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医学手绘丛书——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补
定价:15.00元
作者:高溥超,高桐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02599034
字数:50000
页码: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介绍骨质疏松症知识及其患者如何进补的书籍。主要内容有:何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进补法……。
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约、插图幽默,可供骨质疏松症患者参考与阅读。
目录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3.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特征有哪些
4.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5.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6.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几类
7.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8.骨质疏松症应做哪些检查
9.骨质疏松症的自我判断方法
10.为何女性比男性更易得骨质疏松症
11l为何冬季易患骨质疏松症
12.骨质疏松症能治愈吗
13.防治骨质疏松症应注意哪些问题
14.过量饮酒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15.喝茶太浓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16.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妙招
17.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治法
18.骨质疏松症的食疗原则
19.烹饪方法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何影响
20.缺钙和骨质疏松是一回事吗
21.盲目补钙是不可取的
22.从食物中获取钙对骨质疏松好吗
23.缺钙是骨质疏松的原因吗
24.维生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25.锰缺乏也可诱发骨质疏松症
26.人体含镁量过低是患骨质疏松症的又一个原因
27.女性绝经后缺硼亦会引发骨质疏松
28.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益
29.饮牛奶为何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30.老年女性常吃甘蓝对健康有益
31.羊肾枸杞粥有何功效
32.羊脊骨粥的适应证
33.大枣何首乌粥的制法
34.桃酥豆泥的制法
35.茄虾煎饼的烹饪方法
36.女性补钙佳品——豆腐
37.含钙高的食品——虾皮
38.常吃咸蛋可防骨质疏松
39.黑芝麻糊是中老年人的理想食疗品
40.高钙佳品——榛子
41.常食雪里蕻可补钙
42.中老年人宜多食海参
43.泥鳅的妙用
44.走出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误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生活气息,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很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比如,在解释骨骼的新陈代谢时,他们没有直接使用那些拗口的细胞名称,而是用“小建筑工队”和“废物回收站”来比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工作,一下子就形象起来了。我一个对生物学不太感冒的人,也能迅速抓住核心概念。更难得的是,书中在强调注意事项时,语气是鼓励和劝慰的,而不是生硬的命令。它会告诉你“我们理解您可能觉得改变习惯很困难,但哪怕只是每天多走十分钟路,长期来看也会有显著回报的”,这种温和的引导,比那种严厉的告诫更让人愿意接受并付诸行动。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与一位知识渊博、又非常耐心的健康顾问的轻松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封面那种淡雅的米白色调,配上那种仿佛手绘出来的骨骼线条插图,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切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挺厚实的,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瞬间提升了不少。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也十分合理,既方便携带,摊开阅读时又不会觉得拥挤,版心留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我特别喜欢封底上那几句关于“预防胜于治疗”的朴实话语,没有夸张的宣传口号,反而让人觉得作者是真正沉下心来做科普的。整体来看,从外在到内在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家庭医学”这个主题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这点在如今快餐式的出版物中实属难得。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一份,仿佛家中常备的健康顾问一样,让人感到安心。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提供“干货”的同时,对于“心理建设”这一块的关注度也相当高,这一点常常被健康类书籍所忽略。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补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面对慢性病(比如已经确诊的骨质疏松)时,患者可能会产生的焦虑、恐惧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心态调整。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谈论“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和“如何寻求家人支持系统”,这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心理上的支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能帮助人坚持下去。这种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紧密结合的视角,让这本书的整体格局一下子提升了,它提供给读者的,不只是一份治疗方案,更是一套应对生活挑战的综合指南。这种全面关怀读者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
评分作为一名平时对健康养生很关注的普通人,我发现在很多其他资料中,对于“如何科学地评估自身风险”这一环总是含糊其辞,要么就是过于专业化的量表。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接地气。它没有直接扔给你一堆复杂的指标,而是设计了一套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自测流程。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日常饮食中的钙质摄入量、日常活动强度、甚至是家族病史的遗传倾向。我甚至发现其中有一段是关于“厨房里隐藏的钙流失元凶”的讨论,列举了我们常用的烹饪习惯对营养素的影响,这简直是太有针对性了。这些细节的捕捉,显示出作者对普通家庭生活场景的深刻理解,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冰冷的诊断,而是能立即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指导。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知识转化效率,是我阅读体验中非常亮眼的一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逻辑真是清晰得让人赞叹,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医学科普读物那种密密麻麻文字堆砌的刻板印象。作者在组织内容时,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梳理知识体系的。你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骨骼生理学知识讲起,然后过渡到危险因素的分析,再到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最后才是关于药物和辅助治疗的探讨。每当一个重要概念出现时,字体、字号、甚至段落间距都会微妙地变化,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引导,让你自然而然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特别是那些需要对比说明的地方,作者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图表和信息框来分割信息流,避免了读者在复杂信息中迷失方向。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像阅读一本精心设计的教科书一样井然有序,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