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视动画造型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定价:21.60元
作者:丁海祥, 姚桂萍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040317008
字数:130000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可以采用的工作方法,读者可以通过它了解角色设计的全貌——虽然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动画片非常有趣,但动画角色设计工作本身纷繁复杂,需要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需要具备信心与耐心。本书是一本动画角色设计的入门读物,它不仅适合动画前期创作人员阅读,更是一本介绍动画设计常识的普及读物。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详述影视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介绍动画角色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通过典型实例解析设计过程中角色、场景、剧本、策划方面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角色设计的常识和基本理论、角色设计的各种风格和这些风格各自的特征、角色设计的流程、人物形象设计的要素、基础造型、角色设计的标准格式和绘制方法。本书结合了大量实例,能帮助读者形象地了解影视动画角色设计过程,对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影视动画造型基础》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影视动画造型”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影视动画造型设计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章 概论 1.1 动画的人物与人物的动画 1.2 角色定位与产业运作 1.3 设计依据 1.4 角色构成 思考与练习第2章 艺术风格 2.1 各类动画片的艺术风格 2.2 拟人化造型 2.3 写意类造型 思考与练习第3章 角色设计流程 3.1 收集素材 3.2 角色头部设计 3.3 角色身体设计 3.4 角色手脚设计 3.5 动植物角色设计 思考与练习第4章 角色设定 4.1 服装 4.2 色彩 4.3 性格 4.4 道具 4.5 角色互动 4.6 角色与环境的搭配 思考与练习第5章 基础造型 5.1 剪影 5.2 以线条为主 5.3 夸张变形 思考与练习第6章 标准图纸 6.1 三视图 6.2 转面 6.3 表情 6.4 动作 6.5 道具 6.6 比例图 6.7 气氛图 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是我之前读过的几本同类教材中少有的。它没有停留在教你“如何画得像”,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设计会更有效”的内在逻辑。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动态捕捉与夸张化处理”的那几个章节,作者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对比了写实与非写实的界限,并巧妙地引用了许多经典影视动画案例来佐证观点。这让我意识到,造型设计远不止是技巧的堆砌,它更关乎于情感的传达和叙事的需要。阅读这些分析,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耳边细细讲解,拨开了许多我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尤其是关于如何平衡角色功能性和美学表达的那部分论述,让我对后续的创作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模仿,而是学会了从更高层次去审视和构建一个视觉形象的整体性。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对现代动画制作流程的紧密贴合。它介绍的许多造型方法论,都清晰地指向了三维软件操作中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角色概念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拓扑结构友好性”的造型倾向。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未来能无缝衔接到数字工作流程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关键了。它提供的范例和分析,很多都是基于当前主流影视制作的需求来构建的,而不是停留在过时的手绘理念中。这让我感觉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美术技巧,更是一种面向未来行业标准的工作思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让我确信,掌握了书中的知识体系,我在进入实际的动画制作领域时,会更有底气和竞争力。
评分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爱好者,我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系统的反馈和明确的学习路径,而这本教材在结构编排上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的章节递进非常自然,从最基础的透视和结构,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动态表现和材质分析,每学完一个单元,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和自测项目。这些练习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式要求,而是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实践任务。我按照书上的建议,尝试着去解构一些我喜欢的动画角色,结果在分析其骨架和体块关系时,豁然开朗。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的向导,它知道我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每一步该迈多大步子。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摸索,而变成了一种有计划、可量化的进步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排版,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它的,当时只是随便翻了翻,就被里面那些精美的插图吸引住了。那些关于角色设计稿和场景概念图的展示,简直就是视觉盛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即便是最基础的几何体造型练习,他们也配上了非常清晰的步骤分解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太友好了。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艺术画册,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翻阅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在筛选和呈现这些视觉资料时所花费的心思,每一个案例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力求展现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艺术魅力。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厚实又不反光,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晦涩术语和过于学术化的教材相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显得异常亲切和接地气。它没有刻意使用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名词,即便是引入了相关的艺术史概念,也总是能用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我记得有段话是关于“视觉重心”的,作者把它比作是跷跷板,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点。这种“去学术化”的处理,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那些对传统艺术教育心存畏惧的人也能轻松上手。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幽默风趣的前辈在咖啡馆里聊设计,轻松中又不失干货,非常适合作为入门或进阶的桥梁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