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 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 按摩大全 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彩色图解书籍

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 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 按摩大全 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彩色图解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推拿按摩
  • 足部按摩
  • 腰部按摩
  • 中医推拿
  • 养生保健
  • 按摩手法
  • 彩色图解
  • 中医养生
  • 健康书籍
  • 零基础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萤火悦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8628
商品编码:27308329654
丛书名: 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推”掉疾病,“拿”来健康
简单实用的认穴取穴方法,常见经络、脏腑病症调养,妇科、男科常见病预防与治疗——身体健康,手到擒来!
2、不打针,不用药,推推按按百病消
8种男科、妇科常见病症+9种运动损伤+11种“高压族”心理病症+18种常见脏腑病症,读懂推拿经,手到病除一身轻。
3、专业医师示范,清晰的步骤图解——步步详解拔罐刮痧健康法
专业医师出镜,高清视频演示,全彩图片模拟,科学详解推拿按摩保健法。
  内容推荐 当人们经过一天的紧张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后,都会明显地感到腰酸背痛,如果此时有人能够轻轻的敲敲背,揉揉肩,就会感到舒服,疲劳酸痛也会减轻或者消失,这便就是基础推拿按摩了。如果再懂得利用一些穴位和推拿手法的话,则更会有出其不意效果,不仅能够缓解疲劳,同时也可以用于养生祛病。本书介绍了推拿的基础知识、经络知识、调理身体及应用推拿治疗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女性病、男性病的方法和原理,内容详尽,图文并茂,简单易学,是一本专门介绍居家推拿疗法的实用图书,对人们日常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赵鹏: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康复中心研究员。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负责人,医学硕士、生物学博士、训练学博士后。在 2008 年、2012 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备战期间,担任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负责人,领导运动保障与营养恢复研究相关课题 10 余项,其中两项分获第 29 届、第 30 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一等奖;所参与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被评为 “2008-2009 具有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以及“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发表相关学术文章 10 余篇。曾经荣获“2008 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个人”“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   目录

CHAPTER01 推拿基础知识初步认识扎根基
第一节 推拿的发展历史  010

一、两千年的发展历程 010

二、从按摩到推拿,在发展中成熟  013

第二节 推拿为什么能治病保健  014

一、中医原理 014

二、现代医学原理

CHAPTER02 推拿准备工作准备充分疗效好
第一节 推拿前要做什么  020

一、推拿不可急,环境要适宜 020

二、若要疗效好,热身不可少 020

第二节 推拿时的体位  021

一、体位要舒适,推拿更轻松 021

二、体位灵活,精神专注  022

第三节 推拿的介质及辅助疗法  024

一、运用介质做推拿,疗效更佳  024

二、推拿加热敷,疗效更突出  025

CHAPTER03 推拿手法训练手到病除功夫深

第一节 推拿的手法要诀 028

一、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028

二、稳、准、巧、快 . 028

第二节 推拿常用的手法 029

一、基本手法 029

二、复合手法  045

三、运动关节类手法  047

第三节 扫除障碍——医学名词解析  053

一、肌肉类  053

二、骨骼类 054

三、关节类  055

四、关节动作类  055

五、特定部位类056

六、方向类 056

第四节 掌握这些,才能安全推拿 057

一、推拿的适应证 057

二、推拿的禁忌证  058

三、推拿的注意事项  058

第五节 推拿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060

一、淤斑  060

二、破皮  060

三、疼痛  061

四、疲乏  061

五、晕厥  061

CHAPTER04 经络与腧穴循经按摩显奇效

第一节 循经按摩预备式——认识经络  064

一、经络是真实存在的  064

二、经络的基本介绍(总览表)  065

三、经络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066

第二节 身体上有特效的反应点——认识腧穴  067

一、小小穴位作用大 067

二、取穴方法,帮你轻松找到穴位  068

三、推拿常用的十大重要穴位 069

CHAPTER05 对症推拿对症养生治未病

第一节 通经活络,从头到脚排解不适 076

一、眼睛疲劳  076

二、颈椎病  078

三、落枕 080

四、肩周炎  083

五、肩背酸痛  084

 六、鼠标手 086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088

八、坐骨神经痛 090

九、尾骨痛 091

十、肥胖症  092

第二节 调整脏腑,由内到外永葆健康  093

一、咳嗽 093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  095

三、胃脘痛097

四、腹胀  099

五、腹泻  101

 六、便秘  102

七、慢性胆囊炎 103

八、癃闭(排尿困难) 105

第三节 调理“高压族”身心失衡症状 106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  108

三、神经衰弱  109

四、免疫力低下111

五、抑郁症 112

六、感冒 114

七、哮喘  117

八、失眠 . 118

九、头痛  120

十、眩晕  122

十一、心悸  124

第四节 理筋整复,护理运动损伤  126
一、颈部扭挫伤  126

二、急性腰扭伤129

三、网球肘  132

四、腕关节扭伤  134

五、膝关节痛135

六、小腿抽筋 137

七、踝关节扭伤 139

八、跟腱炎141

九、运动后疲劳 143

第五节 专属男性、女性特殊问题的推拿养护  145

一、痛经  145

 二、月经不调  147

三、闭经  149

四、带下病  150

五、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152

六、前列腺疾病  154

七、遗精  156

八、阳痿  158

第六节 家庭推拿,健康全家  160

一、夫妻推拿按摩——夫妻间的温馨互动  160

二、推拿抚触伴随宝宝健康成长  162

三、孝心按摩助长寿,多给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 164

 

 


《全身经络舒缓与调理:从头部到脚底的自我按摩指南》 导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身体的疲惫与僵硬常常不期而至,工作压力、不良姿势、缺乏运动,都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发出无声的抗议。头部昏沉、颈肩酸胀、腰背疼痛、腿脚沉重……这些亚健康信号,你是否已经习以为常?你是否渴望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身体的不适,重拾活力? 《全身经络舒缓与调理:从头部到脚底的自我按摩指南》正是为你而备。本书并非局限于手足、腰部等局部按摩,也不是单纯的中医推拿手法大全,而是致力于为你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全身经络舒缓与调理方案。我们将带领你深入了解身体的经络运行规律,掌握科学的自我按摩技巧,通过手法与意识的结合,引导身体自我修复,达到深层放松与健康调理的目的。 本书旨在帮助你: 理解身体的语言: 学习如何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认识到不同部位的酸胀疼痛可能与哪些经络堵塞或失衡有关。 掌握全身经络点位: 告别零散的学习,系统掌握人体主要经络的走向及关键穴位,将按摩的功效最大化。 学会系统性调理: 跳出手足、腰部的局限,学习如何从头部开始,逐步向下,对全身经络进行一次完整的疏通与舒缓。 解锁多样的按摩手法: 学习揉、捏、拍、点、捋等多种基础而实用的按摩手法,并了解它们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症状下的应用。 提升自我保健能力: 掌握一套可以在家随时随地进行的自我按摩方法,成为自己身体最贴心的守护者。 本书内容梗概: 第一部分:身体的内在地图——经络与穴位初探 在开始具体的按摩实践之前,深入了解我们身体的“内在地图”是至关重要的。本部分将为你构建一个清晰的经络与穴位认知框架,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什么是经络? 经络系统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络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经络与气血、脏腑的密切联系。 经络不通的常见表现: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适? 认识重要的经络走向与分布: 我们将重点介绍与日常保健、常见不适密切相关的几条主要经络,如: 膀胱经: 贯穿背部、腿部后侧,与体表排邪、舒缓腰背疼痛密切相关。 督脉: 位于人体脊柱正中,是“阳脉之海”,对调节阳气、强壮身体至关重要。 肝经与胆经: 沿身体两侧,与情绪疏导、缓解眼部疲劳、肝胆健康相关。 脾胃经: 影响消化吸收、身体的精气神,是养生之本。 肺经与大肠经: 与呼吸系统、皮肤健康、排毒息息相关。 心经与小肠经: 影响情绪、睡眠、心脏功能。 肾经与膀胱经: 关系到身体的根本,影响精力、骨骼、生殖系统。 我们将用清晰的图示,直观地展示这些经络在身体上的大致分布,帮助你建立空间概念。 穴位:经络上的“能量开关” 穴位的概念及其在按摩中的作用。 如何选择有效的穴位进行刺激。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且功效显著的穴位,并说明它们在全身调理中的应用。例如: 风池穴、天柱穴: 缓解头痛、颈部僵硬。 肩井穴、中府穴: 舒缓肩部酸痛、胸闷。 膻中穴、期门穴: 调理气机,缓解胸闷气短。 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健脾和胃,调经活血。 涌泉穴: 补肾养阴,缓解疲劳。 按摩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按摩环境与时间。 按摩前的身体准备:放松、清洁。 按摩过程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 第二部分:由上至下,循序渐进的全身经络按摩法 本部分将为你提供一套详细的、可以跟随操作的全身按摩流程。我们将从头部开始,逐步向下,对身体的各个区域进行系统的经络疏通与调理。 一、头部与面部经络舒缓: 头部是人体“诸阳之会”,也是情绪与思维的中心。学会头部按摩,能有效缓解脑部疲劳,改善头痛、失眠、健忘等问题,并能提亮面色。 头皮按摩: 从前发际线开始,向后梳理头皮,用指腹轻柔地按压、揉捏头皮各区域。 重点刺激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缓解头痛、眼部疲劳。 学习如何运用“梳头法”,疏通头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面部经络按摩: 沿着面部骨骼走向,用指腹轻柔地推、按、揉。 重点按摩太阳穴、眼眶周围、鼻翼两侧、法令纹区域,改善面部浮肿、细纹,提升面部气色。 结合简单的面部穴位按压,如迎香穴、承浆穴,舒缓面部神经。 二、颈部与肩部经络疏通: 颈肩是长期伏案工作者最容易出现僵硬与疼痛的区域。本部分将教你如何有效缓解颈肩的疲劳与不适。 颈部后侧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压颈后大筋,缓解颈部僵硬,配合头部转动。 重点按摩风池穴、天柱穴,舒缓颈项强痛。 肩部正面与侧面按摩: 找到肩部三角肌的紧张点,进行深层揉捏。 重点按压肩井穴,打通肩部经络,缓解肩周炎、手臂麻木。 学习简单的肩部拉伸动作,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三、胸部与上背部经络调理: 胸部与上背部的经络畅通,对心肺功能、呼吸顺畅至关重要。 胸部中央按摩: 轻柔地按摩膻中穴,舒缓胸闷,调理气机。 沿着肋骨边缘,由内向外推摩,疏通肝经与胆经。 上背部按摩: 用双手或按摩工具(如刮痧板、网球)沿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推摩或按压。 重点刺激肩胛骨内侧的穴位,缓解上背部僵硬与疼痛。 四、腰腹部经络疏通与调理: 腰腹部是人体重要的脏腑聚集地,腰腹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全身的精力与活力。 腰部按摩: 用掌根或拳眼沿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推摩,至腰部发热。 重点按压肾俞、八髎穴等,温补肾阳,缓解腰膝酸软。 学习简单的腰部扭转与环绕动作,配合按摩,舒缓腰肌。 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用掌心轻柔地围绕肚脐画圈,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 重点按压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调理脾胃,温补下元。 学习腹部深呼吸练习,增强腹部脏腑功能。 五、下肢经络疏通与放松: 腿部是人体承载身体重量、支撑行走的主要部位,也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 臀部与大腿按摩: 按摩臀部外侧,缓解坐骨神经痛,疏通胆经。 沿大腿前后两侧的经络走向,进行揉捏与推摩,缓解大腿肌肉僵硬。 重点按压环跳穴、髀关穴。 小腿按摩: 从大腿向下,沿小腿外侧、内侧、前侧、后侧进行按摩。 重点按压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缓解小腿抽筋、水肿、乏力。 足部经络按摩: 按摩脚底的涌泉穴,补肾固精。 从脚趾向上,按摩脚背与脚底的经络,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学习简单的脚趾放松与脚踝活动,缓解足部疲劳。 第三部分:个性化调理与日常养生 掌握了全身的按摩基本功之后,本部分将帮助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并将按摩融入日常生活,实现长期的健康受益。 针对常见不适的重点调理: 失眠多梦: 头部、颈部、心经、肝经的重点按摩与穴位刺激。 肩颈僵硬: 颈部、肩部、上背部的深度疏通,配合拉伸。 腰腿疼痛: 腰部、臀部、大小腿后侧的重点按摩,温补肾阳。 消化不良: 腹部按摩、足三里穴等穴位的按压。 情绪低落: 配合面部、头部、肝经、心经的按摩,舒缓情志。 按摩工具的辅助运用(可选): 简要介绍一些辅助按摩工具(如按摩球、刮痧板、按摩棒)的使用方法,如何配合手法,提升按摩效果。 将按摩融入日常生活: 制作一份适合自己的日常按摩时间表。 如何在工作间隙、睡前进行简短而有效的自我按摩。 按摩与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的结合,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强调自我按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坚持。 鼓励读者保持耐心,感受身体的变化,并根据身体反馈调整按摩方法。 结语: 《全身经络舒缓与调理:从头部到脚底的自我按摩指南》将是你开启身心健康之旅的忠实伙伴。它不仅仅是一本按摩技巧的书,更是一种对自我关爱的生活方式的倡导。通过掌握书中的知识与方法,你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主动调理的技能,让身体回归和谐与平衡,享受健康、轻松、充满活力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由内而外的自我疗愈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会遇到肌肉拉伤或运动后的乳酸堆积问题。以往,我主要依赖拉伸和冰敷。自从有了这本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的书籍,我找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恢复方法。书中针对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期按摩有专门的章节,强调了在不同阶段需要使用的力度和手法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非常专业。比如,急性期的活血化瘀,与恢复期的温和舒筋活络,书里都给出了明确的区分和图示。我尤其对腿部深层按摩的手法很感兴趣,那套通过特定姿势配合按压承山穴和委中穴的组合,在爬山后的第二天使用,第二天早上我的腿部酸痛感减轻了至少百分之四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何时做”和“为何做”。它将中医的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的自我保健中,让“治未病”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可以通过双手实践的具体行动。这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让我对身体的掌控感大大增强。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大全”名副其实,内容覆盖面广到令人惊叹。我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某个单一的领域,比如只讲足底反射区或者头部按摩,但它几乎涵盖了人体从头到脚的主要保健和缓解疼痛的区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快速提神”的小技巧,比如在下午工作疲劳时,书里介绍的快速按摩攒竹穴和风池穴的组合,真的立竿见影。我曾尝试过用书中学到的手法给家人做手部放松,特别是对付长期使用电脑导致的腕管综合征的初期症状,效果出奇地好。它把复杂的经络理论用非常直观的语言和对比图解释清楚,比如“气血运行受阻”就像堵塞的水管,按摩就是疏通的工具。这种比喻非常贴切,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其原理。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人性化,字体适中,重点突出,即便是光线不好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全天候待命的家庭理疗师。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的健康福音!我一直对中医养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零散的介绍,让人抓不住重点。拿到这本《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后,我简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它的图解部分做得实在太棒了,即便是像我这样对手部穴位一窍不通的“小白”,也能对照着书上的穴位图,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合谷穴或者太冲穴。特别是对于日常的疲劳缓解,书里介绍的肩颈放松手法,我每天晚上睡前都会给自己来一套,坚持了半个月,感觉肩膀僵硬的程度明显减轻了,那种酸胀感几乎消失不见。而且,它不仅仅是教你手法,还很细致地解释了为什么按压某个部位会有特定的效果,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有理有据,不再是死记硬背。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从基础的手法力度到不同部位的特定需求,层次感非常清晰,让人学起来信心倍增。那种自己动手就能解决小毛病的成就感,是任何速效药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按摩的魅力所在,绝对是家庭必备的养生宝典。

评分

我这次购买的初衷是想解决我长期受困的腰部酸痛问题,试用了市面上好几家按摩仪和各种理疗产品,效果都只能是暂时的安慰剂。朋友推荐我试试这本书,说里面的腰部按摩手法非常实用。坦白说,一开始我持怀疑态度,毕竟面对顽固的旧疾,一本“大全”类的书籍又能有多大突破呢?然而,书中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一味强调力量,而是着重强调了“气感”的导入和正确的“借力”方式,特别是针对肾俞穴和大肠俞周围的揉捏和点按,描述得极其精妙。我按照书中的建议,配合着深长的呼吸进行操作,发现力度并非越大越好,关键在于找到那个“酸麻”的点并保持稳定的按压。坚持了两周后,早晨起床时那种被“冻住”的感觉明显缓解了,活动度也增加不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授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如何去“感受”身体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机械操作。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治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健康管理者。这种知识的力量,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按摩手法本身。

评分

作为一名忙碌的职场人士,我经常被失眠和焦虑困扰,传统的安眠药副作用让我心有余悸,所以一直在寻找自然疗法。这本书里关于头部和面部的按摩技巧,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轻柔的点按百会穴、太阳穴以及印堂穴来调节神经系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结合了情志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特定手法能够平复心神。我按照书中的“睡前舒缓程序”,每天坚持十分钟,发现入睡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假寐”。这种彩色图解的优势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指腹的位置和按压力度,都清晰可见,避免了因为手法不准而无效或造成不适。这本书成功地将古老的中医智慧转化为一套简单、安全、易于操作的现代健康管理方案。它教会我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搭建起一道抵御现代生活压力的屏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