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飞经》,又称《灵飞六甲经》,道教经书。明代晚期发现一卷唐开元年间书写的《灵飞经》墨迹,笔法精妙,遒劲妍媚。此卷流入董其昌之手。按启功先生的说法海宁陈氏刻《渤海藏真》丛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两家似有抵押手续。后来董氏义赎归转卖,闹了许多往返纠纷。《渤海》摹刻全卷时,脱落了十二行,董氏赎回时,陈氏扣留了四十三行。从这种抽页扣留的情况看,脱刻十二行也可能是初次抵押时被董氏扣留的,后来又合义分,现在只存陈氏所抽扣的四十三行,其余部分已不知存佚了。《灵飞经》传世法书除了墨迹本以外,还有诸多刻本,如渤海本、望云本滋蕙堂本一等,然其皆不及墨迹本精彩。该卷墨迹无署名字款,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皆以为是唐钟绍京所书,后人多承此说。诚然,《灵飞经》是唐人写经巾的书法精品,亦是后世学习小楷的极好范本。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虔州一今江西赣州一人,进中书令,封越国公,年逾八十卒,卒后追赠太子太傅。钟绍京乃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第十七世孙,世人将他与钟繇分别称作小钟与大钟。他上承祖风,擅长翰墨,尤精楷书,以工书直风阁,甚得武则天器重。据说当时朝廷宫殿、明堂门额多为其笔迹。钟绍京书法近取初唐,远绍魏晋,其书笔势圆劲、字面妍媚、遒劲有法,为后世书家所重。明董其昌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
我最近收到的这本侧重于行楷和章草结合的书册,简直是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它巧妙地将那些笔势连带、一气呵成的作品集合起来,让学习者能更好地把握字与字之间的气韵过渡。与其他只专注于单个楷书结构的书帖不同,这一本更注重整体的章法和篇章的连贯性。彩色印刷使得那些飞扬的笔势和细微的牵丝映带清晰可见,那些本应是虚化的部分,现在也变得有形有据。我发现自己以前在临摹这些“连带”时总觉得很虚,但看了这本后,能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重按后的提笔,哪些是轻快的带出,极大地帮助了我对中锋和侧锋的运用。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范本,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你如何处理笔墨的“虚实”关系,非常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笔法,渴望进入更高层次书写状态的进阶学习者。
评分这套“华夏万卷·历代传世碑帖精粹彩色本”系列,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尤其当我翻开其中几册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的精致性,让人爱不释手。比如某一本收录了颜真卿楷书的册子,其墨色的还原度非常高,即便是微小的枯笔飞白,也清晰可见,仿佛真迹就在眼前。装帧设计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很舒服,而且装订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能有一套如此精良的资料进行临摹和鉴赏,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对于碑刻的边廓、残损之处都有清晰的标注和呈现,使得我们不仅能学习到字体的结构和笔法,还能体会到文物本身的沧桑之美。这比以往看到的那些影印本清晰多了,色彩的运用也使得那些厚重的碑刻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人在学习传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视觉上的愉悦。这种高品质的出版物,绝对值得所有书法同道们收藏和珍视。
评分说实在的,我关注这套“华夏万卷”系列已经很久了,它的定位就是“精粹彩色本”,光是“彩色”二字就体现了出版方下了血本。我看到其中一本关于某位五代时期书法家的选本时,发现它对于不同墨色的层次感把握得极为精准,有的字浓墨重彩,有的则以淡墨写出枯槁之态,这种墨色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我们对笔锋提按顿挫的理解。很多旧的拓本看不出墨色的变化,就只能死板地模仿线条,但这一套书,通过高科技的图像处理,把书家在创作时的情绪和笔法的细微变化都展现出来了。这对于提升临帖的“神韵”非常有帮助,不再是机械地描摹,而是真正地去“读懂”每一个字的呼吸。而且,每本的尺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方便在书桌上展开临摹,又便于收藏在书柜里,兼顾了实用性和艺术鉴赏的双重需求。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这套系列的另一本关于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的精选帖,说实话,我对很多市面上的欧体字帖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临摹出来的总少了点“筋骨”。但这一册完全不同,它的选本非常独到,挑选的都是欧体中用笔最为劲健、结构最为严谨的篇章。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字体的对比展示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同一篇文稿,如果能将不同时期或不同书体的风格放在一起比较,对于理解书家笔法的演变脉络有极大的帮助。印刷的清晰度毋庸置疑,那些细如发丝的“险劲”笔触,在彩色高清晰度的呈现下,细节毕现,这对于我这种追求笔法入微的练习者来说,简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本微观的书法研究资料,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领悟。它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位,那种低调的素雅,恰好衬托了碑帖本身的气韵,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
评分我对这套系列中关于魏晋南北朝碑刻的研究册子印象极其深刻。那个时期的书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阶段,尚不完全定型的笔法和那种浑厚朴拙的气韵,是后世楷书难以企及的。这本选集恰好捕捉到了这种“野趣”和“力量”。它没有过度美化那些斑驳的拓片,而是忠实地再现了风化的痕迹,这对于我们理解“金石气”的来源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的克制,大量的留白反而突出了碑文本身的雄强之美。翻阅时,我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强大生命力,那种笔断意连、气势磅礴的境界。对于那些想从篆隶过渡到楷书,或者对“魏碑”情有独钟的朋友来说,这本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有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那种硬朗、直接的书写风格,让人在练习时不由自主地挺直腰杆,心气也随之提高。
评分东西不错,非常好用,便宜实惠,物美价廉
评分不错的东西,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光顾
评分买了12本,东西很不错
评分彩色的,字迹清晰,好好学习!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趁着搞活动,屯一大批,去年搞活动就买了一大批。到时候放到新家。
评分应该是正版书,比较适合初学者,印刷效果不错,纸张较好,价格便宜。
评分有点不知道怎么用。。。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