,讓我終生受益無窮。古人雲,讀《易》可以清心,也即蕩滌心中汙垢,純淨思想升華,臻於人生高境。世界萬物,由陰陽兩麵組成,因而矛盾無處不在,避凶趨吉是人們的正常心態,關鍵在於正確對待。《易》六十四卦中有《泰》《否》二卦,其上下卦形顛倒,陰陽六爻全然相反,故俗話有“泰極否來”而樂極生悲之言,又有“否極泰來”消災化吉之說,都是閤乎實際的經驗之談。吉與凶是一對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有可能實現陰陽矛盾的自然轉換的。大自然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老天對待世界萬物是公平的,這麵給多瞭,那麵就會壓少一點,以求其內在陰陽運行之平衡。比如追名逐利者,終生汲汲,“奮鬥”不止,拼命爬升,但總有一天,如《乾》卦中無限騰飛的巨龍,也必然因其利欲熏心而超其能力極限,終於受到老天的無情懲罰,摔下九天而粉身碎骨,成瞭追悔莫及的“亢龍”。這一教訓很深刻,可惜注意到的人不多,故而重蹈覆轍者比比皆是。又如《易》六十四卦中,序列最後的是《既濟》和《未濟》二卦,這也完全符閤於自然辯證法。既濟者,已經成功渡過瞭河,應該是達到瞭事業的頂峰;但作《易》者卻常存憂患意識,既濟隻是象徵事業成功告一階段,並非事物發展的終點,因此,它又標誌瞭一個全新的開始,猶如萬裏長徵到達之後,又必須重新進行更高一層的新徵途,此所以《未濟》卦作殿軍也。這是天道自然之理,閤乎人類生活的辯證法,沾溉韆鞦萬代。廣大讀者如果詳讀笑野兄大著,一定會有其啓悟而有所收益的。
其次,笑野大著,所論雖偏觀念形態之理論研究,但在理論分析的過程中,卻可見近現代以考古實物為重要材料而建立的新史學的影響,因而特彆重視實事求是的精神,尤其是藉重於考古學的新發現與具體的曆史考察,因此,其所謂“觀念”,同時又並非完全抽象,而是具體可把握的客觀實踐理性之存在。在這裏,作者受王國維“二重證據研究法”的啓發,即以現存之曆史文獻,與地下齣土的考古文物新發現,相互印證,以便作深入而有根有據的分析研究,所論娓娓道來,無不持之有故而令人信服。比如,《緒言》談易經八卦溯源時,就提到一九七九年江蘇海安青墩遺址的發掘成果,從齣土骨角上有易卦刻紋八個,來證明距今近六韆年的新石器時代,在長江下遊已有易卦文化的萌芽。這就不僅是推測,而是有實物為證的曆史事實。又如第六章在分析殷、周思想觀念之淵源及其異同時,就曾引用一九八〇年發錶的《殷墟婦好墓》最新考古成果。婦好是殷高宗武丁的夫人,同時也是多次統兵徵戰的女將軍,其墓葬齣土瞭大型銅鉞,“兩麵靠肩處均飾虎撲人頭紋……作吞噬狀,以雷紋為地”,可見殷人是以雷霆來象徵猛虎噬人之威勢。但周人講述老天懲罰之時,不僅有雷,同時有電,故《周易》專講刑罰的有《噬嗑》卦(),卦象是下震雷而上離電,既見雷霆之威又兼離電(火)之明,明察是非而免誤傷濫殺。這就有力地說明瞭周人既繼承瞭殷人觀念,但又嚮文明方麵跨進瞭一步,故殷人徵戰,大多迷戀鬼神殘酷之誅;而周人打仗,則如《周易》中《師》卦所稱,更強調“丈人”率師。“丈人”者,君子也,其統兵不僅具雷霆之威,同時還有止戈為武而行仁義之師的另一麵。兩兩相較,具體說明瞭殷、周觀念之間,有繼承,有發展,有進步,於此可見,作者較為熟練地運用瞭“二重證據研究法”。現僅以其第六章徵引近現代考古成果書目為例,就有中科院考古所《偃師二裏頭遺址新發現的銅器和玉器》,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島邦男《殷墟蔔辭研究》,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陳夢傢《殷墟蔔辭綜述》,鬍厚宣編《甲骨探史錄》,硃鳳翰《商周傢族形態研究》,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製度》,中科院考古所《殷墟婦好墓》,羅君惕《秦刻十碣考釋》,肖楠《試論蔔辭中的師和旅》,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張震澤校理《孫臏兵法校理》等十餘種論著,涉獵之廣,討論之深,令人佩服。總之,作者駕輕就熟地運用瞭古今考古成果來幫助其《周易》研究,化理論觀念的抽象論述,為具體可感的曆史圖景,用考古實物之鐵證來描述凝結在時間曆史中的觀念形態,所論生動而具體,而非泛泛無根遊談,因言之有故,也就更具說服人的力量。
第三,作者力求站在貫穿古今、會通中西的時代交叉點上,在中西理論思潮衝突碰撞的大潮中,積極汲取古今中外有益的理論營養,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因而所論思維辯證靈活,閤乎曆史實際,具思辨性,理論性強。書中所論十餘專題,無不顯示瞭作者在古今中外思想哲學方麵具有較為深厚的涵養,因此,其所論述雖然常是《易》卦中的具體問題,但卻透過瞭個彆的具體剖析,進一步闡明並揭示其普遍的理論意義。這也是該書值得一讀的地方。
《《周易》的觀念形態論》一書,精光卓識之見頗多而難以盡述,這裏隻能以一斑窺豹。因書中討論的問題很多,涉及瞭上古曆史文化傳統的方方麵麵,故而難以兼顧周全,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還應該繼續深入探討,這也實屬自然之事,但隻要方嚮正確,見齣自己的學術個性與獨特精神,又能持之以恒,那就是在通往學術殿堂的道路上邁齣瞭堅實的腳步,與理想目標雖仍有距離,卻並非不可企盼。最後,在我擱筆終篇之際,迴顧自己的學術之路,思緒聯翩,所想甚多,實現寥寥,不禁感慨係之,而隻能寄希望於後來纔俊。
人生有限,學海無涯,求真、求是、求正,是學人追求的宏偉理想,但要攀登這一學術之巔,卻必須剋服種種難以跨越的障礙。客觀環境當然很重要,而對學人來說,更重要的是需戰勝自我內在的心魔,以佛教菩薩獻身的無私無畏精神,投身學海而勇渡彼岸。願以此與笑野兄及廣大讀者共勉。
蔣凡
2014年5月序於上海望珠樓半萬齋
周易 的觀念形態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
評分
☆☆☆☆☆
概論一類,好書一本。
評分
☆☆☆☆☆
概論一類,好書一本。
評分
☆☆☆☆☆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
評分
☆☆☆☆☆
概論一類,好書一本。
評分
☆☆☆☆☆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
評分
☆☆☆☆☆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
評分
☆☆☆☆☆
概論一類,好書一本。
評分
☆☆☆☆☆
本成果對《周易》的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含量,進行瞭係統的挖掘與整理。揭示瞭以蔔筮的形式獨具麵貌的經典之中所展示的中華先人對自己認識的思想成果,這些成果大都作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而具有著穩定性和持久性,是我們民族文化構成的本質要素。全書共分十五章。分彆論述瞭《周易》的思維方式、君子政治理想、教育思想、財富觀、軍事思想、情愛觀、審美觀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