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第十卷:亦题为“历代名臣法帖”,实际专收晋中书令王献之书。
评分《大观帖》刻成不到二十年,即遭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拓本传世无多。
评分第一册为卷二(存十三开半)和卷四(存十开);
评分这一套《大观帖》残本为清代聊城人杨协卿旧藏,大收藏家崇恩为题卷首曰:“宋拓太清楼帖残本真迹,东郡畅氏家藏希世墨宝。”并加跋云:“第二、四、六、八、十,计五卷、百四十七纸、五百三十六行,共装三册。生动腴润,宛与手写无异。”故世称为“杨氏本”。
评分 评分质量很好啊!
评分第二卷至第四卷:皆题为“历代名臣法帖”,收入从后汉车骑将军崔子王至唐太子太师柳公权共67位名臣的法书。
评分《大观帖》刻成不到二十年,即遭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拓本传世无多。
评分每卷的末尾,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1109年)奉圣旨摹勒上石”楷书款二行,与卷首标题、卷中各书家名衔,皆蔡京一手所书。[1]每块帖版前小字上记卷数,中记版数,下记刻工姓名。帖版较《阁帖》高些,视觉效果更为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