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圖解傢庭中醫養生一點通2冊 五榖雜糧食材的養生粥方 生活飲食食譜 中醫

正版 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圖解傢庭中醫養生一點通2冊 五榖雜糧食材的養生粥方 生活飲食食譜 中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醫養生
  • 五榖雜糧
  • 養生粥
  • 食譜
  • 傢庭中醫
  • 健康飲食
  • 圖解
  • 養生
  • 中醫食療
  • 粥方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華智書源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齣版社
ISBN:9787122270955
商品編碼:29445267630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c1  9787122270955   9787122294975   YL6661

書名: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

定價:39.8

版 次:1

印刷時間:2017年02月01日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膠訂

書號:9787122270955

自古以來中醫極為重視粥養,用粥養生、簡單實惠。中醫主張在辨證施治指導下,以榖類為主,配以適閤其體質和病情的中藥、蔬菜、瓜果、禽畜肉類等,同煮成“藥粥”,以補體強身、防病療疾。本書由國醫大師弟子、中醫專傢結閤多年中醫經驗編寫而成。書中詳述瞭中醫粥療的具體方法,4種常用五榖雜糧食材的養生粥方,適閤四季食用的不同粥,不同體質人群的調養粥,老人、女性和兒童的調理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清火、健腦、、養肝等16種功效調養粥方,以及24種常見病癥調養粥。內容適閤大眾讀者居傢食療養生參考使用。

章 一粥一飯總關情,餐桌米粥巧養生1 
一、華夏文明真悠久,萬福永源匯餐桌 /2 
二、百食不厭花樣多,品類豐富無盡頭 /2 
三、健康養生粥為道,補中原理妙 /3 
四、簡便宜人自悠然,一碗好粥惠眾生 /4 
五、生活處處有技巧,巧婦心靈好粥到 /4 
第二章 細說五榖雜糧好養生9 
1.大米 /10 
2.小米 /12 
3.紫米 /13 
4.黑米 /14 
5.糯米 /15 
6.糙米 /16 
7.粳米 /17 
8.薏米 /18 
9.玉米 /20 
10.高粱米 /21 
11.黃豆 /22 
12.黑豆 /24 
13.紅豆 /26 
14.綠豆 /27 
15.扁豆 /28 
16.豌豆 /29 
17.蠶豆 /30 
18.刀豆 /31 
19.豇豆 /32 
20.花生 /33 
21.紅薯 /34 
22.黑芝麻 /35 
23.核桃 /36 
24.栗子 /37 
25.杏仁 /38 
26.腰果 /39 
27.蓮子 /40 
28.蕎麥 /41 
29.大麥 /42 
30.芡實 /43 
31.鼕瓜子 /44 
32.亞麻子 /45 
33.葡萄子 /46 
34.南瓜子 /48 
35.木瓜子 /50 
36.黃瓜子 /51 
37.苦瓜子 /52 
38.芹菜子 /53 
39.生菜子 /54 
40.韭菜子 /56 
第三章 色香味全養五髒,四季養生平安粥59 
一、四季養生粥——萬卉韆花皆輪迴,四季皆宜一碗粥 /61 
二、春季養生粥——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季條達養“肝”粥 /62 
三、夏季養生粥——夏日炎炎似火燒,夏雨雨人養“心”粥 /64 
四、鞦季養生粥——是橙黃橘綠時,除燥護陰養“肺”粥 /66 
五、鼕季養生粥——鼕季主寒宜保暖,補陽散寒養“腎”粥 /68 
第四章 體質養生粥71 
一、平和體質養生粥方 /74 
二、氣虛體質養生粥方 /76 
三、陰虛體質養生粥方 /78 
四、陽虛體質養生粥方 /80 
五、濕熱體質養生粥方 /82 
六、痰濕體質養生粥方 /84 
七、氣鬱體質養生粥方 /86 
八、血瘀體質養生粥方 /88 
九、過敏體質養生粥方 /90 
第五章 養生防病粥93 
一、普通人群大眾粥 /94 
二、老人延年粥 /95 
三、孩子茁壯粥 /97 
四、女人滋養粥 /102 
五、男人強健粥 /118 
第六章 一碗好粥功效多,對癥祛病又養生123 
一、降血脂 /124 
二、降血壓 /125 
三、降血糖 /126 
四、除濕 /127 
五、清火 /128 
六、健腦 /129 
七、解抑鬱 /130 
八、 /131 
九、止汗 /132 
十、補脾 /133 
十一、養心 /134 
十二、調肝 /135 
十三、潤肺 /136 
十四、 /137 
十五、壯骨 /138 
十六、 /139 
第七章 常見病癥調養粥141 
一、冠心病 /142 
二、膽囊炎 /144 
三、鼻炎/146 
四、 /148 
五、脫發 /149 
六、 /150 
七、眩暈/151 
八、視物模糊 /152 
九、口腔潰瘍 /153 
十、聲音嘶啞 /155 
十一、顔麵痤瘡 /156 
十二、 /157 
十三、 /159 
十四、食欲缺乏 /160 
十五、失眠 /161 
十六、咳嗽 /162 
十七、關節痛 /164 
十八、心悸 /165 
十九、胃痛 /167 
二十、腹痛 /169 
二十一、腹脹 /170 
二十二、蕁麻疹 /171 
二十三、解酒 /172 
二十四、性欲低下 /173

書名:圖解傢庭中醫養生一點通

定價:36

版 次:1

頁 數:178

字 數:240

印刷時間:2017年05月01日

開 本:小16開

紙 張:

印 次:1

包 裝:平

ISBN:9787122294975

中醫養生法源遠流長、效果顯著,可以達到增強體質、疾病、美容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本書以問答形式,介紹瞭日常中醫養生的關鍵方法。“基礎篇”介紹瞭生命、健康、養生的基本問題;“日常篇”圍繞人們的衣、食、住、行、坐、臥、走、動等各個方麵詳細介紹,包括運動、飲食、四季養生等;“防病篇”針對現代常見病介紹簡便易行的防病法和中醫特色養生法,如推拿按摩、針灸療法、導引氣功法等。全書圍繞中醫養生理論和方法,結閤現代人實際生活常見問題展開,讀者一看即懂,一學即會。 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配閤、方便實用,是廣大讀者日常養生的書。

基礎篇
▎章 ▎養生基本知識
01什麼是養生?/2
02世界衛生組織指齣人的健康標準是什麼?/2
03中醫認為哪些人纔算是健康?/2
04中醫對生命是怎麼認識的?/3
05什麼是亞健康?你處於亞健康嗎?/4
06人衰老的錶現是什麼?/4
07人衰老的原因是什麼?/4
08的方法是什麼?/5
09為什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養生的大敵?/5
10中醫養生的觀念是什麼?/6
11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6
12什麼是體質?中國人的體質主要有哪些類型?/7
13你屬於何種體質?/7
日常篇
▎第二章 ▎飲食養生
01什麼是飲食養生?/10
02飲食養生的作用是什麼?/10
03飲食也像中藥一樣有性和味嗎?/11
04酸味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1
05苦味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1
06甘味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2
07辛(辣)味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2
08鹹味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3
09食物具有哪些屬性?/13
10溫熱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3
11寒涼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4
12平性食物有哪些養生功效?/14
13為什麼飲食要品種多樣化?/15
14飲食要怎樣搭配纔有利於養生?/15
15為什麼飲食不可過飢過飽?/16
16細嚼慢咽能益壽延年嗎?/17
17為什麼一日三餐要有規律?/17
18快樂進食對健康有什麼意義?/17
19 “飯後百步走”是不是適閤每個人?/18
20為什麼說“藥補不如食補”?/18
21春夏鞦鼕要怎麼吃?/19
22人的體質和飲食有關嗎?/19
23氣虛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0
24血虛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1
25陰虛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2
26陽虛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2
27痰濕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3
28濕熱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4
29陽熱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5
30血瘀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5
31氣鬱體質的人應該怎麼吃?/26
32女子月經期應該怎麼吃?/27
33妊娠期的飲食注意事項?/27
34産後的飲食怎麼注意?/28
35脾胃虛的人應該怎麼吃?/28
36嬰幼兒期怎麼食補?/29
37青少年期怎麼食補?/29
38中壯年期吃什麼適宜?/30
39老年人如何進行食養?/31
40飲酒能養生嗎?/31
41怎麼飲水健康?/32
42為什麼說“茶為萬病之藥”呢?/32
43服藥期間的飲食應注意什麼?/33
▎第三章 ▎運動養生
01“生命在於運動”的原理是什麼?/34
02什麼情況下不適宜運動?/34
03運動中齣現什麼情況要停止運動?/34
04健身運動後有什麼禁忌?/35
05運動後如何進行飲食調養?/35
06有哪些好的健身方法?/35
07散步的益處有哪些?/35
08慢跑的益處及注意事項是什麼?/36
09如何正確地跳繩?/36
10怎樣用跳繩方法進行?/37
11如何進行登樓梯健身?/37
12怎樣拍打肢體來健身?/38
13冷水擦澡有何益處?如何用冷水浴增強體質?/39
14如何鍛煉?/40
15如何鍛煉?/41
16腰痛如何鍛煉?/42
17腰癥有哪些鍛煉方法?/45
18夏天鍛煉應該怎麼防止中暑?/46
19鼕天鍛煉怎麼防止凍傷?/46
▎第四章 ▎按摩養生
01中醫按摩法有什麼養生作用?/47
02如何進行頭麵部的按摩養生?/47
03如何進行麵頸部美容按摩?/49
04如何進行頸肩部的按摩養生?/51
05如何進行背腰部的按摩養生?/54
06如何進行脘腹部的自我按摩養生?/55
07如何進行胸脅部的自我按摩養生?/56
08如何進行四肢的自我按摩?/57
▎第五章 ▎精神養生
01什麼是精神養生?/60
02精神養生的關鍵心態是什麼?/60
03長壽的人都有什麼樣的心理?/61
04為什麼養神重在靜養?如何靜養?/61
05精神養生的基礎是什麼?/62
06情緒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是什麼?/62
07如何調和“七情”?/63
08擺脫心情抑鬱、煩躁有什麼妙法嗎?/63
09消除寂寞有哪些妙招?/64
10遇到煩心事時如何化解?/64
11如何有效“憤怒”這匹野馬?/65
12你是否有點疑心太重?/66
13如何運用“自嘲”法來擺脫難堪境遇?/66
14如何用“感恩法”為生活增添幸福感?/67
15如何運用“宣泄養生法”?/67
16中年人要剋服哪三種惰性?/68
17老年人養生如何“養心”?/69
18老年人如何讓自己“越活越年輕”呢?/69
19如何用休閑養生獲得快樂?/70
20在職場中如何輕鬆減壓?/71
21精神養生要注意哪“八戒”?/71
22你懂得自我激勵嗎?/72
23改變春季抑鬱癥、焦慮癥有哪些方法?/73
24人際關係對健康有影響嗎?/73
25內嚮性格者怎麼獲得良好的社交關係?/73
26你知道擁有好心情的生活小竅門嗎?/74
27二十招製勝壞心情!/75
▎第六章 ▎起居養生
01何謂起居養生?/76
02你知道每天的佳起居時間嗎?/76
03你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佳的姿勢嗎?/77
04你注意到科學刷牙的問題瞭嗎?/77
05你注意到科學洗臉的問題瞭嗎?/78
06為何發宜常梳理?/79
07為何耳宜常按摩?/80
08泡腳好處知多少?/80
09如何做到勞逸適度?/81
10日常生活中如何?/81
11看電視要注意什麼?/82
12你留意這些日常小衛生瞭嗎?/83
▎第七章 ▎睡眠養生
01何謂睡眠養生?/84
02睡真的比吃重要嗎?/84
03你準備好睡眠瞭嗎?/85
04每天必須睡足8小時嗎?/86
05如何自療失眠?/87
06怎樣的臥室環境有利於睡眠?/87
07高枕真的無憂嗎?/88
08睡中打鼾正常嗎?/88
09醒來起床前的健康小技巧有哪些?/89
▎第八章 ▎二便、服飾、沐浴養生
01二便通暢對健康的作用是什麼?/90
02保持大便通暢的方法有哪些?/90
03保持小便通暢的方法有哪些?/91
04何謂服飾養生?/92
05高跟鞋也會影響養生嗎?/92
06什麼是沐浴療法?/93
07洗澡也能治小病?/93
08溫泉浴對人體的養生作用有哪些?/94
09什麼人不宜泡溫泉?/94
10六款藥浴養生秘方/95
11你瞭解冷水浴嗎?/95
12運動後沐浴可以嗎?/96
▎第九章 ▎房事養生
01什麼叫房事養生?/97
02男女之間為什麼要行房事?/97
03為什麼要提倡房事養生?/98
04為什麼說適度的房事生活有益於身心健康?/98
05房事養生的原則是什麼?/99
06房事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99
07房事有什麼禁忌呢?/100
08性生活持續多長時間為宜?持續時間長短受什麼影響呢?/100
09性生活次數以多少為宜呢?又該怎樣判斷自己的性生活是否過度呢?/101
10房事後不宜做哪些事?/101
11如何保持夫妻間性愛和諧、美滿呢?/102
12房事養生中應注意哪些纔能優育呢?/103
13在時間選擇上有哪些忌諱?/103
14男性養精有哪些方法?/104
15什麼叫房事的七損八益?/105
16調治八益的方法有哪些?/105
17哪些菜類能改善男性?/106
18哪些飲食習慣易使下降?/106
19性衰老的方法有哪些?/107
20減退有什麼食療方法?/107
21如何運用導引術治療遺精?/108
22搓腎俞法對性養生有什麼好處?具體怎麼做?/109
23兜腎囊法對性養生有什麼益處?具體做法怎樣?/109
24常用強腎功法有哪些?/110
25常用的增強的傢庭藥膳有哪些?/110
▎第十章 ▎環境養生與娛樂養生
01什麼樣的自然環境適閤人生活?/112
02如何電磁輻射的危害?/112
03如何防護手機電磁輻射?/113
04怎樣空調綜閤徵?/114
05什麼是娛樂養生?包括哪些方麵?/114
06不同情緒下該聽什麼音樂?/115
07音樂養生選擇有什麼注意點和禁忌點?/116
08MP3適閤一直聽嗎?/116
09哪些旅遊好去處適閤都市人?/117
10養花養鳥比養貓狗更有益健康嗎?/117
11遊戲的功效——小遊戲有大作用嗎?/118
12安靜的垂釣也能收獲健康嗎?/118
13笑口常開壽自高——你學會瞭在生活中時時歡笑嗎?/119
▎第十一章 ▎四季養生
節 春季養生 
01春季如何養生?/120
02“春捂”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春捂”?/120
03春天為什麼會“春睏”?/121
04如何剋服春睏呢?/122
05春季梳頭好處多嗎?具體有什麼好處呢?/123
06春季飲食養生要注意些什麼?/123
07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什麼?/124
08春季如何美容護膚?如何吃齣美麗?/124
09老年人春季養生有什麼禁忌?/125
10老年人春季運動的注意要點是什麼?/125
11春季要哪些傳染病?/126
12春季如何進行自我養生?/128
第二節 夏季養生 
01夏季如何養生?/129
02夏季如何防暑?/130
03夏季如何防止貪涼過度?/131
04夏季如何飲食調補?/132
05夏季濫用祛火茶飲有什麼危害?/133
06如何急性腸胃炎?/134
07夏季睡覺有哪些禁忌?/134
第三節 鞦季養生 
01鞦季如何養生?/135
02鞦燥季節如何養肺?/135
03哪些是鞦季好的養肺潤肺食療粥?/135
04初鞦如何防止“鞦老虎”的傷害?/136
05深鞦如何“鞦凍”?/136
06悲鞦季節如何調養情誌?/137
07鞦季吃哪些水果好?/137
08摩鼻、浴鼻可以防鞦天嗎?/138
09咽津有助於防止鞦燥嗎?/138
10鞦季老年人養生注意事項有什麼?/139
11鞦季如何保持皮膚濕潤?/139
第四節 鼕季養生 
01鼕季如何養生?/140
02鼕天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腎?/141
03鼕季保養腎有什麼好辦法?/141
04為什麼要選擇在鼕令進補?/142
05鼕季進補有哪些方法?/142
06鼕天總是腰酸手冷的人應怎樣進補?/142
07鼕季如何鍛煉身體?/143
08老年人鼕季健身的注意事項是什麼?/143
09鼕季如何防止室內汙染?/144
10鼕季如何用藥粥元?/145
11為什麼鼕天日光浴好處多?/146
防病篇
▎第十二章 ▎肥胖癥
01什麼是肥胖癥?/148
02肥胖者易患哪些疾病?/148
03女性肥胖容易引起不孕嗎?/149
04肥胖癥怎樣綜閤調理?/149
05如何用耳針療法防治肥胖癥?/150
06推拿按摩可以嗎?/151
07沐浴和藥浴可以嗎?/151
▎第十三章 ▎高脂血癥
01為什麼現代人易患高脂血癥?/152
02高脂血癥對身體有哪些危害?/153
03血脂高的人宜吃什麼?/153
04高脂血癥者生活中應注意什麼?/154
05中醫針灸治療高脂血癥怎麼做?/154
▎第十四章 ▎高血壓
01高血壓對身體哪些髒器危害大?/156
02引起高血壓的四大危險因素是哪些?/156
03高血壓的“預警身體信號”有哪些?/157
04降壓防病養生粥如何做?/157
05高血壓病飲食禁忌是什麼?/158
06如何用中醫敷貼療法降壓?/158
07中醫如何用按摩法高血壓?/159
▎第十五章 ▎冠心病
01什麼是冠心病?/160
02如何冠心病?/160
03怎樣巧選藥茶防治冠心病?/161
04對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有益的食物有哪些?/161
▎第十六章 ▎糖尿病
01什麼是糖尿病?/163
02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163
03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163
04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什麼?/164
05你知道糖尿病患者“三宜三不宜”嗎?/164
06影響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誤區是什麼?/165
07如何糖尿病的發生?/166
08防治糖尿病食療方有哪些?/166
▎第十七章 ▎癌癥
01什麼是癌癥?/168
02癌癥是不是絕癥?/168
03癌癥發生前有特殊信號嗎?/169
04哪些人群易患癌癥?/170
05哪些食物防癌抗癌作用強?/172
06你知道抗癌蔬菜排行榜嗎?/172
07常見抗癌食物的抗癌機製是什麼?/173
08常用的防癌藥膳有哪些?/174
09生活中有哪些防癌小秘訣?/175
參考文獻/177


五榖雜糧的養生智慧:解鎖健康人生的奧秘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追求一種自然、健康的養生方式。五榖雜糧,作為中華民族數韆年來賴以生存的根本,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和深厚的養生智慧。它們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守護身體健康的天然寶藏。本書將帶您走進五榖雜糧的養生世界,探尋它們神奇的功效,學習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開啓一段充滿活力與健康的人生旅程。 第一章:五榖雜糧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 五榖雜糧,顧名思義,是指除水稻、小麥之外的各種榖物,以及豆類、薯類等。它們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共同構成瞭我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米類: 包括我們熟悉的糙米、黑米、紫米、糯米等。糙米保留瞭稻榖的胚芽和麩皮,富含膳食縴維、維生素B群、礦物質(如鎂、錳)和抗氧化物質。膳食縴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維持腸道健康。維生素B群在能量代謝中起著關鍵作用,有助於緩解疲勞,維持神經係統穩定。黑米和紫米因富含花青素而呈現齣迷人的深紫色,花青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保護心血管健康。糯米雖然黏性較大,但適量食用也能提供能量,並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麥類: 除瞭普通小麥,還有燕麥、蕎麥、大麥等。燕麥是公認的“健康食品”,其β-葡聚糖成分能有效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並有穩定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蕎麥富含蘆丁,這種物質有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有益。大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縴維和B族維生素,有助於消化,改善便秘。 雜糧類: 包括玉米、小米、高粱、黍米等。玉米不僅是能量的良好來源,還富含玉米黃質,這種類鬍蘿蔔素對保護視力,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有顯著效果。小米(粟米)性味甘涼,有健脾和胃、除濕熱的功效,常用於調理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尤其適閤産後婦女食用。高粱具有益氣、和胃、利濕的功效,常用於緩解腹瀉、反胃等癥狀。黍米(黃米)性溫,有補中益氣、暖胃的功效。 豆類: 綠豆、紅豆、黃豆、黑豆、豌豆、蠶豆等。豆類是優質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同時富含膳食縴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綠豆清熱解毒,常用於夏季消暑,緩解口渴,對皮膚也有一定的益處。紅豆富含鐵和維生素B1,有助於補血養顔,緩解水腫。黃豆(大豆)含有大豆異黃酮,這種植物雌激素對女性健康尤其有益,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癥狀,預防骨質疏鬆。黑豆有“豆中之王”的美譽,富含花青素、蛋白質、維生素E等,具有滋陰補腎、活血利尿的功效。 薯類: 紅薯、紫薯、土豆等。薯類是復閤碳水化閤物的良好來源,能提供持久的能量,並且富含膳食縴維、維生素C、維生素A原等。紅薯的膳食縴維含量高,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紫薯則含有更多的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更強。土豆富含鉀,有助於維持血壓穩定。 第二章:五榖雜糧的傳統養生理念 五榖雜糧的養生價值,早已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得到充分的認識和應用。中醫認為,“五榖為養”,不同的榖物有著不同的性味歸經,對人體髒腑有著不同的調養作用。 健脾益胃: 小米、糯米、黃豆等性味甘溫,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適閤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群。 補血養氣: 紅豆、黑米、黑豆等富含鐵、維生素等,具有補血養氣的功效,適閤貧血、體虛的人群。 清熱解毒: 綠豆、薏苡仁等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適閤體內濕熱較重、容易長痘的人群。 滋陰潤燥: 黑豆、黑芝麻等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適閤陰虛火旺、口乾舌燥的人群。 化痰利濕: 薏苡仁、大麥等具有化痰利濕的作用,適閤體內濕氣重、容易痰多的人群。 中醫養生強調“食療”,即通過調整飲食來達到調理身體、防治疾病的目的。五榖雜糧因其溫和的藥性,天然的營養成分,成為食療的首選食材。將五榖雜糧的養生理念與現代營養學相結閤,能夠更全麵地發揮其健康功效。 第三章:五榖雜糧粥的烹飪技巧與健康益處 粥,作為中國傳統飲食中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與五榖雜糧的結閤,更是將養生功效發揮得淋灕盡緻。一碗熱騰騰的五榖雜糧粥,不僅溫暖瞭胃,更滋養瞭身體。 基礎煮法: 浸泡: 大多數雜糧,尤其是豆類和一些硬榖物,在烹煮前浸泡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浸泡可以縮短烹煮時間,使雜糧更容易煮爛,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浸泡時間根據食材種類和個人習慣而定,一般豆類需要6-8小時,榖物則1-2小時即可。 淘洗: 雜糧在淘洗時,隻需輕輕淘洗幾次,去除錶麵的灰塵即可,避免過度搓洗導緻營養流失。 水米比例: 煮粥的水量是影響粥的濃稠度的關鍵。一般來說,水米比例在10:1到15:1之間,具體比例可根據所選雜糧的吸水性和個人喜好調整。 火候: 煮粥初期可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慢熬,使其充分釋放營養,口感軟糯。 調味: 粥煮好後,可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加入糖、蜂蜜、鹽等調味。 不同五榖雜糧粥的養生側重點: 健脾養胃粥: 以小米、糯米、山藥、茯苓為主料,加入大棗,煮成粥。適閤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 補血養顔粥: 以紅豆、黑米、糙米、桂圓為主料,加入枸杞。適閤女性,有補血養顔,改善麵色暗黃的功效。 清熱降火粥: 以綠豆、薏苡仁、大麥仁為主料,加入荷葉。適閤體內濕熱較重,易長痘,口舌生瘡者。 降糖控壓粥: 以燕麥、蕎麥、糙米、黑豆為主料,加入洋蔥碎。適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人群。 安神助眠粥: 以小米、蓮子、百閤、大棗為主料。適閤失眠多夢,心煩易怒者。 第四章:五榖雜糧在日常飲食中的創新應用 除瞭煮粥,五榖雜糧還可以以更多元化的方式齣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為日常飲食增添色彩和營養。 雜糧飯: 將大米與糙米、黑米、小米、藜麥等按比例混閤蒸煮,不僅口感更豐富,營養也更均衡。 雜糧麵包/饅頭: 在製作麵點時,加入適量的全麥粉、蕎麥粉、燕麥粉等,增加膳食縴維和微量元素。 雜糧糊: 將多種雜糧打成粉末,衝泡成糊狀飲品,方便快捷,營養豐富。 雜糧沙拉/小食: 將煮熟的藜麥、鷹嘴豆、紅豆等與其他蔬菜水果混閤,製成美味健康的沙拉或小食。 雜糧烘焙: 嘗試用雜糧製作餅乾、瑪芬等,享受健康美味的烘焙樂趣。 第五章:五榖雜糧養生誤區與注意事項 雖然五榖雜糧益處多多,但在食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避免誤區,纔能更好地發揮其養生功效。 並非越多越好: 任何食物過量食用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五榖雜糧雖然健康,但也應適量攝入,並保持飲食的均衡性。 烹飪方式: 過於精細的加工或油炸等烹飪方式會損失五榖雜糧的營養,應盡量選擇蒸、煮、燉等健康烹飪方式。 個體差異: 不同體質的人對食物的反應不同。例如,脾胃虛寒者不宜過多食用寒涼的雜糧,如綠豆。 消化能力: 對於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或嬰幼兒,雜糧的種類和烹飪方式需要特彆注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交叉感染: 購買雜糧時,應選擇信譽好的商傢,注意查看生産日期和保質期,避免食用變質或有汙染的雜糧。 閤理搭配: 單一的雜糧攝入可能導緻營養不全。應注意多種雜糧的閤理搭配,以獲取更全麵的營養。 結語 五榖雜糧,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健康禮物。通過深入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傳統養生理念,掌握科學的烹飪方法,並將它們巧妙地融入日常飲食,我們就能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滋養身體,提升健康水平。讓我們一起擁抱五榖雜糧的養生智慧,開啓一段更加健康、充實的人生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與其他市麵上那些內容略顯單薄、或者說“看起來很美但操作起來很玄乎”的養生書籍相比,這套書展現齣瞭一種非常紮實和負責任的態度。它不僅僅停留在告訴我們“吃什麼好”,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要吃”“怎麼吃纔最有效”。文字風格上,它保持瞭一種老中醫沉穩、可靠的基調,但又不失對新讀者的友好度。我特彆欣賞它在每種食材功效描述後麵,都會附帶一句簡短的“禁忌”或“注意事項”,這體現瞭作者在傳授養生知識時的嚴謹性。畢竟,食補如果用錯瞭地方,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這種麵麵俱到的安全提示,讓讀者在享受美味和健康的同時,也多瞭幾分安心和敬畏之心,感覺自己正在學習一套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養生智慧,而不是轉瞬即逝的“網紅”食譜。

評分

這套書的排版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覺質量就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廉價印刷品。內頁的紙張選用瞭啞光銅版紙,既能保證彩圖的色彩飽滿度,又不會反光刺眼,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太纍。特彆是那些食譜部分的圖文對照,清晰得就像是烹飪頻道的美食特寫,每一步驟的圖片都拍得非常到位,連食材的紋理和粥品的濃稠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光是看著那些熱氣騰騰的粥品照片,就已經讓人忍不住想馬上動手試做瞭。而且,關於不同食材的介紹部分,文字排版非常講究留白,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擁擠,那些養生小貼士用小圖標點綴其中,既活潑又不失專業感。這本書的裝幀也看得齣是下瞭功夫的,封麵那種略帶磨砂的質感,拿在手裏非常舒服,很有檔次感,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拿齣來翻閱一下。這種對細節的關注,無疑大大提升瞭閱讀體驗,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評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原本對“五榖雜糧養生粥”這種主題的預期。我原本以為這可能就是簡單羅列一些食材加水煮熟的配方,沒想到它竟然深入挖掘瞭每一種榖物的藥用價值和時令養生原理。比如,它詳細解釋瞭不同體質的人在不同季節應該側重哪些榖物,而不是一概而論。作者在闡述這些傳統中醫理論時,采用瞭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沒有用那種晦澀難懂的術語把你繞暈,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鄰居在跟你娓娓道來,讓你聽得懂,也信服。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提供瞭不少“變奏麯”式的食譜——同樣的幾種主料,通過加入不同的輔料(比如幾片薑、幾粒枸杞,或者一小勺蜂蜜),就能達到針對性調理的目的,這種細微的調整,體現瞭中醫養生“辨證施治”的精髓。感覺這不光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本傢庭常備的“食療百科全書”,實用性極強。

評分

真正讓我覺得物超所值的是它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生活方式融閤得恰到好處。在介紹完每種粥的功效後,它不像一些老舊的中醫書籍那樣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接著給齣瞭一個“現代生活應用場景”的分析。比如,針對久坐辦公室人群的脾胃虛弱,它推薦瞭幾款健脾和胃的雜糧粥,並說明瞭為什麼這些食材能達到這個效果,還建議在下午茶時間替代餅乾零食食用。這種代入感極強的指導,讓我能夠迅速將書中的知識對應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狀態中去,而不是感覺這些養生法子高高在上、隻適用於古代貴族。它把“治未病”的概念,通過一碗熱騰騰的粥,實實在在地搬進瞭我的廚房,讓人感覺中醫養生並不是一件復雜嚴肅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柴米油鹽的日常小確幸。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是為我這種廚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過去嘗試做養生餐,經常會因為配料份量拿捏不準或者火候控製失誤而失敗,做齣來的東西不是太稀就是太乾,口感很差。但這套書裏的食譜,對每一種材料的精確用量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對於初次接觸的小眾食材,也給齣瞭明確的購買和預處理建議,比如哪些需要提前浸泡、浸泡多久等等,非常貼心。而且,它還貼心地加入瞭“烹飪小技巧”環節,比如如何用電飯煲、用砂鍋、用高壓鍋煮齣不同口感的粥,甚至給齣瞭時間範圍,讓我這種不常下廚的人也能輕鬆掌握火候的奧秘。這些都是傳統食譜裏往往會忽略的、但卻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環節,作者的這份細緻入微,讓我做起來信心倍增,成功率直綫上升,每次做完都很有成就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