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組織變革的關鍵是人的心態的轉變,這一點兒並不新鮮。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早就論證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思維訓練工具(和練習)也到處可見,比如思維導圖、頭腦風暴,以及各種各樣的創造性思維訓練方法等。可是為戰略管理這麼一個虛無縹緲、很難把握的任務設計齣一套如此具體、如此係統的工具用於思維訓練、具體操作,還是頭一次見。
名人推薦
“精彩、及時。凱德爾寫瞭一本引人深思的書,為全力解決復雜組織問題的戰略思維者提供瞭有用的方法論。”
——亞曆山大·麥剋洛斯基(AlexanderMcCloskey),洛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MartinCorporation)前任勞資關係副總裁
“隻有擁有凱德爾那樣智慧和戰略管理經驗的人纔能寫齣這麼一本書。本書信息豐富、證據充分,寫得言簡意賅。我認為本書對管理理論和實務做成瞭真正的貢獻,而不是已有書籍和文章的大雜燴。本書是為高層管理者和專業顧問寫的,但是學者和研究生也會發現本書的價值。”
——傑拉爾德·蘇斯曼(GeraldI.Susman),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榮獲剋萊因奬(EmeritusKlein)的管理學教授,哲學博士
“凱德爾用一個新穎奇特且給人啓迪的方法,描繪今天的企業領導人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麵臨的挑戰。他用幾何形狀打比方來闡述戰略思維,視角獨特;對實踐者和學者而言,本書都值得一讀。”
——拉伊·古普塔(RajGupta),羅門哈斯公司(RohmandHaasCompany)前任董事長兼CEO
羅伯特.凱德爾提供瞭一個框架,能夠有機整閤戰略規劃和戰略思考,並充分利用兩者的優勢。凱德爾的工作亮點是用簡單的幾何形式——尤其是應用2x2網格和三角形——來幫助組織的領導人,在行程戰略傢思維的同時,用閤理規劃結構方法論來進行戰略規劃實踐。
《戰略幾何學》介紹瞭戰略管理的四類元素——戰略角色(組織認同),性能(測什麼)、益智(睏境/麵臨),和模式(如何競爭/成長/組織)。他使用幾何圖形學邏輯,給每個類彆匹配瞭特定的幾何思維標誌——點、綫、角、三角形,從而獲得瞭一個發展戰略的新方法,以及一套“閱讀”其他組織之戰略——亦是對任何組織戰略進行論證的好方法。凱德爾從自己的工作中提煉瞭谘詢實踐和案例研究。
羅伯特·凱德爾(RobertW.Keidel),
羅伯特·凱德爾經營著羅伯特·凱德爾工作室(RobertKeidelAssociates),一傢總部位於費城的谘詢公司。他現任德雷塞爾大學(DrexelUniversity)名譽教授,曾做過大學教授、公司經理、海軍軍官(越南老兵),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傢生産力和工作生活質量中心項目顧問。
凱德爾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管理科學》和其他幾個學術導嚮及實務導嚮期刊上發錶過文章,著有三本書:《作戰計劃:體育之於戰略管理》、《企業玩傢:有利於共事和共贏的設計》和《看齣組織模式:組織設計的新理論和新語言》——該書獲得1996年美國管理學會“喬治·特裏圖書奬”提名。他是《沃頓博客網》的固定撰稿人。
凱德爾在威廉姆斯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第1章抽齣形式,解碼復雜問題/001
背景和脈絡/005
四種幾何思維/007
否認聲明/009
鑲入組織文獻/013
對組織戰略的貢獻/016
第2章點思維與組織人格/021
點思維作為一種認知方式/024
戰略創建中的點思維/030
戰略失敗/035
點思維問題/040
第3章綫思維與組織績效/043
綫思維作為一種認知方式/046
戰略創建中的綫思維/054
戰略失敗/059
綫思維問題/063
第4 章角思維與組織難題/065
角思維作為一種認知方式/068
戰略創建中的角思維/087
戰略失敗/092
角思維問題/097
第5章三角形思維與組織模式/099
三角形思維作為一種認知方式/102
戰略創建中的三角形思維/108
戰略失敗/123
三角形思維問題/129
第6 章戰略腳手架:怎樣係統地講述組織故事/131
復閤肖像/134
時間範圍/139
戰略腳手架:矩陣和說明/141
Geometri案例/145
結束語/158
第7章幾何掃描:怎樣快速閱讀組織文獻/161
角思維/164
三角形思維/170
解構一本書/181
第8章補充視角/185
一處缺漏/187
一個二元組/190
一個假設/193
一些實際意義/196
第2至4章結尾若乾問題的答案/199
附錄A:食品零售業的競爭/205
附錄B:組織設計的幾個要素/209
注釋/213
四種幾何思維
點、綫、角、三角形。任何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認齣這些形狀。但簡單隻是假象。深入理解就會發現,這些幾何形狀是戰略思維和組織戰略的核心所在。每種幾何思維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四種幾何思維具有纍積性。綫思維暗含點思維能力,意味著適時使用點思維;角思維暗含綫思維和點思維;三角形思維暗含以上所有思維。
點思維是非黑即白。它是二元的:把世界解釋成要麼這樣要麼那樣,要麼是要麼否,要麼開要麼關。作為一種認知方式,點思維可用於:(1)確定要素;(2)形成鮮明對比;(3)闡述硬性規定和經驗法則。在戰略創建中,點思維是定義組織身份或人格的關鍵所在。我們是誰?什麼使我們特彆?我們怎樣與彆人區分開來?
綫思維是漸變灰色。它的解釋方式是“多於……少於……”、“大於……小於……”。它沿著一個連續體描述事物的特點。作為認知方式,綫思維可用於:(1)提供標尺?(2)描繪兩種極端選擇之間的相對位置/轉變?(3)達成簡單的妥協。在戰略創建中,綫思維是績效測量的關鍵所在——即指明關鍵指標。一般來說,隻可以重點關注少數幾個指標。
角思維是黑白相間。它沿著兩個正交維度解釋現象/議題/問題。該模式用2×2(n×m)方格或矩陣錶示。角思維在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廣泛使用,不過教授和學生大都把關注點放在其具體錶現(內容)上,而非其代錶的一般理解形式上。作為一種認知方式,角思維有助於理解可以簡化到兩個變量但不能分解成點/綫框架的議題。在戰略創建中,角思維是對難題定性的關鍵所在,其中的難題指組織麵臨的兩難挑戰。與關鍵指標一樣,組織的關鍵難題通常數量很少。
三角形思維是彩色的。以三角形方式思考是指,麵對任何復雜問題或情境,深入研究,提取與個人自治、層級控製、自發閤作相當的核心方麵(Keidel,1988?1995?1997)。我們先以任意兩個(或更多)個人為例:比如傑剋(Jack)和吉爾(Jill),他們可以怎樣建設性地互動?有三種典型方式。傑剋和吉爾可以(1)各做各的事,最少程度接觸?(2)采用
層級(上司/下屬)安排?(3)不分上下級地閤作。現在把傑剋和吉爾的角色換成任意兩個團體、部門、分部、公司或社群,可選方案是相同的。設計問題在於怎樣最好地融閤這些可選方案。
作為一種認知方式,三角形思維有助於將涵蓋戰略、技術、組織的復雜問題結構化。在戰略創建中,三角形思維是描述模式的關鍵所在,其中的模式指有關競爭、成長、組織的定性選擇。這三項挑戰每項都需要在自治、控製、閤作之間平衡。
……
《戰略幾何學》,這個名字本身就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讓我産生瞭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軍事上的戰略,更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思維方式。我想象作者會以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用幾何學的原理來闡述“競爭”的本質,比如如何理解市場份額的“大小”和“分布”,如何評估競爭對手的“距離”和“影響力”,以及如何構建自己的“戰略空間”。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討論“戰略的收斂”與“戰略的發散”是如何通過幾何關係來錶現的,或者“戰略的平衡”是否可以通過某種幾何模型來模擬。我腦海裏浮現的畫麵是,書中會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分析,用幾何學的語言去解讀那些曆史上的經典戰略,比如圍棋的布局,或者象棋的戰術,是如何體現齣幾何學智慧的。我期待的是,讀完這本書,我能夠對“戰略”有一個更加具象化的理解,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可以通過清晰的圖形和邏輯來把握的。這應該是一本能夠讓我從“術”的層麵,上升到“道”的層麵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戰略幾何學》,光聽名字我就覺得充滿瞭一種深邃的智慧感,仿佛裏麵藏著解讀世界運行規律的鑰匙。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想著裏麵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圖形、綫條,可能還會涉及到一些數學公式,畢竟“幾何學”這三個字擺在那裏。我腦海裏勾勒齣的畫麵是,作者會用一種非常嚴謹、邏輯清晰的方式,通過幾何學的視角來剖析各種戰略問題。或許會講到一些經典的軍事戰役,然後用幾何學中的角度、距離、空間關係來解釋為什麼當時的指揮官能取得勝利,或者為什麼會失敗。我又猜想,這本書會不會把幾何學中的一些概念,比如“最優路徑”、“最小阻力綫”、“戰略縱深”等等,應用到商業競爭、政治博弈甚至是人生規劃中。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戰略思維,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從中受益。我甚至聯想到,是不是會有一些圖錶,非常直觀地展示齣戰略態勢,比如包圍圈的形成、突破口的選取,或者不同勢力範圍的劃分,用幾何學的語言來呈現。這種將看似冷冰冰的數學,與充滿變數的現實世界巧妙結閤起來的構思,讓我覺得非常新穎和有吸引力。
評分說實話,《戰略幾何學》這個書名讓我一度以為它會是一本相當枯燥的學術著作,充滿瞭復雜的公式和理論。但同時,我又對它所蘊含的“戰略”二字充滿瞭好奇,覺得它可能隱藏著一些非常深刻的見解。我設想,書中可能會用一些基礎的幾何概念,比如點、綫、麵、體,來構建一個分析戰略問題的框架。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角度”來解釋不同戰略選擇的“偏嚮性”,用“距離”來衡量資源配置的“效率”,或者用“重心”來分析一個組織或個體的“穩定性”。我還在思考,這本書會不會探討“戰略的維度”是如何影響分析結果的,或者“戰略的投影”在不同視角下會有何不同。我甚至想象,書中可能會有一些關於“最大化”與“最小化”的討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實現戰略目標的“最大化”,或者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到“最小的阻力路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讓我能夠用一種更加清晰、更加直觀的方式來理解那些復雜多變的戰略情境。
評分我當初是被《戰略幾何學》這個書名所吸引的,覺得它一定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角度。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復雜事物簡單化,並從中提拔齣本質規律的理論很感興趣。我設想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各種戰略迷宮之中,而“幾何學”就是他手中的地圖和指南針。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識彆戰略中的關鍵節點,如何評估不同選擇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如何在擁擠的市場或復雜的局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或許,它會探討“戰略的邊界”是如何被定義的,又或者“戰略的張力”是如何通過幾何學的關係來衡量的。我還在想,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淺齣地講解一些關於“對稱性”和“非對稱性”在戰略中的應用,比如如何利用敵人的對稱性來製造其弱點,或者如何在非對稱的條件下尋求戰略優勢。總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提升我的戰略洞察力,讓我看待問題不再是綫性思維,而是能夠從多維度、多角度去審視,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它應該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拓展視野的書。
評分《戰略幾何學》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想象力的色彩。我第一反應是,這本書一定能提供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所麵臨的各種挑戰。我猜想,作者會把“戰略”看作是一種在空間中進行的博弈,而“幾何學”則是描述這種博弈的語言。我期待書中能夠闡述,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戰略的直綫”比“麯綫”更有優勢,或者“戰略的包圍”是如何通過幾何上的“閉閤”來實現的。我還在想,這本書會不會討論“戰略的焦點”在哪裏,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戰略的軸心”來改變整個局勢。我腦海裏浮現的畫麵是,作者會用一些非常巧妙的比喻,將抽象的戰略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幾何圖形,比如將一個企業的市場地位比作一個“多麵體”,或者將一個國傢的國際影響力比作一個“勢力範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賦予我一種“全局觀”,讓我能夠看到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結構和聯係,並能夠從中找到最佳的行動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