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观念译丛: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是李凯尔特历史哲学著作选集,包括他的两部代表作《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1899),以及《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一书的第五章。前者曾于1980年代译为中文,列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后者为新译,中译本首次出版。
评分从《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到《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我们看到,自然、历史、价值、经验、客观性乃是李凯尔特历史哲学思想的主题词。不过,哲学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总是会自然而然令他们从最根基处入手,而在李凯尔特看来,思想的根基是思想赖以表达的语词,即概念。我们在思考中不断地使用概念,那么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于这个根本问题的考察,李凯尔特认为,自然科学和历史的文化科学事实上采用了两种对立的概念形成方法,前者采用普遍化方法,而后者采用个别化方法。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考察,李凯尔特获得了对现实的双重理解,即我们以普遍化方法关注现实,现实就是自然,我们以个别化方法关注现实,现实就是历史。仅仅通过对概念形成的考察,李凯尔特就为自然科学和历史的文化科学划定了各自的界限。
评分这套书很好,期待全收。
评分因为一切希望都是指向幸福的,并且它在关于实践和道德律方面所是的东西,恰好和知识及自然律在对事物的理论认识方面所是的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最终会推出这种结论,即某物有(它规定着最后可能的目的),是因为某物应当发生;后者则会推出那种结论,即某物有(它作为至上原因而起作用),是因为有某物发生了。
评分不错的书这一系列都很推
评分涉及到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的内容,书里面还有些编辑上的错误,总体内容是值得一读的。
评分历史的观念译丛: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
评分在散文中,黑塞也提出许多相反相成的概念,诸如个体与集体、特殊与一般、精神与自然、虔诚与理性、大与小、上与下、老与少、质与量、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内与外、自我与无我、传统与创新、节制与放任,等等。他以极为简单质朴而又优美的文字谈这些理性的概念,谈人生、宗教、文化、艺术、写作,描写人性和人的无意识这些复杂问题,他以无比的细腻和爱心描写天地造化,山和水、云和月、花和草在他的笔下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活泼,他描写的小城风光或乡间小径读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他以冷峻的笔调挞伐一切戕害个体心灵的事物与行为,挞伐不负责任的偏见,挞伐人的残酷与麻木,以自嘲和讥刺的语气剖析自己和别人的弱点。黑塞是个看似矛盾的人物,一生来回摇摆在精神与自然、节制与放任、定居与漂泊之间,他有非常清晰的政治意识,却是纯粹非政治性的人物,他批评社会却对人类充满爱心,经历黑暗,受尽同辈的奚落,却对生命满怀希望和信心,他的冷峻与温柔,其实缘由一致,都是出于对自然规则的尊重,对个体心灵以及精神、文化的尊重。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