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 9787510402494

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 978751040249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玉輝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溝通
  • 兒童教育
  • 傢庭教育
  • 溝通技巧
  • 傾聽
  • 錶達
  • 心理學
  • 育兒
  • 0-6歲
  • 親子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末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新世界齣版社
ISBN:9787510402494
商品編碼:3006908238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9-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

定價:32.00元

售價:19.2元,便宜12.8元,摺扣60

作者:張玉輝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104024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推薦購買:父母必讀,新時代*符閤中國社會的教子書《窮養兒子富養女》*的本土親子教育法。沒有不聽話的孩子,隻有不會說話的父母;沒有不願意說話的孩子,隻有不會聽話的父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懂方法和技巧的父母。

內容提要


作為父母,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平時是否說過這樣的話:
當你吩咐或命令孩子做某事,孩子不願意做或磨磨蹭蹭時,你立刻說道:“我數三個數!”
當孩子興奮地跟你談起他的夢想時,你嘴一撇,斜著眼睛看瞭孩子一眼:“就你?算瞭吧!”
孩子是個“人來瘋”,當來客人,你對孩子是否當場就打罵,還是威脅道“等客人走瞭再收拾你”?你知道這兩種方式都很糟糕嗎?
當孩子不聽你的話,經常做錯事,你是否說道:“你呀,一輩子都這樣瞭!”
成對孩子的撒潑打滾,你束手無策,隻好說道:“好好好!都依你!”
當發現孩子做錯瞭事,你立刻氣勢洶洶地質問道:“這是誰於的?”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你不勝其煩,吼道:“再鬧,再鬧大老虎來把你吃瞭!”
當孩子做錯事時,你立刻怒目而視,大加懲罰;當孩子做對事時,你立刻得意忘形,大加稱贊,“你真棒”、“你真乖”不離口中,你是否知道你誇錯瞭孩子?
作為父母,你的孩子是否對你說過這樣的話:
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說一說,可是說著說著,就來一句“不跟你說瞭”,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跟你說瞭嗎?
孩子滿臉憂傷地告訴你,他的心情很不好,你是怎麼對待的呢?
你知道孩子在跟你說話時,你該怎麼聽嗎?你應該嘴上怎樣說,心裏怎麼想,姿勢該怎麼樣的嗎?

目錄


篇 尊重是溝通的基礎
章 蹲下身子說話——學會尊重孩子
1.放下傢長的架子
2.做錯事情要說“對不起”
3.學會給孩子麵子
第二章 我傢有個“人來瘋”——如何在客人麵前管教孩子
1.找齣病癥好下“藥”
2.不要當著客人的麵打罵孩子
3.如何收拾“人來瘋”
第三章 “人傢心情不好呢!”——接納孩子的負麵情緒
1.尊重孩子的情緒
2.疏導強於打壓
3.有效引導孩子的情緒
第四章 將孩子培養成自己的“粉絲”——要贏得孩子的尊重
1.凡齣言,信為先
2.要夾對口菜
3.當好孩子的榜樣
第二篇 與逆反孩子的溝通術
第五章 讓孩子體會“自作自受”——懲罰不當會激起孩子的逆反
1.犯錯是孩子的權利
2.說明比說教更重要
3.“打一頓”解決不瞭問題
4.讓孩子接受自然懲罰
第六章 你的地盤你做主——歸還孩子的“自治權”
1.清晰地劃齣孩子的“地盤”
2.不要越“雷池”半步
3.教孩子學會“治理”自己
第七章 “逆子”可教——如何與叛逆的孩子溝通
1.你的孩子為什麼會逆反
2.逆嚮思維應對逆反的孩子
3.對待逆反有技巧
第三篇 父母學會傾聽,孩子纔會傾訴
第八章 孩子為什麼對父母守口如瓶——如何“套”齣孩子的心裏話
1.孩子為什麼不對你說心裏話
2.不要站在彆人的立場上打壓孩子
3.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
第九章 傢長願意聽,孩子纔願意說——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1.溝通從傾聽開始
2.這樣傾聽有效
3.允許孩子說“不”
第四篇 溝通的誤區
第十章 “我數三個數!”——不要威脅孩子
1.傢長數的三個數
2.“三個數”對孩子的影響
3.從“鳴槍”到做“甩手掌櫃”
第十一章 無理取鬧的孩子怎麼理——孩子無理取鬧時的溝通術
1.以“不理”治“無理”
2.給孩子畫個“餅”
3.“藉力打力”與“順藤摸瓜”
第十二章 “就你?算瞭吧!”——不要打擊孩子
1.不要打擊孩子
2.正確看待孩子的興趣
3.幫孩子樹立理想
第十三章 傾訴 傾聽——傢長應學會傾訴,教孩子學會傾聽
1.鼓勵孩子傾訴
2.教孩子學會傾聽
3.父母要學會傾訴
第五篇 :和孩子說話有技巧
第十四章 慎誇“你真棒”——父母該如何誇奬孩子
1.一片贊賞一片光
2.彆這樣誇孩子
3.誇奬孩子有方法
第十五章 “你真乖”的殺傷力——不要用“乖”來要求孩子
1.“你真乖”對孩子的束縛
2.你可以不乖,但不要學壞
3.引導孩子錶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第十六章 “不關你的事,一邊玩去!”——讓孩子在參與之中成長
1.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2.我需要你的幫忙
3.適時上演“小鬼當傢”
第十七章 “這是誰乾的?”——父母追究責任,孩子尋找藉口
1.“這是誰乾的”帶來的負麵作用
2.彌補錯誤比追究責任更重要
3.培養勇於擔當的孩子
第十八章 “你呀,一輩子都這樣瞭!”——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簽
1.貼標簽效應
2.傢長要嘴下留情
3.幫助孩子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心之橋”係列:開啓有效溝通的親子智慧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飛速發展,信息爆炸,然而,在傢庭這個最溫暖的港灣中,親子溝通的挑戰卻日益凸顯。我們常常發現,曾經親密無間的父母與孩子,仿佛隔著一道無形的牆,傾訴者感到疲憊,傾聽者則顯得疏離。父母的一番苦心,有時卻換來孩子的叛逆與沉默;孩子的心聲,父母又常常因為誤解而無法觸及。如何纔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讓他們願意傾訴,也願意聽取父母的引導?“心之橋”係列,正是一套為解決這一難題而生的親子溝通指南,它不是一本空洞的說教手冊,也不是一套僵化的理論框架,而是凝聚瞭無數傢庭實踐經驗的智慧結晶,旨在搭建一座通往孩子心靈深處的橋梁,讓愛與理解在其中自由流淌。 第一捲:看見並迴應,讓孩子“聽”進你的話 本書深入剖析瞭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模式,揭示瞭為何傳統的說教式溝通往往適得其反。作者以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為引,嚮傢長展示瞭如何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從“命令”和“說教”轉變為“邀請”和“引導”。 洞察孩子的“聽”的密碼: 許多傢長誤以為隻要把話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孩子就能聽進去。殊不知,孩子的聽覺和理解能力與成人有著顯著的差異。本書強調,要讓孩子“聽”進去,首先要學會“看見”他們。這裏的“看見”並非簡單的視覺觀察,而是深入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和需求。例如,當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時,傢長往往會直接命令“快去收拾!”而這本書會引導傢長思考,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收拾?是覺得好玩的時間太短?還是對收拾這件事感到無聊?或是玩具太多,不知道從何開始?理解瞭背後的原因,纔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非暴力溝通”的實踐應用: 本書將“非暴力溝通”的精髓融入日常親子互動,教會傢長如何用溫和而堅定的語言錶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時尊重孩子的感受,避免使用指責、批評、比較等帶有負麵能量的詞語。例如,與其說“你怎麼總是這麼懶惰,連自己的房間都收拾不好!”不如換成“看到房間裏玩具散得到處都是,我感到有些擔心,怕你找不到需要的,也怕不小心絆倒。我們一起想個辦法,讓房間變得整潔一些,好嗎?”這樣的錶達方式,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從而願意配閤。 “共情”的藝術: 共情是理解孩子,走進他們內心的關鍵。本書提供瞭具體的技巧,幫助傢長學會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即使這些想法在成人看來並不成熟或者不閤邏輯。通過復述、提問和迴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情緒得到瞭認可。例如,當孩子因為玩伴不肯分享玩具而傷心哭泣時,傢長可以蹲下來,溫柔地說:“你現在一定很難過,因為你很想和你的朋友一起玩,但是他不願意把玩具給你。感覺好委屈,對吧?”通過這樣的共情迴應,孩子的情緒會逐漸平復,並願意與父母分享更多。 “積極反饋”的力量: 很多傢長習慣於在孩子犯錯時纔給予關注,卻忽略瞭對孩子正確行為的肯定和鼓勵。本書強調瞭積極反饋的重要性,它能有效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當孩子主動分享玩具,或者獨立完成一項小任務時,及時的、具體的錶揚會比任何批評都更有力量。例如,“我看到你主動把零食分給瞭弟弟,真棒!你做得很好。” “同理心”的橋梁: 本書還探討瞭如何通過角色扮演、故事引導等方式,讓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模擬不同的情境,引導孩子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想?我會怎麼做?”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在與人交往中更加圓融。 第二捲:傾聽與迴應,讓孩子“說”齣真我 如果說第一捲是教會傢長如何“說”,讓孩子能夠“聽”進去,那麼第二捲則著重於如何“聽”,讓孩子願意“說”。它強調瞭傾聽的質量遠比說話的數量更重要,教會傢長如何成為孩子最信賴的傾聽者。 “深度傾聽”的技巧: 很多時候,傢長看似在聽,實則心不在焉,腦子裏想著工作、傢務,或者急於給孩子“指點迷津”。本書將教授傢長如何進行“深度傾聽”,即全神貫注地關注孩子,用肢體語言和眼神傳遞“我在聽”的信號。通過適時的點頭、迴應,以及避免打斷,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放鬆的傾訴空間。 “開放式提問”的藝術: 與“是”或“否”的封閉式問題不同,開放式問題能夠鼓勵孩子錶達更豐富的內容。例如,與其問“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不如問“你今天在學校發生瞭什麼有趣的事情?”,或是“今天讓你覺得最特彆的一件事是什麼?”這樣的提問方式,能激發孩子的思考,讓他們願意分享更多細節。 “不評判”的傾聽: 孩子在傾訴時,最害怕的是被評判、被否定。本書強調,在傾聽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保持中立,不帶有任何預設的立場和偏見。即使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幼稚可笑,也應該給予尊重,讓他們感受到被無條件接納。當孩子分享自己的煩惱時,首先要做的是傾聽和理解,而不是急於否定或給齣“你應該這樣做”的建議。 “錶達情緒”的引導: 很多孩子不善於錶達自己的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本書提供瞭引導孩子錶達情緒的方法,例如,當孩子錶現齣煩躁時,可以溫和地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是有點生氣,還是覺得很纍?”通過幫助孩子識彆和命名自己的情緒,可以有效地緩解他們的負麵情緒,並學會更健康地處理。 “共鳴”與“連接”: 傾聽不僅僅是聽取信息,更是建立情感連接的過程。本書強調,通過傾聽,傢長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到共鳴點,從而加深親子關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理解他們時,他們會更願意敞開心扉,分享他們的喜悅、睏惑和煩惱。 “鼓勵探索”: 在孩子嘗試錶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傢長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壓製。即使他們的觀點不成熟,也應該允許他們去探索和思考。通過提問和引導,幫助孩子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想法,從中學習和成長。 “心之橋”係列的核心價值: “心之橋”係列並非一套速成的“育兒秘籍”,而是一套引導傢長重新審視親子關係,學習科學有效溝通方法的心靈啓迪。它傳遞的核心理念是: 尊重與理解是親子溝通的基石。 傾聽比說教更能打動孩子的心。 高質量的溝通能夠化解衝突,增進親情。 成為孩子心靈的朋友,比成為嚴厲的管理者更能贏得他們的成長。 這套係列圖書,通過深入淺齣的語言,豐富的案例,以及實操性強的技巧,將幫助廣大傢長打破溝通的壁壘,建立起更加健康、和諧、充滿愛的親子關係,讓每一個傢庭都擁有一個可以自由錶達、充滿理解的“心之橋”。它將引領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看見他們的閃光點,聆聽他們的真實心聲,最終實現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深度連接和共同成長。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翻到一本感覺還挺有意思的書,書名是《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書號是9787510402494。我不是育兒專傢,也不是老師,就是個普通傢長,孩子上小學瞭,正是各種問題層齣不窮的時候,有時候真的很想找個“秘籍”來應對。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書名吸引瞭,這簡直就是每個傢長的心聲嘛!“說”和“聽”,這兩個詞太關鍵瞭。平時跟孩子溝通,有時候感覺像對牛彈琴,說瞭半天他可能根本沒聽進去,或者聽進去瞭也不當迴事。反過來,想讓孩子敞開心扉跟你說點心裏話,也總是不得法,要麼他抗拒,要麼就含含糊糊。這本書的理論聽起來就很接地氣,像是把那些我們隱隱約約知道但又抓不住要領的東西給具象化瞭。我特彆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實操性的方法,比如,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的時候,怎麼說纔能讓他配閤,而不是惹得他大發脾氣?再比如,孩子遇到煩惱瞭,怎麼引導他願意嚮我傾訴,而不是藏著掖著?雖然我還沒開始細讀,但僅僅是這個書名和初步的瞭解,就讓我覺得這本書充滿瞭解決實際問題的可能性。育兒這條路,說實話,真是充滿瞭挑戰,有這樣一本能提供思路和方嚮的書,感覺心裏踏實不少。

評分

最近讀到一本書,叫《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書號是9787510402494。這本書的內容,我還沒有深入地去瞭解,但僅從書名來看,我就覺得它切中瞭現代傢庭教育的一個痛點。我們為人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能聽話,能懂事,但很多時候,我們的錶達方式可能並不恰當,導緻孩子並不買賬,甚至産生逆反心理。同時,我們又渴望孩子能跟我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但很多時候,孩子卻顯得沉默寡言,或者敷衍瞭事。這本書似乎點明瞭問題的關鍵——溝通。而且,它不僅僅強調“說”,更強調“聽”。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輸齣”,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輸入”,如何真正地去理解孩子,去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很好奇書中會提齣哪些具體的溝通技巧,比如,在孩子不願意遵守規則的時候,傢長應該如何引導?在孩子遭遇挫摺的時候,傢長又該如何給予支持?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對於很多正在為孩子教育而煩惱的傢長們來說,都將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

我一直覺得,傢庭教育的核心,不在於孩子考瞭多少分,進瞭什麼名校,而在於他是否身心健康,是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有效的溝通。《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9787510402494)這本書,正是切中瞭這個要害。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也不是教你如何“控製”孩子,而是著眼於“連接”,教你如何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書中可能涉及到一些關於“積極傾聽”的理念,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聽孩子說話,更要理解他話語背後的情緒和需求。有時候,我們傢長太急於給孩子“解決方案”瞭,反而剝奪瞭他們錶達和思考的機會。這本書或許會告訴我們,如何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去迴應他,讓他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這對於建立孩子強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至關重要。我之前也讀過一些育兒書,但很多都感覺過於理論化,或者隻針對某個年齡段,而這本書似乎涵蓋瞭更廣泛的溝通技巧,能適用於不同的情境和年齡的孩子。它帶來的,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改變,更是親子關係模式的升級,從“命令-服從”變成“夥伴-引導”。

評分

最近跟朋友聊天,聊到孩子教育的睏境,她推薦瞭我一本《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9787510402494)。她跟我說,這本書真的讓她受益匪淺,讓她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有瞭質的飛躍。我當時就很好奇,什麼書能有這麼大的魔力?我瞭解到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似乎是強調傢長在溝通中的角色轉變,從一個“權威者”變成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書中可能有很多具體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說齣來,孩子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比如說,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是劈頭蓋臉地指責,還是用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他認識錯誤,並思考如何改正?這些看似細微的差彆,卻對孩子的成長産生深遠的影響。我特彆期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如何“聽”孩子說話,因為這往往是我們傢長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我們總是忙著說,忙著教,卻忘瞭用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育兒道路上的迷茫。

評分

手裏這本《這樣說孩子會聽,那樣聽孩子肯說》(9787510402494),光是書名就直擊我心。作為一位在一綫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都會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讓我感到頭疼的,莫過於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傢長之間的溝通障礙。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它不是從“如何管理學生”或者“如何讓傢長配閤”的角度齣發,而是從“如何讓孩子願意說”和“如何讓孩子願意聽”這兩個最根本的問題入手。這說明瞭它可能非常注重溝通的“有效性”和“互動性”,強調的是一種雙嚮的、平等的交流方式。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可能對於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運用恰當的溝通技巧,會有非常深入的探討。比如,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爆發?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或親子關係?這些都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策略,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孩子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