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会爱自己才健康
定价:24.00元
售价:17.5元,便宜6.5元,折扣72
作者:朱晓华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100858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一位从事科研工作的普通人,根据个人切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健康领域的有关科研进展集结而成,写给普通读者的保健指导书,没有看不懂的医学名词和含混晦涩的医学理论,作者用他的真诚和对生命、对健康的理解和追求,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写出了对健康的感悟和自我保健的秘诀。
朱晓华,男,1972年8月出生,安徽省 郎溪县人,1996年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2002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毕业,之后至2004年5月在北京大学资源环境地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此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分形建模、遥感灾害监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开发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工作。
我对这类书籍一直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在鼓吹一种不切实际的“完美自我”。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真实的地方在于,它坦然承认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作者并没有要求我们成为一个永远积极向上、永不犯错的“超人”,反而鼓励我们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和“阴影面”。书中关于“内在小孩”的疗愈章节,写得极其动人。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情绪化的煽情手法,而是理性而温柔地引导读者回顾童年经历对现在行为模式的影响。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拖延症、自我怀疑,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那些未被满足的童年需求。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视角——不是责备过去,而是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活在当下。它强调的健康,是一种能够承受生活风雨的韧性,而不是一尘不染的脆弱。读完后,我没有感到压力倍增,反而有一种释然——原来,爱自己,就是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并在普通中寻求平衡与成长。这种接地气的哲学,才是真正能落地生根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给心灵开了一扇窗,让我对“自我关怀”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爱自己就是放纵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读完之后才明白,真正的自我关怀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它不只是感官上的满足,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滋养。书里探讨了如何识别那些潜藏在心底的自我破坏模式,比如过度讨好别人,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极具伤害性的行为一一剖析,让人读来拍案叫绝,心里同时又感到一丝凉意——原来我一直都是这么对待自己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情绪急救包”的构建部分,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立即操作的工具箱,教你如何在情绪低谷时快速稳定下来,而不是任由负面情绪裹挟着你漂走。这种实用性和深度兼具的写作风格,让我感觉像是请了一位非常睿智且有耐心的心理咨询师在家辅导。它让我开始正视那些因为不爱自己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明白了身心是一体的,只有先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真正地拥抱健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帮你重建与自己的关系,让这份关系变得更有爱、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读起来完全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它不像很多自助书籍那样,堆砌着生硬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细腻笔触,娓娓道来关于“健康”这个宏大主题下,个体是如何迷失和回归的历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人际边界建立那一部分的写法。她没有采用强硬的“必须拒绝”的口吻,而是通过描述建立健康边界带来的内心平静和能量的重新聚焦,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去体会“说不”的力量。那种感觉不是对抗,而是一种优雅的自我守护。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开始审视自己过去那些“老好人”的表现,并思考它们对我身体和精神状态造成的累积性损害。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要做什么”,而是让你深刻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才对你最好”。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参加一场盛大的内在革命,这场革命的胜利果实,就是无可替代的健康与内心的安宁。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舒适感,是任何昂贵的保养品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健康”这个主题的书籍感到有些审美疲劳,总觉得不离不弃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建议。但这本书,真的有其独到的魅力。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仿佛作者就坐在你对面,以一种既是朋友又是智者的身份,与你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它成功地避开了说教的陷阱,转而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最令我赞赏的是,它没有将健康定义得过于狭隘,仅仅局限于饮食和运动。相反,它把“社交健康”、“精神健康”乃至“财务健康”都纳入了“爱自己”的范畴,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自我关怀体系。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健康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种持续进行中的动态平衡。它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消耗我能量的“隐形吸血鬼”——无论是外部的人际关系,还是内部的自我批判。读完后,我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的生活设置“营养时间”和“排毒时间”,这种主动规划带来的掌控感,才是这本书给予的最宝贵的礼物,它让我从被动的承受者,变成了健康生活的积极设计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一条直线的发展路径,更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探索过程。每一章的论述都建立在前一章的认知之上,但又会引入全新的维度进行深化。比如,当它讨论到“身体扫描”和正念练习时,它并没有止步于身体感受的层面,而是迅速将其与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挂钩。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让这本书的论述显得格外有说服力。它不像很多心灵鸡汤那样,只停留在“感觉良好”的层面,而是深入到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交汇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慢性压力”如何腐蚀免疫系统的分析,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展示了长期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生理疾病。这种科学化的解读,让我对“爱自己”的必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情感口号,而是一个关乎生存质量的硬指标。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体检,不仅检查了我的情绪账户,还连带着检查了我的生命系统是否在高效运转。对于追求效率和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难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