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初照楼文集:朱季海著作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初照楼文集:朱季海著作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评分贵气亦当时体。二本臆改,非是。
评分议:元本自作「泪」辞哀泪切也。《元龟》改字,非复旧文。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以后再讲。
评分朱季海(1916--2011),名学浩,孔文子,苏州人。当代国学大师、学者。16岁时师从国学大师、朴学大师,著名学者、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古文经学家章太炎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小的弟子,因聪明过人而十分用功,深为章太炎器重,称其为“千里驹”。1935年章氏国学讲习所创办后,朱季海担任主讲人。精通英、德、日、法语和训诂考证之学。其著作《楚辞解故》被誉为学术界“天书”。1946年曾在南京国史馆工作,因不满官场黑暗阿谀,愤然辞职。传奇的他一生只任过2年半公职。1949年在苏州第三中学教书。20世纪90年代,曾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文学、史学、美术三个系学术带头人指导讲学。在过去苏州的国学界,他资格最老、学问最大,经曾任苏州市宣传部长的俞明曾介绍,朱季海被聘为苏州博物馆顾问,苏州宣传部工农联盟顾问。2005年被聘为苏州复兴私塾顾问(挂职)。2011年96岁的他,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苏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等栏目对其有多次报道。
评分帮朋友买的,我也不知道怎样帮朋友买的,我也不知道怎样
评分朱季海先生学术领域广泛,自音韵训诂之学而治文史,博通精微,着作丰富。着作有《楚辞解故》、《庄子故言》、《说苑校理》、《新序校理》、《南齐书校议》、《石涛画谱校注》等。
评分朱季海先生,名学浩,以字行,一九一六年生,上海浦东三林塘人。幼承家学,熟习国故。方以弱冠,问学于余杭章太炎先生,参加“国学讲习班”。后侍章氏起居,有“千里驹”之誉。章氏逝世,整理先师遗着,教学于“太炎文学院”,并任《制言》半月刊主笔。抗战胜利后,入南京国史馆,旋辞去。新中国成立后,偶兼教职;“文革”起,隐而不出。
评分朱季海是一个“传说”和“传奇”性的人物,他是章太炎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曾被太炎先生誉为“千里驹”。精音韵训诂学而兼治文史,亦治书画史。传说他一生仅担任过两年半公职(1946—1948年南京国史馆),他看不惯某位趋炎附势的副馆长,该副馆长就说他“目无长官”。有人传话给他,他即说“长官无目”,后辞职离去。1949年,当时有关方面曾邀他赴台,因对方可能在语辞有所不当,即被他拒绝。此后长期失业,至今仍是“三无”(无单位、无劳保、无收入)人员。朱季海在性格上似有某些“瑕疵”,褒誉者曰“才高狷介”;而贬斥者曰“恃才傲物”。在1949年以前的历代社会中,像朱季海这种有真才实学之人,颇为社会环境所宽容。但在此之后,即被当局视为“另类”和“妄人”而无情的抛弃。“文革”之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曾有意聘任朱去教学。但他提出了两个条件:月薪二百元和每节课只上二十分钟,据说还另有“不参加政治学习”的附加条件,因匡亚明深感为难而未果。后来也有其他的院学均因无法满足他的上述条件而放弃。像朱季海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在古代就是“高士”。而在今天,不仅被俗世视为不可理喻的“怪人”,亦颇难被家人所接受,认为他对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朱季海现所居陋室朝东,因每日太阳照得早,故曰“初照楼”。
初照楼文集:朱季海著作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