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线装中华国粹:白话史记
定价:24.90元
售价:21.2元,便宜3.7元,折扣85
作者: 司马迁,陈霞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39195384
字数:
页码:3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的典籍之一,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线装中华国粹:白话史记》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简洁易懂的翻译和注释,使读者能够消除阅读上的障碍,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本纪
五帝本纪
项羽本纪
世家
齐太公世家
晋世家
越王句践世家
陈涉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列传
管晏列传
韩非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苏秦列传
孟尝君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刺客列传
淮阴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
滑稽列传
五帝本纪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出生就有灵性,很早就会说话,童年时聪明机敏,少年时诚实勤奋,成年后见多识广,有真知灼见。
在那个时候,神农氏的部族已经开始衰败,各路诸侯之间互相攻战,生灵涂炭,而神农氏也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操练兵马,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来归从。而蚩尤是为的诸侯,没有人能击败他。炎帝想进攻欺凌诸侯,于是诸侯都归从了轩辕。轩辕弘扬德行,整顿军队,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躯、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郊野决战,经过数次交手,终于如愿以偿地战胜了炎帝。
蚩尤随后又发动叛乱,不听从轩辕的命令。于是轩辕征调各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交战,终将其擒获并杀了。从此,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征战时劈山开道,黄帝从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鸡头山。
往南到过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在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在涿鹿山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兵营防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祭祀鬼神山川的次数黄帝时多。黄帝获得上天赐予的宝鼎,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乌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都饱受辛劳,有节制地使用水、火、木材等物。
作为天子,他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是黄色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王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有自己的一片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被封为诸侯,居住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项帝。
颛项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稳而有谋略,通达而知事理。他种植庄稼,豢养,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能照临的地方,没有抗拒他的,都归服于他。
颛项帝生了个儿子,名叫穷蝉。颛项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蟜极,峤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峤极都没有登上帝位,到高辛时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项的侄子。
高辛天生就有灵性,刚出生就叫出自己的名字。
他将恩泽普遍施与众人,而不顾及他自己。他耳聪目明,能够了解远方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体察百姓的疾苦。
他仁德而威严,温和而守信,注重品德修养,因此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节俭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并把各种有益的事理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并恭敬地迎送日月出入,他了解鬼神因而慎重地加以供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穿着与百姓一般。帝喾治国,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
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的。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娵訾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什么功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
这部《线装中华国粹:白话史记》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典雅的韵味扑面而来。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线装书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书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考究,泛着淡淡的米黄色,不刺眼,读起来非常舒服。装帧的细节之处,比如细致的丝线和精致的封面烫金工艺,都体现出匠人的用心。这种实体书带来的阅读体验,是电子阅读器完全无法比拟的。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我特别欣赏那种“国粹”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对于喜欢收藏古籍或者对传统工艺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光是它的外观就足以让人心动。
评分这本书的开本和字体设计,充分考虑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市面上很多线装书为了追求古朴,往往会使用过小的字体或过窄的行距,读久了眼睛非常容易疲劳。但这本《白话史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疏朗有致,即使是像我这样需要戴老花镜的人士,也能看得非常轻松。线装书的装订方式虽然传统,但内页的粘合处理得很牢固,不用担心翻页时会散架。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出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能有一本让人可以静下心来,舒适地沉浸其中的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品味文字背后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白话翻译水平,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本还担心白话版会失掉原著的精髓,但读起来却发现,它在保持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经过现代汉语的重新梳理后,变得清晰流畅,人物的性格和历史事件的脉络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有些吃力,很多地方需要反复查阅注释才能理解,但有了这个白话版本,阅读的节奏感明显增强了,几乎可以一口气读下去。尤其是那些精彩的对白和人物的心理描写,被翻译得既传神又贴切,让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现。这对于想了解古代历史,但又苦于文言文障碍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绝佳的入门和精读资料。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选取《史记》的篇目时,似乎进行了一次非常精妙的“提炼”。它没有一味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出了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故事性极强、或最具代表性的列传和本纪。这种“取精华去糟粕”的处理,使得全书的节奏紧凑,重点突出,避免了冗长和重复带来的阅读疲劳。对于初次接触《史记》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提供了一个最高效、最引人入胜的切入点。它成功地将这部鸿篇巨制,转化成了一部既有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中华文化精粹合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历史,而是在听一位老先生娓娓道来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代入感极强。
评分从内容结构上看,编排的逻辑性非常清晰,即便对于没有太多历史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上叙事的步伐。它似乎在保持《史记》原著宏大叙事框架的基础上,做了非常人性化的调整和优化。比如,关键人物的介绍和事件的背景铺垫得非常到位,让读者在进入具体情节之前,就已经对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认知。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编者似乎还巧妙地加入了现代史学家的点评视角,虽然是白话版,但学术的严谨性并没有打折扣。这种兼顾普及性和专业性的做法,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故事会”,而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历史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