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時代,服務升級對企業意味著什麼?如何通過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打開新局麵?通過對服務業現狀的追問與反思,找迴從業者尊嚴。
◎理念+實踐+案例,從事服務業20餘年,老刀讓你重新認識服務,在經濟新常態下重新定位服務精神。
◎每位服務業從業人員都應該讀一讀,學會換位思考,讓自己從心態到行動都發生本質的改變。
這本書以服務為基點審視商業模式、經營思維及企業文化的係統性著作,兼具理論與實踐步驟,具體而細緻地闡釋瞭在消費升級時代,如何利用“服務精神”轉變企業經營思維模式,提升産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構建服務型企業文化,打造一支懂得服務內涵的團隊,提升企業持續贏利的能力。
在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感受到瞭服務的價值,但在具體實踐上往往陷入睏境,因為“服務”這一概念目前並未受到業界的足夠重視,國內亦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手冊,導緻服務淪為企業掛在牆上的標語。
這本書細緻地界定並解構瞭“服務”在商業應用領域的概念範疇,為企業管理人員、一綫從業者提供瞭“服務升級”的技術訣竅(Know-How),對於有誌於以服務為基點進行商業突圍的企業和從業者而言,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趙珂僮:雕刻時光咖啡聯閤創始人、總顧問,北京咖啡協會執行會長,中國TMT國際商會執行董事。
17歲赴新加坡留學並接受酒店餐飲服務訓練,2005年以“雕刻時光”咖啡館閤夥人身份擔任CEO。10年內帶領雕刻時光從4傢高校咖啡館開始,發展成在全國擁有60餘傢咖啡館、3傢咖啡學院,以及具有咖啡豆研發種植能力的大型連鎖企業。
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服務一綫,深感中國社會對服務的價值及可能帶來的機遇未引起足夠重視。她認為,我國整體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但背後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對“服務”與“藍領”工作價值的普遍不尊重,因此發起“藍計劃”,旨在推動中國服務水準的提升與服務環境的變革,並協助企業依托服務升級獲取持續增長。
推薦序 沒有風口的年代,服務是唯一的風口 / V
自 序 靠服務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 IX
第一章 服務精神讓你贏利
我用服務提升10倍營業額 / 3
從産品驅動到服務驅動 / 7
客服是機會而不是成本 / 11
以服務質量為導嚮進行財務測算 / 15
生意有大小,服務無邊界 / 20
第二章 服務是一種思維方式
到咖啡館不是為瞭喝咖啡 / 27
消費者不關心我們是哪個部門 / 31
你真的在意顧客意見嗎 / 36
用心就能創造驚喜 / 40
不斷優化服務SOP / 45
把握服務與乾擾的界限 / 48
第三章 99%的服務人員不懂溝通
為什麼服務人員不受歡迎 / 55
服務人員真的會溝通嗎 / 59
顧客錯瞭怎麼辦 / 65
正確地處理投訴 / 69
“淘寶體”所代錶的話語革命 / 76
第四章 服務視角下的品牌策略
服務體驗就是品牌 / 81
銷售話術是一種負資産 / 86
顧客愛占小便宜?那是我們的機會! / 90
如何設計一個雙贏的營銷方案 / 95
小店真的不需要品牌嗎 / 100
第五章 打造極緻的服務團隊
我們的客戶到底是誰 / 107
員工為什麼不喜歡培訓 / 111
比員工更需要培訓的是老闆 / 115
到海底撈挖人有用嗎 / 122
每個員工都需要權力空間 / 126
第六章 建立企業服務文化
中國需要一場服務精神的變革 / 133
“跪式服務”背後是人格平等 / 136
服務精神呼喚對“人”的關注 / 142
你真的會做“團建”嗎 / 148
你的企業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嗎 / 151
企業文化建設是日拱一卒的精進 / 155
第七章 服務精神的本土案例
聚龍小鎮:一個因優質服務而揚名全國的社區 / 163
剋麗司汀:無星酒店靠“逆天”服務“秒殺”五星對手 / 170
橫店集團:靠“服務戰”創造每年1500 萬的遊客量 / 182
聖淘沙茶樓:它比海底撈早瞭20 年 / 189
海底撈:我們不是一傢餐飲公司 / 193
附 錄 服務精神實踐手冊
5 個服務精神關鍵詞 / 201
20 個指標檢測自身服務是否閤格 / 204
10 種類型顧客的應對策略 / 206
10 個方法讓員工麵對投訴不再恐慌 / 209
10 種姿態讓顧客成為忠實的迴頭客 / 212
10 個策略優化服務流程 / 216
10 個應當遵守的電話溝通原則 / 221
20 個技巧讓員工快速提升溝通能力 / 222
20 個服務人員不應齣現的身體動作 / 224
10 個策略讓員工主動參與培訓 / 226
10 個應避免的團建方案 / 231
10 個策略讓團建真正發揮作用 / 234
10 句話讓員工感受到關懷 / 239
我用服務提升10 倍營業額
過去十幾年來,我的主業是做咖啡館—所以很多人以為我是“賣咖啡”的。但我每次都要耐心解釋一下,我不是賣咖啡的—我既不搞咖啡豆批發,也不是專業咖啡師。我自己做的精品咖啡,可能還不如一個剛學過兩年的新手做得好。但說到開咖啡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不輸任何專業人士,不管是咖啡豆專傢還是咖啡製作專傢—因為我是做服務的專傢。
我剛迴國的時候,加入瞭剛創辦不久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承擔瞭大部分管理和培訓工作。當時,雕刻時光在著名的北京香山開瞭一傢直營店,成為中國咖啡行業試水景區的一個經典案例。當時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那塊地方。為什麼呢?因為香山是著名的景區。一講到景區店,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人山人海的火爆場麵,那都是潛在的收入啊。大傢玩兒纍瞭,總要找個地方歇歇腳吧,咖啡館簡直是最好的場所瞭。
但實際上,在景區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景區的生意不好做。首先,好的景區租金不便宜;其次,淡旺季很明顯,像香山,鞦天一個季度的客流量占瞭全年的一大半,所以是冰火兩重天。在我們接下這個店之前,曾有好幾個做餐飲的同業去看瞭那個地方,但最後都沒有接手。
最終,我們不僅成功地讓香山店實現瞭贏利,而且將其做成瞭雕刻時光最具代錶性的品牌旗艦店之一。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我們憑直覺抓住瞭一個服務上的痛點。景區的産品已經給人留下瞭性價比不高的固有印象,仿佛大傢齣去旅遊就已經做好瞭被宰的準備。至今還有很多景區的咖啡館使用速溶咖啡,很多景區的小店甚至不敢亮齣自己的品牌。這種不是很健康的業態反而是一個機會, 因為客人本身的期待不是很高,如果你能做到業內平均水平甚至優秀水平,那就會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們就在服務上下功夫。當時香山的大多數店鋪都有強製消費,進去坐一坐就得點單。我們直接取消瞭這一條,讓客人有絕對的自主權。很多客人進店就想休息一下,我們不僅不趕人或者強迫客人消費,而且會免費端上一杯檸檬水。客人在心理上一下子就獲得瞭安全感,感覺非常舒服。很多客人坐瞭一會兒,就會拿起菜單看一看,發現我們的價格並沒有特彆貴,就開始主動點單瞭。他們試瞭一下我們的産品,發現質量還不錯,於是心理滿意度又提升瞭一檔。我們的口碑慢慢就擴散齣去瞭。
跟商場裏的店鋪不同,去爬山、遊玩的客人,不太在乎服務人員的“顔值”,更重視的是服務能不能讓他們舒服。所以我們請瞭一些稍微上點年紀的“阿姨”做服務員,這些人給人的感覺比較親切,人力成本也比較低。
我們還收養瞭很多流浪貓。有些喜歡貓的客人,甚至主動帶著貓糧到店裏幫我們喂貓。
到後來,香山店的口碑越來越好,很多客人甚至慕名而來,不是為瞭爬山,隻是為瞭到咖啡館喝杯咖啡,看看山景。
第一個月,我們大概完成瞭2萬~3萬的營業額。到第三年的時候,每月的營業額已經達到瞭20萬~30萬。我們就這樣把一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店鋪,變成瞭雕刻時光的一頭“現金牛”。
這個店為什麼成功?是我們的咖啡豆特彆新鮮,還是我們的桌椅彆具一格?都不是。讓我們“鹹魚翻身”的,是我們的服務。這兩年有一個關鍵詞很火:消費升級。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的消費市場一直在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想為産品賣齣更高的價格。所有人都意識到瞭某種變化正在發生,認為我們需要“升級”。但“升級”的方嚮在哪裏?目標在哪裏?是要求我們的互聯網企業超越矽榖,還是我們的精密工業超過德國,抑或是我們的“工匠精神”超過日本?
在我們大談特談“消費升級”的當下,我們的企業卻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嚮,也沒有足以支撐這種升級的企業戰略。
我覺得有一個重要的方嚮被我們忽略瞭—消費背後的服務升級。
産品的創新與迭代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因為它需要科技、研發等一係列“硬功”的支撐,但服務的優化和提升卻不需要。如果具備瞭服務的意識,同時掌握瞭一定的方法,“服務升級” 所能帶來的附加值將是驚人的。
君不見,美國的服務業早已占據瞭國民生産總值的大半,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也依靠優質的服務創造瞭大量的外匯。而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如果能進行一場服務的升級和革命,將改變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係,實業經濟也將迎來它的第二春。
【案例】
颱灣王品集團靠“服務製勝”
王品集團是一傢多品牌連鎖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在颱灣地區崛起,旗下擁有牛排、日本料理、原燒燒肉、鐵闆料理等12 個餐飲品牌。消費者普遍認為王品集團産品美味、價格實惠、環境優雅,但每一項都不是最好的:它的牛排不是最美味的,日本料理不是最便宜的,原燒燒肉也不是用餐環境最好的……但是,它卻成為颱灣首屈一指的連鎖型餐飲企業。其中的關鍵,便在於其不斷迭代、優化的服務。持續領先的優質服務,讓王品集團形成瞭一種統一的氛圍,所以即便子品牌眾多,也沒有齣現一般多品牌企業顧此失彼的現象。服務成為王品集團畫龍點睛、躍升卓越的關鍵訣竅。
推薦序 沒有風口的年代,服務是唯一的風口
我做瞭20年書店,珂僮做瞭20年咖啡館。如果要尋找講述“中國服務”故事的人,我想我們倆可能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
賣書、賣咖啡都是慢生意。書要一本一本賣,咖啡要一杯一杯做,很難有什麼“爆發性”增長。這20年來,我們在中國見識瞭一個個“風口”的崛起,互聯網、房地産、金融、智能硬件,造就瞭一大批高速成長的企業和一大批一夜暴富的億萬富翁。
像書店、咖啡館這些行業,或者把範圍再擴展一下——服務業,卻基本上是以“日拱一卒”的狀態在發展著。但說實話,這些行業纔算是一個國傢經濟的“基本麵”,也創造瞭大部分的就業,養活瞭數以億萬計的藍領們。
然而,無論在國傢政策層麵,還是在媒體傳播層麵,這些行業都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關注。直到最近幾年,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形態的變化,以及類似於“日式服務”“海底撈”等關鍵詞的齣現,“服務”纔真正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但是,對服務該如何做,以及企業如何以服務視角創造附加值的總結和探索,在中國還是很少的。本來,在這方麵我也有很多想說的話,可我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還好,珂僮比較勤奮,用瞭很大的精力梳理、總結自己對服務業長達20 年的觀察和思考,這纔有瞭這本《極緻服務指導手冊》。
之前我們總說,“服務就是細節”。這無疑點中瞭服務的一個重要基準麵。書店、咖啡館等,不同於房地産、互聯網的狂飆突進,是靠一點一點的細節精進來吸引顧客的。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珂僮在20 年的實踐中所積纍的關於服務每一個側麵的寶貴經驗,從溝通的有效性,到服務流程的優化,到團隊服務能力的構建……這些都是很接地氣、有操作性的“乾貨”。
另一方麵,在今天,“服務業”邊界已經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隨著新技術的崛起,所有行業都在嚮“服務業”進化。包括在農村包一個山頭種橙子、種蘋果,也需要開始從消費者角度考慮外觀、品牌認知、流通配送等問題——這就是“服務的思維”。珂僮在書裏把這句話說瞭齣來:服務是一種思維方式。
未來,所有的企業可能都需要以這種思維方式來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團隊架構與管理、品牌塑造等。這些更偏嚮於理論性的思考,在書中也有體現。
珂僮在這本書裏所做的工作,我覺得是比較有探索性的。直到今天,“服務”和“服務理論”的邊界並不清晰,理論與實踐的邊界也比較模糊。我在書中看到,珂僮已經盡瞭最大的努力,來兼顧、整閤服務理論與實踐。我不認為這種整閤是完美的,但我認為它的探索意義或者說啓發意義是巨大的。
我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商業領域,狂飆突進的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已經走入“後泡沫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風口”的意義也將發生變化。類似於“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種意義上的“風口”將不復存在。
在沒有風口的時代,以服務的視角和思維,日復一日地推進企業服務能力的建設,可能是我們在未來獲勝的唯一法門。因此,我在這裏嚮所有服務類企業推薦這本既有觀念也有方法的書。
龍之媒、快書包創始人 徐智明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選擇過多的時代,為什麼顧客會放棄那些看起來“也不錯”的選擇,而堅定地選擇某一傢企業?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為我撥開瞭迷霧。它並沒有用空泛的概念來套用,而是從顧客的視角齣發,深入挖掘他們內心深處的“選擇動機”。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獨到的洞察力。它沒有迴避服務中的痛點,而是直擊要害,剖析瞭為什麼很多看似周到的服務,最終卻無法贏得顧客的“心”。書中關於“建立信任的基石”的論述,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強調誠實守信,更是從信任的建立、維護和修復等多個維度,給齣瞭非常細緻的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感賬戶”的概念,它讓我明白瞭,每一次與顧客的互動,都是在為這個賬戶增減餘額,而那些能夠帶來高額餘額的服務,往往是那些真正關心顧客、理解顧客的服務。 更讓我興奮的是,這本書提供瞭一係列實用的“工具箱”。它不是讓你空想,而是提供瞭具體的“方法論”。比如,如何通過“故事化營銷”來增強品牌吸引力,如何通過“個性化推薦”來提升顧客滿意度,以及如何構建一個讓員工樂於提供“超預期服務”的企業文化。這些內容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迴去之後,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的一些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效果令人驚喜。這本書讓我對“服務”的理解,不再局限於被動響應,而是將其視為主動創造價值、建立長期關係的戰略性武器。
評分這本書真的太讓我驚喜瞭!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尤其是在服務行業,同質化太嚴重瞭。這本書的題目就抓住瞭我的痛點——“給顧客一個選擇你的理由”。讀完之後,我感覺我腦海中那些模糊的想法一下子清晰瞭許多,而且還學到瞭很多我之前從未想過的角度。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好服務”,而是教你怎麼“構建一個讓顧客主動選擇你的生態係統”。它深入剖析瞭顧客心理,從他們為什麼會選擇某個品牌,到他們如何形成忠誠度,再到他們如何成為品牌的傳播者,都給齣瞭非常詳細且可操作的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感連接”的章節,它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講解,而是通過很多生動的案例,讓我體會到,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那些超齣預期的、帶有溫度的服務。書中提到的“微小驚喜”策略,我迴去就嘗試瞭幾次,效果齣奇地好!顧客的反饋明顯變得更加積極,甚至有一些顧客主動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體驗,這對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 總的來說,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雞湯”式的勵誌讀物,而是充滿瞭實戰技巧和深度思考。作者的語言風格也很接地氣,不像有些專業書籍那樣晦澀難懂,讀起來很有代入感。我感覺這本書不僅適閤服務行業的從業者,也適閤任何想要提升客戶體驗、建立品牌忠誠度的企業經營者。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服務”的本質,並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我強烈推薦給所有還在為如何讓顧客“選擇你”而煩惱的朋友們!
評分作為一名在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顧客是上帝”這句話的分量,但同時也深知如何真正讓“上帝”心甘情願地“選擇你”,卻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最近,我偶然翻開瞭這本書,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將“服務”僅僅停留在執行層麵,而是將其上升到瞭戰略的高度,將“服務”視為企業與顧客建立深度連接,從而構建持久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 書中對於“價值感知”的探討,讓我醍醐灌頂。它不僅僅談論瞭産品本身的價值,更強調瞭服務過程中所傳遞的情感價值、體驗價值以及品牌價值。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解釋瞭為什麼在很多情況下,顧客願意為“感覺”而買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差異化服務策略”的部分,它提供瞭多種創新性的服務模式,這些模式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細微的調整和創意的注入,就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極緻服務”,並非一味地增加成本,而是要找到那個最能觸動顧客“心弦”的切入點,並將其做到極緻。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沒有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和實戰的經驗。作者似乎能夠洞察到每一個讀者心中所麵臨的睏惑,並用最恰當的方式給予解答。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從抱怨中發現機會”的章節,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教你如何將潛在的負麵情緒轉化為提升服務的契機,這對於任何一傢企業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引導我一步步地探索服務創新的奧秘,讓我對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客戶體驗的書,說實話,一開始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市麵上類似的圖書太多瞭,很多都停留在錶麵,講一些套話,真正能落地的東西少之又少。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次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它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包裝,而是以一種非常實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深入淺齣地探討瞭“為什麼顧客會選擇一傢企業”這個核心問題。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隻是給你羅列一堆“要做什麼”,而是讓你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它花瞭很多篇幅去分析顧客的心理需求,不僅僅是那些顯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那些潛藏在心底,甚至連顧客自己都未必清楚的期望。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這本書讓我明白,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響應迅速、解決問題,更是一種能夠引起顧客共鳴的情感共鳴。書中提到的“個性化互動”和“超越期待”的理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開始反思自己目前的服務模式,發現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得更好,更有針對性。 而且,這本書的邏輯結構也非常清晰,從宏觀的戰略層麵,到微觀的操作細節,層層遞進,讓我能夠一步步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如何構建有效的客戶反饋機製,如何將零散的客戶數據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計劃等等。我甚至在書中找到瞭一個關於“如何設計一個讓顧客心甘情願成為你傳播者”的詳細框架,這對我目前的營銷策略非常有啓發。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提供服務,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創造價值,去贏得顧客的青睞。
評分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於“服務”的理解,還停留在“客戶至上”、“微笑服務”這些比較傳統的層麵。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在教你怎麼“服務好”一個顧客,而是告訴你,如何“讓顧客選擇你”,並且“持續選擇你”。這種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轉變,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我非常欣賞作者對於“顧客旅程”的深度解析。它將顧客從初次接觸到最終成為忠誠擁躉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瞭細緻的拆解,並為每一個環節提供瞭相應的服務策略。尤其是關於“離店後服務”的章節,讓我看到瞭巨大的潛力。我們往往過於關注顧客在店內的體驗,而忽略瞭那些在顧客離開後,如何繼續保持連接,加深好感度的重要性。這本書提供瞭很多創新的思路,比如如何通過定製化的內容營銷,如何通過社區運營,來維係顧客的情感。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理論的高度,又不失實踐的溫度。作者用瞭很多引人入勝的案例,這些案例並非空中樓閣,而是真實發生在商業世界中的鮮活故事,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並從中汲取靈感。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構建口碑傳播機製”的部分,它讓我明白,口碑並非偶然,而是可以通過係統性的設計和持續的努力來培養的。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認識到,“服務”不僅僅是企業運營的一個環節,更是建立品牌護城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它讓我看到瞭,如何將每一次服務,都轉化為顧客選擇你的強大理由。
評分還可以吧 沒什麼插圖 圖片 單純的文字 有空參考一下
評分非常好
評分快,好
評分好書,實用
評分好書,實用
評分快,好
評分一般
評分一般
評分還可以吧 沒什麼插圖 圖片 單純的文字 有空參考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