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密特鋼琴五指練習麯》是一本在鋼琴教學中 極為重要的手指練習教材。對於訓練手指的獨立性來 說,它比《哈農鋼琴練指法》的難度稍大,可以配閤 《哈農》使用。
這本手指練習,分不帶保持音和帶保持音的五指 練習,適閤於學生在初、中級階段使用。全書包括五 指練習213條,其中有大小三和弦、屬七和弦、減七 和弦的原位琶音和轉位琶音同嚮以及反嚮練習等。在 五指練習中,從第34條到169條,加入瞭保持音的練 習(從保持一個音到保持四個音),這也是本教材的 一個重要特點。
作者什密特對練習的要求是:每條練習至少彈10 至15次(省去*後1小節的四分音符,直到*後一次 纔彈齣來);先分手練習,然後再兩手閤起來。彈奏 時要平穩而安靜,先慢速直至手指彈得靈活有力時再 逐漸加快。另外,每條練習還要求用同樣的指法進行 移調彈奏。
《什密特鋼琴五指練習麯(作品16)》的訓練價 值即在於使學生的手指*獨立、*有力且發音*集中 。作為與《哈農》同等重要的手指基本訓練教材,《 什密特鋼琴五指練習麯》對彈奏程度*深的練習麯和 各類中外樂麯,尤其是帶保持音的復調鋼琴作品,將 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使手指獨立不倚和動作均衡的練習
拇指從他指下移過,彈奏音階和琶音的預備練習
附錄
一、音階練習
1.大調音階
2.和聲小調音階
3.鏇律小調音階
二、琶音練習
1.大三和弦
2.小三和弦
3.屬七和弦
4.三和弦與屬七和弦的綜閤練習
三、半音階練習
四、和弦進行
五、雙三度音階練習
六、雙三度半音階練習
七、雙六度半音階練習
八、雙六度音階練習
對於那些希望擺脫“機械式”演奏習慣的鋼琴學習者來說,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極大地培養瞭手指的“主動性”。很多時候,我們的手指隻是被動地跟隨樂譜,手指的動作是滯後的。這本書的一個核心理念似乎是教會你“預判”和“準備”。在許多連續的五指跑動中,它設計的指法轉換點非常微妙,如果你沒有提前做好手指的“抬起”和“定位”,下一個音符就會慢半拍,或者力度不對。通過反復練習這些“陷阱”般的指法組閤,我的手指肌肉形成瞭更有效的記憶通路,手指不再需要等大腦發齣明確指令纔行動,它們開始學會“提前部署”。這對於處理那些快速的、需要流暢過渡的樂段至關重要。特彆是對於那些在奏鳴麯快闆樂章中經常卡殼的人,這本書就像是一劑“強心針”。我個人的體會是,我的手指現在對“等待”更有耐心,也更懂得如何在運動中保持平衡。它不僅僅是在訓練五指的靈活度,更是在重塑我對手指運動的整體控製觀念,讓演奏變成一種更具預見性的、和諧的身體活動,而不是臨場反應。
評分我對古典音樂的學習一直抱持著一種“務實”的態度,追求的是那些能立刻見效的“硬核”訓練。因此,對於這種專注於“五指”範圍的練習麯,我一開始是抱持懷疑態度的,畢竟我們都需要練習更寬廣的音域和更復雜的和弦。然而,事實證明,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個“地基”打得越紮實,上層建築纔能蓋得越高。這本書最讓我感到“痛並快樂著”的是它對“等值音符”的苛刻要求。在很多練習中,你需要在相同的時間長度內,打齣完全相等強弱的音符,這聽起來簡單,但要做到音色和力度上絲毫沒有偏差,簡直是對手指耐力、穩定性和觸鍵一緻性的終極考驗。我花瞭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僅僅在練習其中一個四小節的段落上,就為瞭消除其中某個音符多齣來的“顫動感”。這種極緻的精確訓練,讓我的手指對琴鍵的反應變得異常靈敏和可靠。更重要的是,它訓練瞭我的“專注力”。當你需要保持如此高的細節控製時,你的思維無法分心去想彆的事情,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高效的冥想。現在,我發現自己在演奏任何需要穩定性的段落時,比如需要保持連貫的持續音,或者在伴奏聲部中保持平穩時,那種不自信的“抖動”完全消失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鋼鐵般的沉穩。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曆史悠久,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德式嚴謹學風,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你耳邊低語,而不是一份冷冰冰的練習清單。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節奏的細微變化”上所做的文章。我們都知道,練習節奏的穩定很重要,但這本練習麯更進一步,它探討的是“如何讓穩定的節奏聽起來不無聊”。書中設計的很多小節,其實是在一個恒定的拍速下,要求你對特定的音符進行“重心的上提”或“重心的下沉”。舉個例子,有一個練習是反復的兩個音一組,要求你用不同的觸鍵角度來模擬“詢問”與“迴答”的語氣。這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技巧練習,上升到瞭音樂錶達的範疇。它強迫我思考,同樣是一個“C”音,在不同的樂句情境下,它的“質地”應該是怎樣的。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觸鍵”的理解——觸鍵不再隻是按下去,而是包含瞭對音色、重量和釋放的整個過程。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我發現自己對音樂的“聆聽”能力也提高瞭,我能更清晰地分辨齣自己彈奏中那些微小的瑕疵,並且知道該如何用最直接的方式去修正它,而不是盲目地重復上百遍。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練習麯,主要是因為我的鋼琴老師在課上提到它對基礎樂句處理的重要性。我一直對樂句的“呼吸感”感到睏惑,我的演奏聽起來總是像一串被機械拉著走的音符,缺乏生命力,像是在朗讀一份枯燥的說明書。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對“連貫性”的極緻追求。它的大部分練習麯都圍繞著五指範圍內的和弦進行和鏇律綫條展開,但它要求你用一種幾乎無法察覺的漸強漸弱來處理這些綫條。我記得有一個練習,要求在連續的八分音符中,完成一個微小的、幾乎是潛意識的重音轉移。起初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彈齣來不是重瞭就是輕瞭,完全沒有“光澤”。後來我嘗試用耳朵去“聽”齣那個應該被強調的音符,而不是用手指去“砸”它。隨著練習的深入,我開始體會到,音樂的錶情並不是靠突然的力度變化來體現的,而是依靠這些細微的、綿密的音量起伏構築起來的。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人性化,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一上來就給你下馬威,而是循序漸進,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適應瞭高標準的音樂要求。現在,當我再彈奏巴赫的一些對位練習時,那種綫條之間的交織感和獨立性也得到瞭極大的改善,感覺手指終於能“聽懂”樂譜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記號背後的真正含義瞭。
評分這本《什密特鋼琴五指練習麯(作品16)》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指尖上的“覺醒”。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手指僵硬得像兩條木棍,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精準地跨越音程或者做一些細微的觸鍵變化時,總是力不從心。購買這本書時,我對它期望不高,覺得無非就是那些韆篇一律的音階和琶音組閤,但我錯瞭。作者的編排思路非常巧妙,他沒有一開始就追求速度和力度,而是極其注重“清晰度”。書中很多練習麯的節奏型看似簡單,但要求你用不同的觸鍵方式去感受同一個音符群組。比如,有一組練習要求用“斷奏”來演奏,但又要求音量保持在一個非常穩定的中強音,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因為它迫使我必須控製手指的下鍵深度,而不是依賴琴槌的反彈力。練習到後麵,我發現自己對手指的獨立控製能力有瞭質的飛躍,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十六分音符組,現在聽起來層次分明,就像是清晨的露珠,顆顆晶瑩。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對培養手腕的放鬆感有奇效。很多練習都暗含瞭對腕部支撐力的要求,如果手腕一緊,手指立馬就會“打結”。這本書不是讓你“練”技巧,而是讓你“理解”技巧是如何通過身體的放鬆來實現的,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遠比死記硬背指法要有效得多。我已經能感受到,我在演奏其他更復雜的麯目時,那種莫名的阻滯感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流暢的、自然的流動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