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1(增订版):日常的设计》,定价42.00元
《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 (修订版)》,定价42.00元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修订版)》,定价42.00元
《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定价42.00元
商品参数
书 名:设计心理学1-4册
作 者:[美]唐纳德.A.诺曼
I S B N :TZH12032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6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全4册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1764克
定 价:168.00元
主编推荐
《设计心理学》
诺曼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X具影响力设计师之一!
英文版销售25万册,授权15种语言版本!
被雅虎首席执行官马里萨·迈耶评为“X能改变世界的商业思维书籍”!
设计学力作,设计师必读经典!
柳冠中 周鸿祎 胡晓 联合推荐!
你可曾疑惑为何便宜的葡萄酒倒在别致的玻璃酒杯中,品尝起来就特别美味?或是为什么洗过的车或打过蜡的车感觉特别好开?新的研究显示,有吸引力的东西的确会比较好用。
在诺曼博士《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出版后,不惜全盘推翻自己的理论。过去他常上电视节目揶揄麦可·葛拉夫和菲利普·斯塔克等人,尽制造一些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的烂设计。在这本书里,诺曼提出我们不只是在用产品而已,我们的情感已经深深地介入设计活动之中。本书论证了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概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体验设计师,以及创新企业与创新行业的必读书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像是一部层层递进的交响乐。开篇的铺垫稳健有力,随后进入高潮部分时,各种理论和实践的交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让人欲罢不能。我特别欣赏它对“设计伦理”和“可持续性”的探讨,这部分内容往往被其他书籍轻描淡写,但它却用了足够的篇幅,深入剖析了设计师在社会责任方面应扮演的角色。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点击、每一个界面背后,都承载着对用户生活的影响力。读完这部分,我对自己手中的画笔(或者说是鼠标)多了一份敬畏感。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快速做出一个“好看”的产品,而是引导你思考如何做出一个“正确”且“有益”的产品。对于那些渴望在行业内建立长期声誉和影响力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哲学高度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设计领域的“神作”!我拿到手后就爱不释手,它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无可挑剔,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质感让人忍不住想多翻几页。内容上,它巧妙地将设计理论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我特别喜欢它对用户体验的深度剖析,不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真正从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出发,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按钮应该放在那里,为什么这个颜色组合能更好地吸引注意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设计思维都被重塑了,以前觉得是凭感觉做设计,现在则能用一套严谨的逻辑去解释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合理性。尤其是关于“易用性”和“美学”如何平衡的章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阐述,让我对未来的项目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感。这不仅仅是一本设计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耳边耳提面命,帮你打通认知的壁垒。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必须得强调这一点。很少有技术性这么强的书能把视觉呈现做得如此精致。字体选择、留白处理、插图的风格,都透露着一股高级的克制感。这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内容上,它在讲解复杂概念时,采用了大量的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比如用日常购物的体验来解释信息架构的层级,非常巧妙。这种“从生活到设计”的思维导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高效的“心智升级训练营”。它让我明白了,优秀的设计应该是无声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优化我们的体验,而不是用刺眼的提示或复杂的交互来打扰我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如何设计”,更教你“如何思考设计”。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设计书籍太多了,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把一些旧的案例重新包装一下。但这一本完全不同,它有一种向前看的锐气。它不仅仅回顾了经典,更重要的是,它勇敢地探讨了设计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所面临的全新挑战。我尤其欣赏它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和解读,很多观点是目前行业内尚未广泛讨论,但潜力巨大的方向。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将技术、社会、文化思潮揉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设计图景。读起来就像是坐上了一艘高速列车,视野不断开阔,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又保持警惕。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持续迭代创意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剂强效的“兴奋剂”,让我的灵感库瞬间充盈起来,感觉自己又站在了知识浪潮的最前沿。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本“大部头”会充斥着枯燥的学术名词和难以理解的模型,没想到它的叙事方式极其流畅自然,像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他的设计心路历程。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感染力,他没有高高在上地布道,而是用非常亲切的语言,分享了许多他自己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坑”和最终领悟到的“宝”。其中关于“设计中的人性化”这一块的探讨,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它提醒我们,设计的最终目的永远是服务于人,而不是炫耀技术的精湛。我甚至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对照自己过去做的几个项目,反思当时是不是过于追求形式感而忽略了核心的用户价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系统性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且指明了通往更高级别设计思维的路径。对于任何想在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人来说,这绝对是衣橱里不可或缺的一件“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