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围棋进课堂”基础教程:下册
定价:25.00元
作者:黄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43675117
字数:
页码:1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弘扬民族文化,普及围棋教育,让围棋进入小学课堂是广大围棋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为此我们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的特点:一、本套教材的编写按照新课标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标准设计章节内容。教材分上下两册,与小学课程同步,每周一节,每册设置为16课。每课内容中知识讲解、练习与实战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二、兴趣是好的老师。《围棋:'围棋进课堂'基础教程(下册)》充分考虑了教学主体——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创意出卡通形象“小黑”“小白”。在围棋学习中小黑小白陪伴孩子们走进奇妙而有趣的围棋世界里遨游。三、在课堂实践“练一练”中让孩子分角色练习。不同于以往的围棋书籍的均以黑先举例,本套教材分别由黑先(下一手黑棋走或轮到小黑),白先(下一手白棋走或轮到小白),这样更接近孩子们直观的思维。
目录
单元 叫吃方向
第1课 向一线方向叫吃
第2课 向自己的方向叫吃
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 吃子技巧——倒扑接不归
枷吃征吃
第3课 倒扑
第4课 接不归
第5课 枷吃(罩)
第6课 征吃
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眼和死话
第7课 围棋的眼
第8课 两眼活棋
第9课 基本死活
单元小结
第四单元 简单的围地知识
第10课 认识地、空、目
第11课 金角银边草肚皮
第12课 围棋常见术语与打谱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 简单的对杀
第13课 同气对杀——先走胜
第14课 气长杀气短
第15课 有一口公气的对杀
单元小结
第六单元 回顾与整理
第16课 综合测试
自我评价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单元 叫吃方向
第1课 向一线方向叫吃
第2课 向自己的方向叫吃
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 吃子技巧——倒扑接不归
枷吃征吃
第3课 倒扑
第4课 接不归
第5课 枷吃(罩)
第6课 征吃
单元小结
第三单元 眼和死话
第7课 围棋的眼
第8课 两眼活棋
第9课 基本死活
单元小结
第四单元 简单的围地知识
第10课 认识地、空、目
第11课 金角银边草肚皮
第12课 围棋常见术语与打谱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 简单的对杀
第13课 同气对杀——先走胜
第14课 气长杀气短
第15课 有一口公气的对杀
单元小结
第六单元 回顾与整理
第16课 综合测试
自我评价表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舒缓而富有弹性,它似乎非常了解学习者的“疲劳曲线”。不像有些教材,一口气把所有的理论一股脑地抛给你,这本书更像是请了一位耐心的老师,在你即将感到枯燥时,适时地插入一些有趣的历史典故或是某位大师的趣闻轶事。比如,它在介绍“打入”技巧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描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棋手们如何围绕某个地域进行拉锯战的故事,让你在故事的代入感中理解“侵略”与“防守”的边界感。这种人文色彩的融入,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围棋不再仅仅是黑白子间的冷酷博弈,而是充满了历史、哲学和人性的考量。我甚至会刻意放慢阅读速度,去品味那些穿插在技术讲解中的文化符号,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任务。
评分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本书在“学以致用”的转化路径上做得尤为出色。许多理论书籍只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但这本书却会反复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不这么做”。例如,在讲解“边角地”的价值时,它不仅展示了如何高效地围空,更设置了一系列“反例分析”章节,专门剖析了那些看似占了便宜,实则留下巨大后患的失误性着手。这些反例的解析往往配有详细的后续变化图,图解中的红色箭头和问号标记,精准地指出了潜在的危机所在。这迫使读者在脑中进行多次的“心算模拟”,这种主动构建防御体系的练习,远比被动接受知识要深刻得多,它真正培养了读者对棋局威胁的敏感度,让那种“棋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磨砺。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在进入中盘搏杀前总会有些手足无措的棋手来说,这本书关于“布局展开与均衡”的论述简直是如沐春风。它没有陷入僵硬的“固定套路”泥潭,而是提供了一套灵活的“评估工具箱”。作者反复强调,布局的精髓在于找到一个让自己的棋形“舒服”、让对手的棋形“别扭”的平衡点。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直观的图示,用不同密度的棋子分布来类比“重量感”和“扩张力”,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分配资源——到底是应该优先巩固现有阵地,还是果断向空旷地带投入子力。我发现,自从我开始用这本书中的框架去审视开局时,我下的棋不再是盲目模仿定式,而是能根据对手的先行手,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重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棋局走向的主导能力。
评分我接触围棋圈子也有些年头了,深知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基础教程”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数学推演,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内容过于碎片化,只罗列了一些死活题或定式,缺乏连贯的整体思路。然而,这本书在讲解棋理和实战技巧的衔接上,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没有急于灌输复杂的段位知识,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气”的概念,并用生动的比喻,比如将棋子比作“城市里的居民”,将地盘想象成“未开发的资源区”,这让那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立体和可感。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中的节奏,一步步消化这些基础概念时,我脑海中对棋盘的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孤立地看某几颗棋子,而是开始用一种全局的、动态的眼光去审视棋局的潜力与风险。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训练,是任何死记硬背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棋谱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硬壳封面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那种低调的墨绿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历史感,让人一翻开就能感受到它对围棋这项古老艺术的尊重。纸张的选择也十分到位,不是那种光滑到反光,容易留下指纹的类型,而是略带磨砂质感的米黄色纸张,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让我欣赏的是内页的排版,那些棋谱的着手点标注得极其清晰,黑白子之间的对比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光线稍暗的环境下也能轻松分辨。尤其是对复杂局面的图解部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困惑点在哪里,总能在关键的转折处增加一个特别的注释框,用非常口语化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是这一手”,而不是冷冰冰地罗列变化。这种用心程度,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普通入门教材的制作水准,它更像是一件为围棋爱好者精心打磨的收藏品,拿在手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