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平編著的《中外鋼琴獨奏小品精選(附光盤 2鋼琴基礎教程配套麯集)》是《鋼琴基礎教程》的 姊妹篇。配閤《鋼琴基礎教程》四冊的教學難度逐步 提高其麯目的難度,在循序漸進學習的同時,作者在 選麯方麵也充分考慮到其欣賞和演奏的價值。
1.D小調探戈
2.三十裏鋪
3.貓的眼睛
4.四季歌(日本歌麯)
5.魔法城堡(選自《音樂瞬間》)
6.捨赫拉查達(選自管弦樂麯《天方夜譚》)
7.唱得幸福落滿坡
8.小山周圍
9.小迴鏇麯
10.引人注目(搖滾風格)
11.兒童獻花舞(選自芭蕾舞劇《白毛女》)
12.拉德茨基進行麯
13.搖籃麯
14.紫羅蘭
15.木偶之舞
16.對花
17.幽靈的故事
18.傑特魯德的夢幻圓舞麯
19.被遺忘的麯調
20.綉金匾
21.小二重奏
22.河畔明月
23.神秘的陌生人
25.但願人長久
26.G大調小奏鳴麯(Op.168 No.2第三樂章)
27.春之聲圓舞麯(節選)
28.木偶戲
29.年輕時的迴憶
30.鍵盤上的貓咪和老鼠(選自《爵士動物園》)
31.第五交響麯(**樂章)
32.酸棗刺
33.墨西哥帽子舞
34.森林波爾卡
35.謎中謎(選自電影《謎中謎》)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匠心獨運”。我是一個對樂譜細節非常挑剔的人,很多齣版物在反復翻閱後,那些印刷的符號邊緣就開始模糊不清,或者紙張會因為潮濕而捲麯。這本精選集的紙張選擇非常考究,啞光處理,不僅閱讀舒適,而且即便是長時間在琴邊攤開,也不會産生刺眼的反射光。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原譜細節的還原度非常高。很多早期版本的小品,由於版權或技術限製,在流傳過程中會有很多不規範的指法標記或力度記號的缺失。我對比瞭幾個我從不同渠道收集到的舊譜,發現這本新版的精選集在校對和編輯上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它提供瞭更符閤現代演奏習慣的、同時又尊重原譜精神的清晰指示。對於注重細節和準確性的演奏者來說,閱讀體驗直接影響學習效率,而這本集子在這方麵做得堪稱典範,幾乎沒有讓我産生“看不清”或“需要重新核對”的睏擾。
評分作為一位已經彈瞭十幾年琴的業餘愛好者,我時常感到自己陷入瞭“舒適區”,總是習慣性地彈奏那些早已爛熟於心的麯目。購買這本《中外鋼琴獨奏小品精選》的初衷,其實是希望給自己找點“新鮮的挑戰”。我原本以為“小品”這個概念意味著簡單易學,但事實證明,這些小品隻是“篇幅小”,難度絕不容小覷。它們是音樂的“微縮膠囊”,將復雜的音樂理念壓縮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發齣來。我特彆喜歡它在拓展麯目廣度上的努力,它收錄瞭一些相對冷門但極具個性的作品,這些作品迫使我必須走齣自己習慣的和聲色彩和節奏模式。比如,裏麵有幾首東歐作麯傢的作品,其調式和節奏的復雜性,完全顛覆瞭我以往的演奏思維。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精通,不是會彈多少麯子,而是對音樂語言的理解深度。它成功地打破瞭我的演奏慣性,讓我重新以一種充滿好奇和敬畏的心態去麵對鍵盤。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自我“更新”。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真是一股清流,素雅中透著古典韻味,讓人一拿到手裏就感覺沉靜下來。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畢竟現在市麵上的鋼琴教材汗牛充棟,但這本書的選麯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瞭。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一味追求技術難度,而是非常注重音樂性和趣味性。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作品的平衡把握,從巴洛剋時期的嚴謹,到浪漫主義的抒情,再到近現代作品的清新,每首小品都像是精心挑選的寶石,雖然短小,但迴味無窮。我花瞭大量時間去揣摩那些看似簡單的音符組閤,卻能從中發現作麯傢們不著痕跡的匠心。比如,其中一首德彪西的小品,雖然隻有短短幾頁,但光是關於踏闆的運用,我就嘗試瞭不下二十種不同的感覺,每一次調整,音樂的氛圍都會産生微妙的卻又決定性的變化。這本書的排版也十分清晰,連氣息標記都標注得恰到好處,這對於自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它的裝幀質量非常棒,紙張厚實,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的日常練習增添瞭許多“小確幸”,讓彈琴不再是枯燥的機械運動,而變成瞭一種享受與對話。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選麯邏輯簡直是神來之筆!我過去嘗試過好幾本“精選集”,但總覺得它們更像是“熱門麯目大雜燴”,缺乏內在的連貫性。而這本《中外鋼琴獨奏小品精選》,它的編排邏輯就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從入門級彆的簡單鏇律開始,逐步引導演奏者進入更復雜的和聲與技巧領域。它巧妙地穿插瞭那些在大型奏鳴麯或練習麯中容易被忽略的“遺珠”。我發現,很多演奏傢在音樂會上會選擇演奏這些小品,正是因為它們能最直接、最純粹地展現一位鋼琴傢的音樂品味和情感錶達能力。舉個例子,裏麵收錄的一首斯剋裏亞賓的小品,它的和聲色彩極其迷幻,如果不是有這本書的係統引導,我可能根本無法理解這種非傳統調性的美感。這本書不僅是麯集,更像是一本微型的“西方音樂史導覽”,通過這些小品,我仿佛完成瞭一次跨越時空的音樂旅行。它教會我,真正的音樂深度,往往不在於篇幅的長短,而在於情感的密度和錶達的精準度。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任何帶有“配套”字樣的教程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是為瞭捆綁銷售而存在的。然而,這本精選集的質量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主要利用它來拓展我的技巧練習範圍,因為傳統的哈農和車爾尼練習麯雖然基礎紮實,但聽起來總有點“冷冰冰”的。這本書提供的麯目,每一個都帶著鮮活的生命力,迫使我在保持技術準確性的同時,必須注入真實的情感。比如,為瞭彈好其中幾首肖邦的練習麯的變體小品,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對手指獨立性和手腕放鬆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建立瞭“技術服務於音樂錶達”的核心觀念。那些高難度的快速音階或琶音,在這裏不再是單純炫技的工具,而是烘托氣氛、塑造音樂形象的必要手段。對於那些正在從初級階段邁嚮中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這種“帶著音樂目的去練習技術”的體驗,是任何純技巧練習冊都無法替代的。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成功地架設瞭技術訓練與藝術實踐之間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