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 | 苹果科学施肥技术 |
营销书名: | 现代苹果施肥技术要点、难点、对策、技巧全解 |
作者: | 康伟伟、包增贵、宋子平 编著 |
定价: | 25.00 |
ISBN: | 978-7-122-26641-5 |
关键字: | 苹果;苹果施肥;苹果栽培;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 | 32 | 装帧: | 平 |
出版时间: | 2016年07月 | 版次: | 1 |
页码: | 175 | 印次: | 1 |
《苹果科学施肥技术 》一书以西北施肥经验为基础,全面讲解了苹果营养与施肥的各种基础知识,施肥方法,施肥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重点介绍先进施肥技术及新兴肥料知识,普及先进施肥理念,以促进施肥效果的提升,让果农学有所用,用有所得,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水平。本书聘请具有二十余年生产一线经验的农技推广人员编写,突出普及性,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独特性,相信会对我国苹果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益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苹果树生长结果所需营养元素,影响苹果树吸收养分的因素,苹果树需肥规律,苹果生产中常用肥料种类及各肥料养分含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苹果树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以及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相关内容;重点介绍先进施肥技术及新型肥料知识,普及先进施肥理念,以促进施肥效果的提升。本书适合广大果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果树园艺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康伟伟,200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现代园艺专业,现为武山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在《林业科技通讯》、《西北园艺》、《北方果树》、《中国农业信息》、《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陕西林业科技》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9篇。获得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山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武山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天水市科学技术鉴定一项;荣获甘肃省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天水市百人百村万亩优质果园活动先进个人、天水市果树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苹果树生长结果所需营养元素1
一、苹果树生长结果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1
二、各元素的来源及在树体中所起的作用1
三、营养失衡的表现4
第二章影响苹果树吸收养分的因素9
一、地温对养分吸收的影响9
二、土壤水分对养分吸收的影响10
三、土壤溶液浓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10
四、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对养分吸收的影响11
五、营养元素的移动性对养分吸收的影响11
六、土壤性质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11
七、吸肥动力——叶蒸腾作用12
八、木桶效应——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12
第三章苹果树需肥规律14
第一节苹果树吸收营养的原理14
一、苹果树根系吸收营养的原理14
二、苹果树叶片吸收营养的原理16
第二节苹果树吸收养料的形式17
一、根际吸收养分的方式17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18
第三节苹果树需肥特点18
一、苹果为高产作物,需肥量大19
二、苹果生产中需肥种类多19
三、苹果对肥料需求的节奏感明显19
四、苹果生产中土壤养分失衡现象严重20
五、苹果对铵态氮敏感20
六、年生长周期中两个营养阶段20
七、年内有两个营养转换期21
八、年周期内营养变化有规律22
第四章苹果生产中常用肥料种类及各肥料养分含量23
第一节有机肥及其养分含量23
一、农家肥23
二、商品有机肥25
第二节化学肥料的特点及养分含量26
一、氮肥26
二、磷肥27
三、钾肥29
四、微量元素肥料31
第三节复混肥的特点及养分含量34
一、复混肥种类34
二、主要复混肥养分含量35
三、苹果专用肥36
第四节微生物肥36
一、微生物肥的概念36
二、微生物肥的种类37
第五节新型肥料43
一、新型肥料的概念43
二、新型肥料的类型43
第五章土壤养分的供给量49
第一节土壤有机质含量49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概念49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肥力上的意义49
三、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的基本情况50
四、土壤有机质的组成50
五、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50
第二节土壤营养元素含量51
一、土壤中全氮含量51
二、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53
三、速效钾54
第六章苹果树科学合理施肥57
第一节施肥的依据57
一、苹果树吸收、运转无机营养的特点57
二、树体本身生长特点58
三、管理方式和肥料种类59
四、土壤性质59
五、气候条件60
六、产能60
第二节施肥的原则60
一、平衡供养——烩面原理60
二、按需肥节奏供给养分——适时进餐原理61
三、适量补养——少量多次原则61
四、适位补养——壮根健胃原则61
五、有机无公害原则62
第三节施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62
一、传统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62
二、新型施肥方法67
第七章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85
第一节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85
一、增施有机肥87
二、种植绿肥90
三、覆草栽培102
第二节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106
一、影响氮肥利用率的因素107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具体措施109
第三节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111
一、影响磷肥利用率的因素111
二、苹果生产中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具体措施112
第四节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措施114
一、影响钾肥利用率的因素114
二、提高钾肥利用率的具体措施115
第五节提高叶面喷肥效果的措施116
一、影响叶面施肥效果的因素116
二、提高叶面施肥效果的具体措施118
第六节提高氨基酸及沼液涂干效果的措施120
一、影响氨基酸及沼液涂干的因素120
二、提高涂干效果的具体措施121
第七节提高微生物肥料施肥效果的措施121
第八节提高沼肥施用效果的措施124
第八章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6
一、苹果基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施肥注意事项126
二、目前西北地区苹果生产中肥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1
三、目前苹果生产中肥料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革措施136
四、苹果生产中施鸡粪的好处及注意事项147
五、如何通过施肥措施防治苹果粗皮病?148
六、苹果树常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措施149
第九章苹果生产中肥害的发生及预防154
一、苹果生产中肥害发生的原因154
二、肥害的预防156
第十章苹果施肥作业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展望159
一、苹果树基肥施用中要做到“五为主”159
二、苹果树秋施基肥的好处及操作要领161
三、“一炮轰”施基肥法163
四、富士苹果合理施肥注意事项166
五、我国苹果施肥作业发生的变化168
附录一苹果树追肥歌172
附录二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歌173
附录三苹果树秋施基肥歌174
参考文献175
定 价: ¥22.0元
所属类别
作者:马明、王田利、马将令 编著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书号:978-7-122-26517-3
开本:大32K 850×1168 1/32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163页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总结了现代苹果树修剪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修剪的原则、依据、基本方法,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苹果树的修剪要点,重点讲述了修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我国甘肃静宁苹果产区的修剪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苹果树修剪技术发展起抛砖引玉之效,促进修剪朝着简化、省工的方向发展,提高修剪的科学性,增加苹果的种植效益。
本书可供广大果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各果树专业合作社参考使用。
第一章近年我国苹果树修剪方面的重大变革/1
一、修剪理念由刻意造形到顺应生长特性转变1
二、修剪目标由密植密枝向稀植稀枝转变1
三、修剪期由重冬剪向四季修剪转变2
四、修剪手法由以短截、回缩为主,向长放、疏枝为主转变3
五、树体结构由多级次大骨架向少级次小骨架转变3
六、树形由单一树形向复合树形转变3
第二章修剪的原则/6
第一节树立五个观念6
一、树形观念6
二、相对观念6
三、营养分配观念7
四、通透性观念7
书名:图说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定价:25.00元
作者:孙瑞红,孙丽娜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1504368
字数:118
页码:13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序
前言
章苹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 苹果枝干腐烂病
2 苹果轮纹病
3 苹果炭疽病
4 苹果套袋斑点病
5 苹果霉心病
6 苹果斑点落叶病
7 苹果炭疽落叶病
8 苹果褐斑病
9 苹果白病
10 苹果锈病
11 苹果锈果病
12 苹果花叶病
13 苹果黄叶病(缺铁)
14 苹果小叶病(缺锌)
15 苹果缩果病(缺硼)
16 苹果苦痘病(缺钙)
17 苹果裂果病
18 苹果果锈病
第二章苹果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 苹果黄蚜
2 苹果瘤蚜
3 苹果绵蚜
4 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
5 苹果全爪螨(苹果红蜘蛛)
6 二斑叶螨(白蜘蛛)
7 苹小卷叶蛾
8 黑星麦蛾
9 金纹细蛾
10 黄刺蛾
11 舟形毛虫
12 梨冠网蝽
13 梨小食心虫
14 桃小食心虫
15 茶翅蝽
16 麻皮蝽
17 康氏蚧
18 朝鲜球蜡蚧
19 草履蚧
20 黑蚱蝉
21 桑天牛
22 铜绿丽金龟
23 暗黑鳃金龟
第三章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 植物检疫
2 农业防治
3 物理防治
4 生物防治
5 化学防治
附录
附录A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历
附录B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挺好的,可以买
评分还行吧,有点用处!
评分货已收到,快递挺快的,满意
评分还没看到书,应该不错
评分还好
评分书不是很大,病虫害的书还行,其他俩本纸质发黄。个人感觉挺贵的。
评分还好
评分还行吧,有点用处!
评分不错,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