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
评分好
评分还不错,还没开始看
评分非常好
评分好书
评分评分
《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十四世纪为止的历史事实,从二十章以后则探讨中古时代制度、思想及文化的覆灭及近世欧洲文化如何产生等问题。《何炳松著作集:中古欧洲史》的特点在于注重讨论中古欧洲得以生息的制度,尤其重视基督教制度的影响;着重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重大作用的人物;不仅关注这一时期政治上的进步,而且对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成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评分工作简历 1917年学成回国,初任浙江省长公署助理秘书,不久即改任省视学。同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译作《新史学》即成于此时。1922至1923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7月省立一师与省立一中合并为新省立一中,任为首任校长。1925年任武昌师范大学校长。1926年何炳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先后任史地部主任、国文部主任、编译所所长、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中学史学丛书》、《教育杂志》等书刊,兼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教授。1934年被选为中华学艺社理事长。1935年受聘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后期曾兼任东南联合大学筹委会主任;抗战胜利后不久,受命改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1946年6月,何炳松调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却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于上海中华学艺社。墓葬金华城北道院塘。
评分抗战期间,参加“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沦陷区古籍数万册。他和张寿镛、叶恭绰、郑振铎等人负责搜书任务,张寿镛审定版本与价格,他负责经费收支兼保管和编目,叶恭绰负责搜购香港古籍及转运工作,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鸿宝跋涉沪港两地协助工作,先后收有安徽刘世珩“玉海堂”、广东莫伯骥“五十万卷楼”、江宁邓氏“群碧楼”、嘉兴沈氏“海日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庐江刘氏“远碧楼”、顺德李氏“泰华楼”,及浙江吴兴刘氏“嘉业堂”、张氏“适园”等的珍本古籍大都购得,收归国有,存放上海、香港及重庆3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事爆发,搜购工作暂停,两年间,遍访各地书肆、藏书家,得善本4 864部,48 000余册,其它线装书1 1000多部。[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