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快乐煮妇:我家的健康食谱
定价:27.80元
售价:16.7元,便宜11.1元,折扣60
作者:仙健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40314293
字数: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家不是很华丽的,却是温暖的;不是很豪华,却是舒适的。家常菜不是名菜的味道,却是你喜爱的口味;不是山珍海味,却是为你准备的。一缕等候你的灯光,一份为你准备的家常菜,这就是简单的幸福。
目录
1 爆炒煨类
肉类
芹菜炒牛肉/2
陈皮牛肉,2
葱爆牛肉/3
滑蛋牛肉/3
爆炒猪肺/4
雪花蹄筋/4
茄汁排骨/5
芫爆里脊/5
京酱肉丝/6
鱼香肉丝/6
红烧肉/7
青蒜猪头肉/7
蚂蚁上树/8
回锅肉/8
糖醋小排骨/9
宫爆鸡丁/9
肉炒蒜苗/10
猪肝炒黄瓜/10
海带炒肉丝/10
金针菇炒肉丝/10
火爆腰花/11
葱爆羊肉/11
蛋禽类
酱爆栗子鸡/12
酱爆鸡丁/12
西红柿鸡丁/13
冬笋鸡片/13
翡翠鸡片/14
鱼香湖鸭/14
番茄炒蛋/15
鸡蛋炒佛手瓜/15
蛋蟹肉/16
鸭蛋黄炒南瓜/16
鱼虾类
焦熘鱼段/16
什锦炒墨鱼/17
爆炒鳝鱼片/18
炒鱼片/18
韭黄炒墨鱼仔/19
鱿鱼爆三鲜/19
豌豆炒虾仁/20
清炒虾仁/20
椒盐河虾/20
油爆海螺/21
五香螺蛳/21
尖椒爆螺片/22
熘蟹黄/22
清炒蟹/23
芙蓉炒蟹/23
蛋皮炒菠菜/23
素菜类
清炒豆苗/24
清炒芥蓝/24
毛豆炒豆干/25
香菇菜心/25
冬菇炒苘蒿/26
清炒木耳菜/26
炒鲜莴笋/26
炒空心菜/27
鱼香茄子,27
醋熘白菜/27
葱油芋头/28
西芹百合/28
咖喱土豆/29
熏干炒芹菜/29
油豆腐菠菜/30
香菇爆青椒/30
尖椒炒玉米/3l
松仁玉米/31
苦瓜炒辣椒/32
口蘑烧腐竹/32
虎皮尖椒/32
甜椒炒丝瓜/33
尖椒土豆丝/33
香菇豆角/34
鸡汁菜花/34
海米油菜/35
香辣土豆丝/35
香辣绿豆芽/35
辣烧金针菇/36
2 焖烧煨类
3 炖煮烩类
4 蒸烤类
5 煎炸类
6 炝拌类
7 卤熏类
8 氽涮类
9 汤羹类
10 面点类
11 粥类
12 蜜汁拔丝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做饭也可以这么有诗意,烹饪原来是一种享受。这本美丽的菜谱图文并茂,是一种有创意的贡献。
——生活频道专栏作家沙靓
菜品是一种艺术设计,色、香、味、形,同样需要灵感。
——菜品设计师汪洋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色彩的运用大胆又和谐,让人在翻阅的时候心情都跟着明亮起来。尤其是那些步骤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摄影作品,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光影都被拿捏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食材准备时的那个小插画系列,那种手绘的质感,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觉得做饭这件事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创作过程。装帧的纸张选材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用心之作。即便是那些不太常用的调料介绍页,设计师也花了不少心思,用巧妙的留白和字体搭配,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信息也变得赏心悦目。这本书本身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存在,它的封面设计既现代又带着一丝温馨的复古感,完全没有那种传统食谱的刻板印象。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设计美学。可以说,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这本书就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极大地提升了阅读和使用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在健康理念的传达上做得非常巧妙,它避免了过度说教式的“健康警告”,而是通过强调食物的“天然本味”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你相信,最健康的食物,往往也是味道最好的食物。她强调的是如何在不牺牲美味的前提下,优化食材的组合和烹饪的火候,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低油低盐,那样只会让菜肴索然无味。比如,她会推荐用天然的果酸来替代一部分醋的使用,既能提升风味,又能带来更丰富的抗氧化剂。这种对“平衡”的追求,让我觉得追求健康饮食不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阅读过程中,我明显感觉自己对食物的敏感度提高了,开始更注重食材本身的颜色和气味,而不是依赖厚重的酱汁来掩盖不足。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健康融入美味,让享受美食和关爱身体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评分结构编排上,这本书展现出一种非常清晰且富有逻辑性的思考脉络,绝非那种随便把菜谱拼凑在一起的合集。它似乎是按照一天的进食节奏或者季节变化来组织的,章节的过渡非常自然平顺。比如,从“清晨的唤醒”到“午间的能量补给”,再到“傍晚的暖胃时分”,这种宏观的框架感让我在需要特定类型食谱时,能迅速定位。更值得称赞的是,它设置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食材互换”参考表,当我发现家里缺少某样配料时,可以立刻查阅替代方案,极大地提高了食谱的实操性,避免了因为一两样材料的缺失而导致整个计划泡汤的窘境。这种预设了读者可能会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的做法,体现了作者极强的用户思维。这种结构设计,让这本书在不同使用场景下都能发挥出极高的价值,无论是日常三餐还是特殊节日的宴请,都能找到合适的指引。
评分关于食材的挑选和处理,这本书给出了极其详尽的指导,远超出了我以往阅读过的任何食谱。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买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识别好坏”以及“最大化保留营养”。例如,在关于绿叶蔬菜的部分,它详细对比了不同烹饪方式对叶绿素的破坏程度,并给出了一套“抢救式”焯水方案,这个细节让我受益匪浅。对于一些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食材,比如不同部位的肉类在腌制时对水分保持的最佳策略,书中也做了非常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香料的介绍部分,作者没有简单罗列,而是从地域风俗和味道层次感上进行了分类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换一种方式研磨香料,最终的成品味道会有天壤之别。这种对食材“本性”的深入挖掘,让我对厨房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产生了敬畏之心,烹饪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与自然的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口吻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美食家”腔调,读起来就像是邻居家那位特别擅长烹饪、又热衷于分享生活经验的阿姨在跟你拉家常。作者在分享每一个菜谱时,总会穿插一些小小的生活哲理或者厨房小窍门,这些“题外话”反而成了点睛之笔。比如,她会提到“最好的调味品是等待的耐心”,或者“厨房的烟火气才是家的灵魂所在”。这些话语让我这个原本对做饭有点畏惧的人,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觉得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在她的引导下做出有温度的食物。语言风格自然流畅,完全没有生硬的术语堆砌,即便是初次接触某种烹饪技巧,也能通过她生动的描述理解到位。我感觉作者真的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这种真诚感是其他很多食谱里找不到的。读完她的文字,我不仅学会了做菜,更对“下厨”这件事本身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