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烹饪艺术教程——烹饪专业项目课程试用教材
定价:18.00元
作者:茅建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19738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餐越来越讲究,不仅仅要吃得饱、吃得健康,同时对用餐的环境、食物的色彩和形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对食品的美化古已有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的艺术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带动了餐饮行业中烹饪艺术的发展。近年来,中外饮食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类西式餐饮的烹饪艺术走进国人视线,对中式传统菜肴进行西式装盘包装已经成为现代餐饮市场中流行的趋势。同时,随着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等条件的提升,审美取向和创新意识也得到提升,更多的餐饮从业人员对烹饪产品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作为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一定的烹饪艺术理论,掌握一定的烹饪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为此,我们编写的《烹饪艺术教程》打破了以往同类教材的体例,有诸多改革之处:
    首先是教材的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作为编写重点,介绍了关于烹饪艺术的基本知识,其中结合了大量的美学色彩、构图等知识,不仅在制作烹饪艺术品方面有帮助,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教材中对各类烹饪艺术均有介绍,并将基本技能配以图片、文字说明,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了以上内容后,即可具备制作烹饪艺术品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结合现在的行业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流行的烹饪艺术技法,有助于学生将来在从业过程中融汇各种技法优势,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其次是教材的形式。体现了烹饪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沿理念,尤其是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特点,使教师按模块来教,学生按任务去做,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我们将实践项目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烹饪美学、烹饪原料学、宴会设计等)整合在一起,水融,学生一方面通过实践掌握相关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学习相关理论,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本书收录整合了大量的项目相关知识,包括原料相关知识和项目的文化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作品的制作技法、原料特性,同时也能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烹饪艺术。
    本教材是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大潮下完成的,内容实用、够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烹饪艺术制作的好老师、好帮手。
目录
模块一 烹饪艺术认知
 任务一 认识烹饪艺术
 任务二 烹饪美学基础
模块二 烹饪艺术——果蔬类雕刻
 任务一 食品雕刻综述
 任务二 花卉、植物类果蔬雕刻
 任务三 动物类果蔬雕刻
 任务四 风景、器皿、瓜雕类果蔬雕刻
 任务五 人物类果蔬雕刻
模块三 烹饪艺术——食料类雕塑
  任务一 黄油雕刻、巧克力雕刻
  任务二 琼脂雕刻
  任务三 冰雕
  任务四 面塑
  任务五 糖艺
模块四 菜肴围边与装饰
  任务一 菜肴围边与装饰综述
  任务二 包围式菜肴围边
  任务三 分割式菜肴围边
  任务四 点边式菜肴围边
  任务五 中心式菜肴围边
模块五  烹饪艺术的综合运用与席面设计
  任务一 烹饪艺术的综合运用
  任务二 主题宴席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专业且不失温度”。它不像一些纯粹的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也不像一些菜谱那样流于表面。它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的职业素养——比如对食材的敬畏之心、对卫生安全的严格遵守,以及对时间管理的精确把握。例如,在讲解食材采购和储存时,它详细列出了不同季节、不同类型食材的最佳保鲜方法,这不仅是烹饪技能的一部分,更是对资源负责任的态度。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跟随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在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他既会纠正我的错误手法,也会鼓励我进行创新尝试。这种亦师亦友的教学风格,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它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未来从事专业烹饪工作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整体上是令人满意的,纸张适中,不易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不易疲劳。但如果说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在某些涉及复杂酱汁制作的部分,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动态的、更细腻的视频或动画参考(当然,作为纸质书这有些强人所难),可能会更完美。不过,就目前纸质教材能达到的效果而言,图例的清晰度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关于中式点心制作的那一章,揉面、发酵、整形等环节的图片,细致到可以看到面团的纹理变化。有一点稍显遗憾的是,可能受限于教材的定位,对于一些非常小众或地方性的特色烹饪技巧涉及较少,内容偏向于主流和基础的专业技能。但考虑到它作为“教程”和“试用教材”的定位,这种聚焦于核心技能的取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评分作为一本“试用教材”,我非常关注它在“项目课程”设置上的创新点。翻阅下来,我发现书中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训环节。比如,在讲解宴会菜设计时,它不是给出固定的菜单,而是提出一个假设场景——“为20人商务宴请设计一个以海鲜为主的套餐”,然后引导读者从成本控制、营养搭配、菜品顺序等多个维度去规划。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思考能力。此外,书中对设备操作规范的强调也十分到位,对于工业化厨房环境下的安全操作,有着非常细致的指导,这对于未来想进入餐饮行业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手经验。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单元末尾设置的“自测与反思”部分,它迫使读者回顾学习内容,并思考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翻过去就算完事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的烹饪原理到具体的菜系实践,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学习起来很有条理。我个人对其中关于“风味构建”的那一节印象最为深刻。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放盐”或“放酱油”,而是深入探讨了酸、甜、苦、辣、咸五味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不同调味料的组合来达到和谐的味觉平衡。书中还引入了一些现代食品科学的知识,比如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在不同烹饪温度下的具体表现,这让烹饪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而是有了科学依据支撑。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完整路径。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些经典菜肴的调味比例进行了微调,结果风味确实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我不再惧怕复杂的菜式。
评分这本《烹饪艺术教程——烹饪专业项目课程试用教材》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本偏向实操和理论结合的教材。我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它的实用性,毕竟是“项目课程试用教材”,就意味着它应该紧密贴合实际教学的需求。内页的排版是双色印刷,图文并茂,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我特别欣赏它在基础功部分的处理,例如刀工的讲解,不是简单地罗列步骤,而是配有清晰的步骤分解图和操作要点提示。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了不同食材的预处理方法,从清洗、去皮到初步的切割,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到位,甚至连一些细节,比如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色泽和营养,都有提及。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菜,更是在培养一种系统性的烹饪思维。对于那些希望打下坚实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起点。它没有过分追求花哨的菜品展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烹饪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上,这一点在专业教材中尤为可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