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
定价:48.00元
售价:36.0元,便宜12.0元,折扣75
作者:杨金城,郑小路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14780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国画创作的思维方式出发,阐明了国画画法的关键点在于让画作者明白其自身对国画和艺术的个人理解与独特创新的重要性,重点以梅花画法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构象立意、构图布局、构线渲染,以及如何配景创作。
目录
作者介绍
杨金城,号浮山翁,秃笔斋主,湖南云梦泽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于湖南常德师范学校,历任临澧一中高级美术教师、临澧县美协名誉主席、常德市美协顾问、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所长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海外有关单位、个人收藏。多年来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等大专院校、部队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骨干。作为一名书画工作者,杨金城个人比较喜欢清新典雅的作品,此类作品有生活气息,意境空灵清旷,并且传达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给予人美感的同时,又能弘扬正能量。所以,他在进行创作时,追求笔情墨韵,力争通过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绘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年届八旬未许闲,日日泼墨足云烟。
一腔心血诗书画,世间万象乐忘年。
郑小路,汉族,1971年出生,毕业于湖南省常德工艺美术学校,现为湖南常德市美协会员、常德市临澧县美协会员,湖南省花鸟协会会员、常德市花鸟协会会员。杨金城,号浮山翁,秃笔斋主,湖南云梦泽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于湖南常德师范学校,历任临澧一中高级美术教师、临澧县美协名誉主席、常德市美协顾问、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所长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海外有关单位、个人收藏。多年来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等大专院校、部队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骨干。作为一名书画工作者,杨金城个人比较喜欢清新典雅的作品,此类作品有生活气息,意境空灵清旷,并且传达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给予人美感的同时,又能弘扬正能量。所以,他在进行创作时,追求笔情墨韵,力争通过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绘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中国画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真正能够指导我画好梅花的书籍。偶然间,我发现了这本《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到复杂的构图安排,都有着详尽的讲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梅花枝干画法的讲解,作者运用多种笔法,将梅干的苍劲、老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对于梅花花朵的点画,也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细腻工整,有的则挥洒写意,能够满足不同风格的需求。但是,在我尝试临摹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地方的讲解,虽然文字描述很清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比如,在表现梅花的“墨韵”时,如何把握“墨随笔转”,如何通过笔的提按顿挫来产生不同的墨色变化,这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难点。另外,书中对于梅花的花蕊的描绘,可以再多一些变化,比如用淡墨点染,或者用细线勾勒,不同表现方式的花蕊,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而且,如果书中能增加一些关于梅花不同生长季节(例如初春、严冬)的描绘,以及不同天气(例如雨中梅、雪中梅)下的表现方法,那将更加完美,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梅花之美。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笔墨淋漓、意境悠远的梅花作品。收到这本《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希望能够在这位作者的指导下,真正领略到梅花的韵味,并在自己的笔下画出那份孤傲坚韧的风骨。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量精美的范画,从构图到笔墨,都透露出一种成熟老道的功力。虽然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起笔、落笔,如何用墨、用色,但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有些地方的讲解略显抽象,不够直观。比如,在描绘梅花花瓣的层次感时,作者提到了“墨的干湿浓淡晕染”,但具体如何做到“晕染”,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状态的花瓣(含苞待放、盛开、枯萎),我还是觉得有些捉襟见肘,需要自己反复揣摩,甚至跑到其他地方去寻找更具象的示范。而且,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梅花素材,让我能有更多选择,而不是局限于书中的几种常见画法。尽管如此,书中的一些核心技法,比如如何用侧锋画出梅干的苍劲,如何用中锋点画出梅花的精神,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传统的用笔用墨有了更深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但要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还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入门并掌握中国画梅花技法的书。这本《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结构清晰,内容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笔墨技巧讲起,逐步深入到构图和意境的创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梅花枝干的描绘,作者通过不同的笔法,将梅干的挺拔、苍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对花瓣的点染,也提供了多种方法,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不过,在使用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惑。比如,书中在讲解如何表现梅花的“质感”时,虽然提到了“枯笔飞白”等技法,但如何在画面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避免过于刻板或过于随意,这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的环节。另外,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梅花与其他景物(例如竹子、松树、寒雀)的组合画法,这样能够拓展我的创作思路,画出更有故事性的作品。而且,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不同风格的梅花作品赏析,并分析其优劣之处,那将是对我学习的又一大助力。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画梅花是一种非常考验功力的事情,需要对笔墨有深刻的理解,对梅花本身的精神要有感悟。这本《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的出现,仿佛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去深入了解和掌握这门技艺。书中从最基本的笔墨运用讲起,包括如何调墨、如何执笔,再到如何勾画梅干、点染花瓣,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梅花“韵味”的强调,作者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画”梅花,更是引导我们去“感受”梅花。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确实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书中在讲解如何表现梅花的“力度”和“节奏”时,虽然提到了“以气韵生动”等概念,但对于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笔墨动作,我还是觉得有待提高。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如何通过笔触的快慢、粗细、曲直来表现梅花不同的生命状态的示范。此外,书中对于梅花背景的衬托,比如枝叶、寒雪等元素的处理,也可以再增加一些讲解,因为好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烘托出梅花的主体形象,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
评分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魅力在于其“意境”的营造,而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更是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这本《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在我眼中,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步步的示范,引导读者走进梅花的创作世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梅花不同生长姿态的细致描绘,从虬曲盘旋的枝干,到疏影横斜的花朵,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力量。然而,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在讲解如何表现梅花的“神韵”上,虽然运用了不少理论性的词汇,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笔墨动作,我还是感到有些困惑。例如,作者在提到“以形写神”时,举了一些例子,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抓住梅花最关键的“神”的特征,并用笔墨将其“写”出来,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意”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讲解,更要有对梅花精神内涵的深入解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创作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此外,书中对于不同梅花品种的描绘,也可以再丰富一些,比如不同颜色、不同花瓣形态的梅花,它们的表现方法是否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且希望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