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系列教材—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2版)
:49.00元
作者:杨安峰,程红,姚锦仙著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30114241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版增加了第三作者姚锦仙,她对第三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生和发育以及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增加了人类骨骼肥肉的特点以及与生物力学相关的内容。全书统稿工作由姚锦仙负责。此外,她在为第二版的立项申请、与责任编辑的联系、补充文献资料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第二版的指导思想和掌握要点遵循版的原则,各章的修订大体仍按版所列作者分工分别进行。在章节的编排上有所调整:版的第三章删除,其中组织学内容并入新版的第三章内,版的第五章改为新版的新四章,其他各章编号作相应变动。修订中我们尽可能对国内外这一学科的新观点和新知识加以补充,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功能和进化形态学内容,但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也是以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插图作了一些变动,每幅图增加了原出处。每章后面增加了思考题并在书后新加上中英文名词索引。
目录
章 绪论
 节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 比较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比较解剖学的现状与展望
 思考题
第二章 脊索动物门的特征、分类和进化
 节 脊索动物门的特征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第四节 原索动物
 第五节 有脊椎骨的动物——脊椎动物亚门
 思考题
第三章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生和发育
 节 生殖细胞、受精、卵裂及囊胚的形成
 第二节 原肠胚的形成
 第三节 神经胚的形成
 第四节 胚层的分化
 第五节 胎膜和胎盘
 第六节 脊椎动物的组织
 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皮肤及其衍生物
 节 皮肤的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结构
 第三节 皮肤的衍生物
 第四节 各类脊椎动物皮肤的比较
 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骨骼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肋骨及胸骨
 小结
 第三节 头骨
 小结
 第四节 附肢骨
 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肌肉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体节肌
 第三节 鳃节肌
 第四节 皮肤肌
 第五节 发电器官
 第六节 运动力学——三种杠杆
 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体腔、系膜和内脏
 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消化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消化道 
 第三节 原肠衍生物
 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 呼吸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鳃
 第三节 鳔与肺的起源
 第四节 肺与呼吸道
 小结
 思考题
第十章 排泄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肾脏
 第三节 输尿管、膀胱与排泄产物
 第四节 各类脊椎动物排泄系统的比较
 第五节 脊椎动物的肾外排盐结构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生殖腺
 第三节 雄性生殖管
 ……
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
第十四章 感觉器官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
参考文献
中英名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低饱和度的蓝色搭配上简洁的字体,散发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学术深度的气息。当翻开第一页,我立刻被其清晰的排版和高质量的插图所吸引。虽然我目前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书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还不是十分熟悉,但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例如,书中对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详细描绘,每一个骨骼的名称、连接方式,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作用都通过精细的手绘图清晰地标注出来,这对于我这样视觉化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解剖实验课上,我会反复对照书中的插图来寻找和辨认真实的解剖结构。而且,我特别喜欢书中将不同物种的相似结构进行对比的部分,这种横向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脊椎动物演化的脉络,即便目前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细节,但这种宏观的认识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叙述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某些生理功能的解释,它不仅仅是描述解剖结构,更会进一步解释这些结构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意义。例如,在介绍消化系统时,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脊椎动物消化道的长度、褶皱以及消化腺的分布差异,并巧妙地将其与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我深刻理解了“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生命科学的核心理念。此外,书中对一些特殊器官的介绍也相当精彩,比如某些鱼类的电感受器,或者某些哺乳动物的恒温调节机制,这些内容都远远超出了我对脊椎动物的基本认知,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
评分我一直对生命科学领域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结构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某些关键解剖结构的演化历程的阐述。比如,对于呼吸系统的介绍,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鱼鳃、肺和气囊的形态,而是追溯了它们从原始的咽部结构逐渐分化演变的过程,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如此精巧的生物结构,都是漫长演化史的沉淀。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虽然我无法在这里具体展开,但它们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我可以想象,当我在未来深入研究某个具体的生物类群时,这本书将是我不可或缺的参考,它能够为我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野。
评分我最近开始接触一些关于进化生物学的课题,而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它在解释不同脊椎动物的解剖结构时,常常会引入进化的视角,将现存的生物形态与它们的祖先形态进行对比,揭示出生命演化的痕迹。例如,书中对肾脏系统的阐述,不仅仅描述了原肾、中肾、后肾的演变,更将其与动物的排泄方式、水盐代谢的需求联系起来,让我对脊椎动物的泌尿系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还可以想象,当我未来在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时,这本书提供的丰富的解剖学信息,将成为我研究的宝贵财富,帮助我构建更完善的理论模型,更好地解释生命现象。
评分作为一名对动物学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经常会寻找那些能够拓展我知识边界的书籍。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我零散的动物知识串联了起来。我一直对不同脊椎动物的运动方式感到着迷,而这本书对此有非常详尽的阐述,从不同动物的骨骼比例、肌肉附着点到运动关节的结构,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对比。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鸟类飞行和哺乳动物奔跑的章节,它不仅解释了骨骼和肌肉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这些复杂的运动,还涉及到一些空气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让我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运动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我无法立刻消化书中的所有信息,但我相信,随着我阅读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这本书的价值将愈发凸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