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欣德米特作曲技法2二声部写作 |
| 作者/主编: |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 罗忠镕译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52307252 |
| 出版年份: | 2015年5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194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38.00元 |
| 实际重量: | 240 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保罗·欣德米特编著的《欣德米特作曲技法(2二声部写作原版引进)》共分简单的单声部旋律模式构造初步的二声部写作旋律加工旋律的结构原则旋律加工(结束)调性旋律的调性旋律模调的加工自由二声部写作等十一章内容,这十一章中,每章都讲述了该章所需作业材料,还有作业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一些范例。
欣德米特是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被誉为“20世纪的巴赫”,是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创作中采用“线形对位”;坚持音乐的调性,其和声围绕中心音展开,有他自己的一套组织方法与体系。此系列共三本书,由浅入深,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价值,是非常经典的“作曲技术理论系列”丛书。
阅读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不同时代作曲家进行的心灵对话。它的编排结构非常富有层次感,并非简单的章节递进,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分析,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风格特点串联起来。那些引用进来的范例,选取得极为精妙,既有古典主义的典范之作,也有浪漫主义后期对和声极限的探索。作者的讲解语言极其精准,没有过多冗余的形容词,而是用一种近乎科学的精确性来剖析复杂的音乐现象。对于乐谱的分析,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关键的转折点或难点都会被单独提炼出来进行深度剖析,配以简练的注解,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段落瞬间变得清晰明了。这种由表及里、层层剥开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视听转换能力。
评分对于一个已经学习过基础和声学知识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桥梁,连接了理论知识与高阶的音乐思维模式。它没有浪费篇幅在那些基础概念的重复上,而是迅速地将学习的焦点引向了对音乐结构、声部进行有效组织和控制的层面。它鼓励读者跳出线性思维,从宏观的篇章结构去审视局部声部的关系,探讨声音的密度、运动轨迹以及如何在不同密度之间进行平滑的过渡。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构建一个完整、逻辑自洽的音乐段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满足于单个和弦或旋律线的正确性,而是开始关注整体织体在时间维度上的呼吸与张力,这无疑是迈向更成熟的作曲家思维的关键一步。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限制中的创造力”这一核心命题的深入探讨。音乐创作往往需要在既定的规则和个人表达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而本书恰恰着重于如何在这种看似束缚的框架内,最大化地激发个体的声音。作者并没有将写作技巧描述成一套不可逾越的教条,而是将其视为一套工具箱,教导读者如何根据不同的情感需求,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这些工具。例如,在讨论到某些特定对位法的处理时,书中不仅展示了“应该怎么写”,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曲家会选择这样写”,这种深层次的语境分析,帮助我理解了技法背后的艺术意图,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纹理的纸张,摸上去手感非常舒服,而且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既古典又不失现代感,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白度适中,不会过于刺眼,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五线谱符号,看起来也毫不费力。装订方面,它采用了精装加固的形式,翻页的时候非常平整,可以完全摊开,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长时间伏案研究乐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不用担心书页会合拢遮住需要仔细观察的部分。总的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所下的功夫,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翻开扉页,那句扉词也很有韵味,似乎已经预示了接下来的学习旅程将是既充满挑战又令人回味的。
评分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教学理念,我最大的感受是其极强的实践导向性。很多早期的音乐理论教材往往将理论知识堆砌得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学生学完后总感觉像是空中楼阁,难以在实际创作中应用。但这本书不同,它巧妙地将历史发展的脉络与具体的写作练习紧密结合起来,让你在学习每一个新的写作规则时,都能立即看到它在真实音乐语境中的体现。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困惑,总能在最关键的地方设置过渡性的练习,确保知识点的消化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口气灌输的。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织体平衡”的论述,它没有停留在机械的规则层面,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声音线条之间相互支撑、制衡的美学逻辑,这对于培养真正的音乐感至关重要,让人感觉不再是僵硬地“写”音乐,而是在“塑造”音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