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 9787500264736

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 978750026473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全俊 著
图书标签:
  • 心脏病
  • 健康养生
  • 医学科普
  • 疾病预防
  • 专家解读
  • 大字版
  • 养生保健
  • 健康生活
  • 医学常识
  • 家庭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ISBN:9787500264736
商品编码:2965787015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 作者 于全俊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ISBN 9787500264736 出版日期 2015-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于全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研究员。1979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临床工作30多年,同时又经6年研究生的系统学习,因此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对心内科常见的急诊和危重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各类型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均可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常见的疑难重症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等也有不少救治成功的经验和体会。现任《中国全科医学》《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享受特殊津贴。

发表论文50多篇。并主编《全科医生丛书——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防治指南》《高血压冠心病》等专业书籍。


   目录

   编辑推荐

心脏病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种病,其实,它包括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等。心脏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差异非常大。本书分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心脏病的基础知识、防治和急救措施、需注意的生活习惯、饮食调节、运动禁忌、心理调整、中医调养等。


   文摘

   序言

现代人心脏健康指南:全面解析与预防策略 引言 在现代社会,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无论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还是心律失常,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心脏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了解心脏病的成因、症状、风险因素,并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是每个关心自身健康人士的必修课。 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全面、权威、实用的心脏病防治手册。我们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心血管专家团队,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心脏病的方方面面,帮助您建立科学的心脏健康观念,掌握主动防治的钥匙。 第一部分:认识您的“生命之泵”——心脏的奥秘 在谈论心脏病之前,首先让我们走近这个神奇的“生命之泵”。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您深入了解您的心脏: 1. 心脏的解剖与生理结构: 心脏的四个腔室: 详细介绍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功能和相互配合,理解血液如何在体内循环流动。 重要的瓣膜系统: 阐述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在维持单向血流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瓣膜病变可能带来的后果。 冠状动脉的“生命线”: 重点解析为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其阻塞是如何导致心肌缺血和梗死的。 心脏的传导系统: 介绍窦房结、房室结等起搏点和传导束,解释心跳的产生和调控机制,为理解心律失常奠定基础。 心脏的血液供应与代谢: 讲解心肌细胞是如何通过血液获得氧气和营养,并进行新陈代谢的。 2. 心脏的跳动韵律: 正常心率的定义与范围: 明确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态下的正常心率,以及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潜在问题。 心电图的解读基础: 简单介绍心电图(ECG)的原理,以及P波、QRS波群、T波等基本组成部分所反映的心脏电活动。 血压的意义与测量: 解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含义,以及正常血压值,强调高血压对心脏的长期损害。 第二部分:揭开心脏病的“面纱”——常见心脏疾病的诊断与识别 许多心脏疾病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本书将详细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帮助您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 1. 冠状动脉疾病(CA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深入解析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如何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冠状动脉。 心绞痛: 详细描述心绞痛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压迫感、放射痛等),诱发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以及休息后缓解的特点。区分不同类型的心绞痛。 心肌梗死(俗称“心脏病发作”): 详细阐述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持续性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恶心呕吐等。强调其危急性和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诊断方法: 介绍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脏CT等常用的诊断手段。 2. 心力衰竭(HF): 心力衰竭的定义: 解释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 左心衰与右心衰: 分别描述左心衰(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右心衰(如水肿、腹胀)的典型症状。 心力衰竭的病因: 分析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 诊断与评估: 介绍超声心动图、BNP/NT-proBNP检测等诊断工具。 3.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种类: 介绍房颤、房扑、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 描述心慌、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可能症状。 心电图在诊断中的作用: 强调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 4. 心脏瓣膜病: 瓣膜狭窄与瓣膜返流: 详细解释瓣膜狭窄(血液通过受阻)和瓣膜返流(血液倒流)的机制。 常见瓣膜病: 重点介绍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等。 症状与诊断: 描述不同瓣膜病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中的重要性。 5.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对心脏的长期影响: 解释长期高血压如何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筛查与管理: 强调定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性,以及控制高血压对保护心脏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护心”行动——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心脏病并非不可战胜,科学的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本书将深入剖析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的风险增加。 性别: 男性在更年期前患冠心病的风险高于女性,但绝经后女性风险会逐渐升高。 家族史: 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种族: 某些种族群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可能有所不同。 2. 可控的危险因素与积极干预: 高血压: 健康饮食: 提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 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明确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规律监测与药物治疗: 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高血脂: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戒烟对改善血脂同样重要。 药物治疗: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强调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是基础。 肥胖: 体重管理: 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科学减重: 循序渐进,不追求极端减重。 吸烟: “一氧化碳”与“尼古丁”的危害: 详细阐述吸烟对血管内皮、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戒烟的益处: 强调戒烟后心脏血管功能逐渐改善。 缺乏运动: 运动对心脏的好处: 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脂、血糖,控制体重。 如何开始运动: 提供循序渐进的运动建议,避免运动损伤。 不健康饮食: “地中海饮食”的推荐: 介绍以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橄榄油为主的健康饮食模式。 警惕“隐形杀手”: 提醒读者关注加工食品、高糖饮料中的钠、糖和不健康脂肪。 长期精神压力与不良情绪: 压力对心脏的影响: 解释长期压力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内分泌紊乱。 心理调适方法: 推荐冥想、瑜伽、深呼吸、兴趣爱好等减压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 强调睡眠不足对心脏健康的负面影响。 第四部分:疾病管理与康复——与心脏病和谐共处 对于已患有心脏病的朋友,积极的管理和科学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1. 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 常见心脏病药物的种类与作用: 介绍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等。 遵医嘱的重要性: 强调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药物副作用的识别与处理: 提供常见副作用的应对建议。 2. 手术治疗的选择与风险: 介入治疗: 详细介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原理、适应症和术后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 阐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心脏瓣膜置换/修复术等。 手术前后的准备与康复: 提供相关指导。 3. 心脏康复计划: 康复的重要性: 解释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发病风险。 康复的主要内容: 包括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生活方式指导等。 居家康复的注意事项: 提供在家进行康复训练的实用建议。 4.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与推荐: 详细列出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运动强度与方式: 明确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原则,避免剧烈运动。 情绪管理: 强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学会应对压力。 定期复查: 强调按时复查的重要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旅行与特殊情况: 提供心脏病患者旅行、登高、参加宴席等场合的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新兴技术与未来展望——守护心脏健康的“新武器” 医学在不断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为心脏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1. 微创介入技术的进步: 介绍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新技术,为高危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2.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探讨基因检测在预测心脏病风险和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3. 可穿戴设备与远程医疗: 分析智能手表、健康手环等设备在心脏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以及远程医疗在疾病管理中的潜力。 4. 人工智能在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 展望AI在影像学分析、风险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结语 心脏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掌握科学的知识,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就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生命之泵”。本书的目标是成为您最信赖的心脏健康伙伴,帮助您远离心脏病的困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心脏,关爱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心脏健康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专业,要么内容浅显。这本《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完全打破了我的顾虑。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这对于我这种需要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内容上,它并没有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脏病的成因、类型、诊断方法以及各种治疗手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现了心脏病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重获健康。专家们用词严谨又不失通俗易懂,即使是医学小白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关于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的部分,都非常实用,我可以立即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预防心脏病的强调,这比事后治疗来得更重要,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专业和责任感。整体而言,这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关心心脏健康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一直以来对心血管健康的困惑解开了谜团。我一直觉得,心脏疾病离我们很遥远,直到身边有亲友受到影响,我才开始真正关注这个问题。然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让人无从下手,甚至产生误导。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时,立刻被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吸引。书中的内容结构清晰,从基础的心脏生理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等,并且对每一种疾病的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现代医学技术在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比如介入治疗、搭桥手术等等,让我对这些高科技治疗方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书中的一些非药物治疗的建议,如生活方式的调整、康复训练等,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指导我们如何应对心脏健康挑战的指南,让我感到更加安心和有力量。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位对健康生活方式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来说,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行动的书籍,并非易事。许多健康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强调某种单一的方面。《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则以其全面性和实践性,彻底征服了我。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这么做”,让你从根本上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书中对于心脏病的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讲解,让我对这个复杂的疾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运动疗法和营养学的章节,它们都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支持的详细建议,并且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我尝试书中介绍的一些运动计划,效果显著。另外,书中对药物治疗的介绍,也让我对各种心脏病药物有了更客观的认识,避免了一些盲目用药的误区。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追求健康心脏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最可靠的指引和最坚定的支持,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身体的奥秘充满好奇,尤其是心脏这个至关重要的器官。在接触到《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之前,我对于心脏病的了解,多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层面,比如“高血压是心脏病的前兆”之类的。这本书则系统地、全面地解答了我关于心脏病的各种疑问。作者们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心脏病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他们不仅解释了各种心脏病的具体表现,还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这让我对疾病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书中对于心脏病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并提前做好规避。同时,书中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既有对传统治疗手段的详细讲解,也有对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的展望,展现了医学的无限可能。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心脏病预防的章节,它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觉得掌握了保护自己心脏健康的主动权。

评分

拿到这本《知名专家细说心脏病:大字版》时,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只是想随便翻翻,了解一下大概。然而,它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作者们仿佛一位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原本枯燥晦涩的医学术语,变得如同讲故事一般引人入胜。我被书中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病患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了解了心脏病的残酷现实,更让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书中对各种心脏病症状的描述非常细致,很多我之前不曾注意到的微小信号,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解释,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信号有了更敏锐的感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心理健康与心脏病之间联系的探讨,这常常是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书中提供的心理调适方法,对我帮助很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疾病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健康的哲学书,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