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读本 9787510702709 中国长安出版社

心理健康读本 9787510702709 中国长安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淑合,王纳新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健康
  • 心理学
  • 自助
  • 情绪管理
  • 压力应对
  • 人际关系
  • 自我成长
  • 健康生活
  • 积极心理学
  • 心理学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2709
商品编码:2942485181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健康读本

定价:38.00元

作者:王淑合,王纳新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10702709

字数:

页码:2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心理健康读本》分为政法干警的心理健康;人格解读;政法干警的情商;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工作压力的心理调适;政法干警工作倦怠的调整与应对;政法干警的婚姻保健。 《心理健康读本》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王淑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负责人。 多年来一直从事警察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著作3部,参编教材讲义6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曾参与了4·28胶济铁路火车颠覆事故、5·12汶川地震及4·14玉树地震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多次立功受奖。 王纳新 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是河南省教育学术技术带头人,心理行为训练师,公安民警训练厅级教官。从教二十年来荣获“全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公安系统教师”和“开封市十大杰出青年”等2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参编著作和教材5部,发表专业论文22篇,主持和参与11项省市重点调研课题,其中9项获省市奖励,《河南省公安系统心理素质训练模型研究》获河南省社科一等奖。

文摘


序言



《心理健康读本》:照亮心灵的智慧之光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航行在无垠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在这段旅途中,心灵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安然抵达彼岸,能否享受到旅途中的风景,能否与同行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正因如此,理解和守护我们的心理健康,便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读本》,一本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书号为9787510702709的著作,正是这样一本旨在为读者点亮心灵智慧之光的读本。它并非一本枯燥的说教手册,而是一扇开启心灵奥秘的窗户,一条通往内在平和与成长的道路。 本书的诞生,源于当下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与需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冲击,现代人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如影随形,悄然侵蚀着个体的幸福感。许多人虽然身体无恙,却在内心深处承受着莫大的痛苦,甚至在困境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心理健康读本》正是洞察了这一时代症结,集结了多位资深心理学专家、教育学者的智慧与经验,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了易于理解和实践的知识。它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影响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例如: 第一部分:认知篇——理解自我,看见情绪的真相 这一部分着重于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情绪反应。书中详细讲解了“认知偏差”的概念,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因为固有的思维定势而产生不合理的信念,进而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例如,当我们面对一次挫折时,可能会陷入“灾难化”的思维,认为“一切都完了”,这种非理性的想法会极大地放大我们的痛苦。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读者识别这些常见的认知偏差,并提供了“认知重构”的方法,教导我们如何挑战和改变这些负面思维,用更积极、更现实的视角看待问题。 同时,书中也深入探讨了情绪的本质。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号系统。它告诉我们什么对我们重要,什么需要关注。然而,很多人却习惯性地压抑、否认或放大自己的情绪,导致情绪的失调。本书倡导“情绪觉察”,鼓励读者去感受、去命名、去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恐惧。理解情绪产生的根源,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疏导情绪,是迈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书中提供了诸如“情绪日记”、“正念呼吸”等多种实践技巧,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绪的智慧。 第二部分:关系篇——连接他人,构建和谐的互动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本书深入剖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困境,例如沟通障碍、冲突处理、边界设定等,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沟通方面,书中强调了“积极倾听”和“同理心”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因为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对方的需求,或者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本书通过大量的对话示例,演示了如何有效地倾听,如何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感受,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在处理人际冲突时,本书提倡“建设性的冲突解决”模式,而非对抗或逃避。书中介绍了如何识别冲突的根源,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同时,书中也强调了“设定健康边界”的重要性。边界是保护我们心理空间的重要屏障,它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拒绝不合理的请求,避免被他人过度消耗。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亲密关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等不同维度的互动模式,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建立和维护健康、支持性人际关系的实用指导。 第三部分:成长篇——探索潜能,拥抱生命的力量 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避免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一种持续的成长与发展。本书的第三部分,便是聚焦于如何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书中深入探讨了“自我价值感”的来源,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很多人因为过去的经历或他人的评价,而对自我产生负面的看法,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本书鼓励读者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学习和进步。 “目标设定与实现”是本书另一个重要议题。拥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能够赋予生命以意义和方向感,从而提升幸福感。书中提供了SMART原则等实用的目标设定方法,帮助读者将抽象的愿景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韧性”(Resilience)的培养。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能够迅速恢复并从中学习,这种能力便是韧性。书中介绍了多种培养韧性的方法,例如感恩练习、积极归因、寻求社会支持等,帮助读者在风雨中站稳脚跟,并变得更加强大。 第四部分:应用篇——实践出真知,点亮日常生活 理论的再精彩,若不能付诸实践,也只是空中楼阁。《心理健康读本》的最后一部分,便是将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实践。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心理练习、冥想引导、反思性问题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实践。例如,在感到压力时,可以尝试书中介绍的“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在面对人际困扰时,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在感到迷茫时,可以进行“价值观探索”的练习。 本书并非旨在让读者成为心理学专家,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实践,帮助读者培养出应对生活挑战的内在力量,学会自我关怀,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心理健康带来的宁静与喜悦。 《心理健康读本》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温度,没有生僻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用温暖、鼓励的笔触,与读者进行真诚的对话。书中穿插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真实案例,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就在身边,娓娓道来,指引方向。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读本》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秀心理健康读物。它以全面而深刻的视角,为读者揭示了心理健康的奥秘,提供了通往内心平和与成长的路径。无论您是正面临心理困扰,还是希望提升自我,亦或是希望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这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为您的人生航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书,更是我们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人生道路上,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长期关注自我成长领域的阅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提供理论知识,它更像是一本实操手册。我尤其欣赏其中那些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练习和反思提示。比如,在讲解正念练习时,它提供的步骤详细到近乎手把手地教导,而不是简单地提及“试试看正念”。我尝试了其中几项关于情绪记录和行为激活的练习,发现它们在短时间内就对我的日常状态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是许多同类书籍常常忽略的,而这本书却做得非常扎实。它真的鼓励读者“动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动脑”的层面,这对于真正希望带来改变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是极其积极和赋能的,它不回避人性的脆弱面,反而以一种非常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探讨它们。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那就是“我可以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书中并没有贩卖虚假的乐观主义,而是承认困难和挑战是生活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应对的方式。这种脚踏实地的积极心态,比任何空洞的励志口号都更有力量。它给予了我一种建设性的视角去看待过去的失误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明白,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需要“修复”的缺陷,而是一个需要持续“培养”的能力。带着这样的领悟合上书本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平静而坚定的力量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蓝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书籍质感的人,翻开内页后,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排版也完全符合我的期待。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距,让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看起来非常耐用,即便是经常携带在身边,也不会轻易出现磨损或掉页的情况。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保持专业感的同时,并没有采取那种过于严肃冰冷的学术风格,整体的视觉传达给人一种温暖和亲近感,仿佛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默默地陪伴着你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实在体现了出版社在出版物制作上的用心良苦。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说教的口吻,而是用了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叙事角度,仿佛作者就坐在我对面,用最真诚的语言和我分享着那些关于情绪起伏、压力应对的真实体验。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案例,每一个都像是从我身边发生过的事情里截取出来的片段,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我特别喜欢它处理复杂心理概念时的那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用日常的语言去解释深奥的理论,既保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让普通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这种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读起来完全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探索下一个章节会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是我近期阅读过的书籍中最为清晰的之一。它不是零散观点的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递进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的自我认知建立,到深入探讨不同情绪的本质及其管理技巧,再到最后如何构建持久的心理韧性,每一步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特别是关于压力源识别的那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帮助我系统地梳理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潜在困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我感觉压力很大”这种模糊的层面。这种结构化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让我感觉每翻过一页,我的认知图谱就在脑海中被重新校准和巩固了一遍,收获感是立竿见影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