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著,李少彦,肖欢 等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5-05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856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500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出版于1892年,分两卷,为马汉“海权论”的第二部经典著作。书中首次广泛使用一手资料(私人信件和政府文件),通过对1793—1812年间法国与俄罗斯、英国与美国之间战争及其重大意义的通俗表达,阐明作为历史积淀的一个要素并且作为国家以及世界命运的成因——海军所起的作用以及海权总体的影响。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简介

1783-1793年欧洲大事记

第二章

1793年各国海军――尤其是法国海军――的状况

第三章

1793年政治与战略总态势及事件

第四章

西印度群岛(1793-1810年)

第五章

1794年5月海战和6月1日之战

第六章

1794年的大西洋和欧洲大陆

第七章

1795年的大西洋和欧洲大陆

第八章

地中海与意大利 从1793年土伦撤退到1796年英国海军撤出

地中海以及1797年2月的圣文森特角战役奥地利被迫讲和

第九章

1797年和1798年的地中海

拿破仑远征埃及英国人回到地中海、尼罗河战役 大不列颠

恢复对地中海的控制,第二次反法同盟形成

第十章

1799-1801年的地中海形势

拿破仑?波拿巴远征叙利亚并围困阿卡布吕克斯将军率法国

布雷斯特舰队入侵拿破仑返回法国 法国人痛失马耳他和埃及

第十一章

1796-1801年大西洋海战,布雷斯特封锁 法国远征爱尔兰

第二卷

第十二章

欧洲大陆的局势(1798-1800年)

五人执政团领导下法国的混乱状态第二次反法同盟损失惨重

的战争执政府的建立拿破仑击败奥地利,并于1800年订立

针对英国的《武装中立条约》 与奥地利的《吕内维尔和约》

第十三章

1801年的事态发展

英国对波罗的海的远征哥本哈根战役拿破仑挑战英国海上

霸权的徒劳尝试拿破仑的大陆政策 1801年与英国媾和前

的一些事件到目前为止海权对法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第十四章

《亚眠和约》草案签署至和约决裂期间大事概要 1801年10月至1803年5月

第十五章

从特拉法尔加海战到西班牙宣战 1803年5月至1804年12月

入侵英国准备大舰队拿破仑的陆海联合战略和英国的海上

战略拿破仑目的的基本统一西班牙战争的起因

第十六章

特拉法尔加战役――终结(1805年1-10月)

拿破仑接连修改其计划 双方海上力量的行动 拿破仑联合舰

队的最终失败与奥地利的战争及奥斯特利茨战役特拉法尔

加战役海上战役的结果迫使拿破仑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

第十七章

法国大革命期间及从帝国建立到《柏林敕令》颁布前的

破坏贸易战争(1793-1806年)

第十八章

英法贸易战(1806-1812年)

拿破仑分别于1806年与1807年颁布了《柏林敕令》与《米兰敕

令》 英国枢密令(1807-1809) 交战双方政策的分析 当代主要事件概览

第十九章

概要:海权的作用以及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的政策

索引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她给她和陆笙一个解脱一个结局。她死了,他身负重伤,陈朗在机场流泪,他明白她不是不能离开而是根本不能。不是爱却是爱,却是宿命。叶秉林把大儿子叶骞泽,二儿子叶昀接到G市。随后又供向远读书。

评分

马汉的大作,学习了

评分

文海披沙

评分

评分

  陆路决心一死,她没有用那把放在床头的刀杀掉陆笙,她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他是她唯一的亲人,唯一可以勾勒出轮廓的亲人。她爱他,可不出于情而出于亲。她爱陈朗,可是她也害了陈。直到在左岸和韵锦,程铮吃饭巧遇章粤陆笙那天仓皇逃走遇到陈朗为止。

评分

好书~搞活动买的~很实惠~

评分

马汉认为,地理位置便于集中军队,提供展开军事行动的位置与基地,便于控制咽喉(如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在一点上,英国的地理位置优于法国,马汉认为,单一海权的国家优于海陆兼并的国家,英国这样的岛国便于集中力量建立海洋帝国,但法国这样的国家却被迫海陆兼并,首尾两端,然而,海洋虽然重要,但毕竟大陆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若无控制大陆的强大陆上力量,其利益将难以持久。在现在的国际局势之下,真正的大国、强国已经拥有了同时掌控海陆的实力。马汉充分认识到了人口数量的重要,一个国家,想要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必须要有一支完善的常备军,充足的后备役,以及一整套工业体系,而工业体系的发展令建立一套工业体系需要的人口日益增加。如今,有着完整工业体系的今日不可能再出现两百年前那种小而强的国家,没有一亿以上的人口根本无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个国家的国民性格同样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而民众对海洋的看法则是海权的思想基础。当年盛极一时的西班牙,只知道通过海洋探取财富,迷于钱财不思进取,虽然,在百年的时间内从美洲探取了无数财富,却丝毫未能推进工业发展。在无敌舰队覆灭后逐渐衰败,而法国虽然侧重于工业发展,但其贵族却轻视商业者,因此,其海洋力量始终屈居第二,而英国、荷兰都是将收益用于制造——生产——倾销——发展这样工业的良性循环中,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海权。马汉对英国的发展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甚至将其誉为“最伟大的海洋国家”,英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政治体质,最优秀的海洋人才,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以及最积极的民众态度。固然其发展也有过波折和挑战,但最终都被克服,无数资源从殖民地源源不断地运往本土,再加上政府对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的推动,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英国都走在最前列,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散发着无尽的光芒。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发展力量只是一个方面,投射力量的意义同样巨大,力量必须能够即使投射到所需要的地方才能称作力量。19世纪前10年的法兰西陆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但因海军的劣势而始终未能登陆英国,无奈之下被迫奉行大陆封锁政策,最终反而破灭了自己。马汉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海洋战略学家,虽已历时百年,《海权论》依然方兴未艾,只有学习、吸纳,然后从中总结发扬出自己的思维,我们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愿我们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评分

印刷不错,纸质还可以,插图不是黑白比较可惜,内容比较完整。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全译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