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美]艾麗卡·雷斯切爾 傢庭教育實踐思維導圖 傢教書籍

正版現貨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美]艾麗卡·雷斯切爾 傢庭教育實踐思維導圖 傢教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艾麗卡·雷斯切爾 著
圖書標籤:
  • 傢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育兒指南
  • 教育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父母技巧
  • 思維導圖
  • 艾麗卡·雷斯切爾
  • 正版書籍
  • 教養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吉林齣版集團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9609670
商品編碼:25095541411
齣版時間:2018-04-01

具體描述



商品參數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定價 42.00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版次 1
齣版時間 2018年04月
開本 32開
作者 [美]艾麗卡·雷斯切爾
裝幀 平裝
頁數
字數
ISBN編碼 9787559609670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深受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期待的教育實踐指南。

心理學傢艾麗卡·雷斯切爾總結歸納孩子成長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以簡潔明快的文字,將教育原則與實踐案例、實用竅門、教育工具和策略相結閤,簡明介紹瞭教育子女的主要原則,解答瞭眾多一直睏擾父母們的教育問題。

全書75條原則,堪稱教育的黃金法則,旨在幫助父母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建立良好的傢庭關係,通過正確的教養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和情緒管理能力,引導孩子成為幸福、友善和有責任感的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麗卡·雷斯切爾,芝加哥大學心理/人類發展係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畢業生。作為麥肯锡前谘詢顧問,雷斯切爾博士是“幸福健康寶貝”(Happy Healthy Kids)顧問委員會委員,在加州大學、哈比托特兒童博物館等學校和機構創辦瞭廣受歡迎的父母教育研討班。她撰寫瞭大量關於孩子和傢庭教育的文章,並發錶於《今日心理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大西洋月刊》等諸多雜誌。

譯者簡介:

王培,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現從事金融行業。閱讀興趣廣泛,主要包括政治哲學、倫理學、心理學、宗教哲學、商業財經和投資領域,有誌於翻譯引介國外優秀書籍,以饗國內讀者。




目錄

法則 1  優質父母言齣必行/01

法則 2  優質父母知行閤一/03

法則 3  優質父母shou先改變自己/06

法則 4  優質父母長短兼顧/09

法則 5  優質父母將教育視為一種技能/13

法則 6  優質父母能運用好同理心/15

法則 7  優質父母慎用“但是”/18

法則 8  優質父母尊重孩子的世界/20

法則 9  優質父母接納孩子本來的麵目/24

法則 10  優質父母避免毒舌傷人/27

法則 11  優質父母教孩子體會自己的感受、選擇自己的行為/32

法則 12  優質父母都不wanmei/35

法則 13  優質父母允許孩子犯錯和受挫/37

法則 14  優質父母不會急於“改變”孩子的感受/41

法則 15  優質父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45

法則 16  優質父母不掩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48

法則 17  優質父母保持專注/52

法則 18  優質父母培養自我意識/55

法則 19  優質父母運用積極的身體接觸/57

法則 20  優質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60

法則 21  優質父母區分目標和方法/64

法則 22  優質父母會給孩子指明方嚮/67

法則 23  優質父母不會放過孩子的錯誤行為/71

法則 24  優質父母能欣賞孩子的長處/74

法則 25  優質父母用愛管教孩子/76

法則 26  優質父母在私下管教孩子/78

法則 27  優質父母避免在疲乏時管教孩子/80

法則 28  優質父母把管教看成學習而不是懲罰的機會/82

法則 29  優質父母明白孩子的大腦與成人不同/85

法則 30  優質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說話方式/89

法則 31  優質父母明白言傳不如身教/92

法則 32  優質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95

法則 33  優質父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100

法則 34  優質父母視孩子為小小探險傢和科學傢/104

法則 35  優質父母隻嚮孩子描述後果/108

法則 36  優質父母對孩子做無罪推定/111

法則 37  優質父母給予孩子做決定的權力/113

法則 38  優質父母要有掌控力/116

法則 39  優質父母對待孩子既溫暖又關愛/119

法則 40  優質父母尊重、關心和友善地對待孩子/122

法則 41  優質父母希望孩子尊重、關心和友善地對待他們/124

法則 42  優質父母很少說“做得好! ”或“你真聰明! /126

法則 43  優質父母通常避免給孩子貼標簽/129

法則 44  優質父母對孩子直言不諱/132

法則 45  優質父母使用“腳手架”/135

法則 46  優質父母應以理服人/138

法則 47  優質父母會嚴正警告孩子/141

法則 48  優質父母讓決策過程透明/145

法則 49  優質父母知道說理的局限性/148

法則 50  優質父母懂得利用自然後果的力量/151

法則 51  優質父母會給孩子開罰單/154

法則 52  優質父母會設置“減速帶”/160

法則 53  優質父母行為連貫一緻/162

法則 54  優質父母盡可能實事求是/166

法則 55  優質父母培養孩子幸福的習慣/170

法則 56  優質父母教孩子三個“P/176

法則 57  優質父母保證孩子玩耍的時間/179

法則 58  優質父母將孩子的睡眠放在優先位置/182

法則 59  優質父母鼓勵孩子適度冒險/185

法則 60  優質父母鼓勵孩子友善待人/188

法則 61  優質父母避免與孩子爭奪權力/190

法則 62  優質父母避免“奬勵經濟”/193

法則 63  優質父母花時間全身心地關注孩子/198

法則 64  優質父母能夠照顧好自己/200

法則 65  優質父母會換一種更好的說法/204

法則 66  優質父母使用“占位符”/205

法則 67  優質父母會讓孩子重構場景/207

法則 68  優質父母專注於正麵管教/209

法則 69  優質父母能夠改變孩子的心情/211

法則 70  優質父母會保持淡定/213

法則 71  優質父母會暫停行動/215

法則 72  優質父母會重放孩子的行為/217

法則 73  優質父母會為孩子安排演練/220

法則 74  優質父母重視親子關係/223

法則 75  優質父母從現在做起/225

注釋/227

 




在綫試讀

法則1

優質父母言齣必行

 

這條原則包含兩層意思:

1. 如果你不能或不會強製執行你對孩子製訂的規則,那就不要製訂這樣的規則。

2. 遵守你的承諾。

 

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他知道,你是說話算話的。這能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也是保證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參見法則74)。

因此,如果你警告你的孩子,要是她再從貨架上隨意拿下一個商品,你會馬上離開雜貨店,那你就必須要做好離開的準備(參見法則53)。類似的,如果你警告你5歲的孩子,他必須馬上穿上外衣和鞋子,否則你不會帶他去看棒球比賽,但你的孩子沒按你說的去做,故意撒潑,又蹦又跳,那你就必須做到不帶他去看棒球賽(但shou先要確保,他真的聽見瞭你提齣的要求。參見法則29)。

說到做到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它可以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對你忍耐邊界的挑戰。如果他們知道你一定會言齣必行——也就是說,你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那麼,他們就會明白,考驗你是否說話算話,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參見法則34)。

基於相同的理由,遵守你的承諾也同樣重要。如果你答應瞭你的孩子,比如,你將在五分鍾內離開自己的電腦,然後讀故事書給他聽,那麼,你就要做好準備,時間一到,一定按你所承諾的去做。如果你經常讓他失望,或者改變約定的時間(“寶貝,隻需要再多等幾分鍾”),當你以後再對他承諾某件事時,他終有可能會不相信你的承諾。

 

教你這樣做:

對你的孩子做齣承諾要feichang小心,無論你的承諾是與孩子一起做某件事(“我發完這封郵件,就跟你玩籃球”),還是嚮孩子明確指齣違背某個規則的後果(“如果未經我的允許,你把某個商品從貨架上拿下來,我們就會馬上離開雜貨店”)。

確保按照你所說的去做(或者,如果你沒能說到做到,也要嚮孩子承認,你的確做過承諾,並認真嚮他解釋,為什麼你沒有做到你的承諾)。

 

 

法則2

優質父母知行閤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尋求積極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在於僅僅知道做什麼,而在於真正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去做。

知與行之間的差彆feichang大。一般而言,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某事,就無法“做”某事,但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做某事,卻不按照所知道的去做,變化就不會發生。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知道不應該吃一整盒冰激淩,但卻這麼做瞭。我們知道,應該經常鍛煉身體,但卻沒這麼做。我們知道,不應該嚮孩子發火,但卻這麼做瞭。

做到知行閤一需要不斷努力和反復操練。早起鍛煉的確不容易,尤其是當我們真的不喜歡這麼做時。不對孩子發火也絕對不容易,尤其是當孩子不聽我們的話或者不尊重我們時。

我們通常知道做什麼事情是對的,但要讓我們自己做到這些事情卻很睏難(或者,不做那些我們想要避免去做的事情)。有時,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做到知行閤一;有時,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邁齣行動的決定性一步;有時,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情緒管控的技能(參見法則32)。因此,我們的情緒主宰瞭我們的行動(參見法則11)。

終,我們需要知道該做什麼,也需要知道如何去做,然後,我們需要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去做。這就是産生變化的三步法。

 

教你這樣做:

如果你認為自己需要有所改變,無論是在教育方麵還是在其他方麵,問問自己以下問題,找到你需要專注解決的問題:

1. 知道做什麼和怎麼做:我的問題是否在於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做。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拒絕刷牙,你知道如何處理這一狀況嗎(不以強製的方式——比如,你

按住他,親自給他刷牙——或者懲罰性的方式)?

2.執行:我是否有種無力的感覺,因為我知道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但我還是沒有將知識轉化為行動?

這種無力感會經常齣現,因為我們是按習慣做事的動物,因此,麵對相似的情況,我們很難改變慣性的反應。問問你自己:為瞭把我的知識轉化為行動,我需要怎麼做?

比如,如果你知道如何讓你的孩子既不吵鬧又不吼叫地跟你說話(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做到),你會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行動嗎?還是說,你仍然會用老一套的方法應對這個問題?

亨利·福特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如果你總是重復過去的行為,你就總是會得到過去所得到的一切。為瞭讓你的生活有所改變,你必須要做些不同的事情。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