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世說新語

國學經典:世說新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朝宋] 劉義慶 著,毛德富 等 注
圖書標籤:
  • 國學
  • 世說新語
  • 文學
  • 曆史
  • 古典
  • 修辭
  • 人物
  • 魏晉風流
  • 名著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州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4828386
版次:2
商品編碼:1019619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學經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按不同內容分類,從“德行”到“仇隙”計三十六篇,主要記述從東漢末年到東晉時期士大夫階層的遺文軼事,玄言妙語,於東晉時期為詳。本書所記載的都是曆史上的真人,盡管有些言論或故事齣於傳聞,或傳聞過程又有加工和再創造的因素,但總的來說,其史料價值不容置疑。  《國學經典:世說新語》對《世說新語》中的精華部分重新進行瞭校對與勘訂,並配有白話譯文,方便讀者閱讀並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讀經誦典,逐步提升,受益終生!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劉宋文學傢。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迴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纔華齣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誌怪小說《幽明錄》。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世說新語》今本凡三十八篇,自《德行》至《仇隙》,以類相從,事起後漢,止於東晉,記言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下至繆惑,亦資一笑。孝標作注,又徵引浩博。或駁或申,映帶本文,增其雋永,所用書四百餘種,今又多不存。故世人尤珍重之。然《世說》文字,間或與裴郭二傢書所記相同,殆亦猶《幽明錄》《宣驗記》然,乃纂緝舊文,非由自造:《宋書》言義慶纔詞不多,而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至,則諸書或成於眾手,未可知也。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混亂、社會上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富於智慧、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目錄

德行第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一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精彩書摘

  德行第一  1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誌。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人廟。”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間,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語是讀書人的準則,行為是世人的規範。他是懷著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誌嚮齣仕的。因為忠正剛直、忤犯權貴,被貶為豫章太守。剛到豫章太守任上,就打聽徐孺子(徐稚)的住處,想先去拜訪他。主簿對陳蕃稟報說:“大傢的意思是想請太守先到官署。”陳蕃說:“周武王剛剛戰勝殷,就連忙到商容居住的裏巷去錶彰他,根本顧不上休息。我尊敬拜訪賢人,不按舊例先進宮署,有什麼不可以呢?”  2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譯文]  周子居(周乘)常說:“我隻要幾個月不見黃叔度(黃憲),淺俗、計較得失的念頭便會滋長起來。”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  ……

用戶評價

評分

國學經典書籍,很好,書的質量也很好,京東服務到位,給快遞員點贊!

評分

喜歡這本書,多看書多看書

評分

孔子及其後學在以經作為課本教育學生的時候,其目的並不僅僅是讓學生記得一些死書,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格和政治智

評分

《國學經典:幽夢影》大約成書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筆記隨感小品集,收錄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韻語、警句等219則。張潮取幽人夢境、似幻如影之意,盡情地抒發瞭對人生、自然的體驗和感受,蘊涵著破人夢境、發人警醒的用心,為此名為《幽夢影》。

評分

  《國學經典:東京夢華錄》所記述的,從都城的範圍到皇宮建築,從官署的處所到城內的街坊,從飲食起居到歲時節令,從歌舞麯藝到婚喪習俗,幾乎無所不包,我們不僅可以瞭解當時的民風時尚,同時也能感受到宋代發達的經濟和繁榮的城市生活。潘樓東去十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ldquo;鬼市子&rdquo;。以東街北趙十萬宅,街南中山正店、東榆林巷、西榆林巷,北鄭皇後宅。東麯首嚮北牆畔單將軍廟,乃單雄信墓①也,上有棗樹,世傳乃棗槊②發芽生長成樹,又謂之棗塚子巷。又投東則舊曹門,街北山子茶坊,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遊,吃茶於彼。

評分

瞭解古文化,好奇的貓啊

評分

反映瞭明朝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包含瞭曰常生活娛樂戲麯的紀錄。

評分

紙質很厚,摸起來很舒服,主要是送貨快,字跡清晰,看著很舒服。

評分

給藍盆友買的,他說他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