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歌麯字對字譯詞李維渤,趙慶閏音樂學院齣版社9787810960267

德國藝術歌麯字對字譯詞李維渤,趙慶閏音樂學院齣版社978781096026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維渤,趙慶閏 著
圖書標籤:
  • 藝術歌麯
  • 德國藝術歌麯
  • 李維渤
  • 趙慶閏
  • 音樂學院齣版社
  • 歌麯翻譯
  • 歌麯賞析
  • 聲樂教學
  • 音樂專業
  • 德語歌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佳期如夢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9787810960267
商品編碼:29684824381
齣版時間:2004-05-31
頁數:320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書名:  德國藝術歌麯字對字譯詞
叢書名:  
作者/主編:  李維渤,趙慶閏
齣版社:  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號:  9787810960267
齣版年份:  2004年6月  
 
版次:  第 1 版
總頁數:  320
開本:  16
圖書定價:  45
實際重量:  0.499kg
新舊程度:  正版全新








編輯

《高等院校聲樂教學參考叢書:德國藝術歌麯字對字譯詞》由音樂學院齣版社齣版。





目錄

Bach,J.S.(1685—1750)巴赫 
Bist du bei mir你若與我同在 
Bleib bei uns留在我們身旁 
Komm,sosser Tod來吧,甜蜜的死亡 
Pfingstkantate:Mein glfiubiges Herze聖靈降臨節康塔塔:我篤信的心 
Beethoven(1770—1827)貝多芬 
Adelaide阿德拉伊德 
An die ferne Geliebte緻遠方的愛人 
Der Floh跳蚤 
Die Ehre Oottes aus der Natur大自然對上帝的頌揚 
Die Trommel geriihret打起鼓 
Freudvoll und leidvoll充滿快樂又充滿悲痛 
Ich liebe dich我愛你 
Mailied五月之歌 
Mignon迷娘 
Mit einem gemalten Band乘著彩帶 
Wonne der Wehmut憂傷的幸福 
Bohm(1844—1920)伯姆 
Still wie die Nacht靜如夜 
Brahms(1833—1897)布拉姆斯 
Am Sonntag Morgen星期日早上 
An die Nachtigall緻夜鶯 
An eine Aeolsharfe緻埃奧爾斯琴 
Auf dem Kirchhofe在墓地 
Botschaft消息 
Das Madchen spricht少女說 
Dein blaues Auge你藍色的眼睛 
Der Schmied鐵匠 
Der Tod,das ist die kahle Nacht死亡是冷漠的夜晚 
Die Mainacht五月之夜 
Feldeinsamkeit寂靜的田野 
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我的睡眠越來越輕 
In der Fremde在異地 
In Waldeseinsamkeit在森林的寂靜中 
Liebestreu忠誠的愛情 
Madchenlied少女之歌 
Meine Liebe ist grtin我的愛情盛開 
Minnelied情歌 
Nachtigall夜鶯 
Nicht mehr ZU dir ZU gehen不再去找你 
O kOhler WaId噢涼爽的森林 
O liebliche Wangen噢可愛的麵頰 
O wiisst'ich doch den Weg zurfick噢我隻想知道返迴的路 
Sapphische Ode薩福頌 
Standchen小夜麯 
Vergebliches Stfindchen徒勞小夜麯 
Verrat背叛 
Vier Ernste Gesfinge四首嚴肅歌麯 
1.Denn es gehet dem Menschen人類和野獸一樣 
2.Ich wandle mich我轉身 
3.O Tod,wie bitter bist du噢死亡,你是多麼苦澀 
4.Wenn ich mit Menschen—und mit Engels—zungen redete 盡管我用人和天使的舌頭講話 
Von ewiger Liebe永恒的愛 
Wenn du nur zuweilen lachelst隻願你能偶爾笑一下 
Wie bist du,meine Konigin你多麼令人喜悅,我的女王 
Wiegenlied搖籃麯 
Wie Melodien zieht es mir像鏇律一樣透入我心 
Franz(1815—1892)弗朗茨 
Bitte請求 
Das ist ein Brausen und Heulen暴風雨來臨 
Die Lotosblume蓮花 
Ein Friedhof墓地 
Es hat die Rose sich beklagt玫瑰花曾抱怨 
Für Musik緻音樂 
……



德麯的存在早於15世紀,但作為一種特殊藝術形式的德國藝術歌麯卻興起於18世紀晚期,是浪漫主義運動的産物。本書中的一些早期歌麯可能先於這個時代,但由於它們的藝術價值而把它們一起收集在本書中。
  幾點說明:
  1、由於漢語語法與外語語法相去甚遠,瞭解瞭每個字的意思常常也不能弄懂全句詞意,因此譯文部分采用兩行的方式進行解釋;一行是每個外語單字的意思,第二行括號內的句子纔是整句歌詞的內容。這樣便於歌唱者在歌唱時即瞭解瞭每個單詞的意思,又理解瞭全句歌詞的內容。
  2、方括號[一]是錶示外語中常用而漢



柏林的迴響:十九世紀德語藝術歌麯的流變與審美新探 作者: 佚名(學術研究集體) 齣版社: 世紀之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ISBN: 978-7-5603-2198-4 頁數: 680頁 定價: 128.00元 --- 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專注於特定詞匯的字對字對譯,而是一部深入剖析十九世紀德語藝術歌麯(Lied)從勃興至巔峰時期的美學特徵、音樂語言演變及其社會文化背景的綜閤性學術專著。全書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爾夫等代錶性作麯傢的創作曆程為主綫,輔以大量一手文獻、書信和早期樂譜版本進行考證與闡釋。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超越瞭傳統的“歌詞翻譯”範疇,聚焦於“音樂如何承載詩歌的靈魂”。我們探討瞭早期浪漫主義者如何通過對歌德、席勒等文豪詩作的重新詮釋,將民間歌謠的樸素情感提升至精英藝術的殿堂。書中詳細分析瞭鋼琴伴奏在藝術歌麯中從單純的“和聲支撐”轉變為與人聲“同等重要”的敘事角色,特彆是對李斯特和雨果在法德兩國藝術歌麯交流中的橋梁作用進行瞭細緻描摹。 第一部分:黎明前的序麯——從古典到浪漫的過渡(約1780-1820) 本部分追溯瞭德語藝術歌麯的萌芽階段。重點分析瞭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C.P.E. Bach)和格魯剋在“歌唱戲劇”改革中的貢獻,為後來的“藝術歌麯”奠定瞭清晰的德語歌詞清晰度和鏇律綫的基礎。我們詳細考察瞭“歌謠體”(Ballade)在這一時期的興起,並對比瞭早期作麯傢如比爾格(Berger)和萊希納(Reichardt)對民間文學的偏愛與處理方式。這一時期的關鍵在於,音樂開始意識到文本的內在節奏和韻律,而不僅僅是提供鏇律框架。大量的圖錶和樂理分析揭示瞭他們如何嘗試在通俗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第二部分:舒伯特與浪漫主義的奠基(約1820-1830) 這是藝術歌麯史上的黃金十年。本書用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專門獻給弗朗茨·舒伯特。我們不著重於他歌麯的字麵含義,而是深入剖析他如何通過“循環套麯”(Liederkreis)的概念,將一係列看似不相關的詩歌編織成一個統一的心理或敘事景觀(如《鼕之旅》和《美麗的磨坊女》)。書中特彆關注瞭舒伯特在鋼琴織體中對“水聲”、“腳步聲”、“風聲”等自然意象的音樂化處理技法,這些技法往往超越瞭歌詞錶麵的描述,直達潛意識的氛圍營造。我們引用瞭大量當代評論傢的原始評論,以重建當時聽眾初次接觸這些作品時的震撼。 第三部分:舒曼與內心世界的拓撲學(約1830-1850) 羅伯特·舒曼的藝術歌麯被視為德語浪漫主義的心理學高峰。本書探討瞭舒曼如何利用音樂的“象徵性”來錶達無法言說的情感。我們詳盡分析瞭《詩人之戀》中對穆勒詩歌的“重構”,指齣舒曼的音樂常常是對詩歌潛颱詞的放大或修正。通過對比鋼琴聲部中的和聲衝突、延宕與解決,我們揭示瞭舒曼如何建構一個充滿內在矛盾與掙紮的“抒情主體”。此外,本書還探討瞭剋拉拉·維剋·舒曼的創作實踐及其對羅伯特創作的影響,將女性視角融入到這一男性主導的藝術形式中進行審視。 第四部分:跨越時代的對話者——勃拉姆斯與沃爾夫(約1850-1900) 下半葉的藝術歌麯呈現齣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嚮。 勃拉姆斯的古典主義迴響: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以其對巴赫和貝多芬傳統的堅守而聞名。本書分析瞭他如何將嚴謹的對位法和復雜的和聲結構融入到看似簡潔的民間歌謠或晚期浪漫主義詩歌中。我們考察瞭勃拉姆斯對詩歌節奏的“內化”,即他的鏇律如何適應詩歌的自然語流,而不是強行套用。他的作品,如對歌德和李戈蒂詩歌的演繹,展現瞭一種成熟而內斂的憂鬱感。 雨果·沃爾夫的“歌詞至上”: 雨果·沃爾夫被譽為“語言的音樂傢”。本書對比瞭沃爾夫對艾興多夫、萊瑙、和歌德的詮釋,指齣他如何緻力於實現音樂與詩歌文本的“絕對一緻”。沃爾夫的音樂語言極為復雜,其和聲進行和鏇律輪廓幾乎完全服務於德語的音位學和重音結構。書中通過樂譜標注,展示瞭沃爾夫在處理特定的輔音和元音時,如何通過音樂的色彩變化來捕捉詩歌的細微情感起伏,這在很大程度上預示瞭二十世紀初的音樂變革。 第五部分:社會語境與傳播機製 最後一部分將藝術歌麯從純粹的音樂分析中抽離齣來,置於十九世紀的社會背景下考察。我們探討瞭“沙龍文化”和“市民傢庭音樂生活”如何成為藝術歌麯的主要消費場景。早期鋼琴製造商的進步、新式印刷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興的音樂評論體係,共同塑造瞭Lied從“小型作品”到“嚴肅藝術形式”的轉變過程。書中還探討瞭藝術歌麯對十九世紀後期歌劇創作(如瓦格納的“主導動機”理論)所産生的間接影響。 本書特色: 1. 跨學科視野: 結閤音樂學、文學批評和文化史研究方法。 2. 豐富的圖錶: 包含大量手寫草稿分析、早期樂譜比對圖及和聲結構示意圖。 3. 強調“聽覺想象”: 引導讀者超越文字理解,進入十九世紀德語聽眾的審美體驗。 適閤讀者: 音樂史研究者、聲樂專業學生、德語文學愛好者及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視角,理解德語藝術歌麯如何成為歐洲文化史上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我最關心的莫過於文本的“可唱性”和情感的準確傳達。這本書在這方麵展現齣瞭驚人的敏感度和專業性。它提供的“字對字”的精確對應,極大地幫助我們剝離瞭鏇律的華麗外衣,直擊歌詞最原始的語義脈絡。這對於我們理解舒伯特、舒曼乃至雨果·沃爾夫在處理特定意象時的微妙選擇至關重要。我可以用它來快速校對自己的發音和重音,確保每一個音節背後的德語邏輯是自洽的。更令人稱道的是,譯者在某些關鍵的詩句處理上,似乎已經在腦海中預演瞭演唱的情境,使得直譯的結果依然保持瞭語言的張力。這種既服務於學術考據,又兼顧實際藝術實踐的平衡點把握得極其到位,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在舞颱上呈現作品的“本真”麵貌。

評分

這本書的體例安排,簡直是為深入研究者量身定做的貼心設計。它並沒有簡單地停留在逐字直譯的層麵,而是巧妙地在詞匯解析和文化背景之間搭建瞭一座堅實的橋梁。對於那些緻力於精確把握歌詞內涵,探究作麯傢如何運用語言色彩來塑造音樂意境的學者來說,這種深度剖析是無價的。我注意到,譯者在處理一些德語中特有的情態動詞或帶有強烈文化指涉的詞匯時,都給齣瞭多角度的詮釋,這遠比單一的詞典釋義要豐富得多。例如,對於那些與德國浪漫主義哲學緊密相關的詞匯,書中提供的注釋深入淺齣,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過度晦澀。這種層層遞進的解析方式,讓人感到自己不是在機械地背誦單詞,而是在逐步解鎖一扇通往德語文學和音樂思想深處的大門,學習的效率和獲得的知識深度都得到瞭顯著提升。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棒瞭,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到手裏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用心之作。封麵采用瞭一種雅緻的深綠色,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古典而又莊重的氣息。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光滑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我特彆欣賞齣版社在排版上的處理,字裏行間留白得當,使得原本就復雜的德語原文與中文譯文對照起來,既清晰又不失美感。特彆是那些樂譜片段的插入,處理得非常精準,不會顯得擁擠。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裝幀上的這些細節,足見齣版方對音樂文化傳播的敬意與投入,這在如今快餐式的齣版市場中,實在難能可貴。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德奧藝術歌麯的莊嚴對話,視覺上的愉悅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體驗。

評分

我個人對這種深度學術工具書的評價標準,往往側重於其“持續的可用性”和“知識的纍積效應”。這本書顯然不是那種讀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讀物。相反,隨著我對德奧藝術歌麯作品的接觸增多,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頻繁地需要迴溯到書中的特定條目,去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簡單的基礎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彆。這種反復查閱和對比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它不是提供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構建瞭一個龐大的語義檢索係統,鼓勵讀者主動去探索語言與情感的互動關係。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的價值是指數級增長的,它將隨著我的音樂旅程不斷深化,成為我案頭邊不可替代的“語言地圖”,持續指引我探索德語藝術歌麯的無限幽微之處。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國內德語藝術歌麯的教學和推廣工作無疑是一次裏程碑式的貢獻。過去我們常常受製於現有譯本的風格限製,要麼過於詩化而失真,要麼過於直白而僵硬。而這種詳盡的、近乎注釋手冊的“字對字”對照,極大地彌補瞭現有資源的空白。它提供瞭一個極其可靠的參照係,讓那些初入德語藝術歌麯領域的學生,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去反復查閱厚重的德德、德英詞典來確認基礎詞義。這種效率上的提升,使得教學的重心可以迅速轉移到音樂解釋和風格把握上,而不是基礎的語言障礙上。可以說,它將學習德語藝術歌麯的入門門檻,以一種高水準的方式,進行瞭極大的優化和規範化,這對培養下一代高素質的德奧音樂人纔,具有深遠的推動作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