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 列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局 译
图书标签:
  • 列宁
  • 全集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
  • 历史
  • 俄国革命
  • 苏联
  • 思想
  • 经典
  • 红色经典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1302
版次:2
商品编码:1221885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列宁全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从1984年开始发行第1卷,是根据《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并增收《列宁全集》俄文版中的部分文献编辑而成的。全集共60卷,共2600万字,收载列宁文献9000多篇,比第一版新增6000篇。全集分三大部分,即著作卷、书信卷和笔记卷。著作卷(第1~43卷),收载列宁的著作、文章、报告、决议草案、批示、指示、命令、一些具有独立著述性质或涉及重大方针政策的书信形式的文献。书信卷(第44~53卷),收辑了列宁各个时期的书信,与《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相比,这一部分文献增加数量*多。著作卷和书信卷的附录,还包括某些正式文献的提纲、草稿、有关的笔记和批语等。笔记卷(第54~60卷),收辑了列宁为研究某些专题所作的文献资料的摘录、提要和批注等。该版各卷有编者写的前言,介绍该卷所收文献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书后附有资料性的注释、简介、人物和人名索引、列宁引用和提到的文献资料的索引、记述列宁主要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年表。《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中国人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和研究的深入。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是其中的第45卷,收载列宁在1905年1月至1910年11月期间的书信。

目录

前言
1905年
*1.致罗·萨·捷姆利亚奇卡(不早于1月1日)
2.致А.Ф.涅菲奥多夫(1月5日)
*3.致加·达·莱特伊仁(1月6日)
*4.致亚·亚·波格丹诺夫(1月10目)
5.致弗·亚·诺斯科夫、列·波·克拉辛、列·叶·加尔佩林(1月13日)
*6.致亚·亚·波格丹诺夫(1月29日)
*7.致奥·倍倍尔(2月8日)
*8.致谢·伊·古谢夫(2月15日)
9.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的一个委员给奥·倍倍尔的信的草稿(2月22日)
*10.致谢·伊·古谢夫(2月25日)
11.致詹·拉·麦克唐纳(2月27日)
*12.致谢·伊·古谢夫(不晚于3月8日)
*13.致某人(3月9日)
*14.致谢·伊·古谢夫(3月11日)
15.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彼得堡委员会(3月13日)
*16.致谢·伊·古谢夫(3月16日)
*17.致E.D.米德尔顿(3月23日)
*18.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敖德萨委员会(3月25日)
19.致伊克斯(3月29日以前)
20.致伊·伊·施瓦尔茨(不早于3月31日)
*21.致谢·伊·古谢夫(4月4日)
*22.致彼·阿·克拉西科夫(4月5日)
*23.致奥·伊·维诺格拉多娃(4月8日)
24.致加·达·莱特伊仁(4月19日)
25.致阿·安·普列奥布拉任斯基(4月21日以前)
*26.致某人(5月1日以前)
*27.致詹·拉·麦克唐纳(5月20日)
28.给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的信的草稿(5月23日和27目之间)
29.致尤·米·斯切克洛夫(5月27日以后)
*30.致莉·亚·福季耶娃(6月1日或2日)
31.致布拉克-德鲁索(不早于6月11日)
32.致社会党国际局书记(7月3日)
*33.致社会党国际局书记处(7月8日)
34.致卡·胡斯曼(7月8日)
*35.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7月11日)
*36.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7月12日)
*37.致布鲁塞尔社会党国际局书记处(7月24日)
……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附录
插图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图书简介 历史洪流中的思想火炬,革命实践的智慧结晶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并非一本独立存在的孤本,而是承载着二十世纪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中,一位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的核心篇章。本书作为《列宁全集》庞大而精深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严谨的编纂、增订的视野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为读者深入理解列宁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钥匙。 时代的回响:革命年代的脉动 要理解《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的价值,首先需要将其置于其诞生的历史语境之中。二十世纪初,世界正经历着剧烈的动荡与变革。帝国主义的扩张、殖民体系的僵化、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以及工人运动的兴起,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正承受着内部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消耗,使得俄国社会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积聚着巨大的能量。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以其超凡的洞察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成为了这场深刻变革的灵魂人物。他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列宁主义。 理论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列宁全集》作为系统梳理列宁思想的权威著作,每一卷都凝聚着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阐释、继承与发展。而《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陈列,更是思想的实践。增订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通过更详尽的资料搜集、更严谨的考证,以及可能新增的研究成果,使得文本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研究列宁主义,特别是其在中国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读者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可能涵盖了列宁在某一特定时期,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是在某一特定运动中,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文章、书信、讲话以及思考笔记。这些文本,如同碎片化的珍珠,在本书中被系统地汇集、整理,展现出列宁思想的逻辑脉络和发展轨迹。例如,如果这一卷侧重于帝国主义理论,那么读者将有机会看到列宁如何精辟地分析垄断资本的形成、金融资本的统治、资本输出的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这些分析不仅解释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为理解后来的国际关系演变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 又或者,这一卷聚焦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列宁在此可能阐述了在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无产阶级政党如何领导革命,如何争取和巩固政权,以及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正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无疑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借鉴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 实践的指南:革命经验的宝贵财富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其与伟大革命实践的紧密联系。列宁不仅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实践家。他的思想,无不根植于革命斗争的土壤,闪耀着实践智慧的光芒。本书所收录的内容,很可能反映了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思考与总结。 无论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还是早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亦或是面对内外敌对势力的围剿和经济困境时的艰难抉择,列宁的思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可能包含列宁针对具体政治斗争、经济政策制定、国际外交斡旋、党内思想斗争等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揭示了当时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更展现了列宁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其深邃的战略眼光、高超的斗争艺术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史的读者而言,理解列宁在俄国革命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借鉴、吸收,并最终超越这些经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例如,列宁关于“经济组织工作”的论述,可能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某些设想,也可能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利用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上的某种参照。 增订版的价值:历史真相的重现与学理研究的深化 “第2版 增订版”这几个字,本身就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意味着编纂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辨析、校勘相关的历史文献。这可能意味着: 文献的补遗与完善: 增订版可能补充了第二版未能收录的、后来发现或被重新发掘的列宁的重要文献,使得全集的完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史料的考证与核实: 增订版在文献的来源、版本、年代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考证,力求还原文本最真实的面貌,排除历史的谬误和后人的篡改。 注释的深化与拓展: 增订版很可能增加了更详尽、更具学术价值的注释,对文中的人名、地名、事件、概念进行解释,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研究视角的更新: 增订版或许还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列宁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在编排、选文甚至是在某些理论观点的阐释上,都可能体现出新的研究视角和学术高度。 因此,《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不仅仅是一套文献汇编,它更是经过严谨学术打磨的、反映历史真相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成果。对于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俄国历史、中国革命史以及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学生和专业人士来说,本书无疑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和思想源泉。 对后世的影响:超越时代的思想启示 列宁的思想,如同不灭的火炬,在二十世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持续影响着至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即使在今天,当我们审视全球化的浪潮、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持续博弈时,依然可以从列宁的著作中汲取深刻的洞察和有益的启示。 《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所承载的思想,可能涉及关于国家、政党、阶级、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模式、民族问题、国际关系等诸多宏大主题。这些主题,无论在列宁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关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更能够领略到一位思想巨匠如何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其无畏的勇气和深刻的智慧,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不朽的思想财富。 总而言之,《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是一部蕴含着巨大思想能量和历史价值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历史文献的简单堆砌,更是历史洪流中思想的火炬,革命实践的智慧结晶。它以其严谨的编纂、增订的深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二十世纪革命时代的关键窗口,也为我们理解当下以及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深刻的思想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这本《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真是惊喜!说实话,我虽然不是专门研究政治理论的学者,但平时喜欢关注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传记。列宁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无疑是20世纪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这套书的第二版增订版,听名字就知道内容会更加丰富,应该比之前的版本更加完善。我打算从里面挑选一些篇章,作为我闲暇时的阅读材料。我比较好奇他的一些关于策略和组织方面的论述,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够领导一场成功的革命,其背后的决策和思考一定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我希望能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一种历史的脉搏,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和挑战。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这也会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更加投入。我期待着,在这冗长的文字中,发现一些能触动我内心、引发我思考的篇章,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

评分

刚收到《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感觉真是沉甸甸的。我一直以来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思想家都充满好奇,列宁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我计划从这本书中,系统地了解一下他的一些著作,看看他究竟是如何构思和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在革命策略、组织建设以及如何处理国内外政治关系等方面的思想。毕竟,理论脱离实际是站不住脚的,我更想看到的是,他的思想是如何在那个跌宕起伏的时代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最终产生深远影响的。这套书是增订版,意味着它包含了更多的新内容,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并且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领导力、决策力和战略思维的宝贵经验。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对历史和哲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我喜欢从伟人的著作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些改变世界进程的思想是如何孕育和传播的。这本书的增订版,让我看到了它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严谨和求实的态度。我期待着在其中找到一些关于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并尝试理解列宁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我的阅读方式通常是比较注重思考和总结,我会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问,并试图在书中寻找答案,或者对照其他资料进行比对。这本书的体量如此巨大,相信里面一定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我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去品味,去领悟,去吸收。

评分

这套《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我真是盼了好久了!作为一名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的爱好者,我一直对列宁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贡献非常感兴趣。手捧这厚重的卷册,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尤其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他在特定历史时期,面对复杂政治斗争时是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学界的研究者都提到了这个增订版在史料梳理和注释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我非常希望能借此机会,看到一些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珍贵文献,或者对一些已有结论的理论进行更细致的考证。毕竟,历史的细节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洞见。我计划花大量时间仔细研读,做足笔记,并尝试将其中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与我们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对比和反思。我相信,通过这部著作,我能够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有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能从中汲取宝贵的思想养分,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正在为一本关于20世纪国际政治的书籍搜集资料,而《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 第45卷)》毫无疑问是绕不开的重要参考。我尤其关注的是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关于国家、民族、阶级关系等理论的论述。增订版通常意味着内容的补充和更新,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或者对一些关键的理论概念进行更清晰的界定。我的研究方法比较注重史料的严谨性,因此,这本书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深入阅读,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列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从而为我的论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本书的篇幅如此庞大,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需要耐心细致地去梳理,去比较,去提炼。我相信,这部巨著定能为我的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