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50年经验的老师傅,介绍了将近100道传统点心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按照不同的种类,共分成六个章节,包括一章糕饼、二章松糕、三章酥饼、四章茶点、五章咸点以及六章其他,唤起读者对传统美食的怀旧之情,以及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
书名: 跟老师傅做传统点心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名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 吕鸿禹
ISBN: 9787518419197
contents
004 烘焙笔记
一章 糕饼
008 凤梨客气
010 古早味鸡蛋糕
012 芝麻喜饼
014 象鼻子糕
016 海味月饼
018 金沙月饼
020 山东大饼
022 冰皮月饼
二章 松糕
024 传统绿豆糕
026 奶酪咸糕
028 原味甜糕
030 核桃贵片糕
032 长年糕
034 茯苓糕
036 钵仔糕
三章 酥饼
038 姜酥饼
040 干贝饼
042 芝麻一口酥
044 香妃酥
046 杏仁酥饼
048 继光饼
050 豆渣饼
052 香椿小饼
054 竹堑饼
056 黄油酥饼
058 红豆小饼
060 脆皮泡芙
062 状元饼
064 凤梨酥
四章 茶点
066 地瓜糖
068 芝麻瓦饼
070 地瓜枣
072 麻团
074 江米条
076 芋枣
078 小馒头
080 蒜头薄饼
082 耳朵饼
084 椰子船
086 炸米花
087 小麻球
088 米干糖
090 黄豆软糖
092 麻粩米粩
094 黑糖米香糖
096 黄金御果子
098 马拉糕
100 萨其马
102 发糕
五章 咸点
104 海米碗糕
106 炸咸芋丸
108 八宝丸
110 端午粽
112 咸酥饺
114 麻豆碗粿
六章 其他
116 平安龟
118 传统年糕
120 红豆年糕
122 甜甜圈
124 小窝头
125 苹果面包
126 魔芳
128 自制绿豆粉
130 自制绿豆馅
132 杏仁茶
134 羊羹
135 面茶
136 麻糬
138 圆仔红龟
140 春卷皮
143 粉粿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为“家用烤箱”量身定制的。我家的烤箱是个很普通的上下加热款,温度控制经常不太准,而且热点分布不均匀。我之前用的其他食谱,很多都是以专业级风炉为基准的,导致我做的东西经常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这本书里,作者针对家用烤箱的特性,给出了大量的“温度微调”和“时间加减”的注释。例如,在做需要长时间烘烤的麻饼时,它明确指出如果使用普通家用烤箱,建议在后半段将温度降低10度,并增加锡纸覆盖防止上色过快。这种带着生活经验的、接地气的指导,比那些冷冰冰的精确数值要实用得多。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现有的工具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购买更昂贵的设备。这对于预算有限的烘焙爱好者来说,价值连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复古的、带着浓郁手工感的封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一个烘焙新手,之前买过几本号称“零基础”的书,结果打开全是各种复杂的术语和让人望而却步的配方,感觉像是直接跳到了专业学校的进阶课程。这本书的排版却非常亲切,图片色彩柔和,步骤图清晰得让人安心。特别是它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不同面粉的特性、糖的作用、酵母如何激活等等,都没有一笔带过,而是用很生活化的语言解释清楚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观察面团状态”那一章节,作者用了很多对比图,告诉我理想的面团应该是什么样子,揉到什么程度是“手光、面光、盆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才有的专业词汇,但在这里读起来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邻居在传授秘诀,让我对即将开始的烘焙之旅充满了信心,感觉不再是盲人摸象了。它真的做到了,让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人,能够从最基础的原料认知开始,建立起扎实的理论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复制食谱的层面。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烘焙书都在鼓吹“网红甜点”和各种复杂的法式花式蛋糕,那些东西看起来是漂亮,但材料往往五花八门,动辄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次性投入成本很高,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味道也偏甜腻。这本书的路线完全是反潮流而行之,它主打的是那种温暖的、带着记忆味道的传统中式点心。这种点心更注重“香气”和“麦香”,比如红豆沙的沙糯度、芝麻馅的焦香,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它对食材选择的建议,比如推荐使用特定产区的糯米粉或者黑芝麻,这些细节让成品风味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父母吃到我做的核桃酥时都惊呆了,说味道和他们小时候吃到的老字号一模一样,瞬间勾起了回忆。这种“找回初心”的烘焙体验,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法式甜点完全无法给予的。它不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扎根于食物本身的味道哲学。
评分这本书的“新手友好度”设计得极其巧妙,它没有一上来就扔给你一个需要发酵超过12小时的复杂面包方子。它从最简单的——不需要发酵的——“固态点心”开始铺垫,比如蒸糕、松糕。通过这些几乎零失败的入门款,让我快速熟悉了温度、湿度的控制,并建立了对“烘焙”这个概念的基本信心。这种由浅入深的梯度设计,非常符合人类学习曲线。等我顺利完成了前几章的练习后,再去看那些需要打发蛋白霜、揉面发酵的更复杂的中式酥皮点心时,心里就不那么慌张了。作者似乎深谙新手的心理障碍,总是在关键时刻给出鼓励性的文字,告诉你“如果失败了,那是因为你家的烤箱脾气还没摸透,再试一次就好”,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让我在尝试失败几次后依然愿意坚持下去,而不是直接把书扔到一边积灰。
评分我尝试做了几款里面的中式点心,比如那个桂花糕和椒盐酥饼,体验感简直是颠覆性的。我一直以为传统点心制作过程会非常繁琐,需要用到什么石臼、杵臼之类的古老工具,但这本书非常贴心地给出了现代厨房工具的替代方案,很多步骤都是用平底锅或者烤箱就能完成的,非常适合我家这种小厨房。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把东西做熟,更注重“味道的层次感”。比如在做酥饼的油酥部分,作者详细说明了要用“热油烫面”而不是简单的混合,这直接决定了成品酥松的程度。第一次做的时候我有点偷懒,直接用凉油了,结果酥皮不够分明,口感偏硬。第二次严格按照书里的提示操作后,天哪,那个层次感和入口即化的美妙口感,简直是质的飞跃!这让我意识到,传统制作中的每一个细微步骤,背后都有着深刻的道理,而这本书恰恰捕捉并完美地还原了这些“匠人精神”的核心。它真的像一位老师傅在耳边手把手地教你,每一个“秘诀”都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