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读本 原文+注释+译文 文白对照

菜根谭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读本 原文+注释+译文 文白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菜根谭
  • 国学经典
  • 处世智慧
  • 人生哲理
  • 文言文
  • 古籍
  • 译注
  • 中华文化
  • 修身养性
  • 谋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子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3361
商品编码:13061387373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
ISBN:   9787550243361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   12 元
作    者:   (明)洪应明,著,王朋飞,译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07-01   版次:1   页数:160
  印刷时间:2015-07-01   印次:1   字数:130千

  主编

宋人汪信民说:“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朱熹云:“某观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

这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还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一部《菜根谭》,不教你做穷凶极恶的“狼”,也不教你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教你做一个率真自在的“人”。


  内容简介

《菜根谭》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目 录

处立,低处行——修身篇

洁身自好 栖守道德………9

与其练达 不若老实………9

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10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10

洁自污出 明从晦生………11

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11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12

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12

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13

至善无痕 施之不求………13

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14

舍勿处疑 恩不图报………14

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15

天机*神 智巧无益………15

人活一世 晚节更重………16

种德施惠 无关地位………16

君子改节 无异小人………17

人品极处 本心使然……17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17

权衡利弊 扶公却私………18

甘于苦寂 磨炼本领………18

以德御才 恃才败德………19

德随量进 量由识长………19

不能养德 终归末技………19

功名易逝 气节长存………20

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20

为人以诚 待人以信………21

善事奉行 恶事莫作………21

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21

慈悲心肠 繁衍生息………22

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22

心体莹然 本来不失………22

学会感恩 切戒刻薄………23

机心不用 质朴显诚………23

坚守良知 保全清白………24

破除痴迷 性定动正………24

不昧己心 造福他人………25

过俭者吝 过谦者卑………25

心如止水 浊中悟道………25

事起害生 无事为福………26

幻中求真 雅中求俗………26

第二章

自省克己——慎独篇

秉持原则 污泥不染………27

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27

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28

自我审视 再现真心………28

降伏内心 控制浮躁………29

谨于细微 不现过错………29

多心为祸 少事为福………29

心体光明 暗室青天………30

恶中有善 引人向善………30

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31

潭中月影 身外之身………31

持身勿轻 用意勿重………32

气度旷 自省慎独………32

自知自戒 胜私制欲 ………32

喜怒不愆 好恶有则………33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33

恶隐祸深 善显功小………34

冷眼观物 慎动刚肠………34

外观桎梏 内查机械………35

律己要严 待人宜宽………35

不作意尚奇 不绝俗求清………………35

不听谗言 不掩己过………36

末路晚年 精神百倍………36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36

冷静处事 逍遥而游………37

长不欺短 富不凌贫………37

责人情平 责己德进………38

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38

常思常想 灵活变通………38

忙不乱性 死不动心………39

不必逃世 灰心………39

富贵知贫 少壮念老………40

闹中取静 冷处热心………40

少时思老 荣时思枯………40

一念不生 真境自现………41

放下我执 少些烦恼………41

舍得舍得 有舍有得…… …41

人生福祸 皆因念生………42

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42

观心增障 齐物剖同………43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43

了心悟性 方得净土………44

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44

该忙时忙 该休时休………44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45

纷纷扰扰 随常以待………45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46


  作者介绍

洪应明,(约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道士,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有《仙踪》四卷,《四库总目》多记老佛二家故事,由此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老佛。


  精彩书摘

章 处立,低处行——修身篇

洁身自好 栖守道德

【原文】

栖守①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②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③观物外之物④,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⑤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①栖守:坚守。栖,原指鸟停在树上,后泛指居住和停留。

②依阿:胸无定见,曲意逢迎。

③达人:指心胸宽广、通达知命的人。

④物外之物:泛指物质以外的东西,即道德修养和精神。

⑤毋:同“勿”,不要。

【译文】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有永远的孤独。心胸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忍受一时的寂寞,也绝不会依附权贵,以免遭受万世的凄凉。

与其练达 不若老实

【原文】

涉世浅,点染①亦浅;历事深,机械②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③,不若朴鲁④;与其曲谨⑤,不若疏狂。

【注释】

①点染:本为国画中的一种笔法,此处引申为玷污。

②机械:原指巧妙的器物,此处比喻人有心机。

③练达:通晓人情世故。

④朴鲁:憨厚,老实。

⑤曲谨:谨小慎微。

【译文】

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知道的权谋往往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原文】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①,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②,不可使人易知。

【注释】

①天青日白:比喻光明磊落的胸怀。

②玉韫珠藏:把珠宝玉石深藏起来,比喻人的才华藏而不露。

【译文】

有道德、有修养的正人君子,有着光明磊落的胸怀,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情和能力应该像珍贵的珠宝一样藏而不露,不轻易向人炫耀。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原文】

肥辛甘①非真味②,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③非至人,至人④只是常。

【注释】

①肥辛甘:泛指美味。,美酒。肥,肉肥美。

②真味:可口的味道,比喻人的本性。

③卓异:卓越凡。

④至人:道德和修养都无缺的人。《庄子·逍遥游》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真正的美味并不是烈酒、肥肉、辛辣、甘甜,而是清淡的;真正德行的人不是行为举止群的人,而是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的人。

洁自污出 明从晦生

【原文】

粪虫①至秽②,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③;腐草无光,化为萤④而耀采于夏日。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

①粪虫:粪土中所生的蛆虫,此处指在土中生存的蝉蛹。

②秽:脏臭的东西。

③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蜕变成蛹后登树,再蜕皮成蝉。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为生,古代以此为洁之象征。

④化为萤:腐草化为萤火虫,这是传统说法,依据是《礼记·月令》:“季夏三月,腐草为萤。”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译文】

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便在秋风中吸食洁净的露水;腐草本身不会发出光彩,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能在夏夜里闪烁。透过这些自然现象,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洁净的东西是从污秽之中诞生的,而光明的东西也常常在晦暗中孕育。

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原文】

宁守浑噩①而黜②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③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④。

【注释】

①浑噩:即浑浑噩噩,无知无识的样子,此处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深大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②黜:摒除。

③纷华:繁华。

④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功利之心,也要留些浩然正气给大自然;宁可谢绝荣华富贵的诱惑,甘心过平淡的生活,也要留个清白的声名在世间。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原文】

欲路①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②,一染指便深入万仞③;理路④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里。

【注释】

①欲路:泛指欲望。

②染指: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③万仞:指山崖非常深。仞,长度单位,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④理路:泛指义理。

【译文】

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义理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一旦退缩就会与真理相隔千里。

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原文】

进德修道①,要个木石②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③,要段云水④的趣味,若一有贪著⑤,便坠危机。

【注释】

①进德修道:提品德修养,研习圣贤之道。

②木石:木柴和石块都是无欲望无感情的物体,这里比喻没有情欲。

③济世经邦:治理国*,救助天下。

④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因为他们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诗:“淡如云水僧。”

⑤贪著: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稍有羡慕,就会陷入被物欲左右的困境;凡是治理国*、拯救世人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原文】

富贵名誉,道德来者①,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②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③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④,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注释】

①道德来者:利用道德获得。

②舒:展开。徐:缓慢。舒徐指从容。

③槛:木栅栏,此处指园圃。

④瓶钵中花:插在花瓶里的花。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品行和修养所得的,就会像生长在山野里的花草,自然会繁茂昌盛、绵延不绝;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得来的,就会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终因环境变动而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到的,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而迅速枯萎。

至善无痕 施之不求

【原文】

施恩①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②可当万钟③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④难成一文之功。

【注释】

①施恩:施舍恩惠。

②斗粟:斗,量器,一斗为十升。斗粟指一斗小米。

③万钟:钟,量器。万钟形容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④百镒(yì):形容金钱极多。镒,古时重量单位,《孟子·梁惠王》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译文】

一个布施恩惠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心里,也不应对外宣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是一斗小米的恩惠,也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总在计较对他人的施舍,甚至要求别人予以报答,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原文】

春至时和①,花尚铺一段好色②,鸟且啭③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④,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⑤,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注释】

①时和:天气暖和。

②好色:美景。

③啭:鸟的叫声。

④头角:比喻才华出众,一般说成“崭露头角”。

⑤立好言:树立有益的言论。为儒家倡导“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一。

【译文】

春天到来时,风和日丽,花草树木都争奇斗艳,努力为大自然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林间的鸟儿也婉转而歌,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读书人通过努力出人头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如果不想着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即使能活到一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一样。

舍勿处疑 恩不图报

【原文】

舍己①毋处其疑②,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③,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注释】

①舍己:牺牲自己。

②毋处其疑:不要犹疑不决。

③毋责其报:不可苛求报答。责,要求。

【译文】

既然要做出牺牲,就不要犹豫不决,否则这种自我牺牲的志向就会令人愧疚;既然要施恩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否则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会失去价值。

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原文】

真廉无廉名,立名①者正所以为贪;大巧②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注释】

①立名:树立名声。

②大巧:大智慧。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并不一定有廉洁的名声,那些为自己树立名声的人正是因为贪图名声;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耍手段,那些玩弄技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拙劣。

天机*神 智巧无益

【原文】

贞士①无心徼②福,天即就无心处牖③其衷;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神,人之智巧何益?

【注释】

①贞士:指坚持操守的人。

②徼:同“邀”,祈求。《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③牖:通“诱”,引导。

【译文】

一个坚持操守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会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可是上天偏偏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魄。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凡人的智慧再明又有什么用呢?

人活一世 晚节更重

【原文】

声妓①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②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③。”真名言也。

【注释】

①声妓:本指歌舞妓,此处泛指妓女。

②烟花:妓女的代称,指妓女的生涯。

③后半截:后半生。

【译文】

妓女在晚年的时候结束卖笑生涯,成为良家妇女,过去的风尘生活对她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妨碍;坚守节操的妇女如果在晚年的时候失去了贞操,那么她前半生的辛苦守节都白费了。所以俗语说:“看一个人的节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后半生。”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种德施惠 无关地位

【原文】

平民肯种德①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②;士夫③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注释】

①种德:行善积德。

②无位的公相:没有职位的公侯将相。

③士夫:士大夫的简称。

【译文】

老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广积恩德,广施恩惠,那么即便他没有公卿相国的名位,也会受到世人的景仰;那些有官厚禄的士大夫如果一味地争夺权势、贪恋名声,那么就算他拥有公卿爵位,也仍然像乞丐一样可悲。


  前言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

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早年

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读书立文,将

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

毫泼墨,著了这三百多条错落有致的语录世集。

“菜根”一词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

菜根,百事可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

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

成就。

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

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经

久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

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

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

学,告知后世读者只要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

得人生真味。在古色古香的文字当中,我们收获的并

非晦涩的道理,恰恰相反,《菜根谭》的辞藻优美,

言简意赅,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可以

说是一部囊括了中国五千年处世智慧的奇书。

品读本书,可以重温那些已被淡忘的真趣,使被

烦恼、压力束缚的身心得到解脱。除此之外,本书

也会帮我们稀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焦虑,让我

们找到解决这些症结的方法。例如,以中庸的心态看

待工作中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以德行的修养

开阔求学的心域,以旷达的心胸调和工作和休闲的比

例,以真我之心反省自身、跟进生活,等等。无论是

在阅读中还是在合上书页之后,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

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

的同时享受生活。



《智囊全集》:洞察世事人情,尽览人生智慧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总有一些著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为无数在人生迷宫中探索的灵魂提供了方向与启迪。《智囊全集》便是其中一颗耀眼之星,它汇集了历代智者的谋略、处世之道以及洞察世事人情的精妙见解,是一部堪称“人生百科全书”的智慧宝典。本书精选先秦至明清时期,各类历史人物在不同境遇下所展现出的卓越智慧和高明策略,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智慧画卷。 《智囊全集》并非一本宏大叙事的史学著作,也非理论深奥的哲学论著,它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实用性的方式,将抽象的智慧具象化。书中收录的每一则故事,都如同一个个生动的小品,讲述着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司法、人际交往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有运筹帷幄的谋士策士,也有智慧过人的文人雅士,甚至不乏一些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非凡才干的普通人。他们的智慧,并非天生,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实践、吸取教训而提炼出来的宝贵财富。 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智囊”的定位。它并非教导读者如何成为某一个特定领域的专家,而是旨在培养读者普遍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身处顺境,需要如何保持清醒与谦逊;还是身处逆境,需要如何坚韧不拔、寻找出路;亦或是与人交往,需要如何洞察对方心思、以诚相待或以智取胜,《智囊全集》都能提供恰到好处的范例和启示。它教导我们,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对事态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是面对复杂局面时的冷静与决断。 《智囊全集》的编纂者,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将分散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精心串联成一条璀璨的项链。书中内容包罗万象,从最宏观的国家治理、战略决策,到最微观的个人言行、心理调适,几乎涵盖了人生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军事谋略方面,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何利用地形、如何迷惑敌人、如何激励士气的精彩案例;在政治智慧方面,则展示了君主如何体察民情、如何选贤任能、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应对危机;在外交策略方面,则揭示了如何通过谈判、联盟、离间等手段,在复杂的外交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然而,《智囊全集》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同样关注个人的成长与修炼。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培养坚韧的意志、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如何提升情商的篇章。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仅能驾驭外部世界,更能驾驭自己的内心。这种内在的智慧,是抵御人生风雨最坚实的盾牌,也是通往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石。 阅读《智囊全集》,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古老的智慧殿堂,聆听历代先贤的教诲。每一则故事,都经过作者的精心挑选和简练的叙述,直指问题的核心,点明智慧的关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丰富的历史典故,更能从中汲取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灵感。例如,当你面临人际关系的挑战时,书中关于如何识人、用人、待人的篇章,或许能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思路;当你需要做出重要的决策时,书中关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案例,或许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局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智囊全集》的语言风格亦值得称道。它采用简洁明了的文言文,但配以详细的注释和清晰的译文,使得现代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这种文白对照的形式,不仅方便了对原文的深入理解,也为对古文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它让古老的智慧,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滋养我们的心灵。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对“谋略”二字的深刻解读。这里的谋略,并非特指阴谋诡计,而是指一种深邃的思考方式,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一种在复杂环境中寻找最优解的能力。它强调的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的是“顺势而为,因利而动”,强调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些原则,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信息爆炸、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智囊全集》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为我们提供了沉静思考的契机。它引导我们放慢脚步,去理解人性的复杂,去体会事物的微妙,去发掘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刻道理。通过学习书中的智慧,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决策。 《智囊全集》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启发。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而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书。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智慧与从容。它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前行的步伐,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这本书,是送给每一个渴望成长、追求智慧的人的珍贵礼物。它将带领你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古今的智者对话,在他们的智慧光芒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条通往成功与智慧的道路。它让你明白,人生是一场智慧的博弈,而《智囊全集》,正是你手中最有利的武器。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选择这本,多少有点试一试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国学读物太多了,很容易踩雷。但事实证明,这次的选择非常成功。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的“实用性”。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空谈”,而是充满了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指导意义。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家庭中的琐事,还是处理与朋友的交往,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对应的智慧启示。它教会我如何在大局上保持格局,在细节上保持谨慎;如何做到“守拙却不愚钝”,如何“刚柔并济”。这本书更像是我人生的一个“工具箱”,里面的每一条建议都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无数人的实践检验,它提供的不是花哨的技巧,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生存法则。持有它,感觉自己手里就多了一份面对人生风雨的底气和定力。

评分

我平日里工作压力挺大的,经常感觉思绪纷乱,难以集中精神。自从买了这本《菜根谭》的精选读本后,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个“精神避难所”。每当感到焦虑或迷茫时,我就会随机翻开其中一页,仔细揣摩其中的寥寥数语。那些看似简单的哲理,蕴含着对人性、对环境、对自我处世的深刻洞见。它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耳边轻声点拨,让你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特别是“处世谋略”这个侧重点,它没有教我如何去投机取巧,而是教我如何坚守原则,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和从容,这种淡泊而又坚韧的生活态度,正是现代人最稀缺的智慧。读完后,总能感觉心胸开阔了许多,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和豁达。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手里有不少版本的经典解读,但坦白说,很多注释都过于晦涩或过于浅薄,要么是“故作高深”,要么是“用力过猛”。这本读本在注释的处理上拿捏得极其到位,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它的注解既能精准地解释掉古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典故背景,又不会过度解读原意,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言外之意。译文部分更是亮点,它没有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译,而是力求传达出原文的“神韵”和“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完全没有翻译腔,这一点非常难得。这种高质量的文本处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毫不费力地领会到洪应明先生思想的精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是深入理解这部经典的绝佳桥梁。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套书在结构编排上的巧思。它不是简单地按照篇章顺序排列,而是似乎经过了编者用心梳理和组织,将不同主题的箴言进行了巧妙的串联。这种主题式的布局,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循序渐进的修行,而不是零散信息的堆砌。比如,关于“修身养性”的章节读完后,紧接着可能就会出现关于“待人接物”的论述,这种逻辑上的递进,让读者能更清晰地看到个体修为如何延伸到社会实践中。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路径,大大增强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得书中的智慧不再是孤立的警句,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完整思想体系。对于想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处世哲学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安排简直是太贴心了。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拿到手就让人爱不释手。封面素雅而不失古韵,那种沉淀了岁月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不是那种浮夸的华丽,而是内敛而有品位的。内页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讲究,米白色的纸张看起来柔和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无论是原文、注释还是译文,都划分得井井有条,字体大小和行距都经过精心考量,阅读起来丝毫没有拥挤感。尤其在对照阅读时,左右或上下分栏的设计,让古文和白话文的切换流畅自然,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应有的尊重,让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光是放在书架上,它都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书卷气和文化底蕴。

评分

评分

不错,蛮好的

评分

???????????

评分

好书

评分

评分

有点下套的意思,书太小,

评分

评分

评分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