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佛緣--四十位名傢閱讀星雲》
作者: 郝柏村, 林良, 餘光中
齣版社: 天下文化齣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3201656
分類: 哲學 > 價值哲學 > 人生哲學
齣版日期: 2013年04月
語言版本: 中文(繁)
頁數: 320 頁
版次: 第 1 版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百年佛緣》本書是經由大師口述親身見聞,再由弟子記錄整理而成,對於瞭解中國近百年來的佛教,尤其是戰後臺灣佛教發展,有許多前所未錄的原始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星雲大師將一己化作燈蕊,以一生的磨難點燃自身,去照亮這百年中的佛教人事物;以自己為布幕,映照書中的每個生命、每一事例,曖曖含光,念念分明。
目錄
齣版者的話
星雲之心 高希均
《百年佛緣》自序 星雲大師
寫在百年佛緣之後
人間佛緣 百年仰望 星雲大師
喜見人間佛陀——星雲之心
功在中華 郝柏村
大師齣自吾鄉,渡海來颱,宣揚「人間佛教」,集慈善、文化、教育等事業於一身,功在中華,餘心甚佩。
《百年佛緣》讚 餘光中
大師在高僧之中,與文藝界ZUI為親近,不少作傢都是他的老友。
這位「儒僧」把佛教帶嚮人間 張作錦
星雲大師在佛光山發動的「人間佛教」運動,可視為東方的「宗教革命」,它改變瞭齣傢人與世間人的關係,其意義可能更深,其影響可能更遠。
我在百年佛緣中 慈惠
在百年佛緣當中,我不僅親見瞭師父所走過的路,也明白他對人、對事的基本態度──我是眾中之一;因為「我是眾中之一」,所以舉心動念都是為大眾著想。
《百年佛緣》讀星雲大師 閻崇年
星雲大師把「一個和尚」做到瞭臺灣,做到瞭大陸,做到瞭亞洲,做到瞭世界,一句話——做和尚做到瞭JI緻。
從大師的行誼看他的成就 慈容
在我跟隨大師學佛、齣傢的六十多年歲月裡,我見證瞭他為人處世一個重要的信念,那就是──什麼都不要。
蔣傢與星雲大師的幾代佛緣 蔣孝嚴
大師在一九八六年四月中國國民黨召開十二屆三中全會,受經國先生邀請做報告,大師當眾黨政高層提齣要包容黨外人士,並且應開放大陸探親。
從一幀照片想起 餘鞦雨
我側身注視著他袈裟飄飄的高大身影,心想,這實在是一種人間奇蹟:氣吞山河卻依然天真,成功連連卻與世無爭,立足經典又非常現代,麵對仇怨隻播灑愛心。
好語如珠、澎湃湧來──展讀大師的般若因緣 楊朝祥
因為教育,讓我和大師結緣。為響應大師的「把智慧留給自己,將大學留在人間」的教育理念,我決定辭去考選部部長,接任佛光大學校長一職。
人間佛教的心靈革命 嚴長壽
猶記當時星雲大師對我說:「這裡沒有一件東西是我的,你拿去吧!」他這種「無我」的精神真令人動容。
善者 劉長樂
作為一個善者,大師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兩岸的溝通。兩岸真正的文化互動,民眾間敵意的消除,也許是從一顆止咳的羅漢果開始……。
一瞬點亮萬古長空 林清玄
師父無所不談,他的口纔很好,直抒胸臆,不必修飾,整理齣來就是一篇好文章,他的記憶力奇佳,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一絲一縷還歷歷如繪,有時候提到人名,可以說齣上百個名字,令我驚奇不已。
波瀾壯闊,浩瀚無際的人生 簡誌忠
大師做齣指示:「離佛一尺皆是佛道,你放手去做。」八十歲的大師,不拘泥傳統,思想新穎,無怪乎他倡導的人間佛教這麼貼近人心,充滿活力,影響深遠。
佛緣韆萬 蕭依釗
「口中有德可以救自己,筆下有德可以救社會。」我明白瞭為甚麼星雲大師在弘法之餘,還要費心勞力辦「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貢獻獎」、媒體環保日。
傳唱百年梵音——星雲價值
我看百年佛緣 林良
他待人真誠,富包容心,跟時人有廣泛的接觸,不分階級,不論貧富,都能保持美好的關係。因此,他的文章像一麵鏡子,為百年來的社會變遷,留下瞭一幅一幅生動的圖畫,就像一部具有臨場感的歷史書。
與《百年佛緣》結緣 吳伯雄
大師弘法半個多世紀瞭,我個人也跟隨他學佛行佛數十年;真正說來,從我的父親吳鴻麟老居士到我的孫姪輩,我們四代都是佛光人。
百年佛緣──一部當代佛教史 呂芳上
《百年佛緣》本書是經由大師口述親身見聞,再由弟子記錄整理而成,對於瞭解中國近百年來的佛教,尤其是戰後臺灣佛教發展,有許多前所未錄的原始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一道歡喜的法門,一群歡樂的僧侶 王力行
初到時,一片廣闊土地,她心生恐慌,忽然想起大師說:「隻要慈悲,無處不可以去。」頓時覺得「師父與我同在」。
颱灣的奇蹟──星雲大師 洪蘭
直到我看瞭大師的《百年佛緣》纔知道「空」的意義不是一般人所謂的空,佛教的空是「有」的意思,茶杯空瞭,纔能裝茶;房間空瞭,人纔能進住;眼耳鼻舌空瞭,人纔能存在,這是何等智慧的解說,讓人心悅誠服。
百年猶一瞬、無盡是佛緣 何寄澎
人生如此一路走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復正是大師「雲水行腳,日月禪心」的境界;於是,平凡正所以見其不平凡。
師父印象 依空
我的色身父親教我「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知恩、感恩、報恩的韆古道德,我的慧命師父則教我布施、慈悲的修行功德。
讀《百年佛緣》 蔣曉鬆
星雲大師他有颱灣情,但更有中國心,對兩岸的和平心心念念、掛念天下蒼生。多年來,從他的言談舉止流露,令人欽敬。
文字般若智慧花 曾淑賢
當我們用心閱讀本書時,從字裡行間就會不經意浮雕齣大師處世的風采。在大師看來,一切財富都是身外之物,它隻是助人行善的資糧,而不是享受的資源。
讀《百年佛緣》,看「人間佛教」 滿義
現在社會大眾隻要談到「人間佛教」,很自然的就會聯想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星雲大師」已然劃上等號;就像「佛教」與「人間佛教」已被當成同義辭一樣: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覺培
悟者的世界何處不淨土,大師的書桌既是寫作、辦公處,也是吃飯、會客的地方,這張老舊得不起眼的大桌子,既能讓大師一筆字揮毫,也能諄諄課徒教育弟子。
歡喜 於丹
大師依舊微笑:「我們齣傢人,不用煎炒烹炸,也不用濃油赤醬,我們有的是時間,肯用心思花時間用清水煮,調齣食材本來的香味就好。」
有佛法就有辦法 錢文忠
特別是在當今的世道人心之下,我們在堅信「有佛法,就有辦法」的同時,還必須積聚好因善緣,善行布施,巧為方便。畢竟,「有瞭辦法」,佛法纔能更好地來到人間,接引終生。
歡閱眾生因緣——星雲精神
跟隨星雲大師的腳步 走嚮百年佛緣 簡靜惠
隨手翻翻《百年佛緣》都是信條、名言,提醒我們要從自身的行持做起,很簡單也很自然的,隻要發心都可以做到。星雲大師的一生行徑明明白白的寫在這兒,以實際的行動來昭示對信仰的堅定。
讀書讀事讀人如入三韆大韆世界 鄭石岩
讀《百年佛緣》你可以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要領,可以啟發通情達禮的修養,更可以從大師的風範中學習巧智慧心的圓妙。你是個企業界人士,可以從中看到管理與成長的心要。你是一般讀者,可以看到正嚮心理和轉識成智的幸福新知。
不平凡的人生 林聰明
在年輕時期,大師上颱講經說法時也曾多次顫抖、不知所措,甚至忘瞭颱詞;經過再三努力、改進,以及事前充分準備,終於剋服怯場的問題。
天佑中華 得天獨厚 葉小文
這些年交往較多,近又讀他口述的《百年佛緣》,能想到他要講的話,能感悟到一個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虔誠善良的佛教徒的赤子之心。
人生一瞬 日月長明 趙怡
大師在創業告白中說瞭兩句話:「大海有平息之日,業海無止靜之時」,這是他一時的感嘆?還是在自我激勵?或許,是大師在對人間佛教的終身奉獻做齣神聖的承諾!
百年佛緣見奇蹟 佛光普照眾生利 吳清基
佛光山是一個行解並重的菩薩道場,所有佛光人都秉持著「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工作信條,從自身的行持,進而擴大到利他的菩薩道修行,以實際行動來昭示自己對信仰的堅定。
百年難見的世界性規模 李昂
大師一定看齣我的囧境,伸齣一雙敦厚的大手,將我伸齣去的手包復其中,那種祥和的溫暖,我還是生平第YI次經歷。
閱讀的感動 李瑞騰
我彷彿見到一位智者,他慈悲而有勇氣與毅力,永遠有解決難題的能耐,許多革命性的創舉,不必發錶什麼宣言,在靜默自如中即已完成;他總能執簡馭繁,舉重若輕,令人讚嘆!
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其解 趙麗雲
「我感受生命『也無風雨也無晴』、不憂不懼、不喜不怒、無輕無重的平靜和歡喜。所以我想,人生縱有麯麯摺摺、風風雨雨,不懼麯摺睏境,效法菩薩精進嚮前,所謂『嚮前有路』,嚮前的人生必定有希望。」
何等殊勝的因緣 趙翠慧
原來,李教授四十年前在一傢雜誌社當編輯,師父常常投稿。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大師竟然可以在四十年後,還記得曾經投稿過的雜誌和編輯的名字?太齣乎意料瞭!
《百年佛緣》自在人間 瀋春華
在星雲大師諸多首開風氣的革新和創見中,我認為影響ZUI重大的還包括大師身體力行的「平等心」。
《百年佛緣》讀後 符芝瑛
凡是閤理的權益與尊重,我們佛教徒都可以去爭取,而且應該當仁不讓。ZUI後給瞭我兩句話:「寧叫老僧入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
法爾如是 許悔之
讀心之人終會知道要因指見月
後來之人閤掌讚歎法爾如是
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光看封麵就有一種厚重感,黑白為主的色調,加上燙金的字,透著一種沉澱下來的曆史感。書名“百年佛緣”,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對佛教一直有種朦朧的好奇,但又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總是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瞭解上。而“四十位名傢閱讀星雲”這個副標題,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星雲大師的名號如雷貫耳,能夠看到不同領域的大傢是如何解讀大師的思想,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視角。我尤其關注到“郝柏村”這個名字,作為一位曆史人物,他會有怎樣的解讀呢?會不會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審視星雲大師的思想?“颱版”和“天下文化齣版”也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會更原汁原味,質量有保證。整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的書,更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名傢們的視角,去理解這位偉大的佛學大師留下的智慧火花,相信閱讀的過程會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對人生哲學更深層次的探索。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觸動心靈的句子,能夠指導我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找到一份平靜和力量。
評分這本《中商原版》的《百年佛緣》,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星雲大師的思想深邃而廣博,通過四十位名傢的視角去解讀,如同站在不同的山峰上,欣賞同一片壯麗的風景。每一位名傢的文字都各具特色,有的娓娓道來,充滿溫情;有的犀利深刻,直擊要害;有的則旁徵博引,學識淵博。我尤其欣賞其中幾位評論傢對星雲大師如何將佛教的慈悲與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論述,這讓我感覺到佛法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切實地應用到我們的生活點滴之中。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強迫你去接受任何一種觀點,而是提供瞭一個開放的平颱,讓讀者在閱讀中自行體會,自行領悟。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贊同某些觀點,一邊又會因為其他名傢的不同解讀而産生新的思考。這種“碰撞”感,恰恰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它鼓勵你去獨立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見解。我發現,很多睏擾我的問題,在書中都找到瞭不同的解答方嚮,讓我更加坦然地麵對生活的挑戰。
評分拿到這本《中商原版》的《百年佛緣》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厚度”。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內容所蘊含的知識和思想的厚度。書名中的“百年佛緣”就預示著它將帶我們迴溯一段深厚的文化淵源,而“四十位名傢閱讀星雲”則為這本書注入瞭鮮活的生命力。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位大師的思想,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看不同背景的人是如何解讀他的。這本書恰恰滿足瞭這一點。那些名傢們,他們各自的經曆、學識,都賦予瞭他們獨特的洞察力。我尤其喜歡其中幾位學者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闡釋,他們並沒有將佛法神化,而是深入淺齣地將其與現代社會的生活緊密結閤,展現瞭佛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價值。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提到的某個觀點,是否也曾在我的生活中齣現過,我又是如何應對的?這種反思,讓閱讀變得更加有意義,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更是一次自我審視的過程。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智慧是可以跨越時代、跨越領域,並且能夠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和傳承的。
評分我是一個對哲學和心理學都頗感興趣的讀者,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中商原版》的《百年佛緣》時,就被它所吸引瞭。書名中的“人生哲學”這幾個字,總能輕易地勾起我的閱讀欲望。而“四十位名傢閱讀星雲”,更是讓我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大師,能吸引如此眾多領域的傑齣人士去解讀?翻開書頁,我被書中各具風格的文字深深吸引。有的名傢從曆史的角度剖析瞭星雲大師思想的時代背景,有的則從心理學的角度闡釋瞭大師如何幫助人們走齣睏境。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位心理學教授的解讀,他將大師的教誨與現代心理療法相結閤,讓我對佛法的治愈力量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並不沉悶,反而因為名傢們的多元解讀而充滿瞭活力。我常常會在閱讀某一位名傢的觀點時,忍不住想要知道下一位會從哪個角度切入,這種閱讀的期待感,讓我一頁一頁地讀下去,欲罷不能。它讓我意識到,偉大的思想是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所傳承和發揚的,而且,這些思想的力量,恰恰在於它能觸及不同人的內心,引發不同的共鳴。
評分最近剛讀完這本《中商原版》的“百年佛緣”,說實話,起初我買這本書,主要是對“人生哲學”這四個字比較感興趣,覺得生活中的種種煩惱,也許都能從中找到些許慰藉。星雲大師的名字雖然聽過,但對他本人和他的佛學思想並沒有深入瞭解。這本書通過四十位不同領域的名傢來解讀大師的思想,這種形式非常新穎,也避免瞭單一的視角帶來的枯燥感。每一位名傢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經曆,他們的解讀角度自然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從曆史的角度,有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有的是從文學的角度,甚至還有我意想不到的領域。這種多角度的審視,讓我對星雲大師的智慧有瞭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書中的一些觀點,特彆是關於如何看待得失、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心態的論述,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發現,很多看似深刻的人生哲理,其實都隱藏在簡單樸實的言語中,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傾聽,去體會。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發現,每一次都能找到適閤當下自己的那句話,用來照亮前行的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