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钢琴基础教程补充曲集1:《钢琴基础 教程》配套曲集(附CD一张)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李晓平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7517757 |
| 出版年份: | 2011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69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28元 |
| 实际重量: | 640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1》是《钢琴基础教程》配套曲集之一。
1.芦花公鸡
2.快活的心情
3.为初学者的探戈
4.徘徊
5.再次行进
6.斯卡波罗集市
7.玩具
8.夜半幽灵
9.奥拉丽
10.小抒情曲
11.童谣
12.浪漫曲(选自《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K.525)
13.采茶
14.墨西哥的节目
15.演艺人
16.西班牙人的眼睛
17.伏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18.在那遥远的地方
19.萤火虫
20.蚊子
21.小鸟
22.温暖的星光之夜
23.练兵游戏
24.比尔·贝利
25.牧羊歌
26.连德勒舞曲
27.小乞丐
28.驯蛇者
29.报春花
30.乔治亚的野营会(步态舞)
31.号角
32.游戏
33.柔板
34.一朵小花(Op.205 No.11)
35.公鸡圆舞曲
36.雷格泰姆玩偶
37.小夜曲(选自舞剧《丑角百万富翁》)
38.孔雀
39.吹哨人和他的狗
40.忧有B圆舞曲
41.两个玩杂耍的人
42.迷惑
43.彼得主题(选自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44.采茶扑蝶
45.睡莲
46.重逢有日(选自电影《日瓦戈医生》)
47.奇异的国度和人们(选自钢琴组曲《童年情景》)
48.西班牙小夜曲
49.波尔卡
50.喜洋洋
5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52.布鲁斯
53.组舞
54.F大调小奏鸣曲
近百年以来,音乐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严肃音乐产生了许多派别(如:十二音体系、无调性、多调性、新古典主义等等),而且通俗音乐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如:电影音乐、舞蹈音乐、爵士音乐、轻音乐、音乐剧、电声音乐等等。
在编写《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1》的注释时,对于一些重要的作曲家作了相应的介绍,并对某些作品提出了弹奏要求,而在《钢琴基础教程》的注释中曾经出现过的内容,则不再予以重复。
《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1》演奏程度的编排基本与《钢琴基础教程》的教学进度相对应,所附示范CD旨在方便读者恰当把握乐曲整体演奏风格。希望大家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能享受到这些音乐带给您的愉悦。
对于准备考研或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选择教材绝对不能马虎,它关乎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应试时的表现力。我专门对比了市面上几套热门的补充教材,发现这套《钢琴基础教程补充曲集》在“规范性”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它的每一个练习曲目都清晰地标注了拍号、速度记号,甚至是特定的演奏情绪(如“稍快板,略带抒情”),这对于需要在考试中精准还原作品原貌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曲目的难度梯度设置得极其平稳,几乎没有让人感到“卡壳”的地方,总能在即将达到极限时,提供一个稍微喘息又同时巩固了前一阶段成果的过渡曲目。这套书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完全符合高等音乐教育的标准要求。
评分坦白说,我对许多带有“配套”字样的教材都有着先入为主的怀疑,总觉得它们是原著的“影子产品”,缺乏自身的灵魂和价值。但李晓平老师的这本补充曲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是对主教程的延伸,更是一部独立的、极具演奏价值的曲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于在日常练习中,将其中的某些片段作为“热身”或“技巧巩固”的首选。里面的乐曲在旋律性上保持得非常好,即使是纯粹的指法训练,也处理得如同优美的乐章,而不是生硬的机械运动。这种将技术性与音乐性完美融合的处理,是衡量一套优秀教材的关键指标。这套书真正做到了让“技术服务于音乐表达”,而不是让学习者沦为指法训练的机器。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学习钢琴多年的进阶爱好者,我常常觉得市面上很多“补充”练习曲都流于表面,要么是原曲的拙劣改编,要么就是机械的音阶变奏。然而,这套曲集却展现出了深厚的音乐学底蕴。我注意到其中收录了一些相对小众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它们对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和声感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其中关于踏板使用技巧的示范,作者给出的建议非常 nuanced(细致入微),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概而论地要求“连贯”或“断奏”,而是根据和声进行的变化来精确指导力度和延音的细微调整。阅读这些曲目时,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做题,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洞悉人性化的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每一个音符的背后都有其深远的用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纸张的厚度也恰到好处,没有廉价书籍的漂白感,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五线谱和小节线也毫无模糊不清之感。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中那种简约而不失典雅的风格,黑白为主色调,点缀着一丝微妙的金色勾边,非常符合古典音乐教材的定位。从细节上来说,书脊的处理也很到位,即使经常翻阅,也不容易出现松动或断裂的情况,这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教材来说至关重要。翻开扉页,作者李晓平的名字印在显眼的位置,能感受到出版社对这套教材的重视程度。整体而言,这本书在物理层面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让人在学习之初就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和敬意,不愧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品的精品。
评分这套补充曲集的内容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难度递增的曲目,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穿插进来,确保学习者在掌握基础技巧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更广阔的音乐视野。比如,在练习完一小段巴赫风格的赋格练习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一首带有印象派色彩的小品,这种“交错式学习”非常有效地避免了长时间练习单一风格带来的枯燥感。更令人称赞的是,对于一些技术难点,教材后面还附带了极为精炼的“技术要点解析”,这些解析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指向指法和触键的细微差别,非常实用。这套曲集真正做到了“补充”而非“重复”,它有效填补了主教材中因篇幅限制而不得不略过的一些重要技法环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