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掉坏习惯 36.0元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3月1日)
平装: 22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210100393
商品尺寸: 21.2 x 14.4 x 1.6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后浪出版公司
拖延症,乱花钱,熬夜,沉迷网络和手机,暴饮暴食,情绪极端……这些坏习惯在给予我们短暂的刺激与解放的同时,也夺走了我们人生的主动权。
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坏习惯?想要摆脱坏习惯,无从下手怎么办?
本书所要介绍的习惯终结术正是为想要戒掉坏习惯的人们精心准备的一份指南。戒掉坏习惯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禁欲期,动力缺乏期,稳定期,倦怠期。根据阶段不同,本书将坏习惯分为行动性习惯、身体性习惯、思考性习惯三大类,不同类型的习惯需要抓住的重点及对策也各不相同。习惯终结术将带我们直击坏习惯的要害,指引我们远离坏习惯,抵达良好习惯的彼岸,重新拿回人生主动权。
此外,为了让大家对习惯终结术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面对现代生活中的十大代表性坏习惯,作者运用习惯终结术进行了全面剖析,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戒掉坏习惯。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59.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3月7日)
平装
ISBN: 9787111587514
商品尺寸: 23.2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581 g
欢迎来到“行为上瘾”的时代!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这是因为,上瘾行为带来短期的快乐,却会破坏长期的幸福——
智能手机抢夺我们的时间,危害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
电子游戏让千万年轻人沉迷其中,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可穿戴设备让很多人运动上瘾,出现了运动伤害。
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购物、工作、色情变得难以回避。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编辑推荐
无数次想要戒掉坏习惯,却无数次半途而废,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又一次陷入“放纵→后悔→破罐破摔→放纵”的恶性循环。其实坏习惯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不可战胜,戒掉坏习惯的过程也不意味着禁欲,不是毫无与自己妥协的余地。你要做的只是重新认识坏习惯,让习惯终结术帮你戒掉坏习惯。
来自金牌习惯培养顾问的习惯终结术。只要坚持度过最初一周,你的欲望就会逐渐变小!一次只戒掉一个坏习惯,耐心才会更高效!重视过程而非结果,轻松戒掉坏习惯!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古川武士 译者:施敏霞
古川武士,习惯培养顾问。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曾就职于日本日立公司。2006年成立了人才培育公司,现担任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董事长。
他认为人要想真正改变自己,“习惯培养”很重要,因此独立开创了习惯培养理论与思想。以习惯培养为主题举办了大量面向个人的公开研讨课,为企业及职场人士提供咨询及培训服务,至今指导人数已超过两万人。为了更有效地培养习惯,他坚持必须将具体的思想方法付诸实践,很多客户因此受益,都感动地表示“自己的人生改变了!”
主要著作有《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找到想做的事,拥有无悔人生》《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等。
目录
前言 放弃坏习惯,改变自我………… 1
第一章 为什么戒不掉坏习惯?………1
首次公开!大家都想戒掉的坏习惯排行榜…… 3
让我们来给坏习惯做个盘点!………… 6
每日行动的40%以上为习惯………………8
坏习惯滋生出恶性循环… …………… 10
无法戒掉坏习惯的原因是什么?………… 13
好莱坞明星为何会患上“依赖症”?… ………22
多巴胺——诱惑性荷尔蒙…………… 25
没有反弹并且坚持下去就是习惯培养…… 27
通过习惯终结术形成良性循环……………29
第二章 构建人生的良性循环——习惯终结术…… 33
问问自己“真的有必要戒掉吗?”……… 35
想戒掉的习惯可以分为三类………………39
习惯终结术的整体概况… ……………… 41
开始培养习惯之前需要理解的三大原则…… 45
拥有战胜欲望和诱惑的心灵力量…………… 47
从核心理由中找到动机… ……………… 52
减轻痛苦的“替换”技术… ……………… 55
决定习惯性行动的层次… …………………60
禁欲期 【第1周—第3周】——痛苦难耐………62
动力缺乏期 【第4周—第7周】——顺其自然………70
开关1 有魔力的语言…… 75
开关2 习惯与梦想… ………… 77
开关3 严丝合缝的时间安排… ……… 79
开关4 计时器效果… ………… 81
开关5 奖励与惩罚… …………83
开关6 自我反省… ……………85
开关7 习惯的伙伴… ………87
开关8 向大家宣言… …………89
稳定期 【第8周—第10周】——神清气爽… ………… 91
倦怠期 【第11周—第13周】——原地踏步………94
第三章 实践篇 通过十大事例学习习惯终结术… …… 99
学习戒掉十大代表性坏习惯的方法…………… 101
行动性习惯(1个月)… ………………… 104
事例1 拖延症——分解和分步是关键…………… 105
事例2 网瘾和手机控——提高行动的难度,一点点远离……… 119
事例3 乱花钱——揪出隐形的“犯人”……… 128
事例4 生活毫无节制——通过理想化的日程表回归正常生活………… 138
身体性习惯(3个月)………… 146
事例5 熬夜——聚焦于就寝时间上……… 147
事例6 吃得太多——通过可视化来形成自身的管理意识………… 158
事例7 饮酒过量——根据喜欢聚会还是喜欢喝酒来改变对策……… 167
思考性习惯(6个月)………… 174
事例8 烦躁不安——改变对事情的解释方式,作出有效的自我主张!…… 175
事例9 闷闷不乐——控制思考的焦点………… 187
事例10 完美主义——抛开对细节的拘泥,变身最优主义吧!………… 195
后记 通过习惯终结术夺回人生主动权!…………205
出版后记…………207
………………………………………………………………………………………………………………………………………………………………………………………………
编辑推荐
全面揭秘和解决“行为上瘾”的奠基之作
美国亚马逊分类图书畅销榜*名
行为上瘾是什么?诱人上瘾的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如何远离行为上瘾?如何用行为上瘾做些好事?
作者简介
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最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登于重要学术期刊中,并且出现在全世界许多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上。《纽约时报》《纽约客》《经济学人》《连线》《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他著有两部《纽约时报》畅销书,最新且最畅销的就是《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译者简介
闾佳 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历年来已出版多部广受好评的翻译作品。
目 录
目录
楔子 令人上瘾的时代 / 1
第一部分 行为上瘾是什么
第1章 行为上瘾的兴起 / 10
行为上瘾是什么 / 14
我们离危险越来越近 / 16
近一半人都有行为上瘾 / 17
药物上瘾由来已久 / 21
迷住弗洛伊德的可卡因 / 23
可卡因与可口可乐 / 26
社交媒体对孩子的伤害 / 28
游戏的超强上瘾性 / 30
第2章 我们所有人的心瘾 / 33
只有5%的士兵毒瘾复发 / 34
任何人都能成为瘾君子 / 37
快感中枢的强大力量 / 38
诱使人们上瘾的是环境 / 41
重回犯罪现场的危险性 / 42
第3章 行为上瘾的生物学机制 / 48
游戏上瘾的大脑模式与吸毒相同 / 50
上瘾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 51
任何体验都可能导致上瘾 / 53
帕金森病患者的上瘾行为 / 56
上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 / 59
第二部分 上瘾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第4章 诱人的目标 / 64
并不兴奋的世界冠军 / 67
一生落魄的大奖获得者 / 69
追求目标的文化 / 73
目标和记录无处不在 / 75
可穿戴设备导致锻炼上瘾 / 77
数字引发了痴迷 / 78
成功是通往失败的路标 / 80
第5章 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 / 84
“点赞”是我们时代的可卡因 / 87
输可以伪装成赢 / 90
丢掉了反馈,就丢掉了玩家 / 94
虚拟现实技术神奇而危险 / 97
“差一点儿就赢了”好过“总是赢” / 99
第6章 毫不费力的进步 / 103
钓人的“鱼饵” / 104
人人都厌恶损失 / 106
吸血游戏的机制 / 109
“新手运”是个大坑 / 112
完全无门槛的“傻”游戏 / 114
智能手机拓展游戏世界 / 115
第7章 逐渐升级的挑战 / 118
激励人心的掌控感 / 120
最近发展区与玩乐回路 / 123
胜利即将来临 / 126
停止规则为何失效 / 129
第8章 未完成的紧张感 / 134
蔡格尼克效应 / 135
脑内循环的歌曲 / 136
吊胃口的播客 / 137
被掐断的故事 / 141
不可预见更令人愉悦 / 143
令人兴奋的购物体验 / 145
一看到底的剧集 / 147
第9章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 151
评估自我价值的需求 / 154
平衡社会肯定与个性化 / 157
为社交而游戏 / 160
大脑变成了“腌黄瓜” / 161
再也无法适应现实互动的孩子 / 163
第三部分 如何远离行为上瘾
第10章 让孩子远离行为上瘾 / 168
自然交流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 168
面对面沟通至关重要 / 170
为幼儿设定健康的屏幕使用时间 / 172
让青少年“可持续”地使用数字技术 / 175
家长应该如何做 / 177
陶教授的训练营 / 178
网瘾认知行为治疗 / 180
从改变动机开始 / 182
第11章 改变习惯和行为构建 / 186
使用意志力的人会最先失败 / 187
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 189
加速新习惯的形成 / 191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 193
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 196
将提醒任务交给工具 / 199
削弱心理迫切性 / 201
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 203
第四部分 用行为上瘾做好事
第12章 游戏化 / 208
让正确的事情更有趣 / 209
游戏化促进健康 / 211
游戏化提高学习成绩 / 214
游戏化提升工作效率 / 216
游戏减少疼痛和心理创伤 / 219
游戏化的潜在危险 / 221
尾声 不上瘾,我们能做到 / 225
致谢 / 228
注释 / 230
坦白说,购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只是觉得“行为上瘾”这个话题有点意思,想了解一下。但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是准确的,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戒掉坏习惯”的实用指南,更是一本深刻的心理学著作。作者在分析行为成瘾的根源时,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心理需求,比如被认可、被连接、逃避痛苦等等。这些心理需求,恰恰是各种行为成瘾的温床。我读到很多关于“多巴胺陷阱”和“即时满足”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沉溺于某些行为,并不是因为有多么享受,而是大脑对这种快速获得的愉悦感产生了依赖。书里还穿插了很多精彩的案例分析,有些案例甚至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某些行为模式,感觉被精准地“诊断”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微妙的挣扎和困惑,并且用一种充满同理心的方式表达出来。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放松,也更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
评分我一直对“自控力”这个概念感到好奇,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提升它,但效果都 G.K. Chesterton 曾经说过:“我们总是渴望改变世界,却不愿改变自己。”这句话虽然有些悲观,但却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现实。这本书,正好是帮助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它没有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从根本上剖析了我们为什么难以坚持,为什么会反复陷入不良习惯的泥沼。书中对“行为上瘾”的阐述,让我终于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意志薄弱,而是我们的行为模式被巧妙地设计和引导了。它让我看到了,原来那些让我们“欲罢不能”的东西,背后都有深刻的心理学原理在支撑。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重塑“习惯回路”,如何利用“微习惯”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处理那些让我们产生依赖的“触发器”。我开始尝试其中的一些方法,并且看到了积极的反馈。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与诱惑作斗争,而是学会了如何主动地去构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一直对“上瘾”这个概念有些模糊的认识,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猛然惊醒。书里关于“行为上瘾”的解读,简直是把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各种诱惑,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沉迷,剖析得淋漓尽致。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手机不好”的说教,而是深入到我们大脑的奖励机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欲罢不能”。当我看到书中对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是如何利用我们的心理弱点,让我们一遍遍陷入循环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被点醒了一样。尤其是关于“刷屏时代”这个词,用得太贴切了,它精准地概括了我们当下最普遍的困境。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例子也非常生动,常常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或者猛拍大腿,因为那些描述太像自己的写照了!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揭示问题,还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我一直觉得戒掉某些坏习惯很难,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方法,让我看到了希望。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尝试去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人,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常常会让我心神不宁,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无形地消耗掉了。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迷茫的道路。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各种虚拟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吸引力,以及这种吸引力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书中的“刷屏时代”这个概念,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深刻地剖析了信息过载、碎片化时间利用以及社交攀比等因素,如何一步步将我们推向行为成瘾的深渊。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只是罗列问题,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它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陷阱”,如何建立健康的边界,以及如何重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了,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上,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这种改变,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我一直以来渴望的。
评分我一直都认为自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或者说,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自律的认知。它不再是那种冰冷的、压抑的“克制”和“忍耐”,而是更偏向于一种智慧和技巧。作者将“戒掉坏习惯”这个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用工具和策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习惯回路”的讲解,它用非常科学但又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去打破旧的习惯,建立新的、更健康的习惯。书中的案例非常多样,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早起、运动到学习、工作,甚至是饮食和人际交往,都有涉及。而且,它的语气非常温和,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反而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耐心地陪伴你一起探索。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害怕改变,反而充满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种感觉,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真实,也更有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