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之道
定价:55.00元
作者:徐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010069913
字数:300000
页码: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徐龙同志主编的《和之道:信息化时代的大国思想和大企业道路》一书,介绍了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模范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拓展移动通信业务中促进社会信息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做法及成效,提供了国有企业对内办成和谐企业,对外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值得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匠心独运,它不是线性叙事,更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迷宫。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观点之间似乎跳跃性很大,上一章还在讲古代的礼制,下一章突然又探讨起现代的心理学现象。但随着我耐下性子,继续深入,便逐渐捕捉到了一条若隐若现的主线——那就是“关系”的本质。作者巧妙地将东方古典智慧与当代社会学、心理学的前沿观察熔于一炉,使得这部著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它成功地避免了将传统哲学理论“古董化”的风险。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古籍时所作的现代语境解读,那种抽丝剥茧、让千年智慧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笔法,着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领悟点亮,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忽然发现一扇新的窗户被打开了。
评分从文本的语言风格来看,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极慢,语调沉稳,充满了学者的克制,但这种克制下涌动着一股巨大的生命力。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坐在那里,不急不躁地与你分享他毕生对世界运行规律的体悟。我发现自己阅读时,不知不觉放慢了语速,甚至在心里也形成了一种与作者同步的、舒缓的节奏感。这种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疗愈。书中不乏充满诗意的比喻,例如将时间比作河流,将心性比作容器,这些意象既古典又新鲜。对于那些习惯了网络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或许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它的“重量”,但一旦你进入了它的频率,就会发现自己收获了一个宝贵的“慢下来”的机会。它不是一本用来炫耀知识的书,而是一面用来映照我们自身存在状态的镜子,镜中的影像,深邃而耐人寻味。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对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微妙但深刻的影响。在翻阅之前,我可能对“和谐”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平静与妥协上,认为它意味着没有冲突,一团和气。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和”并非是消除差异,而是在承认并拥抱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作者在论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者关系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历史引证,都显得极为精到。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流动性”的描述,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溪水绕过顽石的景象——水没有硬碰硬地对抗石头,而是以柔克刚,最终找到了流向。这种看似顺从实则更具力量的智慧,是我过去急于求成的性格中一直欠缺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的摩擦和不顺心有了更高的容忍度,不是麻木,而是理解了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内在的节奏和逻辑,不必事事强求一个即时的、僵硬的结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有力的美感,那种留白和字体选择,让人立刻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某种东方哲学的深度。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那种散发出来的纸张的质感吸引了,很厚实,翻阅起来有一种庄重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场漫长的、内心的对话。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你无法囫囵吞枣地看完。每一个章节都需要我停下来,反复咀嚼里面的观点。作者似乎很擅长用极其凝练的语言去触碰那些宏大而又极其日常的主题,比如如何看待“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如何寻找到那个不变的“道”的支点。我尤其欣赏它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精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一切都像是在水墨画中轻轻晕染开来的意境,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每次读完一小节,我都习惯性地把书合上,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发呆,让那些思想的涟漪慢慢平息。这本书不是用来“读完”的,而是用来“浸泡”的。
评分坦白讲,我是在一个非常焦虑的时期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工作压力山大,人际关系也陷入了僵局,总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在与我作对。我买这本书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想找点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这本书给予我的远不止是安慰,更像是一剂清醒剂。它没有提供“速效药方”,而是引导你去审视自己的“内在场域”。作者反复强调的“自洽性”概念,让我意识到,外部世界的混乱往往是我们内心秩序失衡的外化。书中对于“中庸之道”的重新诠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指平庸或不偏不倚,而是指在两种极端拉扯中找到那个最适合自身禀赋的那个动态支点。这种从内而外的自我修正,比任何外界的干预都来得更为持久和根本。我现在看问题的视角都变得更平和了,不再纠结于“谁对谁错”,而是关注“如何共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