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好了,病就少了 王淼

脊柱好了,病就少了 王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淼 著
图书标签:
  • 脊柱健康
  • 颈椎病
  • 腰椎病
  • 骨骼健康
  • 健康养生
  • 康复训练
  • 疼痛缓解
  • 王淼
  • 医学科普
  • 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48268
商品编码:2945568706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脊柱好了,病就少了

定价:39.80元

作者:王淼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576482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脊椎是整个骨骼架构的支柱,脊椎出问题,会压迫神经,造成器官或肢体酸、麻、痛,会影响健康,造成全身不适!脊柱是人身体的健康之本和生命之源。养护脊柱并不难,无须大量时间和专门道具,只需每天随时随地的小坚持、小运动,就能轻轻松松远离“脊”病。本书是一本简便实用的脊椎日常保健书,它不需要读者了解详细的穴位和医学知识,通俗易懂,易学易做,简单实用,疗效确切,十分适合家庭和个人治疗及预防疾病。

目录


PART 1 脊柱,人体健美的生命线 /001

你认真了解过自己的脊柱吗002

人体神经传导,主要靠脊柱连通005

脊柱连接奇经八脉,为阳气之海008

脊柱弹性,决定人体承受的冲击能力011

直立行走,就注定脊柱会有压力014

人体疾病80%都与脊柱问题有关017

脊椎没有先衰老,我们才能更长寿020

脊柱不安然,前凸后翘也枉然024

脊柱侧弯,令你从内到外不美丽027

PART 2 你对脊柱不好,身体知道 /031

脊柱状况不好,亚健康马上来找032

这些身体预警,表明脊柱有恙035

经常落枕,问题出在颈椎上038

气血运行不畅,需要调理脊柱041

头痛眩晕,可能是颈椎在警告你044

你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脊柱047

生命的顶梁柱,需要你好好呵护051

中医告诉你保健脊柱的关键点053

多揉多按,给颈椎一些温柔和舒缓056

PART 3 颈椎病,牵一骨而痛全身 /059

你的颈椎每天都在承受重负060

颈椎一受损,全身都麻烦062

认清颈椎病,才能防治颈椎痛066

七不慎,导致颈椎疾病找上门070

感冒不重视,也能引起颈椎病073

关节错位都是你不小心惹的祸076

不慎脑震荡,别忽视了颈椎损伤079

颈部肌肉劳损可不是个小问题082

防治调养颈椎病,这些原则要知道085

不麻烦小妙招,缓解职业颈椎病088

颈椎保健,对应时段效果才更好091

小小电吹风,就能巧治颈椎痛095

横推大椎穴,帮你赶跑小感冒096

PART 4 损伤胸椎,就是在损伤五脏六腑 /099

你对我们的胸椎了解多少100

整个脊柱都与内脏密不可分103

胸椎是五脏六腑的“保护神”107

自测一下你的胸椎是否存在问题110

胸椎错位,在家就能自检并保健113

久坐沙发,你的胸椎可受不了116

背、仰、举三步防治胸椎病119

PART 5 腰椎有恙,身体不能承重之痛 /123

腰椎,脊柱中受力的5个小家伙124

为什么你的腰椎间盘会突出127

腰部疾病多半源于腰椎的“出轨”131

脊柱病以腰肌劳损和腰疼典型134

针对性训练,有效缓解腰肌劳损状况138

你知道吗,腰椎也会得“结核”病141

防微杜渐才是爱护腰椎的根本之道144

警惕异常症状,及早发现腰椎问题148

简单仰卧操,治疗腰椎病有良效152

腰椎病患者日常运动千万别大意155

PART 6 对龄养脊柱,健康挺拔活到老 /159

脊柱病发病并不受年龄限定160

脊柱侧弯——青少年的噩梦163

腰背疼痛——中年人的困扰166

脊柱病变——老年人的险症169

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源在脊柱172

防治骨质疏松从现在就要做起175

预防脊柱病是从小到老的事情178

PART 7 生活起居做得对,脊柱才能不受累 /181

不良习惯是脊柱杀手182

脊柱病有五怕和五宜185

做家务也别忘了护腰部188

舒服的姿势,腰椎的噩梦191

站姿若不对,脊柱很受累194

走姿不标准,脊柱压力大197

坐姿图舒服,脊柱易病变200

睡姿不科学,脊柱难休息203

洗漱姿势不当,脊柱就受损伤206

电脑族,请给脊柱多一些缓冲209

驾车族,请对颈椎多一份爱护212

要想脊柱安好,早点儿扔掉215

PART 8 科学饮食,给脊柱需要的营养 /219

酒后需解酒,否则伤脊柱220

合理饮食,才是脊柱想要的223

平时多喝汤,保骨又健康227

这几道好菜,脊柱喜欢231

十款滋补粥,壮骨又养寿234

腰肌劳损,就用韭菜加冰糖238

骨质增生,熬点薏苡五加粥240

骨质疏松,喝点山药骨头汤242

落枕,就喝韭菜煮黄酒244

作者介绍


王淼: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曾先后跟原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佘继林主任医师,及老中医王焕禄主任医师学习,对中医保健养生有丰富的经验。著有《防癌怎么吃,抗癌怎么养》《简单实用的经络调理方法》《五行无色润五脏》、《中华传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医生不外传的养肾秘籍》《祛除湿热,一身轻松》《立体调脾胃,根上祛病因》《养肝就是养寿》等作品。

文摘


序言



《脊柱好了,病就少了》——关于“脊柱健康与全身疾病关联”的深度解读 前言:不只是骨骼的支撑,更是生命的枢纽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忽视身体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脊柱。很多人将脊柱仅仅视为支撑身体、让我们直立行走的骨架,却未曾意识到,它更是一个精妙绝伦的生命枢纽,连接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神经,承载着信息的传递和能量的流动。一旦脊柱出现问题,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将远远超出我们对“腰酸背痛”的简单认知。 本书《脊柱好了,病就少了》正是基于这一深刻的洞察,旨在为读者揭示脊柱健康与我们日常所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之间,那条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联系。作者王淼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医学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脊柱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并系统性地剖析了脊柱退变、错位、姿势不良等常见问题如何悄然潜伏,最终演变为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本书不仅是对脊柱健康的科普,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追溯,一次对健康智慧的探索。 第一部分:脊柱——被低估的健康守护者 第一章:脊柱的“秘密身份”:不仅仅是骨头 脊柱的多重身份: 本章将首先打破读者对脊柱的刻板印象,将其从单一的“骨头”概念提升到“生命通道”、“信息中枢”、“能量传输带”等多个维度。我们将探索脊柱的解剖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韧带、肌肉以及贯穿其中的脊髓和神经根,并阐述它们各自的功能。 脊髓与神经系统: 详细介绍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挥和调控全身的生理活动,从运动、感觉,到内脏器官的功能。我们将重点讲解脊神经如何从脊柱发出,支配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强调脊柱的任何微小异常都可能对神经传导造成阻碍。 椎间盘的“弹性之谜”: 深入剖析椎间盘作为脊柱弹性和缓冲的关键,其结构、成分及功能。解释当椎间盘退变、突出或脱水时,会如何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甚至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脊柱的生物力学: 探讨脊柱在维持身体平衡、承受重力、实现运动时的精妙力学设计。分析不良姿势、长期劳损如何打破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为各种病变的发生埋下隐患。 连接全身的“能量线”: 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脊柱的关联,以及现代医学对脊柱区域的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对全身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章:当脊柱“生病”了:连锁反应的开端 “小毛病”的“大隐患”: 本章将聚焦于脊柱常见的“小毛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等,并强调这些看似局部的疼痛或不适,往往是更大健康问题的“前奏”。 颈椎病:不止是脖子酸痛: 详细阐述颈椎退变如何影响颈部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同时,颈椎神经受压如何引发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手指无力等症状。 腰椎突出:影响的不只是行走: 深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不仅导致腰腿疼痛,更可能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甚至引起肠道蠕动异常。 脊柱侧弯:身体的“变形记”: 探讨脊柱侧弯如何导致身体左右不对称,影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并可能引发骨盆倾斜、长短腿等更深层的问题。 骨质疏松:脆弱的“生命支架”: 阐述骨质疏松不仅仅是骨骼变脆,它会增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进而引发剧烈疼痛,影响身体活动能力,并可能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 不良姿势的“慢性伤害”: 详细分析长时间低头、弓背、久坐等不良姿势,如何逐渐加剧脊柱的压力,导致肌肉疲劳、韧带拉伤,并最终促使椎间盘退变。 第二部分:脊柱健康,关乎全身疾病的“钥匙” 第三章:脊柱失衡与慢性疼痛:不止于“痛” 神经卡压与牵涉痛: 详细讲解脊柱神经根受到压迫时,如何引起“牵涉痛”,即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致的现象。例如,颈椎问题可能导致“网球肘”或“鼠标手”,腰椎问题可能引起“假性膝关节痛”。 肌肉失衡与代偿: 分析脊柱周围肌肉群的失衡如何导致其他部位的肌肉过度代偿,形成新的疼痛点。例如,核心肌群薄弱可能导致腰背部疼痛加剧。 炎症的“温床”: 探讨脊柱的长期损伤和炎症如何影响全身,甚至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循环受阻与水肿: 解释脊柱不正可能影响局部甚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导致组织缺氧、代谢废物堆积,引起水肿、麻木感,并可能加重静脉曲张等问题。 第四章:从“腰颈背”到“五脏六腑”:意想不到的关联 脊柱与心脑血管疾病: 深入探讨颈椎病如何影响大脑供血,增加脑梗、脑出血的风险。同时,部分研究也指出脊柱的长期炎症和应激可能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有关联。 脊柱与呼吸系统: 分析严重的脊柱侧弯或驼背如何压迫胸腔,限制肺部扩张,导致呼吸不畅,容易引发肺炎、哮喘等问题。 脊柱与消化系统: 阐述腰椎的失衡可能影响腹腔内脏器的正常位置和功能,导致胃胀、消化不良、便秘,甚至胆囊炎、胰腺炎等。 脊柱与泌尿生殖系统: 重点讲解腰椎神经受压如何影响膀胱和肠道功能,引起尿频、尿急、大小便失禁。同时,生殖系统功能异常也可能与腰椎问题有间接联系。 脊柱与内分泌及免疫系统: 探讨脊柱的长期炎症和应激状态如何干扰身体的激素分泌,影响新陈代谢,甚至可能诱发甲状腺问题、糖尿病等。同时,免疫系统的失衡也可能与脊柱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脊柱与头面部疾病: 详细分析颈椎问题如何引起头痛、偏头痛、眩晕、耳鸣、面瘫、三叉神经痛等。 第三部分:找回脊柱“黄金线”:预防与康复的智慧 第五章:识别警示信号:你的脊柱在“说什么” “听”懂身体的语言: 本章将帮助读者识别脊柱可能发出的各种“警示信号”,包括但不限于: 疼痛的类型与部位: 颈部僵硬、肩背酸痛、腰部胀痛、腿部放射痛等。 活动受限: 脖子转动不灵、弯腰困难、抬腿无力等。 感觉异常: 手脚麻木、刺痛、冰凉感等。 姿势改变: 头部前倾、含胸驼背、骨盆倾斜等。 其他伴随症状: 头晕、失眠、消化不良、尿频等。 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明确告知读者,在出现哪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第六章:回归健康:脊柱康复的系统方案 科学的诊断与评估: 介绍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X光、CT、MRI)在脊柱诊断中的作用,以及专业的体格检查和手法评估。 保守治疗的“黄金法则”: 详细阐述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包括: 运动疗法: 强调针对性、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如颈部拉伸、核心肌群训练、腰背部力量练习、脊柱稳定性训练等。 物理治疗: 介绍热疗、冷疗、牵引、电疗、超声波等辅助治疗手段。 手法复位与整脊: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的安全、有效的复位技术。 药物治疗: 止痛药、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的使用原则。 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 饮食、睡眠、减压等对脊柱恢复的影响。 手术治疗的“最后选择”: 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手术,以及手术的风险与效益。 预防复发,拥抱长久健康: 强调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姿势、规律的运动,是防止脊柱问题复发,维护全身健康的关键。 第七章:日常“脊”健康:预防大于治疗 “坐”出健康: 教授正确的坐姿,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并强调定时起身活动的重要性。 “站”出挺拔: 指导读者如何保持良好的站姿,避免长时间站立带来的压力。 “睡”出舒适: 讲解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以及正确的睡姿对脊柱的保护。 “行”走之道: 强调日常行走时,保持身体放松,步态自然的要领。 工作与生活中的“脊柱友善”: 提供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如办公室白领、体力劳动者、司机等)的脊柱保护建议。 运动的选择与技巧: 推荐适合保护脊柱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瑜伽、太极等,并强调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 结语:重塑脊柱,重塑健康人生 《脊柱好了,病就少了》并非一本简单的健康指南,它是一次关于身体智慧的唤醒,一次对生命循环的深刻解读。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重新认识脊柱在全身健康中的核心地位,理解“小病”背后隐藏的“大关联”。拥抱脊柱健康,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安上一条坚固而灵活的“生命之轴”,从此,让疼痛远离,让疾病减少,让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让我们一起,从关注脊柱开始,迈向更健康、更精彩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失眠,身体的紧绷感会一直延续到深夜。尝试了各种助眠方法,效果都差强人意。偶然翻到这本书中关于“睡姿与脊柱的夜间修复”的章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用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文字,解释了错误的睡姿如何在上半夜加剧脊柱的压力,而不是让它得到休息。我立刻换了侧卧的习惯,并且学会在膝盖和腰部垫了小毛巾进行支撑。接下来的几晚,我惊喜地发现,入睡比以前快了,而且早上醒来时,后背和颈部的僵硬感明显减轻了。这种身体深层的放松感,是任何安眠药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治疗”的范畴,它提供的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箱。它不光教你如何修理已经坏掉的零件,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保养你的“主干结构”,让它从一开始就少出故障,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投资。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医学书籍特有的高冷和晦涩。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语气里带着关切和洞察力。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复杂解剖结构时所使用的生动比喻,比如把椎间盘比作“三明治里的馅料”,把脊柱的生理曲度比作“弹簧的韧性”。这种叙述方式,让一个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也能迅速建立起对脊柱的宏观认知。书中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那些描述疼痛反复发作、四处求医却不见好转的故事,简直就是我自己的写照,让人感到强烈的共鸣和被理解。作者没有贩卖“速效神药”的焦虑,而是强调循序渐进的自我调理。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开始尝试一些温和的自我按摩技巧,重点不在于“按得多深”,而在于“找到痛点和僵硬的连接点”。效果或许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那种身体反馈的积极信号是实实在在的,让我对未来的健康充满了信心,不再是那种被动等待疾病降临的心态,而是主动出击的积极参与者。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令人愉悦,即使是对健康知识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松消化。作者非常注重图文结合,那些辅助说明的插画简洁明了,有效地避免了枯燥的文字堆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疼痛的心理投射”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对疼痛的恐惧和过度关注,反而会加剧肌肉的紧张,形成恶性循环。作者鼓励读者用一种“友善”的态度去面对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将疼痛视为敌人。这种心理层面的引导,在我看来,比任何物理疗法都重要。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来看待身体的慢性问题。我开始尝试书中所建议的“每日十分钟脊柱放松练习”,不需要任何器械,只需要一张瑜伽垫和一个宁静的角落。这种简单、易于坚持的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我的身体状态,让我感觉自己重新与身体建立了连接,不再是那个被僵硬和疼痛所奴役的“僵尸”。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送给现代都市人的、关于如何重新爱护自己身体的宝贵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逻辑性,从宏观的理论基础,到中观的日常习惯纠正,再到微观的自救练习,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一步都是坚实可靠的。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人群的脊柱问题做了细致的分类讨论。比如,针对久坐的白领,他强调的是“激活臀部和核心”;而针对中老年人,则更侧重于“骨质的维护和平衡能力的训练”。我是一个健身爱好者,以前总想着通过大重量训练来“强化”脊柱,结果反而时不时有轻微的拉伤。这本书帮我纠正了观念,让我明白“强化”的前提是“稳定”和“对齐”。书中关于呼吸与脊柱稳定性的那一章节,简直是颠覆性的认知,我以前只把呼吸当作维生手段,现在才明白,深层的腹式呼吸才是启动深层稳定肌群最自然、最高效的方式。这本书简直可以作为所有健身教练的案头必备读物,因为它提供了从根本上保护运动者脊柱的哲学指导。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常年伏案工作、脖子僵硬得像木头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承认,我以前对“脊柱健康”这类话题是持怀疑态度的,觉得无非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拉伸动作,没什么新意。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作者非常细腻地剖析了现代生活方式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我们的脊椎健康,从坐姿到睡姿,从弯腰提重物的小动作,到那些看似无害的“葛优躺”,都给出了精准的诊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对“病”的定义非常广,不只是单纯的疼痛,还包括了消化不良、头晕甚至情绪波动,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都归因于脊柱的失衡,这视角着实新颖,让我茅塞顿开。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而是深入讲解了每个动作背后的力学原理,让你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读完前几章,我立刻就调整了我的办公椅高度和显示器角度,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久违的轻松感,简直是久旱逢甘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的不是一套固定的“疗法”,而是一种贯穿日常的“脊柱意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