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鹏程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育儿经验
  • 拖延症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行为习惯
  • 2-6岁
  • 正面引导
  • 时间管理
  • 妈妈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1917
商品编码:300147944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定价:25.00元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682219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仅用5步,解决孩子“性子慢”、做事磨蹭、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的问题!
◆妈妈请注意:孩子“性子慢”、拖拉,直接影响他未来的工作、就业,要重视起来!
◆本书自2011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累计近10万册,成为解决孩子拖拉方面的经典作品。2015年本书获得韩国知名出版社青睐并引进韩国,在韩国市场亦深受欢迎。
◆本书作者鲁鹏程创作畅销书多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出版4多年来持续加印,达50多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让孩子吃点苦吧》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我家孩子爱学习》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内容提要


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只用几分钟,他却要用半个多小时?
为什么他从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晚上十点还写不完?
为什么说好早上八点出发,但是他拖了半小时还没准备好?
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他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
……
现在,很多妈妈都快因为孩子的“慢性子”而崩溃了。这些孩子就像小蜗牛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忙、磨磨蹭蹭。你急的跺脚、发脾气,却仍是无济于事!
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迅速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
认同并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
妈妈给孩子一些做事的信心;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让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
焦急的妈妈们,孩子“性子慢”,拖拖拉拉,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完全可以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目录


**章 我真的快不起来啊!——发现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
1. 反正有人安排,我不管了!——妈妈不要包办、越俎代庖
2. 妈妈不在,呵呵!——只要没妈督促,孩子就会拖拉
3. 我也着急啊!——孩子心里也着急,但就是快不起来
4. 有什么好着急的!——孩子天生慢性子,什么事都不急
5. 它还不是*好的!——苛求,为做好一件事不停地重复
6. 玩?好哦!学习?哼!——要是玩,动作就快;学习,就磨蹭
7. 咦,那有只蚂蚁哦!——老是分散注意力,自然做事拖拉
8. 我心情不好!——孩子高兴,就快;不高兴,就拖拉
9. 是去呢,还是不去?——孩子犹豫不决,就会磨蹭拖拉
10. 我就不快!就不快!——孩子用“拖拉”对抗妈催促
第二章 快点快点,赶紧的!——催促孩子,会让他变得更慢
11. 快点收拾干净!——越说快,孩子越快不起来
12. 快点,快点啊!——妈妈别用“快点”妨碍孩子的独立
13. 快去××!快去××!——别让几个“快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14. 你快点说啊!——孩子有话说不出,反而说“没什么”
15. 你真是不像话!——孩子会感到委屈,感到妈冷漠
第三章 妈妈,请别不耐烦!——认同并尊重孩子做事的节奏
16. 别磨磨蹭蹭的!——孩子其实有自己的做事节奏
17. 没看我忙着呢吗?——妈妈总是忙,孩子想说都没机会
18. 说了多少遍还记不住?!——妈妈需要耐心一点等待孩子成长
19. 他干什么都慢——别用反话刺激孩子,要正面鼓励他
20. 要有个女孩样!——想让女孩“文静”,但她可能会变“拖拉”
21. 你可是个男孩呀!——别暗示男孩懦弱,否则他会没自信,更“拖拉”
第四章 我要给孩子点信心啊!——妈妈自己要适当地作一些改变
22. 妈妈相信你!——不在孩子身边,他反而能“快”一些
23. 孩子,谢谢你!——妈鼓励会让孩子积极动起来
24. 跟你商量个事!——与孩子商量一些事,提升他的能动性
25. 来,帮帮妈妈!——记得给孩子创造点做事的机会
26. 不着急,不急!——提醒自己“不着急”,放慢自己的节奏
第五章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纠正孩子浪费时间的不好习惯
27. 真是不想起床啊!——别再纵容孩子睡懒觉了
28. 唉,又迟到了!——纠正孩子不守时的毛病
29. 不知道把它丢到哪里了!——培养做事有条不紊的习惯
30. 一上网,时间就过得特快!——让孩子有节制地上网
31. 我再杀一盘,然后立即……——别让孩子“讨价还价
32. 白天老犯困呢!——纠正孩子爱熬夜的坏毛病

第六章 你要做一下计划哦!——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
33.我为什么要学习?——教孩子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
45.学习,我不知道怎么学啊!——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
46.我知道该做什么了!——教孩子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
47.不做“突击队员”了!——确定孩子每天学习的量
48.这一天过得好慢啊!——教孩子合理分配一天的学习时间
49.我学得“头昏脑胀”——告诉孩子:文理科,交替学习
50.学习怎么没有进步呢?——检查学习效果,适当调整计划
51.这样的计划我完不成!——计划要有可行性
52.你看人家的计划多好啊!——计划要适合自己的孩子
53.我的计划有问题吗?——制订学习计划必须注意的问题
54.我长大了要做……——帮孩子做好长期计划

第七章 我的时间,我做主!——提高孩子的时间利用率
1. 每天我有25个小时啊——建立起孩子的时间观念
2. 你的时间,浪费太多了!——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利用效率太差
3. 他老是自由散漫,管不住自己!——提升孩子的自律性
4. 学习,玩耍两不耽误!——劳逸结合,学习效果才**
5. 没意思,我不玩了!——教孩子学会分解复杂的任务
6. 我只要坐在书桌前就好了!——避免孩子“磨洋工”
第八章 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解决孩子在学习中的拖拉问题
55.我真不想做作业!——弄清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
56.跪求作业答案!——如何应对孩子写作业偷懒的问题
57.我写得好慢呀!——孩子写作业太慢,家长怎么办?
58.都23:00了,还没写完!——督促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59.妈妈,来陪我写!——陪孩子写作业,要慎重对待
60.先复习功课,再写作业!——给孩子传授写作业的窍门
61.天啊,还要做总结?!——引导孩子及时做总结
62.忘了写小数点了!——教孩子克服写作、考试马虎的毛病
63.我就爱“临阵磨枪”!——让孩子提前复习,不要指望考前“突击”
64.那道题把我拦住了!——考试时,别让孩子“死抠题目”

作者介绍


鲁鹏程,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曾在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喜爱的教师”“青年教师”,现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出版过家庭教育著作十几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出版4多年来持续加印,达50多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让孩子吃点苦吧》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我家孩子爱学习》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一书,于2015年引入韩国出版。

文摘



序言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内容简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拖拉”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普遍难题。从起床、写作业到收拾玩具,孩子似乎总有办法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冗长而耗时。这不仅让家长们心力交瘁,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生活习惯。本书第三版在原有基础上,深度整合了最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家长们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你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拖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何孩子会拖拉?深度解析背后的原因 本书首先将目光聚焦于孩子拖拉行为的深层原因。不同于简单归结为“懒惰”或“不听话”,本书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认知发展与执行功能: 孩子的大脑,尤其是负责计划、组织、时间管理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皮层,仍在发育中。他们可能难以准确估计时间,难以在多步骤任务中保持条理,也容易被当下更具吸引力的事物吸引而忽略既定的任务。本书将详细介绍执行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并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情绪与动机: 拖拉往往与孩子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对于令人感到厌烦、困难或缺乏兴趣的任务,孩子自然会产生逃避心理。本书将探讨孩子缺乏内在动机、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主义、或者仅仅是出于对控制权的渴望等情绪因素,如何导致拖拉。家长将学会识别并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信号,并找到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有效途径。 环境与习惯: 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日常习惯的建立,都对孩子的行为模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混乱无序的环境,缺乏明确的规则和期待,或者家长过度包办,都可能无意中助长孩子的拖拉习惯。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优化家庭环境,建立清晰的作息和任务流程,并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感官处理与注意力: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感官处理的差异,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当环境过于嘈杂、任务指令不清、或者学习材料不够吸引人时,他们更容易分心,从而表现出拖拉。本书将提供一些识别和应对这些情况的建议,帮助家长为孩子创造更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从理解到行动 理解原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本书第三版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日常生活到学习任务的各个方面: 建立清晰的规则与期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书强调建立清晰、具体、可执行的家庭规则的重要性。这些规则需要与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相匹配,并且要让孩子充分理解。例如,针对“早晨赖床”的问题,可以明确规定起床时间、起床后的具体活动流程(如洗漱、穿衣、早餐),并辅以视觉化的时间表或小奖励。 分解任务与设置时间目标: 对于复杂的任务,孩子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从而选择拖延。本书将教授家长如何将大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小步骤,让孩子更容易着手。同时,引入“时间箱”(Timeboxing)等概念,帮助孩子学会为每个小任务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制,培养时间意识。例如,写作业可以分解为“阅读题目”、“写第一道题”、“检查第一道题”等,并为每个环节设定10-15分钟的时间。 利用视觉化工具与提醒: 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仍在发展,视觉化的工具能够极大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执行任务。本书将提供各种实用技巧,如制作每日/每周日程表、任务清单、进度追踪图、以及使用闹钟和计时器等。这些工具不仅能帮助孩子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还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成就感。 激发内在动机与兴趣: 强迫和惩罚往往适得其反,真正有效的动力来自于内在。本书将提供多种激发孩子学习和完成任务兴趣的方法,例如: 联系实际生活: 将学习内容与孩子的兴趣爱好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给予选择权: 在可控范围内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性。例如,“你想先做数学还是语文?” 鼓励尝试与冒险: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不怕犯错,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游戏化学习: 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融入挑战和奖励机制。 培养良好的习惯与 routines: 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克服拖拉的基础。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建立晨间、晚间、学习、睡前等一系列固定的 routines。这些 routines 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减少决策的精力消耗,从而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有效沟通与积极反馈: 沟通是解决一切亲子问题的桥梁。本书将强调积极、耐心、理解的沟通方式。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困难,并用鼓励和支持性的语言来引导。同时,及时给予具体的、积极的反馈,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家长自身的调整与成长: 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本书将引导家长反思自身的教养模式,避免过度焦虑、唠叨或包办,而是学会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和支持者。理解“完美不是目标,进步才是”的重要性,并学会自我关怀,避免 burnout。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策略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其拖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也会有所不同。本书第三版特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幼儿、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帮助家长因材施教。 幼儿阶段: 侧重于通过游戏和模仿建立基础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学龄前阶段: 引入简单的任务分解和时间概念,培养初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小学生阶段: 重点在于培养学习习惯、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学习挑战的策略。 初中生阶段: 面对青春期特有的挑战,强调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以及建立更成熟的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实践案例与反思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丰富的实践案例。通过真实的家庭故事,家长们可以看到其他家庭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的,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这些案例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挑战,帮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的困境并非孤例,而且总有解决的办法。同时,书中的反思环节引导家长在阅读后进行自我评估,结合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解决方案。 结语: “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是一本集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的育儿指南。它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应对孩子拖拉问题的切实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家长们建立起对孩子成长的深刻理解,学会如何用爱与智慧,引导孩子走出“拖拉”的泥沼,迈向更独立、更高效、更自信的未来。本书的目标是让家长们从“焦虑的追赶者”转变为“智慧的引导者”,在亲子关系的和谐中,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育儿,我一直秉持着学习的态度,遇到问题就想找书来寻求答案。我家的小朋友,虽然其他方面都挺让人省心,但唯独“慢”这一点,真的快把我逼疯了。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穿衣服,亦或是吃饭,总是慢吞吞的,仿佛时间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我听说过一本叫做《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的书,名字就非常直观,感觉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我还没有细读这本书,但从书名和价格来看,确实很吸引人。我猜测这本书会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孩子拖拉的行为,也许会涉及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甚至是大脑发育的某些方面。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比如,如何设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如何引导孩子规划任务,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时间管理能力等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管”孩子,更能帮助我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配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且,“第3版”这个字眼,让我觉得这本书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内容的迭代,应该会包含更前沿的育儿观点和更成熟的实践经验。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智慧的妈妈,能够从容应对孩子拖拉的问题,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愉快。

评分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总是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我感到束手无策。我家的小宝贝,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就是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特别是在写作业和整理东西的时候,简直是“蜗牛爬”。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的书籍,偶然看到了《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这本书的推荐。虽然我还没有翻阅它的内容,但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来剖析孩子拖拉行为的根源,然后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设定合理的规则和界限,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到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让我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孤军奋战。而且,“第3版”这个标签,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应该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更加可靠和实用。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更多育儿的“秘籍”,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更加有智慧的妈妈,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入手。我家孩子今年小学二年级,简直是“拖拉大王”,写作业磨磨蹭蹭,穿衣服拖拖拉拉,吃饭也慢吞吞,每天我都要催上几十遍,简直要崩溃了!身边很多朋友都推荐这本书,说是“育儿神器”,简直能拯救万千“焦虑妈妈”。虽然我还没有真正读到书本的内容,但从大家的口碑和推荐来看,这本书一定能给我提供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理论支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解答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比如,为什么孩子会拖拉?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天生的性格问题,还是教育方式不对?如果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我又该如何调整?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给我详细地分析孩子的行为,然后提供一套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我渴望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养成独立、高效的习惯,而不是总是依赖我的监督和提醒。特别是书中提到的“第3版”,意味着它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内容应该更加成熟和贴合当前孩子的成长特点,这一点让我非常安心。我甚至想象着,读完这本书,我能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高效成长计划”,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解决孩子“磨蹭”问题的书籍,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虽然我还没有翻开书页,但“满28包邮”这个价格真的非常吸引人,而且“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这个书名,简直就是写出了我心声的呐喊!我家宝贝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但是一旦涉及到需要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比如整理玩具、准备上学的东西,那简直是“龟兔赛跑”的速度。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有的时候严厉批评,有的时候软语相劝,甚至想过奖励机制,但效果都时好时坏,没有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看到了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孩子拖拉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科学依据”。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对照着看看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类似的表现,然后针对性地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尤其是我注意到是“第3版”,我猜想它可能已经吸收了前两个版本的反馈和最新的育儿理念,内容应该更加扎实和有说服力。我希望读完之后,我能变成一个更加“懂孩子”的妈妈,能够用更智慧、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催促”和“抱怨”的怪圈。

评分

最近我一直被孩子“磨蹭”的问题困扰,简直是我的育儿“心结”。听朋友说有一本叫做《满28包邮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的书,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接地气,而且“满28包邮”的价格也很实在。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开始阅读,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期待。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简单的“鸡汤文”,而是会深入分析孩子拖拉行为的深层原因,并且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希望书中能够告诉我,拖拉行为究竟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还是受到环境或教育的影响?如果是后者,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这一缺点?我期待书中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如何教会他们制定计划,如何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完成事情。尤其是“第3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优化,更加成熟和具有参考价值。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不再感到焦虑和无助,而是能够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更有策略的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最终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