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 9787117095167

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 978711709516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关中辉 著
图书标签:
  • 信息技术
  • 基础
  • 中职
  • 教材
  • 计算机基础
  • 网络基础
  • 办公软件
  • 编程入门
  • 9787117095167
  • 职业教育
  • 信息技术基础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95167
商品编码:296267842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

: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关中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70951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带动的高新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成为人似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基本技能。
  本书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适用于中职护理、助产、检验、药剂、口腔工艺技术、卫生保健、康复、影像技术、中医等相关医学专业使用。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编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注重体现职业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卫生职业教育与临床岗位要求“零距离”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和实践应用中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技能水平,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教材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紧紧围绕计算机初级考试要求,以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网络基础与Inter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创新性、先进性的特点,选用新软件,做到深入浅出、易懂易学。

目录

章 信息技术基础
 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特征
  二、信息技术
  三、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四、信息产业
 第二节 信息源与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的来源
  二、信息的获取
 第三节 信息加工
  一、信息加工的必要性
  二、信息加工的内容
  三、信息加工方式
  四、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四节 医院信息处理系统
 第五节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一、二进制与计算机
  二、数据单位
  三、常用字符编码
 【阅读材料一】数制及转换
  一、数制
  二、基数和位权
  三、不同数制的相互转换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一、计算机的种类与特点
  二、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常用设备
 第四节 计算机信息安全
  一、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二、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第五节 计算机的文字输人
  一、计算机鼠标操作
  二、计算机键盘操作
  三、汉字输入法简介
  四、输入法切换
 【阅读材料二】五笔字型简介
  一、汉字的结构和字型
  二、键盘的分区
  三、五笔字型编码方案拆字的基本原则
  四、五笔字型的编码
  五、简码
  六、重码和容错码
  七、词组编码规则
第三章 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
 节 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
  一、系统启动与关闭
  二、Windows XP的桌面
  三、“开始”菜单
  四、Windows XP的窗口
  五、Windows XP对话框
  六、Windows XP的帮助系统
 第二节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一、我的电脑
  二、资源管理器
  三、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五、快捷方式的创建
 第三节 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
  一、设置日期和时间
  二、设置显示属性
  三、设置字体和输入法
  四、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
  五、打印机和其他硬件
 第四节 Windows XP的附件
 ……
第四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五章 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入门
第六章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入门
第七章 网络基础与Inter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防护之道》 第一章:数字世界的基石——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庞大的服务器集群,无处不在。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掌握信息技术的第一步。本章将带领你深入浅出地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揭示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处理海量信息。 1.1 计算机的起源与演进: 回顾计算机从最初笨重的计算机器到如今轻巧便携的个人电脑的漫长历程,了解关键的技术突破,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这些里程碑式的发明如何彻底改变了计算能力和计算机的普及程度。我们将探讨早期计算机的结构特点,以及个人计算机革命如何改变了信息技术的格局,并展望未来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1.2 计算机硬件解剖: 深入了解计算机的“身体”——硬件。中央处理器(CPU)作为计算机的大脑,其核心功能、工作原理以及不同性能指标(如主频、核心数、缓存)如何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内存(RAM)作为数据的临时存储空间,其容量和速度的重要性,以及它与CPU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硬盘(SSD)的存储原理、读写速度差异以及它们在计算机性能中的作用。主板作为连接所有硬件组件的枢纽,其芯片组、接口类型和扩展插槽的功能。显卡(GPU)在图形处理和并行计算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游戏、设计和科学计算领域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将介绍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的多样性及其工作原理。 1.3 软件的灵魂: 探索计算机的“大脑”——软件。操作系统(OS)的核心功能,如资源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和用户界面,并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OS、Linux)及其特点。应用程序(App)的分类,包括办公软件、娱乐软件、通信软件、开发工具等,以及它们如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了解软件的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和部署。探讨软件版权、开源软件的理念与实践,以及软件更新和维护的重要性。 1.4 数据表示与进制: 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是如何被表示和处理的。二进制(Binary)作为计算机最基本的数据单位——比特(bit)的概念,以及字节(byte)及其单位换算(KB, MB, GB, TB)。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场景,例如十六进制常用于表示内存地址和颜色值。更进一步,我们将介绍整数、浮点数、字符等不同类型数据的二进制表示方法,例如原码、反码、补码以及ASCII码、Unicode编码的原理,这有助于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被存储和运算的。 1.5 计算机网络的入门: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素,包括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传输介质(网线、光纤、无线信号)以及网络协议(TCP/IP)。介绍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的概念及其区别。了解 IP 地址、MAC 地址和域名等网络标识符的作用。 第二章:织就数字经纬——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通信骨架,它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共享。本章将带你走进网络的世界,理解其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是如何运作的。 2.1 网络互联的原理: 深入理解网络协议(Protocol)在计算机通信中的核心作用,它是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通用语言”。重点介绍 TCP/IP 协议族,这是互联网的基石。解析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可靠传输机制,如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理解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无连接、快速传输特点,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了解 IP(Internet Protocol)在数据包路由和寻址中的作用,以及 IPv4 和 IPv6 的演进。 2.2 网络设备的角色: 详细介绍构成网络的各种硬件设备。路由器(Router)在互联网中的关键作用,如何根据 IP 地址选择最佳路径转发数据包,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交换机(Switch)在局域网(LAN)中的应用,如何根据 MAC 地址将数据帧高效地转发到目标设备,减少网络冲突。集线器(Hub)作为较早的网络设备,其广播转发方式与交换机的区别。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作为计算机连接网络的接口,其功能和工作原理。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在构建无线网络中的作用。 2.3 网络拓扑结构: 探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星型拓扑(Star Topology)的中心节点控制,以及其优点和缺点。总线型拓扑(Bus Topology)的共享通信介质,易于部署但容易发生冲突。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的数据在环中单向传输,令牌传递的机制。网状拓扑(Mesh Topology)的高度冗余和可靠性,以及其复杂性。混合型拓扑(Hybrid Topology)结合不同拓扑的优点,以满足复杂网络需求。 2.4 互联网的运作机制: 揭示我们每天接触的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域名系统(DNS)的作用,如何将易于记忆的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实现网页访问的便捷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S)作为 Web 浏览的基础协议,以及 HTTPS 中的安全加密机制。万维网(WWW)的构成,包括网页、超链接、浏览器等元素。了解客户端-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在互联网应用中的普遍性。 2.5 无线网络技术: 介绍 Wi-Fi(Wireless Fidelity)技术,包括不同的标准(如 802.11n, 802.11ac, 802.11ax)及其速度和覆盖范围的差异。了解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如开放网络、密码保护网络(WEP, WPA, WPA2, WPA3)。讨论移动通信技术,如 3G, 4G, 5G 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 Wi-Fi 的区别和互补性。 第三章:驾驭信息之海——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灵魂,它管理着硬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计算机交互的平台。本章将深入剖析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以及如何在其中高效地管理和组织文件,让你的数字世界井然有序。 3.1 操作系统的角色与功能: 详细阐述操作系统的三大核心职能。资源管理,包括 CPU 调度、内存分配、设备管理,确保系统资源的公平高效利用。进程管理,理解进程的概念,如何创建、终止和调度进程,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文件管理,如何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用户数据,构建清晰的文件系统。此外,还将介绍用户界面(UI)的重要性,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界面(CLI)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3.2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 概述主流操作系统的特点。Windows 操作系统,其广泛的应用、易用性和丰富的软件生态。macOS 操作系统,其简洁的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与苹果硬件的深度整合。Linux 操作系统,其开源、高度可定制、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在服务器和开发领域的广泛应用。介绍移动操作系统,如 Android 和 iOS,它们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统治地位。 3.3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学习如何高效地组织和管理你的数字资产。理解文件(File)和文件夹(Folder/Directory)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掌握文件的命名规则、扩展名(如 .txt, .doc, .jpg, .exe)的意义及其与文件类型的关联。学习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等基本操作。探讨批量文件的操作和自动化管理方法。 3.4 文件系统的运作: 了解文件系统(File System)如何组织和管理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介绍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和 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等常见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文件存储、访问权限控制和数据恢复方面的差异。理解文件系统的日志记录功能如何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搜索与检索技巧: 掌握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文件的实用技巧。学习操作系统内置的搜索功能,如何利用关键词、文件类型、修改日期等条件进行精确搜索。了解高级搜索运算符的使用,如通配符、布尔逻辑运算符。介绍第三方搜索工具的优势,它们通常提供更强大的搜索功能和更快的索引速度。 3.6 压缩与解压缩: 学习如何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和方便文件传输。理解压缩(Compression)的原理,将文件数据进行编码,减少存储量。介绍常见的压缩格式,如 ZIP, RAR, 7z。学习如何使用压缩软件进行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探讨分卷压缩的用途,以及在网络传输中压缩文件的优势。 3.7 磁盘清理与碎片整理: 维护操作系统性能的关键步骤。学习如何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删除临时文件、回收站内容等,释放磁盘空间。理解磁盘碎片(Disk Fragmentation)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掌握磁盘碎片整理(Defragmentation)的操作,提高文件读取速度。 第四章: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网络安全基础 在数字世界中,信息安全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本章将为你揭示潜在的网络威胁,并教授你构建一道坚固的信息安全防线,保护你的数字身份和宝贵数据。 4.1 网络威胁的种类: 认识当前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威胁。恶意软件(Malware)的广泛存在,包括病毒(Virus)、蠕虫(Worm)、木马(Trojan Horse)、间谍软件(Spyware)和勒索软件(Ransomware)等,了解它们的传播方式和危害。网络钓鱼(Phishing)的欺骗手段,如何通过伪装的邮件、网页诱骗用户泄露敏感信息。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Attack)的原理,如何通过海量请求压垮服务器。身份盗窃(Identity Theft)的危害,以及攻击者如何利用窃取的信息进行非法活动。 4.2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信息加密与解密的核心技术。对称加密(Symmetric Encryption)与非对称加密(Asymmetric Encryption)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在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中的作用。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的应用,如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的原理,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4.3 防御恶意软件: 掌握有效抵御病毒和木马的策略。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Antivirus Software)和反恶意软件(Anti-Malware Software),定期进行全盘扫描。谨慎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和链接,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了解防火墙(Firewall)的作用,它作为网络的第一道屏障,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4.4 安全上网习惯: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避免风险的关键。创建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生日、姓名等易猜测的密码。开启两步验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增加账户的安全性。警惕公共 Wi-Fi 网络,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定期检查账户活动,及时发现异常。 4.5 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认识到个人信息在数字时代的价值,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了解网站和应用程序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仔细阅读隐私政策。谨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使用浏览器的隐私模式,限制第三方跟踪。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和 Cookie。 4.6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或被破坏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如本地备份(外部硬盘)、云备份(如百度网盘、OneDrive)或混合备份。制定定期备份的计划,并进行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掌握数据恢复的常用方法。 4.7 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加深对网络威胁的理解。分析经典的病毒传播事件,如“震网”病毒,了解其复杂性和危害。探讨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如某知名社交平台的用户信息泄露,从中吸取教训。研究近期流行的网络诈骗手法,如冒充客服、投资诈骗等,提高警惕性。 第五章:信息时代的工具箱——办公软件与协作 在信息化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熟练掌握办公软件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本章将带你领略办公软件的强大功能,学习如何高效地创建、编辑和管理文档,并探索现代协作工具如何赋能团队合作。 5.1 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 深入掌握文本编辑的利器。以 Microsoft Word 或 WPS Office 为例,学习如何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化(字体、字号、段落、样式)。掌握插入表格、图片、形状、图表等元素,以及页眉页脚、分页符、目录等高级功能。学习审阅工具,如拼写和语法检查、修订模式、批注等,用于文档的协作与校对。 5.2 电子表格软件的魅力: 探索数据分析与管理的强大功能。以 Microsoft Excel 或 WPS 表格为例,学习如何创建、编辑和格式化工作表。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如 SUM, AVERAGE, IF, VLOOKUP 等,用于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学习数据排序、筛选、条件格式化、数据透视表等功能,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可视化。 5.3 演示文稿软件的表达: 学习如何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以 Microsoft PowerPoint 或 WPS 演示文稿为例,学习如何创建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掌握动画效果、切换效果、母版设计等功能,提升演示文稿的视觉吸引力。学习演示者视图和幻灯片放映的技巧。 5.4 数据库基础概念与应用: 了解数据组织和管理的基石。介绍数据库(Database)的基本概念,如表、记录、字段。简述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的原理,以及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作为查询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介绍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如 Microsoft Access,学习如何创建简单的数据库、表,并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 5.5 现代协作工具: 探索提升团队效率的利器。介绍云存储服务(如 OneDrive, Google Drive, Dropbox),如何进行文件共享、同步和在线协作。探讨项目管理工具(如 Trello, Asana),如何分配任务、跟踪进度、管理团队沟通。了解在线会议工具(如 Zoom, Microsoft Teams),如何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和实时协作。 5.6 文件共享与同步: 学习如何高效地在不同设备和用户之间共享文件。掌握云盘的文件上传、下载、分享链接、权限设置等功能。理解文件同步的原理,确保不同设备上的文件保持最新状态。探讨离线编辑和多人实时协作的流程。 5.7 版本控制系统入门: 了解如何管理代码或文档的多个版本,尤其在多人协作开发或写作项目中。以 Git 为例,简述其核心概念,如仓库(Repository)、提交(Commit)、分支(Branch)、合并(Merge)。理解版本控制对于追踪修改、回滚到历史版本、并行开发的重要性。 第六章:信息技术的未来展望与实践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的新概念和新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本章将带领你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帮助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保持竞争力。 6.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揭示大数据(Big Data)的意义,即海量、多样、高速变化的数据集,以及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介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等,以及它们在图像识别、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如何驱动更智能的决策和更个性化的服务。 6.2 物联网(IoT): 探索万物互联的时代。理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即通过网络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交互。介绍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 IoT 应用场景。探讨 IoT 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6.3 云计算的深入理解: 重新审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核心价值。深入理解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服务模式,以及它们如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和应用服务。探讨云计算在数据存储、计算能力、软件部署等方面的优势。 6.4 区块链技术及其潜在影响: 了解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介绍其加密、防篡改、透明等特性。探讨区块链在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之外的应用,如供应链管理、数字身份认证、智能合约等,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信任革命。 6.5 信息素养的培养: 强调在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使用的能力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批判性地分析信息来源。理解信息伦理和法律法规,做一个负责任的信息使用者。 6.6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 认识到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快,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积极参与在线课程、技术社区,阅读专业书籍和博客,关注行业动态。分享如何在信息技术领域规划职业发展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就业机会。 6.7 实践项目与应用: 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建议尝试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站、开发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分析一组公开数据集,或者参与开源项目。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并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书将以上述内容为核心,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及实操性的指导,帮助你构建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让你在数字浪潮中游刃有余,驾驭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编程略有了解的读者,我对《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在“程序设计初步”这一章节的编排方式感到非常满意。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编程语言,而是从最基本的逻辑思维、算法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书中用大量清晰的流程图和伪代码,来演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比直接学习代码要更容易接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讲解,通过一些生动的生活化场景,比如“早上起床的步骤”或者“玩扑克牌的规则”,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编程中最核心的逻辑。此外,书中还简要介绍了Python等一些主流的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没有深入到细节,但足够让读者对编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让你在不感到畏惧的前提下,领略到程序设计的魅力,为未来可能深入学习编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刚拿到这本《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的时候,我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精美的排版吸引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丰富。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让我回想起学生时代捧着课本的青涩时光。目录清晰地展示了本书涵盖的知识模块,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到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再到一些实用的办公软件操作,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信息安全”这一章节,讲解得非常细致,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种网络陷阱和防护措施,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职校生来说,简直是必备的“护身符”。我记得里面有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学生因为随意点击不明链接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情节真实,触目惊心,让人不禁警醒。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不少生动的图示和案例分析,比如在讲解CPU工作原理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让原本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这个信息技术“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到位,既有理论基础,又不乏实践指导,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性价比极高的宝藏。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多媒体技术基础”部分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多媒体就是简单地制作PPT或者视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精妙的学问。从最基本的图像、音频、视频的编码格式,到它们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原理,本书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例如,它详细介绍了JPEG、PNG等常见图像格式的区别和适用场景,以及MP3、WAV等音频格式的特点。在讲解视频技术时,书中还提到了帧率、分辨率、比特率等关键参数,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对视频质量的影响。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图像处理”的部分,书中介绍了色彩空间、图层、滤镜等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实际操作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一些基础的图像编辑工具来实现一些简单的效果。这让我觉得,原来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内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掌握了基本原理,普通人也能玩转多媒体。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这一部分的深入挖掘。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高效地查找、筛选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而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介绍了搜索引擎的高级用法,比如如何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引号、星号等技巧来缩小搜索范围,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书中列举了大量实际的例子,比如在查找某个专业领域的资料时,如何从海量的搜索结果中快速找到最相关的、最权威的信息,并且如何通过交叉验证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这一点对于正在进行毕业论文撰写的我来说,帮助实在太大了。我之前总是凭感觉在网上乱搜,效率低下,还常常被误导。现在看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个“信息雷达”,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捕捉到我需要的信息。而且,书中还强调了知识产权和信息道德的重要性,这一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为关键,能够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学习和使用信息的心态。

评分

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关于硬件和软件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而《信息技术基础(二版/中职基础课)》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深刻的洞察。书中“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这一章节,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信息技术如何推动了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变革。例如,它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以及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书中还探讨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比如数字鸿沟、隐私泄露、网络沉迷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应对策略。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并没有回避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引导读者理性看待信息技术。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而是能思考“为何要用”、“如何更好地用”以及“如何避免其负面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