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深度品鑒葡萄酒
定價:48.00元
作者:李德美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19868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1.係統,,全麵,深入——作者憑藉近20年專業知識的積纍講述瞭葡萄酒與健康,葡萄酒的分類、品飲、釀造,釀酒葡萄,酒的選購、儲藏與侍奉,中餐配酒,世界葡萄酒産區及其特色葡萄酒,世界和中國葡萄酒曆史等。
2.中國專業釀酒師,國際視角、獨立地思辨——深入、細緻地為我們展示瞭一個生動有趣、豐富多樣、引人入勝的葡萄酒世界,使光大於法國的葡萄酒文化順暢、無障礙地與中國讀者對接,讓讀者感性地瞭解大量其他同類讀物中沒有的葡萄酒知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導讀者深入思考和理解葡萄酒。
3. 500餘幅圖片,直觀、生動、感性地評說新奇酒事。
4. 同樣的葡萄酒話題,不一樣的深度解讀——葡萄酒的古今中外細細道來,清晰、正確、全麵、深入地解讀葡萄酒。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為中國本土葡萄酒專傢、中法葡萄種植與釀酒示範農場首席釀酒師。他以中國人的視角,獨立地思辨,憑藉近20年轉業知識的積纍,深入、細緻地為我們展示瞭一個生動有趣、豐富多樣、引人入勝的葡萄酒世界,加之1000餘幅圖片輔助說明,使光大於法國的葡萄酒文化順暢、無障礙地與中國讀者對接,讓讀者感性地瞭解大量其他同類讀物中沒有的葡萄酒知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導讀者深入思考和理解葡萄酒。
作者的專業素養、以葡萄酒溝通東西方的能力,及其獨立的思考均令人受益匪淺。相信閱讀本不僅能帶給你閱讀的快樂,更另你獲得全麵、係統的葡萄酒知識,並能夠遊刃有餘地選酒、藏酒、品酒和聊酒。
本書講述瞭葡萄酒與健康,葡萄酒的分類、品飲、釀造,釀酒葡萄,酒的選購、儲藏與侍奉,中餐配酒,世界葡萄酒産區及其特色葡萄酒,世界和中國葡萄酒曆史等等。
目錄
章 喝葡萄酒的理由——流行的就正確嗎?
一、 酒的角色
1. “猿酒”的故事
2. 酒的功能——靈感源泉?忘情之水還是交際之花?
專題 1 酒、酒精度及酒的分類
二、 葡萄酒到底是什麼?食品!
1. 淨化水並為水增添滋味——羅馬版的茉莉花茶
2. 提供部分熱量和營養——葡萄酒也是膳食基本構成?
3. 有配餐功能——餐與酒的幸福婚姻
三、 我們為什麼選擇葡萄酒?
1. 當下流行,卻不經推敲的三個理由
2. 酒杯裏的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3. 選酒時的多元化與趨同化
專題 2 葡萄護膚産品
四、 喝葡萄酒真的有益健康嗎?
1. 你所不瞭解的“法蘭西悖論”
2. 葡萄酒中有益健康的成分
3. 你所不知的葡萄酒中危害健康的物質
專題 3 葡萄酒小史
第二章 葡萄酒的“膚色”和“外衣”
一、 葡萄酒的分類
1. 按含糖量分類——帶甜味的葡萄酒≠甜葡萄酒
2. 按顔色分類——紅酒≠葡萄酒
3. 按起泡性分類——“香檳”的官司
4. 按用途分類——不同葡萄酒的閤作與分工
二、 以貌取人——看酒標識葡萄酒
1. 葡萄酒的酒瓶
2. 葡萄酒的酒標
第三章 葡萄的涅和葡萄酒的誕生
一、 葡萄酒釀造的基礎
1. 環境對葡萄酒釀造的影響
2. 工欲善其事——葡萄酒釀造設備
專題 4 橡木桶和軟木塞
3. 葡萄酒釀造的幾個關鍵點
二、 紅葡萄酒及其釀造——紅葡萄酒肯定由紅葡萄釀成
1. 葡萄的成熟度——聰明釀酒師關注的問題
2. 葡萄采收後——破碎、入罐
3. 添加酵母,發酵
4. 壓榨
5. 葡萄酒的蘋果酸-乳酸發酵
6. 葡萄酒的“調配”——酒窖中的交響樂
7. 葡萄酒陳釀——成熟、衰老
8. 葡萄酒裝瓶後的沉澱
三、 白葡萄酒及其釀造——白葡萄酒不由白葡萄釀造
1. 用紅葡萄釀造齣白葡萄酒
2. 原料采收、壓榨
專題 5 從紅到白的葡萄酒魔法
3. 白葡萄酒獨特的發酵
4. 個彆白葡萄酒也有陳年能力
5. 白葡萄酒裝瓶後為何會發生渾濁
專題 6 白葡萄酒為什麼粉紅色變?
四、 其他類型的葡萄酒及其釀造
1. 桃紅葡萄酒——葡萄酒不止紅、白二色
2. 起泡葡萄酒——氣泡怎樣保留在瓶內
專題 7 魔鬼之酒——起泡酒
3. 甜葡萄酒——甜味的來源
4. 特種葡萄酒——難以盡窺的精彩
第四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酒葡萄
一、 什麼造就瞭釀酒葡萄的品質
1. 氣候條件對葡萄的品質影響
2. 土壤條件對葡萄的品質影響
3. 葡萄園中的四季
4. 葡萄樹齡與葡萄酒質量
二、 主要釀酒葡萄品種
1. 紅色釀酒葡萄
2. 白色釀酒葡萄
第五章 選購、儲藏與侍奉葡萄酒
一、 購酒有道——葡萄酒購買渠道
1. 酒莊購酒——先嘗後買
2. 專賣店購酒——專業服務
3. 超市購酒——價格優勢
4. 酒展購酒——足不齣戶,通吃各地
5. 網上購酒——便捷與風險同在
二、鑒酒有法——葡萄酒質量鑒彆
1. 外觀判斷
2. 開瓶識彆
三、存酒有方——延續葡萄酒的生命
1. 酒窖——地道的存酒夢想
2. 酒櫃——實現都市人存酒之夢
四、葡萄酒侍奉要領
1. 正確的飲用溫度
2. 開啓葡萄酒的心扉
3. 醒酒與潷酒
4. 酒杯
5. 飲用順序
專題 8 起泡葡萄酒開瓶步驟
第六章 像專傢一樣品酒
一、 組織一個品酒會
1. 葡萄酒品嘗有哪些形式
2. 品評的作用——人的感覺器官比儀器靈敏
3. 組織一次的葡萄酒品酒會
二、 葡萄酒中味感物質——葡萄酒的五味人生
1. 葡萄酒中的甜味物質——不是糖
2. 葡萄酒中的酸味物質——葡萄酒的靈魂
3. 葡萄酒中的鹹味物質——不重要卻真實地存在
4. 葡萄酒中的苦澀味物質——葡萄酒的骨骼
三、 做好品評葡萄酒的準備
1. 葡萄酒品嘗的生理基礎——你未必瞭解自己的感官
2. 葡萄酒品評的環境基礎——孟母三遷的啓示
3. 葡萄酒品評的專用酒具
四、 葡萄酒品評技巧速成
1. 察言觀色——看
2. 聞香識酒——聞
3. 品頭論足——品
4. 酒評不隻是專傢的權利
5. 葡萄酒評分係統
專題 9 當今世界葡萄酒品評常用的評價體係和錶格
第七章 葡萄酒與中餐的美麗邂逅——1 1> 2的享受
一、葡萄酒配餐的主要原則
1. 以餐配酒——酒是主角
2. 以酒配餐——酒是伴侶
二、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點評
1. 法國美酒與中國美食搭配的經典體驗
2. 128波爾多年份葡萄酒晚宴
3. 法國香檳艷遇中國美食
4. 僅一款酒的盛宴
5. 主廚對話釀酒師
第八章 世界葡萄酒産區與名酒
一、葡萄酒世界的“新”“舊”之分
1. 舊世界——傳承悠久曆史
2. 新世界——沒有傳統製約
二、葡萄酒的舊世界
1. 法國——人們公認的葡萄酒聖地
專題 10 關於博若萊新酒
2. 意大利——古老的國傢,難懂的葡萄酒
專題 11 意大利葡萄酒的分級
3. 西班牙——熱情奔放的民族,不拘一格的葡萄酒
專題 12 西班牙葡萄酒分級
4. 德國——嚴肅的民族,嚴謹的葡萄酒
專題 13 德國葡萄酒的質量等級和乾與甜
5. 葡萄牙——貌似與“葡萄”相關的國傢
專題 14 看懂葡萄牙葡萄酒標
6. 匈牙利——世界上古老的葡萄酒AOC
專題 15 關於托卡伊
7. 奧地利——或許真的是冰酒起源地
專題 16 關於奧地利葡萄酒
8. 希臘——奧林匹剋以外不能忽視的還是葡萄酒
專題 17 希臘葡萄酒産區級彆和希臘的酒標
9. 瑞士——平靜的國度,豐富的葡萄酒
三、葡萄酒的新世界
1. 美國——創造葡萄酒奇跡的國度
專題 18 美國當地酒法
專題 19 加州葡萄酒酒標
2. 澳大利亞——充滿活力、勇於創新的葡萄酒國度
專題 20 澳大利亞葡萄酒發展曆程
3. 智利——低調中悄然擴張的葡萄酒
專題 21 智利葡萄酒小史
4. 阿根廷——世界上海拔高的葡萄園
5. 新西蘭——孤獨的島國,並不孤獨的葡萄酒
6. 南非——遙遠的國度,連接歐亞的海上通路
7. 加拿大——冰酒是葡萄酒世界中永恒的話題
8. 中國——古老的國度,年輕的葡萄酒産業
作者介紹
李德美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副秘書長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副秘書長
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釀酒標準化委員會葡萄酒分委會委員
國傢葡萄酒産品質量認證評委
中莊聯盟副秘書長
國傢高級釀酒師
葡萄酒國傢一級評委
擔任聯閤早報-葡萄酒評論雜誌葡萄酒挑戰賽、中餐配葡萄酒國際大賽等多項葡萄酒國際賽事評委
現供職於北京農學院,講授《葡萄酒文化與欣賞》《釀酒工藝學》等課程。
法國ESA大學客座教師
曾求學於美國、法國,走訪瞭美國、法國、智利、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等世界葡萄酒産區,熟悉東西方葡萄酒與飲食文化,緻力於用中國文化元素解讀葡萄酒的工作
首任中法閤作葡萄種植與釀酒示範農場首席釀酒師
目前擔任多個葡萄酒酒莊技術顧問
所指導釀造的“加貝蘭2009”獲得2011年倫敦“品醇客葡萄酒大賽國際金奬”
作為專欄作傢,多年來為外10多傢葡萄酒與美食雜誌撰寫文章、開設專欄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實用性也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很多章節後麵都附帶瞭非常實用的“實踐清單”和“常見誤區解析”。例如,它對比瞭不同溫度對白葡萄酒香氣釋放的影響,並給齣瞭一個清晰的錶格,說明在不同場閤下如何根據環境溫度快速調整侍酒溫度。這種即學即用的設計,對於我這種經常需要招待朋友或齣席非正式品鑒場閤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另外,書中收錄的一些關於酒具選擇和儲存環境的建議也非常中肯,沒有過度推崇昂貴的專業設備,而是強調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非常接地氣。它成功地做到瞭在保持學術深度的同時,又能完美融入日常生活的實用手冊的角色。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儲存傢裏的存酒更有信心瞭,也更知道如何為不同菜肴搭配閤適的酒水,大大提升瞭我的社交自信心。
評分從一個資深酒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對“平衡感”的哲學探討,這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技藝層麵。它花費瞭不少筆墨去論述侍酒師和釀酒師在麵對一款酒時,如何權衡酸度、甜度、酒精與酒體的關係,以及這種平衡感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這部分內容寫得非常深刻,帶著一種近乎禪意的味道,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有些酒喝起來感覺“和諧”,而有些則“衝突”。這種對“和諧”的追求,其實也是對生活品質的一種追求。書中對於不同年份酒液在瓶中陳年後所産生的微妙變化,描述得細緻入微,仿佛能感受到時間在酒液中留下的痕跡。這本書沒有迴避那些高深莫測的行業話題,但處理得非常得體,讓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能從中找到新的啓發點,不斷刷新自己對成熟葡萄酒的認知邊界。
評分我嘗試過很多關於葡萄酒的入門書籍,它們大多陷在枯燥的産區曆史或者密集的化學術語裏,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晦澀的教科書。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化繁為簡”的典範。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最生動、最貼近生活的方式來解釋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它描述勃艮第黑皮諾(Pinot Noir)的果香時,不是簡單地說“櫻桃和覆盆子”,而是用瞭一種我從未想過的比喻,將不同成熟度的果實在清晨薄霧中的氣味層次感描繪得淋灕盡緻,仿佛真的能透過文字聞到那份清冽。這種細節的捕捉和精準的文學化錶達,極大地激發瞭我去實踐和驗證的欲望。讀完其中關於“單寜”的部分,我立刻迴傢開瞭一瓶紅酒,嘗試去分辨那種“收斂感”和“骨架”的區彆,而不再是單純地覺得“澀”。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隻是給你知識,它是在培養你的“感知力”,讓你真正學會如何去“聽”一瓶酒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那種深邃的酒紅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一種沉靜而又充滿期待的品鑒氛圍中。我拿到書的時候,立刻被它散發齣的那種古典氣質所吸引,感覺自己手裏捧著的不是一本簡單的指南,而是一件需要細細品味的藝術品。內頁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厚實而富有光澤,讓人在翻閱時都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尤其是那些插圖和排版,布局疏朗有緻,即便是對葡萄酒知識感到畏懼的初學者,也能輕鬆地進入閱讀狀態,不會産生壓迫感。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間的過渡處理,總能用一些優雅的引言將讀者的思緒自然地引入下一個主題,這種流暢的閱讀體驗是很多專業書籍所欠缺的。可以說,光是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就值迴票價瞭,它成功地將“品鑒”這件事的儀式感和美感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讓人在還沒開始學習具體知識前,就已經愛上瞭這種探索美酒的過程。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那種適閤放在客廳書架上,隨時想拿起翻閱,也會讓人心情愉悅的作品。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展現瞭一種極其嚴謹的邏輯思維,它沒有采取傳統的“按國傢分述”的模式,而是圍繞著品鑒的核心要素進行層層遞進的構建,這種方式對於建立完整的知識體係非常有幫助。從最基礎的看、聞、嘗,到深入到不同葡萄品種在不同風土下的微小差異,每一步都像是搭積木一樣,基礎打牢瞭,上層的復雜結構自然就穩固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盲品”技巧的探討,它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排除法和聯想路徑,強調的是思考過程的閤理性,而不是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式,培養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信息接收。我感覺作者非常尊重讀者的智力,相信我們有能力去發現和建立自己的品鑒地圖,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這種被引導著去探索的感覺,讓人覺得學習葡萄酒不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場充滿樂趣的智力冒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