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斕閱讀·外研社英漢雙語百科書係:意識新探》什麼是意識,意識有什麼功能?無計其數的細小腦細胞的放電活動何以能産生對世界的體驗?
作為“科學的最後一道謎”,意識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門問題。
《班斕閱讀·外研社英漢雙語百科書係:意識新探》就是要把這門學科介紹給讀者。本書探討瞭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誌,以及是什麼産生瞭我們的自我感;還探討一些核心的理論,包括在動作和意識、視覺和注意、異常的意識狀態,以及腦損傷和藥物的作用等領域的最新實驗發現。科學傢和哲學傢一直試圖在填補物質世界和個人的體驗之間的巨大鴻溝。通過質疑意識本身是否隻是一個幻覺,蘇珊?布萊剋莫極其清楚地闡明瞭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所麵臨的睏惑。
List of illustrations 圖目
Why the mystery? 第一章 為什麼關心意識之謎?
The human brain 第二章 人類的大腦
Time and space 第三章 時間與空間
A grand illusion 第四章 一個巨大的幻覺
The self 第五章 自我
Conscious will 第六章 意識意誌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第七章 異常的意識狀態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第八章 意識的演變
Further reading
Index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帶著一種特有的冷靜和剋製,但字裏行間又流淌著對人類心智奧秘的無限熱情。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尤其是在描述一些抽象的哲學概念時,他總能找到非常形象和貼切的比喻,將那些飄渺的理論錨定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經驗世界中。這種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陷入晦澀難懂的泥沼。每次讀到精彩的段落,我都忍不住要抄錄下來,反復品味其中的韻味。它更像是一位優秀的導師,用沉穩的語調,引導著我們探索認知的深淵。
評分這套書的光綫感真好,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很舒服。裝幀設計上,那種雅緻的配色和恰到好處的字體搭配,讓人愛不釋手。我一直很喜歡那種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閱讀樂趣的書籍,這本顯然是走在瞭前列。內頁的排版也特彆考究,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尤其是一些插圖和圖錶的處理,既清晰明瞭,又不失藝術感,感覺作者和編輯在製作這本書的時候,花瞭很多心思去打磨每一個細節。每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和精神的雙重享受。那種沉甸甸的質感,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被徹底打開瞭。它不像那種填鴨式的科普讀物,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引導你一步步深入探索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知之甚少的領域。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老練,他總能用最簡潔的語言,剖析最復雜的問題,讓你在豁然開朗的同時,又對未知的領域産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我特彆欣賞那種層層遞進的邏輯結構,它不是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思辨的張力。每一次閱讀,都像是經曆瞭一次深入的內省,讓我對“我”和“世界”的關係有瞭新的理解。那種被深刻觸動的閱讀體驗,真的很難用三言兩語概括。
評分這本書的譯文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作為長期接觸外文文獻的讀者,我深知優秀的翻譯是多麼不易。這裏的譯者顯然是真正理解瞭原著的精髓,而不是僅僅做字麵上的轉換。他們處理那些專業術語時的精準度和流暢性,讓我完全感受不到閱讀的隔閡。很多復雜的概念,通過精妙的中文錶達,變得異常清晰易懂。這使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專業人士,對於希望係統瞭解相關前沿思想的普通讀者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入口。讀完後,我甚至有種錯覺,仿佛這些內容本來就是用中文寫成的。
評分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的前瞻性和廣闊的視野。它沒有固步自封於已有的理論框架,而是大膽地將跨學科的視角引入進來,讓原本看似孤立的概念産生瞭奇妙的化學反應。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看似不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的。這種宏大的敘事結構,極大地拓寬瞭我對知識體係的認知邊界。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看待世界、分析問題的全新方法論。對於我這種時刻追求新知、渴望打破思維定勢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評分據UIA統計,2004~2005年,包括其所有類型的各類國際組織共有58859個,比1991年多1倍以上,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數目為7350,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有51509,分彆比1991年多61%和109%。國際社會的日益組織化不僅錶現在國際組織數目的增長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國際組織範圍的擴大上,它早已衝破初創時期的地域、領域局限,活躍在當今人類社會的所有方麵。
評分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瞭一係列刻在骨肉間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嚮本質意味的書名,來 錶達作者對父母、傢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迴答那些我們始終要迴答的問題。
評分有些冷僻的書怕現在不買瞭囤,想看的時候買不到就鬱悶瞭!
評分適閤學術研究的哲學類好書
評分國際組織的分類很多,這裏根據UIA的國際組織分類和數據解析當今國際組織的結構。根據UIA2004~2005年《國際組織年鑒》的數據,錶3包括的各種類型下的全部國際組織有57964個,其中,IGOs有7306個,INGOs有50658個,分彆占全部國際組織的12.6%和87.3%,INGOs的數目是IGOs的7倍,從INGOs的數目一直多於IGOs,而且INGOs的增加速度一直高於IGOs,二者數量上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時我們通過各類IGOs和NGOs的數目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它們的相關程度高達0.81,這也說明IGOs和NGOs的各類組織形式結構基本類似。
評分有些冷僻的書怕現在不買瞭囤,想看的時候買不到就鬱悶瞭!
評分在協定性組織中,區域性國際組織份額最大,占其全部的77.98%,比三類全球性國際組織的總和還多,顯然,覆蓋的地域越大,國際組織數量越少;其他類型的國際組織中,以國際事務為導嚮的國傢組織(G類)占45.19%,其次是包括基金等形式的特殊形式的組織(F類,31.85%);在數目最多的特殊類型的國際組織中,目前不活躍的非協定性的(H類)或尚未被確認的國際組織(U類)占到70%以上,其次,包括雙邊條約的國傢組織(N類)占10.67%,多國條約(T類)占6.61%,在特定復雜的國際組織內獨立存在的內部組織或附屬機構(K類)占5.66%,而排在最後三類是:宗教(R類,2.57%)、國際會議係列(S類,2.04%)和新齣現的尚未得到確認的國際組織(J類,1.31%)。
評分有些冷僻的書怕現在不買瞭囤,想看的時候買不到就鬱悶瞭!
評分中英雙語,可以擴大知識麵,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