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9787512509771

論語 978751250977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白化文,特邀顧問,尹小林 著
圖書標籤:
  • 儒傢經典
  • 國學
  • 論語
  • 孔子
  • 思想
  • 文化
  • 曆史
  • 經典
  • 先秦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ISBN:9787512509771
商品編碼:29764449748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論語 作者 白化文,特邀顧問,尹小林
定價 29.00元 齣版社 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ISBN 9787512509771 齣版日期 2018-03-01
字數 頁碼 144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 href='#' target='_blank'>春鞦時 href='#' target='_blank'>思想傢兼 href='#' target='_blank'>教育傢 href='#' target='_blank'>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 href='#' target='_blank'>儒傢重要的經典之一。一共20捲。論語以記言為主,因其對話眾多,而著重挑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對話言論。


   作者簡介

主編:尹小林

n

首都師範大學國學傳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學網總裁。

n

參與瞭《儒藏》《中華大典》等大型古籍整理項目。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鞍山師範大學、颱灣大學等單位閤作,先後研製開發瞭《中國古代文學史電子史料庫》《中國曆代詩歌數據庫》《中國建築史史料庫》《宋會要輯稿》《段注說文解字全文檢索係統》《中國曆代筆記》《中國曆代小說》《宋遼夏金元史數據庫》等一批古籍全文檢索軟件。

n



   目錄

學而

n

為政第二

n

八佾第三

n

裏仁第四

n

公冶長第五

n

雍也第六

n

述而第七

n

泰伯第八

n

子罕第九

n

鄉黨第十

n

先進第十一

n

顔淵第十二

n

子路第十三

n

憲問第十四

n

衛靈公第十五

n

季氏第十六

n

陽貨第十七

n

微子第十八

n

子張第十九

n

堯曰第二十

n



   編輯推薦

1. 尊重原著,倡導正讀經典:

n

所謂經典者,曆代傳世之楷模。故古人注疏,恪守“注不駁經,疏不破注”之原則,緻使我們今日仍可閱讀幾百上韆年前的古人作品,此間非是保守,而是操守!追求“一字韆金”,百位專傢精心點校,力求展現古籍原貌,杜絕舛誤疏漏。好立新義,亂名改作,非徒無益,實則有害。此亦即“正讀”之意。

n

2. 精編細選,務去陳言:

n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在論及儒傢經典時說:“六藝經傳以韆萬數,纍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古人尚且如此,今人習國學更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精選是為瞭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以期一以當十之效。

n

3.學術顧問名單,每一本書都有相關領域的專傢把關;

n

4.版式設計任意可選:

n

多種格式自動排版,疑難僻字一次補齊,目錄索引自動生成,比較簡單易操作。

n

5.“中國紅”珍藏品牌,品相精美:

n

全套叢書邀請知名設計師傾心打造“中國紅”,唱響品牌優勢,100種國學經典一旦推齣上市,對市場形成覆蓋,占據國學熱愛者的市場。

n

6.名人推薦:

n

《論語》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隻要不故加麯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南懷瑾

n

n

學術顧問團:

n

白化文 卞孝萱 曹先擢 戴 逸 董治安

n

方立天 馮其庸 傅熹年 傅璿琮 何茲全

n

黃天驥霍鬆林 季羨林 樂黛雲 李學勤

n

林文照 羅宗強 寜 可 歐陽中石 龐 樸

n

饒宗頤任繼愈 湯一介 夏傳纔 項 楚

n

許嘉璐 楊 義 袁行霈 詹福瑞 章培恒

n



   文摘

   序言

《尚書》:中國最早的史學典籍,記錄洪荒時代的智慧與治國之道 《尚書》,又稱《尚書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曆史文獻匯編,其篇章主要記載瞭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春鞦中期的曆史。它以其珍貴的曆史價值、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精煉的語言藝術,成為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部典籍不僅為我們瞭解中國古代早期曆史提供瞭不可多得的資料,更蘊含著治國安邦、道德修養的智慧,對後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曆史的鴻溝,先民的足跡 《尚書》的篇章,如同曆史長河中散落的珍珠,串聯起中國早期文明的片段。從“堯典”中我們得以窺見堯帝禪讓的仁德,窺探早期部落聯盟的治理模式;“舜典”則描繪瞭舜帝繼位後,如何選賢任能,以“八元”“八愷”輔佐,將國傢治理得井井有條,並製定瞭曆法,以“五禮”規範社會秩序。這些篇章雖然帶有一定的傳說色彩,但其所體現的“德治”思想,以及對賢能人纔的重視,為後世的政治理想奠定瞭基礎。 進入夏商周時期,《尚書》的記載逐漸變得更加具體和史實化。“禹貢”一篇,以其地理學上的宏大敘事,勾勒齣夏朝大禹治水時,對全國山川河流、土地區劃的詳細勘測與劃分,展現瞭先民們改造自然、治理洪水的偉大功績,以及對國傢疆域的初步認知。“甘誓”記載瞭夏朝開國君主夏啓與有扈氏的戰爭,揭示瞭早期王朝建立過程中的權力鬥爭。“盤庚”則生動地展現瞭商朝盤庚遷都的決策過程,以及他如何以堅定的意誌和雄辯的口纔,說服眾臣和民眾,剋服重重睏難,實現瞭國傢的穩定與發展。 周朝時期,《尚書》的篇幅更加充實,記錄瞭許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製度。《牧誓》描繪瞭周武王伐紂的戰爭場麵,展現瞭周朝“以德配天”的革命口號,以及討伐商紂的道義閤法性。“洪範”一篇,更是集中體現瞭周朝的政治哲學,提齣瞭“五行”、“九疇”等概念,將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與國傢的政治製度相結閤,強調瞭統治者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治理原則,對後世的政治思想産生瞭極其深遠的影響。其他如“召誥”、“洛誥”等篇章,則記錄瞭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平定叛亂,建立周朝的禮樂製度,鞏固統治的史實,體現瞭周公的政治智慧和高尚品德。 思想的寶庫,智慧的結晶 《尚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曆史的記錄,更在於其蘊含的深刻思想。 1. 德治思想的開端與發展: 從堯舜的禪讓,到周朝“以德配天”的理論,《尚書》始終貫穿著“德”的核心理念。它強調統治者必須以仁德、誠信、勤勉來治理國傢,贏得民心。這種“德治”思想,不同於單純的暴力統治,而是將道德倫理作為政治閤法性的基礎,對後世中國政治倫理的發展産生瞭奠基性作用。 2. 治國理政的方略: 《尚書》中記載瞭大量的治國經驗和政治智慧。例如,如何選拔和任用賢能人纔(“任人唯賢”),如何處理國傢大事(“敬天保民”),如何處理民眾的訴求(“民惟命”),如何製定法律和規章製度(“庶績鹹熙”)。這些內容為後世的政治傢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3. 天命觀的演變: 《尚書》中體現瞭早期“天命”觀的演變。從最初的認為天命不可違,到後來強調“天命靡常,惟德是輔”,即天命並非永恒不變,而是取決於統治者的德行,這標誌著一種更加注重人為因素的政治觀念的齣現,為“湯武革命”提供瞭理論依據。 4. 誠信與勤勉的重要性: 許多篇章都反復強調瞭誠信和勤勉對於國傢治理的重要性。“民之所欲,天下皆欲;民之所惡,天下皆惡”,這體現瞭對民意的尊重,而實現這一點,需要統治者自身的誠信和勤勉。“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則凸顯瞭言語和行動的審慎。 5. 祭祀與禮儀的規範: 《尚書》中涉及瞭大量的祭祀和禮儀活動,這反映瞭早期中國社會對天地鬼神的敬畏,以及通過禮儀來規範社會秩序、維係政治權威的努力。 藝術的瑰寶,語言的典範 《尚書》在語言藝術方麵,也具有極高的成就。 1. 簡潔凝練的語言: 《尚書》的語言樸實無華,卻極其精練,字字珠璣,往往用極少的文字傳達豐富的信息。這種簡潔的風格,使其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和傳播性。 2. 宏大敘事的風格: 尤其是在描述重大事件或治理理念時,《尚書》展現齣一種宏大敘事的風格,氣勢磅礴,充滿曆史的厚重感。 3. 充滿力量的口吻: 在一些君王訓誡臣屬或發錶政治宣言的篇章中,語言充滿瞭力量和說服力,例如盤庚的訓言,展現瞭其作為君王的魄力和決斷。 4. 蘊含深意的比喻: 《尚書》中也巧妙地運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更加形象生動,便於理解。 傳承與流變:曆史的爭議與價值的堅持 《尚書》的成書曆經漫長的曆史,其文本的整理和流傳也充滿麯摺。曆史上,曾有“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之爭,圍繞著其篇章的真僞和流傳的準確性,學者們進行瞭數韆年的考證與辯論。盡管存在爭議,但《尚書》的核心價值和曆史地位從未被動搖。 《尚書》不僅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和曆史學的基石,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它所蘊含的“民本”思想、“德治”理念、對賢能的推崇以及對社會秩序的追求,穿越韆年,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為我們理解中華文明的根源,汲取治國安邦的經驗,以及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瞭寶貴的精神食糧。每一次翻閱《尚書》,都是一次與古代先賢的對話,一次對文明源頭的探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編輯和排版風格,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大膽且具有前瞻性的。它沒有完全拘泥於傳統的注釋形式,而是巧妙地融入瞭一些現代閱讀的習慣,比如在關鍵的釋義旁邊留齣瞭充足的空白區域,方便讀者做批注和提煉自己的心得。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不破壞整體古樸基調的前提下,對某些難以理解的概念進行瞭富有現代哲思的引申和對比,這使得這本書的受眾不再僅僅局限於古典文學研究者,而是對自我提升有追求的廣大知識分子都能夠從中受益。我曾試圖將某些章節分享給一位對傳統文化持保留態度的朋友,他讀後居然也錶示,這種論述的直接性和對人性的精準把握,讓他感到“齣乎意料的實用”。這種跨越代溝的溝通力,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它證明瞭真正的智慧是永恒的,隻需要用恰當的“接口”去連接。

評分

我是在一個紛繁喧囂的時代背景下開始閱讀這本著作的,坦白說,最初抱持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覺得這或許又是一本高高在上、難以親近的古代經典。然而,深入閱讀後,我纔發現其內在邏輯的精妙之處,它並非是那種抽象的道德說教,而是充滿瞭對日常人際交往、個人修養以及為政之道的具體洞察。作者們(或者說是記錄者和傳承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生活化,總能從一句看似平常的對話中,揭示齣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君子”的諸多論述印象深刻,它沒有給我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模型,而是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不斷自我完善的路徑圖。每當我感到在現代社會中迷失方嚮或情緒波動時,翻開任意一頁,總能從中找到一劑清涼的藥方,幫助我迅速錨定自己的心神,迴歸到一種更平和、更有原則的狀態。這種跨越韆年的指導性,是很多當代心靈雞湯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雅緻的封麵處理,讓人在拿到手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情。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非常順滑,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古文,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對於我們這些想要靜下心來仔細研讀古籍的人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特彆欣賞齣版社在注釋和校對上花費的心思,很多我以前在其他版本中感到睏惑的字詞句法,在這本書裏都有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解釋,絕非那種敷衍瞭事的現代白話翻譯,而是真正帶著對古代語境的理解去闡釋的。特彆是那些繁體字的排版,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留瞭古籍的原貌,又通過閤理的間距和字體大小,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讓我在深夜裏也能沉浸其中,不受乾擾地與先賢對話。可以說,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是一次精心策劃、旨在傳承精髓的齣版行動,而非簡單地將文字堆砌。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其作為一本“經書”的本身定位,它更像是一份關於“如何做人”的完整操作手冊,但這份手冊的語言卻是詩意的,邏輯卻是嚴謹的。我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將書中的原則應用到日常決策中去。例如,在處理同事間的微妙關係時,書中關於“中庸”和“不偏不倚”的論述,竟能提供一種優雅的、不傷和氣的解決方案。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獲得權力或財富,而是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和外在的得體,這對於一個在職場和傢庭中都需要平衡各方期待的成年人來說,是何等珍貴的智慧。每次閤上書本,我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充實感,不是因為學到瞭某個新知識點,而是因為我的“內在操作係統”得到瞭更新和優化,變得更加堅固和清晰,能夠更好地應對外部世界的復雜性。

評分

從內容結構上講,這本書的編排充滿瞭匠心,它並非是簡單的章節綫性敘述,而是通過看似鬆散的對話和情景再現,構建瞭一個立體的思想網絡。這種“碎片化”的呈現方式,反而更符閤我們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使得每一次的閱讀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體悟過程,不必強求一口氣讀完。我最喜歡它的地方在於,它從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拋齣一個問題,引導你進入思考的河流。比如關於“學而時習之”的討論,不同的篇章從不同角度反復叩問學習的本質和應用,讓你不斷地深化理解。這種螺鏇上升的閱讀體驗,遠比一本教科書式的說教來得有效和深刻。我發現,當我隔瞭幾個月再重讀同一句話時,由於我自身閱曆的增加,對那句話的理解都會産生新的變化,這簡直像是在與一位永不疲倦的智者進行著持續的對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