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文庫·哲學社會科學類:宋教仁集(套裝共2冊)》收錄宋教仁的文章、函電、評論、公文、詩作、專著和日記等五十餘萬字,曾收入中華書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齣版的“中國近代人物文集叢書”,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麵收錄宋教仁著述的作品集。
作者簡介
宋教仁(1882-1913),號漁父,湖南桃源人。著名民主革命傢。代錶作有《宋教仁集》《宋漁父日記》《聞島問題》等。
陳翹麓(1918-1988),初名修祿,潮南省湘鄉縣(今雙蜂縣)人。著名曆史學傢。主持編寫瞭一係列著作,如《近代中國八十年》《五四以來政派及其思想》《辭海·近代史部分》《盛宣懷檔案史料選輯》《孫中山集外集》《中國近代史叢書》等。有《陳旭麓文集》。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編輯說明
上冊
武昌七夕(一九○二年八月)
齣亡道中口占(約一九○四年十一月)
晚泊梁子湖(約一九○四年)
黃帝肖像題詞(一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漢族侵略史·敘例(一九○五年二月八一=十七日)
黑龍江尚添設民官耶(一九○五年三月十一日)
嗚乎湖南與端方(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十世紀之梁山泊(一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雖設學部亦何益耶(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立國之防務僅如斯而已乎(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西方第二之滿洲問題(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太後之憲政談(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俄人運動濛古礦産(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袁世凱乃敢與國民宣戰耶(一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陳星颱先生《絕命書》跋(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既設警部復置巡警道果何為耶(一九○六年一月六日)
南洋華人求人日本籍(一九○年一月八日)
烈士陳星颱小傳(一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尼夫阿利亞之獨立(一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一韆九百○五年露國之革命(一九○六年二月十一二十日)
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一九○六年四月八一十七日)
思傢(一九○六年十月一日)
鞦曉(約一九○六年十月)
安東縣(約一九○七年四月)
間島問題(一九○八年)
《比較財政學》凡例(一九一○年)
東亞最近二十年時局論
(一九一一年二月八日--三二十月七日)
國際法之新發明(一九一一年二月九日)
因糧於敵之妙用(一九一一年二月九日)
濛古之禍源篇(一九一一年二月十日)
欽定憲法問題(一九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奇拔之建議案(一九一一年二月十=日)
滇西之禍源篇(一九一一年=月十五一十六日)
非律賓獨泣說(一九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假仁義與真麵目(一九一一年二月鬥八日)
自由行動之流行(一九一一年二月十九日)
二百年來之俄患篇(一九一一年二月二十日一三月四日)
政府之罪惡大矣(一九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承化寺說(一九一一年三月四日)
滑稽之官製一斑(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討俄橫議(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門外漢之華人(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無常識之一斑(一九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滑稽之新名詞(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
下冊
精彩書摘
此次之總同盟罷工,有整齊之步武,靜肅堅確,實露國政府所駭異,而外人所驚嘆者也。德國之社會黨,年來嘗以總同盟為勞動者之最終武器,盛主張之,然人皆視之為空言,而不能實行。今露國勞動者以最烈最可恐者之勢,一次應用之,遂得以僕露國獨裁之政治,其結果必及於歐洲諸國。德國伯爾伯等之總同盟罷工,今後若一發起,雖不能必免為軍隊所壓倒蹂躪,然其效果足使人心動搖,無疑矣。露國政府以武斷之政治,欲一時鎮定其爆裂,豈能斷其根株耶。
總同盟罷工之令下,各處汽車遂一時停止。莫斯科資魯夫各驛幾韆之旅客皆絕進退之路,仰食於官,而起臥於車中者數日。其始僅有莫斯科也,繼則有聖彼得堡、芬蘭諸處,終則至於露西亞全帝國。國內交通斷絕,宛如太平洋之孤島,消息不靈,食料騰貴,莫斯科市中,至於小兒所食之牛乳亦無之,其他各市府則病者之醫藥亦不能給,至有有因之死者。
如此現象,國人皆歡迎翼贊不絕,雖窮睏苦迫之境日甚一日,而乃不少變。革命黨諸首領,皆有蹈死不悔之氣象。最可畏者,則人人廢肉絕食,至於憔悴枯槁以靜待政府之旨。露都市街無電燈及瓦斯燈,人人皆手持燭物洋燈以行。新聞紙休刊,郵便局員不受書信,電信亦盡停止,或不終日停止,則日旰不收來電。劇場停演,商店閉戶,巡邏兵士或入宿之,其悲慘之光景殆不可名狀。當是時,若號令一下,命共蜂起,則全部將化為一大修羅場,亦意中事耳。然而各首領皆相戒不發,惟各市府街巷間,人民三五鳩集會議,大學幾萬之男女幼童,群聚堂內,相語相勵而已。多勒波夫乃禁此等會議,放銃火以脅其解散。然國民無一人有絲毫暴行者,婦人孺子亦皆靜肅沉著,以持身而守秩序。多勒波夫邃失放矢之的,惟張空拳,怒目視之。
……
《中國文庫·思想傢係列:李贄集》 精選集傳李贄思想精髓,窺探明代思想解放先聲 《中國文庫·思想傢係列:李贄集》精心收錄瞭明代傑齣思想傢李贄的代錶性著作,包括其重要的論著、隨筆、書信等,旨在係統呈現李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體係。本套裝共計三捲,裝幀典雅,內容翔實,是深入理解明代思想史、哲學史乃至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字宏甫,號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傢、史學傢、文學傢。他少年時受業於王陽明心學傳人,但後期思想發生瞭重大轉變,發展齣獨特的“童心說”,對程硃理學進行瞭深刻的批判,倡導個性解放、反對虛僞禮教,對後世思想産生瞭深遠影響。李贄一生坎坷,仕途不順,曾任職知府,後辭官為僧,以布衣身份縱橫講壇,與士大夫辯論,挑戰當時的社會權威和思想正統。其思想活躍,言論犀利,被譽為“孤峭”、“狂誕”,但亦被許多人視為“反俗之聖人”。 內容概述: 本套裝精選李贄一生中最具代錶性的思想成果,力求展現其思想的廣度與深度。 捲一:《焚書》選錄與解讀: 《焚書》是李贄最為人熟知的著作之一,其篇幅短小精悍,觀點鮮明,極具衝擊力。本捲精選瞭《焚書》中的核心篇章,如“童心說”、“父母必具而後子女可肖”、“史記雜說”、“書黃經衍”、“與焦竑論書經”等。這些篇章集中體現瞭李贄對傳統倫理道德、曆史觀念、經學體係的顛覆性思考。 “童心說” 是李贄思想的基石。他認為,人的本真之心,即“童心”,是純粹、自然、不染世俗塵埃的。後天的學習、禮教的束縛,以及社會對名利、虛假的追求,都在逐漸泯滅人的童心。李贄的“童心說”是對當時社會僵化、虛僞的禮教提齣挑戰,提倡迴歸人的自然本性,強調個體的自由與真實。 對傳統倫理的批判: 李贄不拘泥於傳統的“三綱五常”,敢於挑戰“父子君臣”的絕對權威。例如,“父母必具而後子女可肖”一篇,他通過對曆史人物的分析,指齣“父子”關係並非天然的絕對,而是基於情感和責任的互動。這種觀念在當時是極其大膽的,為後人思考傢庭倫理關係提供瞭新的視角。 史學觀的革新: 李贄的史學觀同樣具有獨創性。他主張“述古”而非“效古”,強調曆史事件的真實性與復雜性,不被傳統的史傢評價所束縛。在“史記雜說”中,他以犀利的筆觸剖析《史記》人物,挑戰司馬遷的定論,展現瞭其獨立的史學判斷能力。 經學批判: 李贄對曆代尊崇的儒傢經典,特彆是被奉為圭臬的程硃理學,進行瞭猛烈的抨擊。他認為這些學說脫離實際,束縛人性,阻礙瞭思想的發展。他在“書黃經衍”等篇章中,直指經學研究的弊端,呼喚思想的解放。 捲二:《續焚書》與《藏書》精要: 本捲收錄瞭李贄後期更為成熟的思想論述,主要來自《續焚書》和《藏書》。 《續焚書》 延續瞭《焚書》的批判精神,但思想更為深化。本捲精選其中關於“男女有彆”、“女不如男”等議題的論述,展現瞭李贄在性彆平等問題上的進步思想。他認為男女之間的差異並非天生,而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結果,打破瞭長期以來對女性的歧視性觀念。 《藏書》 是李贄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瞭大量的曆史人物評傳和對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本捲從中選取瞭李贄對一些在曆史上被定性為“奸臣”、“叛逆”的人物,如秦檜、王莽等,進行重新評價的篇章。他試圖從更宏觀、更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這些人物的行為,揭示曆史的復雜性與多麵性,而非簡單地進行道德審判。這體現瞭李贄超越時代局限的史學勇氣與洞察力。 對佛道的融閤與思考: 李贄曾齣傢為僧,他對佛教的思想也有深入的理解和運用。在《續焚書》和《藏書》中,可以看到他對佛教禪宗思想的吸收,以及將其與儒傢思想進行融會貫通的嘗試。他並非簡單地否定儒傢,而是試圖從中尋找突破口,實現思想的革新。 捲三:書信、雜文與年譜: 本捲旨在補充展現李贄作為一位真實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思想與交往。 書信精選: 收錄瞭李贄寫給友人、門人、甚至官府的書信。這些書信生動地反映瞭李贄的日常生活、思想交流、以及他在麵對社會壓力時的態度。通過書信,我們可以看到他率真、坦誠、甚至是帶有幾分戲謔的個性,以及他與當時許多重要文人學士的交往情況。 雜文與語錄: 包含一些零散的雜文、雜說以及後人記錄的語錄。這些篇章往往更加生活化、口語化,展現瞭李贄思想的另一麵,即其對日常事物的觀察與感悟,以及其在與人交流中的智慧與幽默。 李贄年譜: 附以詳實的李贄年譜,幫助讀者梳理其生平事跡,瞭解其思想發展的脈絡,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年譜詳細記載瞭李贄的齣生、求學、任職、辭官、齣傢、著述、交往以及去世等重要事件,是研究李贄生平與思想的寶貴參考資料。 學術價值與意義: 《中國文庫·思想傢係列:李贄集》的齣版,對於中國思想史、哲學史、明代社會史以及文學史的研究者和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一份珍貴的學術饋贈。 思想史上的裏程碑: 李贄的思想是明代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代錶。他敢於挑戰權威,提倡個性解放,對後來的啓濛思想傢,如明末的黃宗羲、李之藻,乃至清代的顔元、戴震都産生瞭啓示作用。本套裝的係統呈現,有助於更全麵地認識李贄在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哲學研究的新視角: 李贄的“童心說”、“反對異端”等觀點,為中國哲學研究注入瞭新的活力。他對於傳統儒傢思想的批判性繼承,以及對人生、社會、曆史的獨特理解,為當代哲學研究提供瞭豐富的思想資源。 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拓展: 李贄的散文和雜論,風格獨特,語言犀利,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他的思想也摺射齣明代社會文化轉型時期的復雜麵貌。通過閱讀本套裝,讀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學與文化的特點。 普及與傳承: 本套裝在保證學術性的同時,力求語言的通俗易懂,並配有詳細的注釋與導讀,旨在讓更多讀者能夠接觸、理解並欣賞李贄的思想,將其寶貴的思想遺産傳承下去。 裝幀與閱讀體驗: 本套裝采用中國文庫一貫的精良裝幀,選用優質紙張,印刷清晰,版式考究,整體呈現齣沉靜典雅的學術風格。三捲本的設計,層次分明,便於讀者按主題或發展脈絡進行深入閱讀。精美的設計不僅提升瞭收藏價值,更為讀者提供瞭一流的閱讀體驗。 結語: 《中國文庫·思想傢係列:李贄集》是一次對中國近代思想啓濛先驅的一次全麵緻敬。它所收錄的李贄的思想精髓,穿越時空,至今仍能引發我們對人性、社會、曆史的深刻反思。通過這套書籍,我們得以走進一位挑戰時代、追求真理的偉大思想傢的內心世界,感受其思想的磅礴力量,並從中汲取智慧與啓迪。無論是學界研究者,還是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這套《李贄集》都將是您案頭不可或缺的珍貴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