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明清名人尺牍墨宝(安徽博物馆古籍珍本丛书 16开线装 全一函六册) | 出版社: 西泠印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
| 作者:安徽博物院 | 译者: | 开本: 03 |
| 定价: 1980.00 | 页数:0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50801349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安徽博物馆古籍珍本丛书:明清名人尺牍墨宝(全一函)(套装全6册)》三集十八卷,收录明清两代一百六十一位名家墨宝,计二百六十七件。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文明书局出版发行,印制精良。**集六册,收入明代李东阳、文徵明、唐顺之、屠隆、文彭、王守仁、倪元璐、王铎等四十四人尺牍七十三通。第二集、第三集计十二册,收入清代袁枚、纪昀、傅山、查士标、刘墉、孙星衍、伊秉绶、洪亮吉、包世臣、姚莹、阮元、钱大昕、曾国藩、张之洞等一百十一人尺牍一百九十四通。**集和第三集的前三卷,采自安徽霍邱裴氏壮陶阁藏稿,其余采自扬子鲍氏春圃、武进庄氏秉翰与思缄、无锡秦氏和昊兴章氏紫伯等藏稿。壮陶阁主人裴景福(一八五四-一九二六),字伯谦,曾任安徽政务厅长,近代**收藏家。
从纯粹的书法艺术角度来看,这部汇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立的、充满生命力的书法文本。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王铎那种纵横捭阖、气势磅礴的书风是如何在信札中得到释放的,也能领略到董其昌那种温润秀逸、内敛含蓄的笔法是如何在日常交流中自然流淌的。更重要的是,尺牍往往是最能体现书家“性情”与“本色”的书体,它不像刻帖那样经过反复推敲,少了些许“匠气”,多了几分“天真”。这种原始的书写状态,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是极好的范本。不同风格的书家并置对比,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二石”与“四王”在笔墨处理上的微妙差异,有助于加深对明清书派演变的理解。这种直观的比较学习,比单纯看理论文章要有效得多。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出版方的服务和购买体验也相当到位。现在很多古籍的发行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等待和复杂的预订流程,让人望而却步。而这种“可货到付款”的模式,对于担心书籍品相或对出版质量没有完全信心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保障和便利。当我收到实物,确认其装帧的精良和内容的准确无误后,才放心付款,整个过程十分顺畅,体现了出版方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自信。对于这种珍贵的历史文献汇编,我们当然希望拿到手的每一本都是完好无损的精品。这次的购买经历,让我对这个丛书系列产生了极大的信赖感,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高水准的古籍整理和出版项目,为我们这些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提供更多宝贵的阅读和研究材料。
评分这部作品的装帧实在令人赞叹,厚重的纸张散发着典雅的气息,即便是触摸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内页的印刷清晰细腻,特别是那些需要展现书法笔触细节的地方,处理得极为到位。那种墨迹的浓淡干湿、线条的顿挫起伏,都仿佛能透过纸面直接传递给观者。阅读这类书籍,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享受。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对留白的运用,疏密有致,使得每一页的视觉感受都非常舒适,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要知道,要将古代的墨宝以如此高的标准还原出来,对出版社的工艺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损失原作的神韵。这次的成品,无疑是达到了收藏级的水平,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文人交往习惯和书法风格演变的人来说,这种高质量的影印本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比去实体博物馆观看要方便和灵活得多。
评分翻阅这些泛黄的信札,我仿佛能穿越时空,偷窥到那些历史巨匠们最私密、最不设防的瞬间。文字内容本身就极具史料价值,那些日常的问候、对时局的感慨、学术上的探讨,甚至是家庭琐事的提及,都比正襟危坐的官方文书来得鲜活和真实。比如,某位大儒在信中抱怨友人久未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带着文人雅士特有矜持的“嗔怪”,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倍感亲切。这绝非是后人编写的传记所能比拟的,它保留了最原始的情感温度。这些尺牍不仅是书法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人际网络和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微观切片。我常常会对照着历史书来看,想象着写信人的当下心境和收信人的反应,这种阅读体验的丰富性,是其他纯粹的学术著作无法提供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明清社会风气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非常看重这类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这部选本的编纂者显然在文献搜集和考证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资料的来源驳杂多样,有皇家收藏的,有私人藏家的,甚至可能包含了早年流散海外后又回归的孤本。更难得的是,它似乎没有刻意去拔高某些名气显赫的人物,而是力求展现一个更广阔的知识群体,这使得我们对当时的知识阶层有了更立体、更均衡的认识。挑选的信件内容,往往能折射出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文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有些信件虽然名气不大,但其观点却极具洞察力,这正是“丛书”的价值所在——它拓展了我们对于“名人”定义的外延。这种广博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研究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