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7目标之选餐厅指南
:48.00元
作者:张勇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84170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7目标之选餐厅指南》覆盖全国及新加坡,通过美食评委及编委会层层评审优化,为读者甄选出2017年各地区品质餐厅。为广大饕餮食客提供*精准、*的美味餐厅指南。
内容提要
本书以精益求精的美神为出发点,以20余座城市中的中餐、法餐、意餐、日餐、扒房及特色餐厅为分类方向,精选致臻餐厅,将这些获奖餐厅集结成册,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以供抛砖引玉,用更加精准的视角与品位,诠释美味与生活的关系。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勇:中国DM杂志创始人;瀚彰传媒董事长;《TARGET》杂志出品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时间印记”在如今看来是如此沉重,以至于我很难推荐给任何人。如果说指南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特定时间点的“最佳快照”,那么这本指南提供的快照已经完全失焦、严重过时。我试着将它作为旅行前的辅助工具,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书中介绍的许多餐厅,要么在指南出版后不久就因为经营不善关门大吉,要么已经更换了主厨,口味和风格完全变了样。我们都知道,餐饮业的生命周期极短,一本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读物,如果内容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其存在的意义也随之消亡。这本书最大的“功能”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历史文献,记录了2017年某些餐饮界的泡沫和盲点。对于一个追求当下、追求新鲜体验的读者而言,它提供的指导价值,远不如随手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周边评价来得可靠和高效。这是一次昂贵且徒劳的阅读投资。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竟然是反向的——它让我更加确信,依赖传统指南来指导我的味觉探索是多么的不可靠。我记得其中有几家餐厅,指南上对它们的描述简直是天花乱坠,称赞其摆盘如何精妙,食材如何稀有。然而,当我根据这些信息前往时,发现那所谓的“艺术品”式的摆盘根本不考虑食用体验,很多配菜冷得像冰箱里刚拿出来的一样,而主菜份量少得可怜,性价比低得令人咋舌。更别提,指南中对特定菜系(比如地中海风味或东南亚小吃)的覆盖面窄得可怜,几乎完全忽略了那些在2017年已经开始悄然兴起,并逐渐占据市场重要地位的融合菜流派。它似乎固守着一个过时的、以法餐和精致日料为主导的美食版图,对那些更贴近城市烟火气、更具社会文化代表性的餐饮场景视而不见。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没有掌握到新的美食信息,反倒像是被强行拉回到几年前那个相对保守的美食年代,错失了真正的味觉前沿。
评分这本《2017目标之选餐厅指南》真是我近几年最失望的美食读物之一。我本以为,既然挂着“目标之选”的名头,至少在推荐的独特性和前瞻性上会有所突破,毕竟2017年已经过去,现在的眼光回看,更是能看出其局限性。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被反复提及的“常客”——那些几年前就火遍全网、如今早已在社交媒体上被过度曝光的米其林星级老店。介绍文字像是从五年前的宣传册上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毫无新意,语气也极其公式化,生硬地罗列着菜品名称和主厨的履历,却完全捕捉不到那些餐厅如今真正的用餐氛围或服务上的细微变化。更别提,指南中对新兴的、真正有创新精神的独立小馆的关注度几乎为零,仿佛美食界在那一年只围绕着那几家“政治正确”的高档餐厅打转。我花了大量时间对比指南中提到的几家热门餐厅的实际体验,发现其对“目标”的定义过于保守和功利化,更像是迎合了当时主流点评网站的热度,而不是真正深入挖掘了美食文化的脉络。对于一个热衷于探索城市隐藏美食角落的食客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价值近乎于零,它更像是一份过时的、缺乏灵魂的“打卡清单”。
评分作为一名热衷于收集各类美食地图和导览册的爱好者,我通常会对比不同版本的指南,寻找它们的侧重点和偏见。然而,这本《2017目标之选餐厅指南》的“偏见”实在过于明显且令人困惑。它对“目标”的定义似乎完全围绕着“容易获得媒体曝光度”展开,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烹饪水准或食客口碑。例如,指南中花了整整三页篇幅介绍了一家以其昂贵酒单和奢华装修著称的场所,但在描述食物时,措辞却显得非常谨慎和敷衍,似乎作者自己也对核心产品缺乏信心。相比之下,那些真正用心做菜、服务周到但营销预算不足的小店,要么被一笔带过,要么干脆遗漏。这种筛选标准让这本书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它更像是某个特定公关集团年度合作项目的产物,而非独立评审的结果。阅读它时,我需要时刻在心里打个问号:这个推荐是真的因为好吃,还是因为他们付了推广费?这种心理负担极大地削弱了阅读的乐趣和参考价值。
评分阅读体验堪称一场灾难,从装帧设计到排版布局,都散发着一种廉价的、匆忙赶工的气息。纸张的质感粗糙,油墨的印刷清晰度也欠佳,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重量感非但没带来“厚重”的专业感,反而显得累赘。最让人抓狂的是索引系统的混乱,想查找某个特定区域的餐厅,需要反复在前后章节间跳转,逻辑完全不连贯。更不用提那些本应是核心亮点的“独家幕后故事”或“主厨访谈”,内容空洞,语言矫揉造作,充满了故作高深的形容词,比如“味蕾的史诗”、“烹饪的哲学沉思”,但当你试图去寻找具体支持这些宏大叙事的佐证时,却发现一片空白,纯粹是为凑字数而堆砌的空洞文字。我不得不承认,我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试图弄懂这本书想表达什么,而不是用来规划我的下一顿美餐。这本指南如果仅被当作一本装潢精美的垫脚石,或许还能发挥点作用,但作为一本严肃的美食参考书,它实在缺乏应有的严谨和专业素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